第七十一章 燃眉之急

李愔平时不用上朝,这是他用功劳换来的恩典。他听到喊声,就知道朝廷上发生了紧急事件,不然,不会叫他这个未成年的王爷的。他钻出了马车。

来人是中书省(办公厅)的一位给事中(5品文官),他说道:“殿下,皇上宣您马上参加朝会。”

李愔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给事中说道:“朝廷没有粮食了。”

李愔不解地问道:“夏粮不是刚刚下来吗?怎么就没有了粮食?”

给事中说道:“去年粮食欠收,关中一带粮食紧缺,今年的粮食下来了,要补充当地各县的基本储备,收上来的粮食很少,户部库房里存粮基本上要从河东和扬州调运。

十六卫军、禁军等京城驻军的粮食已经发放下去了。户部的仓库空了。

陇右道、关内道驻军已经派人来到了长安,等着运粮。偏偏这个时候,永通渠大面积崩塌,水位上不来,粮食运不过来。陆路运输至少15天运不过来。

皇上召集五品以上官员商量对策,特地提到要您参加。”

李愔问道:“一共缺多少粮食?”

给事中说道:“50万石(担)。”

李愔问道:“好吧,你先回去,我一会儿就到。”

李愔叫上杨康,回到府里,从他卧室里面取出了一些东西,装在一共箱子里,让杨康抱着,来到了马车旁边。他说道:“你们先散了吧,什么时候出发,本王再通知你们。”

说完,上了马车离开了。

李凝儿十分扫兴,撅着小嘴也回家去了。 WWW ●тт kān ●co

太仓(户部粮仓)门口,一群顶盔掼甲的边防军运粮官兵,围着太仓的仓曹吵吵嚷嚷的,闻讯赶来的户部侍郎方斌一辆无奈,低声下气地陪着笑脸。

一个将军说道:“他娘的,你们在后方吃香的喝辣的,老子们在前线拼死拼活的,饭都不让吃饱。知不知道,大通军已经饿死了上百人了。告诉你,今天再不给我们粮食,老子就砸了你们这狗窝!”

“对,砸了它!”一群官兵们鼓噪着。

户部侍郎方斌一面继续陪着笑脸应付,一面示意手下赶紧去报信。

太极殿朝堂上。

军方将领们吵吵嚷嚷的,文官们议论纷纷,乱作一团。李世民皱着眉头在想办法。

李世民很头疼,他是将军出身,能够体谅军方的苦处。尤其是北方边境不稳,军心稳定是第一位的。尽管今年粮食丰收了,新品种粮食也开始推广了,可是,这些都是远水,解不了眼前的近渴!

其实,长安附近并不是没有粮食,商人巨贾手里有,长安附近有封地的勋贵们手里有。问题是,那是人家的,你不能硬抢吧?

李世民已经下令户部,高价购买粮食,然而,这些家伙大部分都是为富不仁的货色,看到市面上粮食紧缺,就更不向外抛售了,等着卖个更高的价钱。

户部目前资金倒是不紧张,可是购买粮食的价格,也不能提得很高,那样的话,长安城百万百姓也得按照这个价格购买,那就天下大乱了。

李世民已经私下里做了工作,希望勋贵们带头低价售粮,可是没有人愿意响应。

这是件得罪人的事情,谁先带头捐粮,或者低价售粮,都会得罪其他的大户。没有人傻到了去做既赔钱,又得罪人的事情。

李世民望着太子李承乾、蜀王李恪、魏王李泰,希望他们能够为他分忧,结果,这三个家伙,眼观鼻鼻观心,没人出头。

魏征是个不怕死的,他说道:“朝廷面临危局,豪强、商贾手中有粮,他们平时受到朝廷庇护,现在朝廷有难,他们却不思报效国家。臣建议,强行摊派。”

李世民不能这么干,这些豪强商贾,和大殿上这些大臣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很多人,就站在这个大殿上。

魏征的建议是个应急之法,然而于理不合。人家有粮,是人家自己的,凭什么要捐献或者低价出售呢?朝廷要是这么干,今后就没有人跟你玩儿了。这些人要是有意见,闹将起来,比起边防军还要厉害。

李世民想了想,只好又玩老一套,自己大出血,然后,让群臣感动,共度难关。

他说道:“边防军的将士们很苦,朕即使吃糠咽菜,也不能让他们饿肚子,这样吧,内务府把皇宫的粮食捐出一半,送到太仓,让边关的将士们运走。”

“皇上。”大殿上跪倒了一大片,大家又被感动哭了。

可是,大家感动归感动,却没有人带头认捐。这也怪不得大家,这件事不是别的军国大事,让他们上阵拼命,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这件事不同,这可是从别人的腰包里往外掏钱!谁先带头支持李世民,固然可以得到皇上的赏识,但是却会得罪大部分人。皇上不可能天天照拂着你,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就在这时,户部派人来了。仓曹哭喊着说道:“皇上,陇右道和关内道的边军将领们,因为领不到粮食,正在太仓闹事儿呢!他们说,边防军已经饿死了上百人了,再领不到粮食,他们就把太仓给拆了!”

右卫大将军侯君集喝道:“还反了他们了,这些兔崽子!皇上,让臣去太仓吧,看我不抽死他们。”他说这话,表面上看来是在斥责闹事官兵,实际上是在保全他们。在太仓闹事,朝廷追究起来,罪过就大了。

长孙无忌急忙说道:“侯将军,不可。此时不宜将矛盾激化。”

太子李承乾脑子一热,站了出来。

蜀王李恪、魏王李泰等人心里一阵高兴,他们都是人精,绝不会和太子李承乾抢这个功劳。他们知道,李承乾能够解决粮食的事情,可是,他会把勋贵大员们得罪光了的。

李承乾看到父皇难受,心中不忍,要出头刚要说话。就听到殿前值班太监喊道:“梁王殿下到!”

李世民听到李愔来了,不知怎的,他好像看到了一束阳光,心里立刻亮堂起来。

他说道:“梁王,朕不是早就派人宣你上朝了吗,怎么现在才来?”

李愔说道:“父皇,儿臣奉太子哥哥之命,给太仓运粮去了。”

“什么?”大殿上一阵骚动。

第一百四十章 背后捅刀子 一第二十二章 夺宝第十二章 态度第二百五十八章 血战龙德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品酒第一百零五章 联络第六十八章 香饽饽第三百三十五章 风暴第四百一十二章 倭奴王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祷告第四百六十四章 调查局新局长第一百四十三章 奔袭行动第四百七十九章 全国一出戏第一百五十九章 王子们求亲第一百一十二章 序幕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态度第五十一章 套话第九章 嚣张的夷男第五十五章 工业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狼王计划完成第二百七十八章 尚公主第五百四十一章 风暴前夕第八十七章 新狼王计划第二百零一章 红旗报捷第五百三十一章 币制改革和银行第八十八章 闷土豆第七十三章 生产过剩也有风险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二百九十五章 玻璃与经济战第四百三十八章 暗示第四百零七章 长安风尚第二百零一章 红旗报捷第一百四十章 背后捅刀子 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为美女疗伤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眼火铳第二章 黑心淘宝系统第一百六十九章 洗脑会议第三百三十五章 风暴第三百七十六章 怒火第四百六十五章 剑舞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大儒第三百八十四章 吊死鬼第二百二十二章 听证会第六十七章 忠厚的太子第四十四章 挑战第三十七章 唱戏第一百六十四章 失控第二百九十四章 人贩子第四八百十八章 三等国民论第四章 长安三害第四百九十九章 电力和自行车第二百五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建议第五百四十六章 激化第六十三章 全面弹劾第四百五十五章 各方反应第四百六十五章 剑舞第九十一章 封赏第九十七章 窥视第九十七章 窥视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恪的艳遇第五百三十三章 谁来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掼牛第四十一章 雷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马周来访第四百一十三章 谁是真正的公主第四百三十九章 吐蕃备战第三百四十四章 武瞾的威力第一百六十章 又要去草原第四百七十九章 全国一出戏第二百一十九章 最强大的敌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时机未到第八十八章 闷土豆第五百四十六章 激化第二百零七章 你像我爹第四百七十五章 乱套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条件第三百一十七章 无坚不摧第二百九十一章 处置第四百九十八章 阿拉伯内乱第二百章 大功告成第四百七十五章 乱套了第三百二十章 女奴隶第一百五十四章 草原来客 二第九十四章 铁勒部第五百二十四章 杨妃娘娘的心愿第四百二十六章 假想敌部队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如其来的危机第三百五十章 阴谋第三百九十一章 品酒第三百九十八章 掌控局势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民战争第五百零六章 广州大世界第五百二十四章 杨妃娘娘的心愿第二百七十章 又耍无赖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回到长安第二百六十八章 浅削第九十四章 铁勒部第四百一十一章 哈里发的礼物第四百二十三章 掼牛第九十一章 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