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封赏

李愔此时,心中对太子李承乾有些不满,对那些太子党的人,也是心中不忿。

这时,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站了出来,他说道:“皇上,臣以为,梁王殿下所言,十分有道理……”

长孙无忌列举了研究所的一件件功劳,最后表示支持梁王李愔的提议。

长孙无忌是太子李承乾的舅舅,他是李承乾的坚定支持者,他一出头,太子的人,觉得这应该就是太子的态度,他们也纷纷出来支持。

蜀王李恪和魏王李泰的人继续反对,双方在朝堂上争论不休。

李愔听着朝堂上的争论,忽然想看看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诤臣的魏征,到底是个什么态度。此时的魏征已经升官了,他现在是御史台首席长官——监察御史了。

李愔说道:“魏大人,你不出来说句话吗?”

历史上的魏征一生中向李世民提出过200多条建议,基本上都被李世民采纳了。他在朝堂上的威信极高,他站出来后,朝堂上立马安静下来。

魏征说道:“皇上,臣认为,梁王殿下的提议不是不妥当,而是很不妥当!”

他的话音一落,蜀王李恪、魏王李泰和他们手下的人都十分振奋。

李愔和研究所的人脑袋都耷拉下来了。李愔脑袋开始发蒙。

李世民也有些头疼了,魏征反对,这件事就要大费周章了。

魏征站在那里,好像在想什么。

蜀王李恪说道:“魏大人,请您接着说呀。”

魏征说道:“臣要弹劾梁王李愔。”

李世民不满地说道:“魏征,你要弹劾他什么?”他心中怒气聚集,快要发飙了。

魏征说道:“自从武德元年,大唐至今立国已经16年了,几乎所有的年份,全国都处在粮食紧张的状况下,每年都有人饿死。遇到荒年,百姓们没有粮食,要么饿死,要么逃荒。

大家还记着去年吧,遭遇大旱,赤地千里,相当一部分地区颗粒无收,百姓们拖家带口,四处逃荒。仅仅关中地区,就饿死了26万百姓!全国有多少?更是无法统计!

就是朝廷重点保护的军队里,也饿死了2000多人!这是多么惨痛的情景,大家都忘了吗?”

魏征语气低沉地讲了这样一番话,朝堂上一片沉默。去年仅仅长安城就涌来了十几万灾民,灾民们衣裳褴褛,面容枯槁,遍地都是病饿而死的尸体。这一幕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大臣们的脑海中。

魏征接着说道:“梁王李愔带领着研究所,研究出了新品种小麦,高产土豆,还有高粱、玉米等等高产作物,可以说,今后大唐再也不会为粮食发愁了。

这是多么大的功劳?这可是千百年来,人类的第一大功绩!是前无古人的第一大功绩!”

魏征说得激动了,有些说不下去了。他平静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臣要弹劾梁王殿下,他提出的奖励要求太低了。他不应该埋没研究所那些功臣的功绩。

臣建议,在梁王殿下提出的嘉奖要求上,再提高一下封赏的等级!”

“好,魏大人说的好!臣附议!”“臣附议!”

大部分大臣们都是正直的、有良心的。大家都纷纷表示支持。

李世民也激动了,他说道:“魏征说的对。提高粮食产量,这的确是大唐开国以来第一大功绩,比起当年打败竭利的20万铁骑,功劳还要大。

朕已经决定了,同意梁王李愔的提议。黄琪、李旦、杜荷、程处默、李凝儿听封!”

黄琪、李旦、杜荷、程处默和李凝儿走到前面,跪下听封。

李世民说道:“封黄琪为一等伯爵,李旦为二等伯爵,杜荷为一等子爵,程处默为一等子爵,李凝儿赏封地200亩。具体的事项,由中书省草拟方案上报。”

黄琪、李旦、杜荷、程处默和李凝儿一起跪谢:“臣等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下来,唐太宗李世民问李愔:“你说说,想要什么封赏啊?”

李愔说道:“父皇,儿臣不过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什么功劳,即使研究所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都是在太子殿下的领导下取得的,应该受到奖励的是太子殿下。”

李世民说道:“太子李承乾有功,朕自然会有赏赐,你具体负责研究所,也是有功劳的,你就说说,想要什么奖励?”

李愔说道:“如果父皇要给臣奖励,那就把长安城西北角上的那片河滩地(汉城湖边)赏给儿臣吧。”

李世民好奇地问道:“你要那片荒滩做什么?”

李愔说道:“正是因为是荒滩,儿臣打算进行改造,使它成为有用之地。”

李世民说道:“高静明。”

户部尚书高静明出来说道:“臣在。”

“那片荒滩有没有其他人家呀?”李世民问道。他必须弄清楚,那里有没有贵族主人,别弄出纠纷来。

高静明说道:“没有。那里只有20几户渔民。”

李世民说道:“好吧,就把那块荒滩地赏赐给梁王李愔,那些渔民你要妥善安置。”

李愔上前谢恩。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蜀王李恪、魏王李泰倍受打击。李泰不甘心,他虽然不知道李愔要那片荒滩地干什么,可是他本能地就要反对。于是他又摸摸右耳朵,发出了反对信号。

李泰的死党礼部左侍郎(第一副尚书,正二品)王珪出来说道:“皇上,梁王殿下有功,是该赏赐,可是他在襄城(李愔兼任襄州刺史,他的封地也在那里)的封地已经有8000亩,现在的这块土地也有3000亩。这样,梁王殿下的封地已经达到11000亩,超过了太子殿下封地的规格(太子封地10000亩),这有违体制。”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心道:“你这不是给朕上眼药吗?”可是,人家说的还真有道理,梁王的封地,规格不能超过太子的数目啊。

李泰十分满意,心道“王珪不愧是我的老师,一出手就抓住了要点。”

李愔说道:“父皇,儿臣不能让父皇为难,儿臣愿意用襄城的3000亩封地,和这里的封地交换!”

他的话一出,大家都议论纷纷,都觉得梁王有病。他用3000亩好地,交换同等数量的荒滩地,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傻了吧?!”

第十五章 长孙皇后的烦恼第四百二十五章 喷火怪兽第六十二章 基地大火第五章 淘宝第三百四十九章 逆转第一百一十八章 都看好了女婿第三百一十章 霸气的王玄策第三百零五章 稳定后方第一百六十章 又要去草原第四百三十二章 叛逃事件第四百六十章 蒸汽机与铁路第二百零九章 傻子才去呢第九十四章 铁勒部第三百二十二章 苦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潮第四百六十一章 泄密事件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消息第五百三十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暗示第四百八十九章 艰难的抉择第三百一十七章 无坚不摧第四百一十九章 引狼入室第一百三十章 有钱的日子真好第四百九十四章 英雄纪念碑第三百九十九章 逼宫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唐号火车头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险逼近第二百八十二章 梁王遇刺第一把六十二章 截杀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二幕第七十三章 生产过剩也有风险第五百零九章 舞林交锋三第三十五章 教坊交锋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毒瘤第三百零二章 先声夺人第一百九十章 远征军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序幕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国战略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电力和自行车第二百三十五章 毒瘤第三百三十九章 长孙无忌的选择第一百六十四章 失控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能只算经济帐第一百六十一章 为美女疗伤第三百六十七章 回到长安第四百五十八章 战场黑科技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望乡第三百九十九章 逼宫第三百一十三章 装逼的代价第一百零八章 大唐的难题第四十二章 孔颖达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军和海军研究所第五十章 车展第四百二十六章 假想敌部队第四百九十四章 英雄纪念碑第二百二十八章 兴奋的孔颖达第四百一十章 哈里发第二百一十四章 威逼第四百二十八章 恐怖的同化能力第四百章 交锋第六章 年货第三百一十二章 波斯国王第七十二章 粮食是换来的第三百三十五章 风暴第一百三十二章 霸道老爹第四百一十七章 外贸与经济掠夺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亚夜郎国第二百八十二章 梁王遇刺第三十九章 赏赐第九十三章 炮弹上的糖衣第八十一章 来自草原的信号第四百一十章 哈里发第二百一十八章 又要演戏第一百五十六章 参观第一百九十章 远征军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猜疑第一百七十七章 送给太子的大功第七十五章 出行第二百八十章 边报第二百一十四章 威逼第一百三十五章 打针第六十一章 冷箭第一百七十二章 狗头金第三百一十三章 装逼的代价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世民耍赖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唐忠贞之士第一百九十四章 黑风暴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血唐军第五十八章 物理实验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幕拉开第十一章 被弹劾了第五百零九章 舞林交锋三第五百零四章 李工程师(续)第四十四章 挑战第五百二十二章 奇异的天象第四百七十一章 神探狄仁杰第三百二十三章 疯狂第四百四十六章 夺关第三百六十六章 反击计划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