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笄礼

离开鲁府,桃华的心情不算太好。毕竟要等男人纳妾之后才能确认女子病症这种事,委实让人有些憋气。

薄荷已经从蒋家又跑了回来接人,一上马车就忍不住想笑:“姑娘,宫里派了太医过来了。”为了一个宫人,传召的太医竟跑得这样快,为了什么还不是一眼就看得出来?怀疑她家姑娘动了手脚呗。

桃华有点懒懒的打不起精神来:“太医怎么说?”

薄荷把嘴一撇:“他们查了又查,问了又问——海姑姑居然还藏了些昨晚的饭菜呢,可惜太医检验过后都说没有问题。”

桃华闷笑。她怎么可能在饭菜里下药,这种法子实在太容易被发现了。毕竟现在并没有什么真正无色无味的□□,海姑姑这等在宫里呆久了的人,对于食物的味道是很敏锐的,有什么不对都能吃得出来。

薄荷眉飞色舞:“太医说饭菜无事的时候,海姑姑那眼都睁圆了。后来太医给她诊了脉,说她是在宫中积年的胃肠旧疾,平日里吃得清淡倒不觉得,现在换了个地方,饮食过于丰富,又劳累了些,就发作出来了。太医说,她其实是有些‘水土不服’!”

桃华也忍不住嗤地笑了出来。水土不服,倒也叫人无法辩驳。既然有些人会认床,那么有人的肚子会认菜也是可能的。

“姑娘不知道,海姑姑听见这个,那脸上的神色——啧啧,真叫一个精彩!”当时她就站在旁边,看得可是清清楚楚呢,“奴婢立刻就向海姑姑认错,说咱们家里只顾着好生供奉,竟没想到海姑姑不宜用这些荤腥厚味,打今儿起,就全照着宫里的份例来。”

宫里的份例都是有数的,给海姑姑这等年长宫人的比下头粗使宫人自是要好些,但也多是清汤寡水,有时还是凉的,哪有蒋家每餐四菜一汤,两荤两素的供应丰厚?

“这个太医还是有些医术的。”桃华若有所思地道。其实她也同样利用了这一点,只不过又不仅仅是这一点罢了。

“那姑娘,太医给海姑姑开了药了,她吃了会好吗?”薄荷笑完了又有点担忧。

“哪有那么容易。”桃华微笑。如果太医一治就好,她不是白折腾吗?

桃华知道海姑姑一直疑心着。第一日开始腹泻的时候,桔梗就瞧见她私下里解了衣裳,仔细地察看当时被她用木块尖端戳中的位置。不过她当然看不出什么来,那地方顶多只有一小块青瘀,不用两天就消散了,且按之不痛,看起来就跟不小心撞在桌子角上是一样的。

“那姑娘,是你用那个刺了她一下的缘故吗?要不要奴婢再找机会去给她一下?”薄荷跃跃欲试。

桃华失笑:“不用。”那个位置的确是刺激肠胃,但并不是所有人被戳一下都会有这么大反应,还是因为海姑姑自身就有点问题,多个方面综合起来,才会有如此显著的效果。太医如果不找到这病的源头,开什么药也是治标不治本——用药初期能缓解腹泻,然而再吃下去药也会刺激肠胃,反而会让海姑姑泻得更厉害。至少,等到她及笄礼那日,保证她拉得爬不起来。

等到桃华回到蒋家,太医已经回宫复命了。可想而知,太后听见这样的回复,肯定是很不满意的:“是海宫人自己贪嘴?”也幸得这太医是她信任的,否则真要怀疑是不是被蒋家收买了。

太医也知道太后让他去不是想要这个回答,然而实在是没什么可挑剔:“蒋家所供奉的饭食并无问题。”非但没有下什么泻药,就连搭配都极合理,不会因食物之间的相互冲突引发什么疾病。

“她竟然如此没出息!”遣走太医,太后一肚子的恼火。

青玉替她揉着两边太阳穴,低声道:“海氏想也是看着那饭菜无事才多吃了几口……”宫里的宫人们因要伺候贵人,什么重味的东西都要避忌着,免得带出些令贵人们不喜的气味,所以即使是像青玉这样的大宫女,平日里的饮食也没多少滋味,且为防侍奉时要内急,甚至不敢吃饱。以己及人,青玉觉得就是自己出了宫,说不定也会多吃两口的。

“无用!”太后长吐了口气,“早知道就不该挑她去!”

青玉忙道:“太医不是说无甚大碍,想来用了药一两日也该好了。得了这个教训,想来她再不敢贪口腹之欲了。”

很可惜,在预言这方面,青玉显然是远不如桃华的,因为到了桃华及笄那一日,海姑姑果然头一天夜里就又泻了两回,早晨连床都不想起。

伺候她的桔梗捧了一碗白粥两碟香油醋拌的小菜进来,顿时皱起了鼻子——屋子里的味道可不大好:“姑姑用饭。”

海姑姑现在身上软得跟抽了骨头似的。俗话说得好,好汉还架不住三泡稀,何况她已经远远不止是三泡了。现在肚子里饿得叽哩咕噜在唱空城计,却只觉得口里发苦无甚滋味。

“姑姑还是吃一点。”桔梗儿看海姑姑脸色蜡黄,心里不知有多痛快,脸上却装出一副担忧的模样,“今日是我们姑娘及笄,一会儿吉时就到,姑娘还等着姑姑出去观礼呢。”

海姑姑勉强就着那小菜吞了几口白粥,实在觉得难以下咽。大约人在饿的时候鼻子会特别灵,忽然就闻到一股子油香:“这是什么味儿?”香得她口水都要出来了。

桔梗儿笑道:“今日姑娘及笄嘛,家里给奴婢们都加菜呢,这是酥肉。”

海姑姑不由自主地用力嗅了嗅。桔梗儿看着她的表情,几乎要笑破了肚子,脸上却装出天真的模样道:“瞧我,都糊涂了。姑娘说酥肉就是陕西这边的菜式,宫里一定也有的,姑姑怎么会不知道呢,还用我来说。倒是我们南边不大吃这个菜,姑娘就特地吩咐厨下又加了点我们南边的调料,说是出来的味道与这边就不大一样了。姑姑一定是因为这样才没分辨出来的吧?”

她越说,海姑姑就越觉得馋得厉害,口水简直都要泛滥成灾一样。就是年轻时在宫里净吃些淡菜熬日子的时候,也没觉得肉闻起来会这么美味,好像有只小手正从喉咙里伸出来,再不让她吃一块就要抓心挠肝了。

桔梗儿还在自顾自地说:“虽说这味儿跟南边不一样,不过闻起来是一样的香呢。姑娘吩咐每人都有一碗,只可惜姑姑不能吃……”

越说不能吃,海姑姑就越想吃。看着眼前的拌小菜,她终于忍不住道:“这菜有些淡了,你给我拿块酥肉进来下饭罢。”

桔梗儿硬把一声笑咽下去,故做惊慌地道:“可是薄荷姐姐前天才骂过我,说都是我不会伺候,让姑姑多吃了油荤才会病的……太医也说了,不让姑姑动大油……”

香气顺着风一阵阵地吹进来,根本让人无法抵挡。海姑姑不耐烦地道:“只拿一块下下饭就好,我不会跟人说的。”她照着太医叮嘱的吃了好几顿白粥了,结果第一天还好些,昨日开始又泻个没完,可见这药根本不顶用,她又何必再听太医的这么苦着自己呢。再说就吃一块而已……

桔梗儿一脸为难,但终于一步一蹭地出去了,半晌用个小碗盖着碟子溜进来。海姑姑打开一瞧,她竟真的只捧了一块肉回来。

好在这一块肉也不算太小。比起宫中切肉只三分见方来,蒋家这块肉长有一寸半,宽厚也有一寸了,乃是极好的肋条肉,五花分层,肥三瘦七。外头滚了用鸡蛋调好的粉浆,下油炸成金黄,再加调料蒸透,上头再浇上晶莹油亮的汁子。蒋家在里头大约是加了腐乳和好酒,一掀开盖着的小碗,立刻就飘出一股子诱人的浓香。

海姑姑几乎是几口就将这肉吃了下去,一碗白粥也都喝光了。桔梗儿看她吃得香甜,终于绽开了笑脸:“太好了。姑姑肯用饭,薄荷姐姐就不会骂我了。”

一块肉下肚,海姑姑也觉得身上仿佛有了力气,便起身道:“给我换衣裳。姑娘吉礼,我总要去前头看看。”

根本没人想让你去好吗?桔梗肚里暗暗骂着,有点着急——怎么这老婆子吃了这肉反而精神抖擞起来了?姑娘千万不要弄错了才好。

不过,海姑姑才换上衣裳,忽然肚子里咕噜一声,噗地就放出个屁来,其臭无比,熏得桔梗儿都忍不住捏起了鼻子。海姑姑脸胀得通红,刚要说句话掩饰一下,就觉得肚子沉沉下坠,似乎下一刻就要破门而出了,顿时顾不得别的,飞快地向屏风后的马桶奔去。

也亏得肚子里有这一块肉,腿脚也觉得有了力气,竟赶在大军出动之前奔到了马桶上,才解开腰带坐下去,就来了一个飞流直下三千尺。

桔梗儿站在屏风外头,捂着嘴无声地笑得险些没了气,好半天才揉着肚子喊了一声:“姑姑是不是又不自在了?我去给姑姑熬药。”连桌子上的剩菜都不收拾,扬长而去了。

海姑姑在跟马桶缠绵难离的时候,前院已经准备停当了。

此次及笄礼,主人自是蒋锡,正宾请的是靖海侯夫人,曹蕙就做了赞者,有司则是蒋燕华。

蒋燕华身上穿的也是一件新衣,不过看看雍容华贵的靖海侯夫人,再看看曹蕙那条湖水绿色的缭绫裙子,便觉得自己身上的衣裳黯然失色。

曹氏今日虽也在座,蒋锡却并没让她登主人位来主持笄礼。原本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不过到了前头见蒋柏华被安排坐在她旁边,便什么都顾不得了,搂了儿子只管心肝肉儿地亲热。到底母子天性,蒋柏华虽然最亲近的是桃华,但桃华此刻不在身边,他也就让曹氏抱着。喜得曹氏心花怒放,一时连蒋燕华都忘记了。

主人开礼之后笄者就位,桃华穿着镶朱红色边的黑色采衣走出来,向观礼的宾客行礼。

观礼的人并不多,除了蒋家自家人之外,就是靖海侯府与几家蒋老太爷的旧交女眷。另外,文氏虽然自己不能来,却遣了碧春送来厚礼。其实她是很想来的,然而现在江家天天都如同黑云压顶一般,她也不敢在这时候去撩南华郡主的虎须。

座中最高兴的人大概就是蒋莲华了,连景氏看着这样子都有点儿心里不大自在。因蒋莲华及笄之时一家子人还住在一起,蒋莲华又不愿意兴师动众,于是连笄礼都未曾认真地办。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生后悔,忍不住就低声嘀咕了出来。

蒋莲华却丝毫不以为意地道:“三妹妹要嫁入郡王府,这笄礼自然要办得隆重些,才有身份。普通人家女儿连生辰都未必过,何况是笄礼呢。”那些农工之家,怕是连笄礼是什么都不知道。

景氏对女儿也是无可奈何。从前也就罢了,如今蒋铸也是官了,很该给女儿办起来才是。既然笄礼已经错过了,今年女儿十六岁生辰,一定要大办生辰宴,也算是个补偿。

桃华行礼之后,向西正坐。曹蕙拿起梳子,正要为她梳一下头发,便听外头丫鬟飞也似地跑来道:“安郡王来了!”

众人连忙起身,桃华也惊讶地站了起来——沈数说他会来,她还以为开玩笑的,原担心他会不会惊世骇俗地来个爬墙偷窥,没想到竟然是从大门进来的?

沈数一进来就看见了桃华。她比曹蕙还要高一点,穿着一身黑衣更显得身材修长,虽然还挽着女童的双鬟髻,但神色中已经全然脱了童稚。

“奉皇上口谕——”沈数托起手里的匣子,目光却只看着桃华,“赐蒋氏青玉笄,行笄礼。”

一片哗然。蒋丹华紧抿着嘴唇,眼圈都要红了。能得皇帝赐笄来行笄礼,这是多大的福气,说出去谁不羡慕?就算是曹蕙这样出身侯门,也没得过皇帝亲赐的玉笄吧。

蒋家原来给桃华备的是一支檀香木笄,乃是蒋锡自己亲手雕的。样式极简单,笄首也是一朵桃花,然而打磨得极其光滑,可见用心。不过既然皇帝有赏赐,那自然得用这一支了。

青玉笄从匣子里取出来,众人免不了又要赞叹一番。蒋丹华忍不住低声道:“不过是青玉的罢了。皇上也是看安郡王面上,不然何不赐羊脂白玉的。”

蒋莲华与她邻座,闻言便道:“五妹妹这就走眼了,这是古物,怕是前朝宫里流传下来的东西。且那笄首上的沁色恰似一朵桃华,正合了三妹妹的名字。”景家富贵,景氏从小就见惯好东西,有了女儿后也是一样教导的,因此若论看这些东西的眼力,蒋莲华远胜这些堂姊妹们,就连进了宫的蒋梅华,怕也未必比得上她。

蒋丹华被堵了回去,咬着嘴唇不再说话了。

既然是来代皇帝颁赏的,沈数摆出一副要看了之后才好回宫交差的模样,蒋锡自然就得请他上座,共同观礼。

于是初加,二加,三加。桃华的衣裳由采衣换为月白色的襦裙,再换为深红色曲裾,最后换成散绣的大袖长裙礼服。头上的发饰也由玉笄换为衔珠金簪,最后戴上镶宝石的花冠。

阳光下那冠上的小粒宝石折射出五色的光彩,衬着桃华明丽的面容,再加上绣花的礼服,真是艳光照眼。蒋锡看着女儿,满眼都是自豪。转身看见沈数在席间也出神地看着桃华,顿时心里又是得意又是不舍——唉,听说钦天监已经把吉日算出来了,今年十月,女儿就要出嫁了呢。

及笄礼毕,沈数也不好再赖着不走,总不能跟女宾们一起再混顿饭吃,遂起身向蒋锡告辞出来,心里略有点遗憾没能跟桃华说句话。初一在外头接着,冲他使了个眼色:“王爷——”

沈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离蒋家大门不远处的巷角,一辆马车正停在那里,看起来就是外头车马行里租来的,极不起眼。

“里头的人,好像是江家二公子。”

沈数微微皱眉:“江二公子?”他是知道桃华曾经在无锡给南华郡主治过腹泻之疾,也听宫里的宫人说过桃华与江恒相识,然而江恒曾经想让父母向蒋家提亲之事却并不知晓。

初一低声道:“那马车早就来了,只是刚才王爷进去的时候窗帘掀了一下,属下才看见是江二公子。不知他来此何意。”

沈数凝目望去,果然车窗上的帘子掀起一个角,然而里面的人却是看不清的:“一直在此?”

初一点头。已经半日了,马车就没挪动过,车把式一直靠在车辕上,似乎在打瞌睡,而那车窗上的帘子也就一直那么掀起着一点儿。如果不是沈数进门时窗帘掀开的缝隙忽然大了些,而他又有一双好眼睛,还真是看不清楚。

“那车把式不是普通之人。”初一对自己的眼力还是自信的,“必定是个练家子。”别看他仿佛靠在那里迷糊,可是身体始终没有完全放松,一只右手更是始终放在腰间,显然腰带里是有玄机的。

“留个人在这里看着——”沈数还没说完,车里人不知低声说了句什么,打瞌睡的车把式睁开眼睛,翻身跃上车辕驱动马儿,掉头往巷外去了。

沈数皱皱眉,还是道:“让人跟着,看看究竟是不是他。”

马车里的人当然就是江恒。他坐着那辆租来的马车一直回到江府后门,青盏正在那里等着,一见他回来顿时松了口大气,一边抹汗一边上来道:“公子可回来了。郡主派珊瑚姐姐过来送了一回汤,说让公子不要尽顾着念书,时常也要起来歇歇眼。原还要进来看着公子把汤喝完的,小的好歹给拦下了。公子下次可千万别再这么干了,您要去哪儿,只要跟郡主说一声就是了,郡主又不是不让您出门。”

江恒埋头读书已经好几个月了,尤其最近这段日子,他简直连书房的门都不出一步,吃饭睡觉都在书房里,每日只去南华郡主房里问一句安,之后转身便走,只说读书,连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肯说。

南华郡主开始在家里发脾气,后来江郡马充耳不闻,江悟夫妻退避三舍,江恒则只管读书,她这脾气也发不下去。眼看着江恒日渐沉默,人还瘦了,南华郡主也慌起来,态度顿时大变,不但天天嘘寒问暖,还时常叫人来传话让江恒不要只管苦读,如今天气日暖,最好是能与朋友们出去走走,也散散心。

无奈不管她是软是硬,江恒都只是以秋闱春闱推托,仍旧关在书房里不出去。南华郡主为难之下,又拉不下脸自己过来,便叫珊瑚三不五时地来送汤送水,没完没了。

青盏随侍江恒,自然知道他今日为何出门,但他觉得江恒完全可以随便指件事出去,南华郡主现在巴不得他出了书房,绝不会阻拦。何苦这样偷偷摸摸的,还害得他要跟珊瑚撒谎。

他絮絮叨叨的,江恒却只是沉默地走回书房,就在他鼻子前面关上了门。青盏险些被门拍了一脸,不由得目瞪口呆,转头问跟在后头的飞箭:“公子这是——”

飞箭看了他一眼,转身往外走,走到院门口才抛出来一句:“公子不曾进去。”

“这肯定啊。”青盏早就知道会是这样,今天是人家姑娘的及笄礼,公子一个外男,又没个女客带领,怎么可能进去?不过是在门外看一眼罢了。且慢——

“既然不曾进去,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不是应该送上礼物就回来吗?

“并不曾送礼。”飞箭淡淡地回答。

这下青盏彻底傻眼了:“为,为什么?”那可是公子费了许多时日,一刀刀雕刻出来的木笄,虽然样式简单得没法看,但木料是难寻的数百年老桃木,辟邪驱疫最灵的。

飞箭脚步顿了一下,没有回答,径直走了出去。怎么回答呢?要说公子看见了蒋家姑娘的未婚夫婿,所以这份及笄礼就永远不会送出去了么?他不知道公子在蒋家门口等的那一个时辰里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他宁愿永远都不知道……

第103章前程第85章 成绩第142章 六礼第252章 分别第150章 沾光第111章 求亲第83章 揭破第106章辩药第184章 成亲第247章 乱象第190章 不治第85章 成绩第25章 女医第161章 志向第43章 反抗第259章 宫变第234章 满月第108章决定第181章 京城第44章 谋官第229章 害怕第262章 癫狂第56章 热心第187章 远行第178章 归来第66章 援手第79章 心机第231章 结盟第122章 献策第191章 死胎第172章 私下第63章 设计第242章 毒计第149章 炭疽第172章 私下第176章 支持第193章 预警第238章 生育第261章 匕现第81章 心因第131章 冒功第69章 病症第218章 宫宴第100章药师第143章 怪病第111章 求亲第157章 行动第262章 癫狂第126章 指婚第251章 刺客第152章 双灾第190章 不治第177章 病第107章心曲第148章 大疫第157章 行动第28章 奉召第137章 谈判第25章 女医第152章 双灾第156章 防痘(下)第120章 药箱第255章 将计第28章 奉召第22章 拜佛第73章 猜疑第169章 算计第92章 再胜第34章 忠心第69章 病症第251章 刺客第174章 战事第123章 托梦第155章 防痘(上)第46章 来访第168章 后宫第212章 子嗣亲戚第54章 郡王第245章 失子第72章 心病第198章 遣送第220章 虚劳第210章 和离第233章 赐名第195章 交锋第193章 预警第105章开药第252章 分别第26章 委屈第70章 端午重症第151章 途中第91章 赌注第93章 发病第226章 新年第175章 抢救第110章分歧第96章 对坐教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