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热心

京城官员勋贵极多,连百姓们都看得惯了,因此之前虽然都看出沈数非富即贵,却也并不很当回事。然而五城兵马司的人唤出“郡王”的称呼,却将围观众人都听得吐了吐舌头,有胆小的已经悄悄退开,只有几个胆大的还在附近探头探脑。毕竟勋贵虽多,王爷却是极少的,不由众人不畏惧。

沈数见了来人,也还了一礼:“原来是靖海侯爷。”

靖海侯曹希林年近四旬,生得十分俊雅。他父亲老靖海侯虽然以武起家,他本人拳脚弓马功夫却是平平,还是倚着父亲的脸面才在五城兵马司领了个——的职位。不过他平素兢兢业业,毫无京中勋贵的纨绔骄惰,又会处事,因而颇为皇帝赏识,算得上亲信之臣了。

桃华正打量这位靖海侯,忽听身后有人低声轻呼道:“娘,这位就是靖海侯府的舅舅了吗?”回头一瞧,正是蒋燕华挽了曹氏过来,俏生生地站在骡车边上,往这里看。

今日蒋锡带着妻儿子女一同来逛西市,午时在一处茶楼用了饭,蒋锡见附近酒肆中有卖熏鹿肉脯的,他记得蒋老太爷爱吃这个,便要买了带回去。桃华自然与他同去,留下曹氏三人在茶楼中等候。谁知遇了这假药之事尽自耽搁,曹氏已经耐不住带着蒋燕华和蒋柏华走了出来,正巧撞见了曹希林。

此刻围观众人都是屏声敛气,蒋燕华这一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正让曹希林能听在耳内,不由得转头看了一眼。曹氏倒不曾想到蒋燕华会忽然出声,见众人目光都投过来,不由涨红了脸低低嘘了一声:“莫要扰了正事。”

蒋燕华只要曹希林听到那一声舅舅就行。蒋家的帖子已经送去靖海侯府,门上虽然收了,却也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茯苓回来复命时颇有些沮丧,只怕这帖子未必就能到靖海侯太夫人面前去。难得今日竟碰巧能在西市上碰见靖海侯,蒋燕华怎肯错过这个机会,虽还不知究竟是怎么回事,却也忍不住就点破了与靖海侯府的关系。

曹希林一时弄不清这母女俩是什么人,此刻也顾不得多问,先向沈数道:“听到此处有些混乱,不知王爷也在,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沈数指了指地上的两人,十五立刻将三人合伙行骗,幸而被蒋锡识破之事简单讲述一遍。曹希林听得眉头紧皱。商贸之地,自然少不了这等行骗之事,然而竟犯到沈数眼前,又在他辖区之内,可不是活生生地打了脸?当下怒道:“将这两人送去衙门,你们速去搜捕那同伙,一并让衙门狠狠惩处!”

这下也用不着十五亲自去衙门了,自有五城兵马司的人将人扭送过去。虽然这位安郡王并不得圣宠,是个有名无实的空头王爷,但毕竟是先帝血脉,不是他们能比得的。若是他因今日之事到朝堂上说个西市混乱,管辖无方,他们负责这一区的人只怕都要吃些挂落的。

处置了眼前的人,曹希林才转向蒋锡。

这会儿他已经知道刚才蒋燕华所说的舅舅是什么意思了。太夫人性喜奉承,这些年少不了有族人跑来,哄得太夫人高兴了,便托他或贴补银子或找些差事。想来这位蒋三太太也是如此,只是既然这位蒋三老爷刚刚帮了安郡王,倒是不能将其妻子视为普通来打秋风的族人了。

“不知蒋太太是——”

曹氏涨红着脸道:“去年太夫人做寿,原想跟家兄一直前来为太夫人贺寿的,只是腾不开身子。今年来了京城,总想着给太夫人请安,已经往府上递了帖子,只是太夫人尚不得闲……”

曹希林微微皱眉,回想了一下。自父亲做了靖海侯,来过的族人也不知有多少,他哪里记得清楚?不过说到去年来祝寿的人,他倒是记得。因那个曹五虽是庶出,却要算是他正经的堂兄弟,送来的又是一件别致玉雕,颇得太夫人欢心。太夫人开了口,他也只得托人替他在尚宝司谋了个小吏的差事,之后似乎曹五的妻女还在家中出入过,不过他素不在意后宅之事,倒也不太清楚。

这位蒋三太太,原来是曹五的妹妹,那算起来也是亲近的堂妹了。至于说到什么递帖子之类的话,曹希林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顺着便道:“家母这些日子身上不大自在,门上的帖子虽收着了,一时却也不曾回复,待过些日子,自然要请蒋太太去喝杯茶的。”

这样的族人他不知打发了多少,但这样哥哥上了门妹妹又来的也是不多见,只碍着安郡王在面前,实在不好回绝了,只得打起官腔,心里却想着只怕回去又要劳烦妻子了。这些年为着讨母亲的欢心,也不知给妻子增添了多少麻烦,如此下去也不知几时才是个头。

曹氏却未听出这是敷衍之辞,忙道:“怎敢当太夫人的请字,原本是晚辈该上门给大伯母请安的。”

桃华听得暗暗摇头,扯了一下蒋锡轻声道:“爹,曹侯爷有公务在身,郡王爷定也有事,我们也该回去,莫要耽搁了两位的时间……”

蒋锡本也不是认出了沈数才来戳穿骗局的,此刻对着沈数倒是不自在起来,听了女儿的话连忙道:“是是是,我倒糊涂了,两位请便。”

沈数不动声色地向桃华看了一眼,只见后者站在蒋锡身后,露出一个恭敬温婉的笑容,俨然一个久居闺中的规矩女儿模样,既没有当日在药堂里锋芒逼人的模样,又没有刚才揭破骗局时的犀利,简直判若两人。

这变脸的速度可真是够快。沈数心里暗想,开口道:“三老爷可有别的事?若是并无要事,不如进茶楼小坐片刻,也容本王为方才之事略致三分谢意。”不管怎么说,今天都是承了蒋家人的情。

蒋锡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女儿。桃华轻咳一声,低声道:“些须小事,郡王爷不必放在心上。”

这女儿居然能做得了父亲的主,倒是少见,难怪能在药堂里抛头露面。沈数不禁再次打量桃华:“蒋姑娘太谦逊了。在蒋三老爷或是小事,于西北军中伤者却是大事,焉可不谢呢?”

蒋锡一怔道:“西北军?难道王爷是想将这些药材买了用于西北军中吗?可这些药材并非止血生肌之药啊……”他虽未从军,也知道军中最需要的便是金创药一类,但买这些乌梢蛇做什么?

沈数微微颌首:“西北地处严寒,冬日里军士们时常双膝僵痛,少不得也要些疏风散痹的药材。”

蒋锡啊了一声道:“双膝僵痛,那是寒入关节,乃是保暖不足——”刚说到这里,衣袖已经被女儿又拉了一下,才恍然大悟,连忙改口道,“风痹之症,这乌梢蛇倒是极对症的。”所谓保暖不足,不就是说军士们的棉衣棉裤不够厚实,军中炭火不足吗?这军需的事情,里头难免有猫腻,连御史们都不张嘴,他一个平民百姓说个什么劲的。

沈数苦笑了一下:“乌梢蛇疗效虽好,无奈价贵。军中药费有限,平常也只得些干姜烧酒之类祛祛寒气罢了。”

蒋锡顿时也皱起了眉头,思索着道:“乌梢蛇产于南方,一则量少,二则运到西北一带长途跋涉,其价又要加上几倍,倒不如用羌活、松节、麻黄之类原产西北一带的药材,或能便宜几分……”

桃华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道:“《肘后备急方中》所载松节酒,于驱除寒湿风痹颇为有效。且松节易得,比乌梢蛇总要便宜许多。且酒本可驱寒,在军中或许更实用一些。”

沈数没想到谈起西北军来,这父女两个竟然当真的仔细思索,出谋划策起来。方才的一点戏谑之心顿时消散,也认真道:“松节酒当初也曾用过,只是松节虽易得,酒却需烈酒。军中本来禁酒,且西北缺粮,酒价本贵,算起来也是不敷……”

这却是蒋锡父女两个不清楚的。江南鱼米之乡,粮食充足,自然酒价也就便宜些。且蒋家对酒的消费极少,蒋锡本人不好酒,蒋家无非是年节下用些甜酒,或应季地自酿几坛菊花酒桂花酒之类,烧酒这种东西根本就不会出现在蒋家,自然也就不知道价钱,更不知道在西北这东西会卖到多少银钱。

“这——”蒋锡跟桃华面面相觑。两人只是从药材上看,松节既易得又便宜,却不知到了酒上反而难住了。

蒋燕华从方才桃华拒绝去茶楼便暗暗着急,恨不得能自己开口答应下来,只是终究不敢。此刻见几人似乎相谈甚欢,便大着胆子道:“爹爹,不要站在这里吹风了,有什么法子不如进茶楼里去再说?总不能让郡王爷也站在这里……”

蒋锡却丝毫也没有体会到蒋燕华的心思,只叹着气摇头道:“没有什么好法子了,再想也无用。治疗风痹的方子虽多,但所用药物亦多,产地天南海北,实在是……”成本降不下来。

西北军中的军医们为这治风痹的法子已经想过了许多办法,最后也都限于拨下来的军费有限,全都束手无策,以至于定北侯府每年都得自掏腰包,拿出一笔银子来买些药物,但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大问题。

沈数自小就在军中,自然对此事十分清楚。他这次回京,也是想着能寻机向皇帝进一言,请求往西北多拨些银两。然而这到了京城好几个月,太后防他如同防贼,略提一提西北军就被挡回去,哪里有什么机会开口?

今日因这假药一事,又勾起了愁绪,沈数也没有别的心思了,叹口气摆手道:“蒋三老爷无须如此,西北军医亦是束手无策。本是不相干的事,倒劳蒋三老爷费心了。”

蒋锡忙道:“西北军据守边关,护百姓平安,怎说是不相干的事呢?只是草民无能——郡王爷还是向皇上进言,多拨些银两去军中才好。”

桃华在后面又拉了蒋锡衣襟一下。拨军需银子这种事,哪是进言就有用的?真有用的话,沈数也用不着连这几麻袋的便宜药都想买了。自家这位老爹,在草药上虽有心得,人情世故上却差得太远,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蒋锡被女儿一拉,也发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连忙干咳一声道:“郡王爷还有别的事,草民就不打扰了,告退……”

蒋燕华心里着急,可又没有胆子再提醒一次,尤其看沈数也并没有再邀请的意思,也只得垂下头,跟着蒋锡行礼告退,心里自我安慰——至少今日靖海侯已经知道蒋锡帮了这位安郡王的忙,想来不会将她们母女拒之门外,这也就够了。

沈数目送蒋家人离开,若有所思:“没想到这位蒋三老爷倒是热心人。”

十五看了看他的脸色,道:“属下看着,蒋姑娘也是个嘴冷心热的……”他对桃华其实还有几分感激,毕竟他的腿可是桃华指出并非扭伤的。虽然在蒋姑娘嘴里,这点毛病居然会致命似乎有点夸大其辞,但到底也是经她指点去了苏老郎中处医治的。

沈数点点头:“到底是行医世家……”别的不说,当日那老妇若是抓了错的药回去,恐怕那病孩性命就要不保了。纵然说有蒋方回的旧怨在,却也不能不承认蒋家父女的本事和仁心。

主仆两个随便找了个茶楼坐了两个时辰,再去郎中家中,果然人已经回来了。一个市井郎中,纵有几分名气也不算什么,沈数虽未表明身份,但只看主仆二人衣着便知富贵,郎中战战兢兢,急忙取了药箱,随他去了崔家。

崔夫人听了门上来报,又惊又喜,忙亲自迎出来,一面叫人带郎中去给崔秀婉诊脉,一面将沈数延入内厅:“这些日子已经劳动王爷了,没想到——有王爷这般关切,秀婉必定很快就好起来的。”

她越看这个女婿越是满意,趁空儿便吩咐丫鬟画眉:“等诊完了脉,让大姑娘出来道谢,这郎中可是王爷特意为她请的!”她也是自年轻时候过来的,沈数这样频频登门,自然是想见一见未婚妻,这人之常情,崔夫人觉得合情合理得很,倒是自己女儿规矩学板了,实在叫人头痛。

画眉是崔夫人第一心腹,自然明白崔夫人的意思,眼珠子一转便先去找了崔幼婉:“二姑娘也劝劝大姑娘,王爷几次三番的登门,大姑娘总是不见,若传出去,恐怕也要说咱们家失礼……”只是这话,她一个做丫鬟的却不好去崔秀婉面前说。

崔幼婉眼睛一亮:“姐夫来了?好,这次我定要拉着姐姐去见见姐夫。”

崔夫人在内厅等了一会儿,郎中先出来了:“贵府小姐有些肝郁之症,因肝气犯胃,故而饮食不思,胸闷胁满。在下开几服舒肝和胃的药吃着,也该时常走动走动,倒更利于进饮食。”

这些话跟之前来的几个太医说得差不多,就连药方也相差无几,崔夫人不由得略有几分失望,却不肯在沈数面前露出来,遂笑着叫人封了脉敬,又送郎中出去,眼睛便禁不住往厅门处瞧,心想莫非女儿还是不肯出来?

正着急着,忽听门口环佩声响,崔幼婉笑嘻嘻的第一个进来:“多谢王爷特地请郎中过来,姐姐听了,便要来给王爷道谢呢。”说着回手一拉,将身后一个女子拉了进来。

沈数急忙起身:“些许之事,不必客气。”他一面说,一面打量了一下崔秀婉。

崔夫人一眼看去,顿时心里发急。因着久病,崔秀婉的脸色有些发黄,偏偏又穿了件暗色的衣裳,头上也未戴什么首饰,本来有八分颜色的,现在生生磨成了六分。倒是旁边的崔幼婉穿了件新鲜的杏红色衫子,肌肤如玉,把姐姐衬得更黯淡了些。

这到底是做什么?多少衣裳不好穿,偏挑了这么一件……崔夫人心里一阵阵冒火,狠狠瞪了一眼旁边的丫鬟。只是此时也顾不得责骂不会挑衣裳的丫鬟,连忙含笑道:“秀婉,今日的郎中可是王爷特意跑了一趟西市请来的,还不快来道谢。”

崔秀婉往前走了一步,福身行了一礼,细声细气地道:“多谢王爷。”之后就一个字都没有了。

崔夫人简直不知道这女儿是不是来拆台的,幸好崔幼婉笑嘻嘻地出来接话:“西市那边我们还不曾去过,只听说极是繁华的,王爷瞧着怎样?”

沈数微微一笑:“我虽去过几次,只是多出入药铺,别的店铺倒还不曾注意过。只是瞧着人群川流不息,确是十分繁华的。”

崔夫人暗喜小女儿机灵,也忙接口道:“王爷去药铺做什么,可是要找什么药材?我家老爷在福州任上也识得几个药商,若是王爷寻药,或许可叫敬儿去想办法。”

沈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并不是寻什么稀罕药材,只是止血生肌,祛风除痹的一些药物罢了。”

崔幼婉睁大眼睛:“王爷要这些药做什么?”

沈数叹了口气:“西北军中需要大量的此类药物,只是价格都太过昂贵……”

崔幼婉眨着眼睛道:“这些药都不贵的呀,王爷如果要,让爹爹寻几个药商来……对了,那位蒋老爷——就是去年献药的——不就在京城吗?”

沈数不由苦笑:“军中所需药量极大……”以崔家之富庶,崔幼婉当然觉得区区常见药材无甚贵重,可若大量购入,所需银两可不是小数目,偏偏西北军所拨军需有限……

崔幼婉一脸天真地道:“到底需要多少呢?”

沈数想了想:“西北有二十万军队,每个月至少也要与北蛮打上一场,若北蛮大举来攻,战事更会持续数月之久。”

崔幼婉仿佛被惊吓住一般吐了吐舌尖,又道:“那要祛风除痹的药物做什么呢?”

沈数忽然觉得有些没意思。崔幼婉听他说起与北蛮的战事,完全像是在听什么稀罕事儿一般,这样的世家贵女,又怎么能体会到边关那血火的沉重。于是他也只淡淡答道:“西北寒冷,将士们爬冰卧雪,多有双膝冷痛的毛病。”

这些事别说崔幼婉,就连崔夫人都不知该怎么搭话,只得干巴巴地道:“西北苦寒,王爷受委屈了。幸好如今这回了京城,就什么都好了。”

沈数默然片刻,才道:“其实我已惯了西北生活,反倒是京城,十余年不曾来过,已经觉得不惯了。”

崔秀婉自见了礼之后就一言不发地坐在一边,这时候掩口轻咳了两声,瞥了一眼旁边的银朱。银朱心里暗暗叫苦,却不得不弯下身来低声道:“姑娘,该用药了……”她一边说,一边觉得崔夫人的目光像芒刺一样盯在自己背上,真是说得欲哭无泪。

崔夫人一股子气顶在胸口,正要说话,沈数忽然站了起来:“崔姑娘身子不适,就早些歇息吧。夫人,我告辞了。”

崔夫人还没开口,崔秀婉已经起身,微垂着头道:“秀婉先告退,王爷且请宽坐,莫因秀婉不适扫了兴致。”

崔幼婉连忙道:“姐姐先去喝药。王爷不妨再坐坐,我去吩咐厨下做几样小菜,王爷留下来用饭罢。”

沈数一摆手,微笑道:“不必了。夫人,告辞了。”他脸上虽有笑容,眼神却是冷静的,向崔夫人微一欠身,转身便走。

他身高腿长,崔夫人却是缠过足的,哪里跟得上他的步子,只得连声叫着人去给沈数牵马,眼睁睁地看着他走了出去,回过头来就对银朱沉下了脸:“来人,把这个没规矩的丫头拖下去!”

银朱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崔秀婉却上前一步挡住她:“娘,这是我的主意。”

第194章 回来第254章 陷阱第189章 危重第122章 献策第203章 突变第185章 比较第237章 挨打第124章 新年第263章 大结局(上)第174章 战事第80章 推荐第102章贺酒第29章 蟹黄第19章 偶遇第34章 忠心第193章 预警第223章 救治第149章 炭疽第88章 南苑第175章 抢救第184章 成亲第253章 逼迫第247章 乱象第81章 心因第149章 炭疽第74章 风波第262章 癫狂第117章 八字第48章 上巳第78章 商谈第154章 侯府第86章 乌龙第59章 难堪第225章 年节第175章 抢救第53章 丫鬟第227章 蛰伏第30章 审问第32章 邀约第31章 变化第213章 运道第49章 秘密第130章 腿疾第79章 心机第205章 百态第124章 新年第167章 无隙第56章 热心第141章 畸胎第78章 商谈第115章 错了第29章 蟹黄第107章心曲第44章 谋官第258章 献捷第122章 献策第176章 支持第195章 交锋第243章 反扑第224章 纳妾第213章 运道第109章得封第178章 归来第84章 夏氏第204章 失控庄子第194章 回来第76章 误诊第172章 私下第122章 献策第142章 六礼第118章 嫉妒第116章 无孕第105章开药第175章 抢救第237章 挨打第176章 支持第115章 错了第262章 癫狂新茶第138章 笄礼第215章 警觉第147章 大婚第58章 侯府第91章 赌注第132章 救人第58章 侯府第158章 生死第107章心曲第65章 仇家第57章 失望第41章 计划第186章 回门第69章 病症第258章 献捷第250章 暂停第108章决定第156章 防痘(下)第195章 交锋第186章 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