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陶应早早的就起床了。昨晚自己就那样躺在床上就睡了一夜,今天自己要好好洗漱一番。随即向门外叫道:“王元,给我打盆水来,我要洗脸了。”
过不多时,王元端着一盆水进来。放下之后,给陶应收了毛巾。陶应说道:“没事,不用麻烦你了,我自己洗吧,你出去吧。”
王元疑惑的问道:“大公子,你最近变化好大啊,以前你不是很喜欢我给你洗漱吗?”陶应笑了笑,道:“你都说了我变化大,所以习惯当然会改变了。你现在下去给我准备早饭,我洗漱完了就会去吃。”王元领命而去。
又修饰了自己一会,站在铜镜面前,陶应看着自己年轻的面孔,对自己又有了一定的信心。过去吃过饭后,陶应来到了陶谦的房间。陶谦依然还是一副虚弱的样子,不过毕竟还是可以坐起来了。
陶应上前问安后,随即坐在了陶谦的身边。陶谦握着他的手说到:“为父这几天身体不适,看来对你表功要过一段时日了。陶应倒是无所谓,他知道自己反正是有功的。迟早也会有当官那一天。
陶应点了点头,道:“父亲尽管养病,其他事都等父亲好起来再说。”陶谦看着这个最近性情大变的儿子,不由得笑了起来。不过这一笑,陶谦又是一阵猛烈地咳嗽。
陶应看着陶谦这幅样子,不由得又是火气。还好他后市了解过一些关于推拿按摩的书,努力回忆那些书上的内容,给陶谦又一阵忙活。好不容易陶谦平复了心情。父子两又说了一些话,陶应就退了出去。毕竟现在的陶谦,不能坐太久,只有好好休息才能恢复。
由于这几天陶谦有病,所以府里的大小事都落在了陶应身上。陶应也借机了解了府上的开销这些事,并且也去了解了一些关于主簿的事。至于府外的事,就主要有一些徐州官员来商量着决定。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陶谦的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脸色红润了不少,身体也不在那么虚弱了。不过医者却在私下里告诉陶应,陶谦的病只是得到了缓解,必然会复发。陶应虽说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大约过了接近一个月,陶谦决定开一次会议,表彰前几日退去曹军的事。
议事大厅里坐满了人,还有是白身的陶应也在其中。待得大家与陶谦见礼之后。陶谦开始站起来发话了:“前些日子曹军因为报仇,起兵前来徐州。本以为徐州必然生灵涂炭,幸得诸位齐心协力,打退了曹军,保卫了徐州。老夫前几日因身体不适,未曾来得及谢过各位,今日老夫在此谢过。”说罢对着大家深鞠了一躬。
堂下众人连说不敢,异口同声地道:“此次全赖明公洪福齐天,徐州才能转危为安。”接着大家也是一片哗然。
就这样过了好一会儿,却见陶谦说道:“这几日老夫在府中拟定了一些奖励条例,现在请小儿陶应宣读。”
听完了陶谦的话,陶应拿出了早已准备好了的一张纸,大声念了起来:“为嘉奖此次有功之士,故作出以下奖励。加封陈登为广陵太守,秩比两千石。加封草包为典军都尉,秩比两千石。加封糜竺为下邳县尉,秩比一千二百石。加封…………”
大大小小加封了几十号人,陶应念了大约半刻钟。最后一句说到:“以上加封人员,已经全部送表去洛阳,不日便有天子诏书前来。”不过这当中却独独没有一个人,那就是陶应。
在短暂的欢乐之后。却有陈登出班奏道:“多谢大人此次为我等表功,但古语有云:‘有功不赏,非为名主也。’大公子在此次退敌中功勋赫赫,为何主公不对大公子加封?”
陶谦似是早有预料,只见他摆手说道:“此次小儿立有微功,不足一提,这加封就免了吧。”但见陈登继续说道:“古语有云‘举贤不避亲,大公子乃当世俊杰,请主公不要埋没人才,举荐大公子出仕,为我大汉添一栋梁。”
陈登语毕,满堂众人皆说:“请主公为大公子加封。”陶谦在众人的压力之下,终于决定为陶应加封。接下,就是讨论该封有什么官职了。
有的说该加为太守,有的说应该加为都尉。反正众说纷纭,看这样下去,短时间是的不出结论的。一时间刺史府内讨论激烈,犹如菜市场。在稍稍安静之后,却有糜竺出班奏道:“主公不妨问问大公子自己的意见,由大公子自己决定。”
席间陶应再念完了奏表之后,就一直沉默不语。一则是刚才说了那么多话,嘴里难受的很。还有就是这种情况下,自己也不好插口说什么。所以一直在旁边抱拳而立,闭目养神。直到糜竺说出来之后,陶应才挣开了眼睛。
感受着大家投来的目光,陶应缓缓地说道:“此次退去曹军,全赖将士们用功。陶应虽有微功,但不足与封为正史官吏。”说罢回头对着陶谦道:“孩儿愿为刺史府里的一主簿,不知父亲可收纳否?”
陶应话一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的看着陶应。实在是没有想到陶应的选择,只是一个小小的主簿。只有陈家父子对视了一眼,会心一笑。陶谦也是早有所料。开口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很多人虽然不明白陶应的意思,但毕竟是陶应自己提出来的,他们也不好说什么。只见满堂众人起身答道:“请主公封大公子为主簿,为我徐州百姓出力。”
就这样,陶应的官职就定下来了。接着大家有讨论了一些事,随即陆续散去。接着厅里只剩下陶谦陶应父子。陶谦神色复杂的看了陶应一眼,道:“明日你就上任,今天下去好好准备吧。”
陶应实在是没想到陶谦只有这简单的一句话,他原以为陶谦会对自己有一大堆嘱托的话。不过这反而有点让陶应手足无措。沉默了半响,陶应问道:“父亲,孩儿初涉官道,你就没什么指示?”
陶谦摇了摇头,道:“你明年才到而立之年,所以还没有冠字。但现在你即以出仕,就去想想自己应该冠什么字比较好。”说罢不再理会陶应,自己去了,留下陶应在原地发呆。
在一阵踌躇之后,陶应决定趁着最后一天的自由时光,去找个酒馆好好放松下。说起来,这一个月自己在家照顾陶谦,还是很久没有出来过了。
七拐八拐之后,陶应来到了上次和张飞一起来的那家酒馆。不知道为什么,徐州城里很多酒馆,陶应偏偏只喜欢来这里。不过这一次,自己只有一个人了。坐下之后,陶应随便点了一些酒菜,开始自顾自的喝了起来。
自己明天就要上任了,虽说这几日了解了不少关于主簿的事,不过马上正式上任,还是有点紧张的。在想着陶谦刚才的眼神,陶应越想越觉得奇怪。为啥自己踏上了仕途,老爹却一点也不见得高兴。反而眼里还有一丝忧色。
陶应想了好久也没弄懂这其中的原因,自己不因该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他啊。实在是不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关系,陶应决定一醉解千愁,喝个伶仃大醉再说,反正也是明日上任。
不过在这之前,自己还要想个字才行。记得前世看一档节目,里面说过有关字的一些说法。比如刘备刘玄德,听着就很高端大气,而像诸葛亮诸葛孔明听着就很一般了。看来冠字看是一件小事,其中的学问实在是不小。
陶应努力回忆着自己前世看过的书,想着要怎样才能取一个即好听,有霸气的的字。一个个想法在脑海里闪过,却又被否决。最后,陶应还是决定采用古人伯仲叔季的排名来取字。
自己是家中老大,字里一定要有个伯。还有自己想争霸天下,所以要有日月。最终,陶应给自己取字伯明。把取字的烦恼搞定之后,陶应痛快的喝了一场,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府去了。
到了府里,陶谦还在处理前些日子留下来的政事。看见陶应,只是点了点头。便有继续工作。陶应说道:“父亲,孩儿想好名字了,就叫伯明。”
陶谦嘴里重复念了几遍“伯明。伯明。好字,好字。”随即对着陶应说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明日就要上任,今天早点歇息。”说罢继续埋头工作,脸上依然不见喜怒。
陶应也有点困了,也来不及多想陶谦为什么会这样。道:“那父亲也早点休息,孩儿告退了。”陶谦头也没抬地挥了挥手。陶应退了出来,刚想回房,又看见了陶商。
陶商见到陶应,道:“恭喜大哥明日上任主簿,小弟今日寻你不见,所以在此等候。”陶应看着陶商真挚的面孔,笑了笑,道:“大哥谢谢你了,大哥明日要上任,今日就不陪你说话了,以后你我兄弟有空再一醉方休。”陶商自顾自的下去了。
陶应心里想着,这小子虽说不懂事,这份心还是不假。由于明天就要上任,陶应有些激动,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后来一只一只的数羊,终于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