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技术霸权

庄建业语气不疾不徐,像是一个老夫子在重复念叨着祖祖辈辈留下的规矩一样,朴实无华且十分枯燥。

但事实上庄建业的话一点儿都没有夸张,因为复合芳纶纸蜂窝结构材料结合热压罐固化成型工艺,制造的无环形承重结构的整体机身生产技术,别说西方了,就是放眼整个太阳系,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这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儿。

这倒不是说西方各国在这方面没有研究,但多集中在军用领域,即便如此他们蜂窝结构复合材料的构成也不如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的合理和先进。

因为他们使用的是铝制蜂窝,通过磷酸阳极化技术,将铝的表面做优化处理,加上耐腐蚀胶底,使得铝制蜂窝的耐久达到航空铝材的标准,然后配上两块铝材或者其他金属蒙皮,制成蜂窝结构组件。

美国的F—15,F—18上的控制舵面用的就是这类铝制蜂窝组件。

由于金属铝本身的缺陷,导致这类组件的始终解决了不了电化腐蚀的毛病,所以强度和耐久都有问题,因此很难做成飞机上的主要结构组件,只能在控制翼面等非承重部件上应用。

这也是为什么,此类蜂窝组件问世以来没有大规模推广的原因。

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在金属材料方面除了钛铝合金这个超前研究项目,其他的不比普通的航空制造厂强到哪儿去,所以什么磷酸阳极化技术处理铝材表面,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根本就弄不明白。

当然就算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能弄明白,也不会上杆子去做,手里有更好的芳纶纸这种材料,何必还搞落后一代的东西?

所以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不但解决了铝制蜂窝的固有缺陷,反而在结构方面更加稳固和成熟,如此才造就了轻薄且合理的高原鹰的机身。

高原鹰C的国内版本运6之所以能具备2.3吨载荷的情况下,拥有两千两百公里以上的最大航程,颠覆性的机身机构和制造技术功不可没。

中配的高原鹰B和低配的高原鹰A虽然都叫高原鹰,可无论是航程还是载重,却达不到运6的程度,哪怕换装功率更大的发动机,也没法实现,因为三者的区别是在骨子里的,不是换那个部件儿就能弥补过来的。

然而即便如此,运6机身材料和工艺依旧不是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最先进,要知道为了降低运6的生产成本,芳纶纸蜂窝结构的背板用的可是经过化学铣切的铝镍合金薄板。

而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下属的航空技术研发中心最开始用的可是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壁板。

换句话说,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压箱底的东西还没拿出来,只是抛出个青铜小号,就碾压一众西方王者了。

是的,就是碾压,因为此时的西方各国在芳纶纸方面也只不过刚刚取得突破,距离真正的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这方面法国人比英美要强上一些,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应用实验研究,甚至已经开始在幻影2000等飞机上进行了深入试验,可究其水平也就跟是运6机身材料一个级别,甚至有可能在制造水平上还不如运6。

因为法国人始终没有找到如何将铝镍合金做垫板的芳纶纸蜂窝材料整体固化成型的手段,不然九十年代法国人就不会将这种材料只用于幻影2000、阵风战斗机以及A310客机的襟翼、垂尾以及舵面了。

早就不惜代价的运用到他们的先进公务机身上了。

要知道法国达索公司旗下除了战斗机、飞机设计软件外,他们的猎鹰系列公务机同样是达索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

如果他们能做出运6那种一体化的机身结构,那就等于在经济性、航程和舒适性上上了一个大台阶,可惜从达索公司这个大台阶至始至终都没迈过去。

美国没有法国人快,但却走了一条与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相同的发展道路,那就是把宝压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上,并在九十年代中期取得突破,于是一系列跨时代的机型纷纷冒出来,从九十年代末开始横扫全球航空市场,直到波音737MAX事件才稍稍止住美国称霸全球航空业的脚步。

至于另一极的苏联,战斗民族都是粗放的,他们可以把钢板扔上天飞出三马赫,但却不明白什么叫精细、舒适,所以对复合材料始终后知后觉,等反应过来时整个国家就跟碎玻璃一样,成了一地的渣子。

最快的法国也要到九十年代初才应用;慢点儿的美国要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至于实力不俗的苏联好没搞明白就成了一地鸡毛。

试问高原鹰C谁能审核?又怎么审核?

欧洲航空安全委员会和美国联邦航空安全局连材料的特性、如何制备、工艺情况、制造流程、试验数据以及试飞情况都没个章程,你找他们审核?

两家机构立马就会来个一个拖字诀,然后以市场准入为条件,把你的技术榨干,等他们自己的同类技术出来后,在很抱歉的告诉你,回去再改改,放心这绝对是最后一次。

与其遭那个鸟罪,还不如握着技术霸权自己另起炉灶制定标准,反正欧美国家的航空适航证的申请程序和审核流程条目都是公开的,拿过来一份照着制定个自己的就行,然后一点点加入复合蜂窝材料方面的新标准进去。

欧美想要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不好意思,成体系的标准已经确立了,你们就照着来吧。

什么?觉得中国的标准不合理,想要另起炉灶,没问题,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基于T700的碳纤维的蜂窝复合材料要不要了解一下?后面的T800,T1000的还排着队呢,机型都开始试飞了,性能又提升一大截,各位的标准是不是也跟一跟,别总那么Low好不好!

这么一来,欧美不崩溃都难,到时候飞机试航标准,最起码中小型固定翼的适航标准国内就会握在手里,这对国内航空工业实在太重要了。

因为这等于是在欧美垄断的国际航空市场上打开一个缺口,令中国航空工业不在是一个悲催的围观者,而是真正的参与者,最终在市场的催动下,带动整个航空工业的崛起。

正因为如此,庄建业并没有如滨江厂着急忙慌的跑去欧美搞什么适航证,而是绞尽脑汁谋一个大局,挖一个深坑。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中华“侧卫”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腾飞系四大板块第两百零六章 无惧风雨第三百五十一章 宙斯—3无人机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现实中的“钢铁侠”第九百七十六章 “隐身”我们是认真的第一百二十五章 去二十三分厂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两百零五章 扶摇直上九千米第九百八十五章 财务造假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国产“斯瑞克战斗旅”第六百五十八章 运15 plus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两百九十一章 这能量得有多大?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ZSNB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十四章 准备好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谁也扛不住第十五章 三个臭皮匠第六百五十七章 双发~~涡扇第八百五十九章 T—500雷达警戒机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咸鱼往事第两百二十五章 这就尴尬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颠覆想象的性能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要脸的操作第六百四十六章 我们是不是穿越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国腾飞造的这是个什么怪物第两百八十八章 统购统销第一百七十七章 性能第七百三十四章 米秒不差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海军专属第八百零九章 受灾严重第六百零八章 航天需求第八百八十五章 江湖黑话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反击第三百五十二章 拭目以待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海军陆战队一号第四百七十一章 事实胜于雄辩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直—8普拉丝儿第五百一十八章 863计划第九百零五章 颠覆性的运—17第七百七十六章 赢面有多大?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哥白杨导弹,大姐图—160第两百九十七章 飞机解体第十六章:另辟蹊径第一百九十六章 六千多万第五百九十九章 无言以对第两百二十六章 领导,您这次可出名了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中国腾飞集团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终究还是中国腾飞更香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级政务机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H—ZB9527型金属基特种复合材料第三百二十九章 壕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成问题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后一次第一百五十三章 赚钱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深层考虑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多用途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机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国产大飞机第两百九十二章 隐身材料第九百四十三章 自己当大哥第一千二十九章 成长型飞机第一千六十八章 让脑袋眩晕的好东西第五百七十二章 应该没那么弱鸡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在中国同志的身上才能看到希望第一千二百章 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一千七十七章 草率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0.15mm直径的气膜冷却孔第一百七十七章 性能第两百八十五章 惊喜第三百九十七章 被骗两千万第三百二十八章 弯道超车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航天、航空旋转门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时代赋予中国腾飞新的课题和责任第八百三十五章 吐槽大会第九百零八章 直—15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我的天神,中国人是从哪里变出的飞机?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威慑第三百八十七章 航天技术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谁也扛不住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咸鱼往事第九百四十六章 亚洲最大的软件公司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么做到的?第七百二十五章 取消订单?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舰载机项目小组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种平台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上飞机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产厂第三百四十二章 硬气的技术人员第九百零五章 颠覆性的运—17第一千八十四章 天高几许问真龙第七十七章 歼7Ⅲ第一千零三章 庄懂直接负责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近卫第82机械化步兵营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用卡车拉的重燃,不是好燃机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中国腾飞已经藏不住了(重写版)第七十三章 职业咸鱼第一百七十七章 性能第五百七十五章 两个不成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