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微服私访:在常熟

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

古老而繁华的常熟县城外,田垄密布,却并不都是稻田,各色菜田、鱼塘、绵花田和桑树林依次铺开,将平整的大地点缀得异彩缤纷。偶见数十户人家聚为一村,青砖灰瓦,炊烟缭绕,跟繁华的县城风景动静相衬,好一派画意诗情的景象。

就在其中一个小村子里,不少农人刚刚从田里回来,没有散去,而是聚集一处,正听一个头戴儒巾,身材肥胖的老者正坐在一张石凳上诵读着报纸上的文章。读得也不是《大公报》、《清流报》这样的大报,就是常熟当地几个名门大族共办的《常熟县报》。

“自光复10年起,常熟县户籍之年满6足岁,不满10足岁之男童,皆须前往所属乡镇之小学登记,并且接受智力测试,凡心智正常者,都有进入小学,接受四年教育之义务。凡拒不履行义务者,官府将处以罚银50元之惩罚!”

“依据《大明钦定义务教育法》之规定,常熟县衙教育司公告之县立各小学收费办法如下,凡常熟县户籍之男童入学,每年须缴纳学费2块银元,分两次缴清,一次6月底前收取,一次春节之后收取。如家庭却有困难者,可向所在乡镇之小学提出减免申请,学校当酌情减收。”

当这个老头子念到学校收费标准的时候,四周的黑黑瘦瘦的农人顿时纷纷嚷嚷叫了起来,神色多有怨恨和不满。

“2块银元啊!也太贵了,比族学私塾贵了一倍都多,一石上好的白米就这样没有了……这什么义务教育的,和咱们寻常小农有什么关系?咱们又不想做官,就是不认字也没有什么嘛!”

“是啊,我家有3个小子都在6岁到10岁,这就是三石白米没有了。还要交租子,纳田赋,这不是要我卖儿卖女么?”

“要减免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吧?衙门里的话哪有那么好说?没有人请托。谁给咱们寻常小民减免啊?”

“翁大老爷,您老的儿子是朝廷大员,不如去和皇上说说,不要搞什么义务教育了……”

那个姓翁的老者微微摇头,叹了口气:“当今圣上本意是好的,让天下贫苦子弟都能读些书,知道些道理。将来也好有个上升的机会。只是行事还是过于操切了些,和过往一样。很少为小民所想。这朝中大臣也是的,怎么就不知道向皇帝进谏言呢?再这样下去,这大明江山怕是又要不稳了!”

另一个声音响起,满是无奈:“邃庵先生,您老又在这里议论朝政了,之前请您去苏州公局当议员您又嫌麻烦,却又和自家的佃户成天瞎说八道。”

这位被人称为邃庵先生的翁姓老者顺着声音回头一看,就见一个红袍子官员带着几个穿西服或是长袍的人站在不远处的一处屋檐下面。他老眼昏花的看不清来人的脸面,不过这红袍子的声音老者是挺熟悉的。此人名叫瞿秉渊,出身常熟名门铁琴铜剑楼瞿家,光复3年江南乡试中了秀才后就在常熟本地为官,去年又中了举人,现在官拜常熟县令。他还有个老爹叫瞿墉,和潘世恩一起投靠朱皇帝,是当下的黑龙江省巡抚。

而这位“邃庵先生”不是旁人。正是朱皇帝跟前的红人翁同龢的父亲,名叫翁心存。在满清的时候他已经官拜户部侍郎,还有个儿子叫翁同书的在道光二十年中了进士,官拜詹事府少詹事。太平军逼近北京之时,翁心存、翁同书两父子就从北京人间蒸发,去天津当了两年寓公。之后也没有出仕大明,而是回了常熟老家闭门读书,很有一些不贰臣的意思。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儿子翁同龢在大明朝中内外钻营,步步高升。

正因为有翁同龢这个靠山,翁心存翁老爷子自不把瞿秉渊这个晚辈放在眼里,哼声道:“镜之啊,当今之世不是讲言论自由的吗?老夫又没有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有什么打紧的?再说了,老夫所言也俱是实情。当今天子的武功虽已超过成吉思汗,堪称一代天骄,但是文治还是稍差一些,对于小民生计,更是漠不关心,比起清鞑的康乾二君是有所不如的。”

瞿秉渊登时没有话说,回头看了眼一个穿着儒生袍的高大男子,苦苦一笑,刚想说什么,那男子一摆手,就径直走到了翁心存身边,一施礼,开口就是南京官话:“老先生,在下姓罗,是《清流报》的记者,能问几个问题吗?”

翁心存滞了一下,点点头道:“啊,罗先生有什么话就问吧。”

这位罗先生笑了笑,却朝翁心存身旁的佃户们点点头,问道:“诸位都是翁老先生的佃户?”

“是的,我等都是给翁大老爷耕田的。”其中一个上点年纪的老农恭敬地答道。

常熟这个地方历来文风鼎盛,谁都高看读书人几分,这位“罗先生”一身儒士打扮,自然也容易受人尊敬。

“老丈家中自己可有田?又租种几亩?租子多少?交了租子后所得可够温饱?”

这位罗先生笑吟吟的又是一连串问题。

“老汉家里有一亩半的薄田,还租了翁老爷的五亩水浇地,每亩交租子一银元外加800个小铜板,在常熟已经是轻的了,所以交了租子后足够一家温饱了。”

一旁又有农人帮腔道:“翁大老爷心善,收的租子都比别家要低一些,差不多占到四成的收成。”

“四成的租子不少啊?”那罗先生显然是不知道农事的,懵懵懂懂地问道。

一旁马上就有农夫指出。

“那得看什么地,翁老爷的地都是水浇地,一年两熟,多的话五百斤谷子都能收上来,交完翁老爷的绅粮一亩都能余下三百斤谷子,差不多就是两石白米啊!”

“那还是种稻子,如果再种些蔬菜养些鸡鸭,收获可就更好了,这可都是托了翁老爷的福。”

“可惜现在土布卖不出去,市面都叫机织布的占了,否则这光复朝的日子还真不算难过。”

“是啊,男耕女织,这是老祖宗几千年的规矩,怎么到光复朝就行不通了呢?”

“现在又强逼着咱们这种寻常小农送娃娃去上学……还一学四年,每年要两块钱学费,这可就是四石百米啊,要是家里有三四个娃,日子还过不过了?”

好嘛,七嘴八舌又开始抱怨了。他们这些人都是最底层的小农,在满清也好,在新明也罢,总是受压迫的劳动人民,当然不可能是眼下欣欣向荣的大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受益者了。而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冲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首先自然是土布市场被机织布占领,让苏湖地区的小农少了一笔额外收入;其次则是一部分没有功名的地主从士绅地主向资本主义农场主转变,造成大批佃户失去份地沦为无产阶级或远走他乡。而得以继续托庇于翁心存这种官僚大地主的佃户,从某种角度来说,还真是幸福的。

翁心存也嗤笑着说道:“这大明天子就是喜欢多事,天下纷乱方止,本是应该于民修养,可却偏偏纷扰不息,还好当今天子武功鼎盛,堪比始皇帝,否则这天下又该扰乱不休了。”

这位翁老头子的嘴皮子耍得痛快,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背后十几步远的地方,他的宝贝儿子翁同龢的腿肚子可是抖得厉害,哭丧着脸都快急死了,恨不得冲上去用块抹布把他老爹的嘴给堵了。因为现在正和翁心存说话的罗先生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朱大皇帝。

第249章 排队丢炸弹的时代第1196章 还有黑帝国第1470章 革命啦!美国(上)第307章 末日临头?第766章 机会来了 狂第720章 滚滚向西 狂第606章 借刀杀人,借船出海 狂第990章 中央帝国的规划第200章 我有劝降药第725章 败得有价值 狂第877章 勤工俭学运动?狂第618章 CEO,恩格斯 狂第1212章 东亚民族的融合第599章 要被卖掉了 狂第1222章 大势如此第230章 清军就怕肉搏第1046章 君子,别哭第185章 汉人,果不可靠!奉上第317章 联合施压第925章 崩溃在即 狂第1257章 子子孙孙的责任第1205章 亚洲人的亚洲第1345章 大纵深突破第253章 战东江,洋枪对马甲(下)第1423章 倒霉孩子第249章 排队丢炸弹的时代第70章 论民族国家第1475章 以退为进的胡安第180章 夺岛 !第383章 八旗的血性 四 战第376章 利用,还是利用第672章 将军病危 狂第1109章 焦土军团第836章 士大夫是领主 狂第759章 张泽根的使命 狂第666章 战争未开,外交先行 上狂第781章 工业化的支柱 狂第42章 在温莎堡第999章 只要我们人人洋枪在手第1101章 消息走漏了?第885章 竞争之外的帝国 上 狂第984章 容校长第78章 拿破仑三世 了第1550章 大国空巢第1403章 浩瀚大洋是战场(三)第250章 糟了,是炸雷!第538章 长毛道光之死第1092章 夏威夷的明君?第353章 战福州,为了祖宗第539章 迟来的太子第1260章 朱济世之谜第132章 货比货,兵对兵第47章 古柯碱 、第1318章 暴华和排华第421章 前面捉了个道光爷第626章 兰香书院之创始 狂第655章 为了做官而读书 狂第201章 白银如水滔滔来第1100章 讲道理的老皮尔第279章 苦战,郑公兵败!第715章 海军的后起之秀们 狂第1158章 波兰,有人革命第1463章 天选之国,胜者为王(十三)第975章 叛徒 狂第429章 孝子奕欣第146章 中国,我来了!第608章 蒙古选妃 狂第106章 兰芳罗家第711章 黄俄之梦 狂第1448章 最后的机会第479章 又有变数了第804章 驰援 狂第752章 火奴鲁鲁港事件 狂第273章 是三国志还是刘项传第977章 为奴为主 狂第454章 沙皇父子第1369章 俄国是我们的!第591章 争的就是生存空间 狂第1131章 小德意志?第1012章 微服私访:土改第1433章 罗马真能复兴?第788章 奕詝皈依 狂第1347章 人命和钢铁第156章 秀才造反?第1548章 5600万人的萧条第1525章 用俄罗斯拖垮罗马第217章 诈取澎湖第161章 鸭脷洲一期第1404章 浩瀚大洋是战场(四)第1234章 这是魏玛共和国?第723章 三千世界鸦杀尽 中 狂第939章 女王的烦恼第1114章 持久战的开始第234章 必须要提前举旗了!第805章 待价而沽 狂第568章 闹起了学潮 票票第837章 行万里路 狂第226章 僧王兵到第195章 下马威第1538章 人心、贸易和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