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变钱

应天府,汤山县虽然只是一个刚刚设立的小县,但却因为朱皇帝这几年都喜欢住在风景宜人的汤山温泉宫,而成为了大明帝国事实上的政治中心。温泉宫外的温泉镇,更是因为大量的中央政府的衙门和内阁高官的宅邸聚集,变成了个权贵云集的所在。按照居住在此的民众的笑话,要是天上落下块石头在温泉镇砸死三个人,其中两个很可能是侯爷,还有一个大概会是王爷吧?

在温泉镇上大功坊(路名)的一处西式公馆洋房的门口,一辆马车滑了过来。门口早就有人在等候这辆马车的到来。车上下来了三个穿着单纱儒服的男子,正是两个侯爷一个王爷。其中王爷是湘阴郡王左宗棠,俩侯爷分别是林则徐的三子侯官侯林拱枢和临湘侯刘璈。林拱枢是文官,因为那位忠臣孝子好爸爸林则徐会做人,所以得了个侯爵,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朝中为官,现在官拜财政部尚书,也是东林党在福建的领袖。刘璈是明军北伐到湖南的时候前来投靠的湘湖士子,不过没有当文官而是在军中任职,直到不久之前才从军中退役转了文职,现在是财政部侍郎。

一个军官能当财政部侍郎?呃,实际上刘璈也不是什么正经带兵打仗的军官,而是负责后勤和军饷的军官。把军队后勤管理的井井有条也是有功劳的,所以就封了侯爵,是大明显贵的一员了。

朱皇帝和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不一样。对底下的功臣是很优厚的。所以大明的勋贵也就多了一些,现在侯爵以下都有点滥了。不过侯爵、公爵和王爵这三级还是很稀奇的。特别是最高等级的亲王更是寥寥无几,连左宗棠都只是个郡王。

站在门口迎接这一王二侯的。则是一个公爵,西国公李鸿章。李鸿章现在的西国公封爵来源于西华王国,也就是原来的哈萨克汗国。在蒙古入华之后,大明帝国的鸿儒院的历史发明家们很快考证出哈萨克草原就是历史上的西王母国故地,自从周朝时候起就是华夏文明的一员了,还是王朝联姻的结果,周穆王娶西王母。自此将哈萨克草原上的人民纳入华夏文明大家庭——这是新任衍圣公,孔氏南宗的孔宪坤不知道从什么故纸堆里面考证出来的。反正现在大明帝国的历史教科书上就是这么写的。

李鸿章和左宗棠等人微笑着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带着他们走进了自己公馆的大厅。现在已经是1865年夏天,汤山这里虽然比南京市区凉快一些,但是左宗棠他们一路上过来,还是热得满脸大汗。坐下来就忙着用冰过的毛巾擦汗。左大丞相苦笑道:“今年夏天真热得要人命!呆在汤山这里还好一点。可是老夫过几日还得去南昌拉票,真是累死人啊。想想看老夫已经是名垂青史的复国功臣,子孙后代都享用不尽的功劳,何苦再这样奔波。少荃啊,等过一阵子,你熟悉了朝中政务,这首相之位就有你来接任吧。”

左宗棠这话说得诚恳,不过李鸿章却不敢接这个茬。左丞相喜欢揽权是尽人皆知的,所以给他当副手可真是不大容易的。刘鹏、郑洪这样的人物都被他撵走。何况一个李鸿章?

听到左宗棠的抱怨,李鸿章只是淡淡一笑:“季老,咱们皇上可是离不开您这位内阁首辅的。这些日子您时常不在朝中。问对的时候,皇上可没少念叨您。前天还一个劲儿问:左相什么时候还朝啊?这大明首辅,除了您可没人能干得了。”

左宗棠一挥手,笑道:“吃力不讨好的差事。皇上自是知道咱们的勤勉,可下面的人呢?都觉得咱们没有帮他们说话谋利,想要换青年党人来当首辅……哼哼。他们也不想想,那些青年党人都是什么根底。他们要上了台只会惠及工商。哪里会替农人做主?”

他的语调渐渐变得深沉起来:“现在的汉地,工商是九天之上,寻常农家却是九地之下。江南鱼米之乡的农家靠着棉花、生丝、茶叶、蔬菜、畜禽之类的,日子还过得去。可是再往西、往北就苦了。租子一降再降,还时常收不上来,上面的田赋催的又急,时常还有欠债的恶佃举家逃亡去西北东北,都是苦水啊!可是内阁又能怎么着,减免田赋么?皇上肯吗?他还琢磨着要建多少个百万人的大城,多少个万人的大镇呢,这得花多少银子……现在朝廷的岁入才五万万,已经是自古以来所未有了。可是一个排屋计划就要花费三百万万,真是闻所未闻之事。就是把全天下的银钱都集中起来,也未必有三百万万之数啊!”

提到钱的事情,左宗棠和他带来的财政部尚书林拱枢和财政部侍郎刘璈都不住叹气儿。大明帝国有多少钱他们再清楚不过,三百万万之数是肯定没有的。伪清那会儿,全国流通和不流通的白银顶天就是三十亿两,就算都让汇丰银行收集起来铸成银元也就四十五亿枚——实际上当然不可能有那么多。根据汇丰银行的报告,在过去的近20年里,它们一共发行了约28亿枚银元和2000万枚金币。这个数字已经包括了在日本、朝鲜、暹罗、西华、太平天国和西清这些大明藩属国的金银币发行数字了。即使算上可兑换纸币和铜元的发行,整个大中华区内的通货总量也就相当于50亿银元。怎么可能一下子拿出几百亿去搞建设?

想到这里,左宗棠忍不住苦笑一声:“少荃,今天我带心北、兰州过来就是和你商量钱的事情。太子的‘排屋’要钱,皇上的农民银行也要钱。可是咱们大明朝廷却偏偏没有钱,真是让人发愁啊。”

朱济世这个时候也在为钱的事情操心,他正召见皇室财团总经理刘鹏和汇丰银行总经理汤启文,讨论“变钱”的事情。虽然朱济世在后世不是学经济的,但他却是懂一点经济学的。也知道他统治的帝国现在遇到了通货紧缩——包括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在内的许多经济问题,其实并不是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是通货不足,说穿了就是货币太少,产品太多。大明的农产品比起伪清的时候起码增加了100%。而大明的工业的产值比起原来只有手工业的伪清工业,起码增加了数十倍。

而如此庞大的供应增长,自然让立足于金银本位的货币显得不够多了。事实上,这样通货紧缩也不是中国独有,在金银币本位时代根本就是屡见不鲜的。在经济扩张的时候,有限的基础货币还能通过银行的乘数效应放大。而一旦出现经济萎缩,银行往往会收紧银根,造成市面上的货币供应稀缺。从而让原本不算严重的经济危机变本加厉。直到最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不得不放弃了这种将货币和贵金属挂钩的做法。

早就知道这个趋势的朱济世,现在自然想让大明的货币和金银脱钩……这其实是早晚的事情,现在大明的工农业生产全都增长迅速。就算达不到10年一番的水平,15年一番是稳稳的。可是大明帝国的金银储备能15年一番?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让货币和金银脱钩也不是一纸诏书就能实行的,因为老百姓眼下还很难接受不可兑换货币。所以必须要有个过渡,最好是在金银之外另找一个货币基础。(未完待续)

第649章 大蒙古国 狂第875章 地狱的阎王 狂第1546章 叶依人的惊讶第1550章 大国空巢第80章 刘家兄弟第729章 在京都 狂第956章 白胖女皇和小矮人 狂第4章 活生生的刨腹啊 、第1240章 他会是元首吗?第501章 淮北急报第1375章 温泉宫里的如意算盘第504章 争话语权第103章 稳定压倒一切 上第803章 攻破棱堡 狂第863章 一体化的工业体系 狂第919章 堑壕战? 狂第460章 八旗朝鲜第1418章 浩瀚大洋是战场(十八)第69章 可卡因圣水第147章 大香港,小渔村第1423章 倒霉孩子第665章 关键性报告 狂第12章 要发财,先出名!第1287章 人少第670章 还是得搞点事情 狂第961章 她是慈禧吗? 狂第1169章 恩格斯要走了(上)第1277章 局中局第957章 幸福和奋斗和斗争 狂第166章 请他人做嫁衣 奉上第674章 拿三的外交手腕 狂第853章 人吃人的社会 狂第289章 林系湘军?第45章 女性上瘾者第1252章 谁要吃苦头?第266章 弱国有外交 上第1529章 结束的开始第782章 各取所需第246章 渡东江第448章 百年海军,人才为先第1417章 浩瀚大洋是战场(十七)第1198章 暂时还能平衡第1222章 大势如此第243章 称王建制第536章 摩门之国第367章 湘军斗长毛之一招鲜第1083章 乱起新大陆 二第1378章 大理王国第1432章 不当皇帝了?第9章 美人恩,难消受 狂第1522章 量印度之物力,结中华之欢心?第1205章 亚洲人的亚洲第1022章 奸商是怎样炼成的第235章 秀才为官,科举进级第754章 人山人海 狂第179章 得动手了 !第995章 后清女杰第241章 这是独立战争第858章 大铁路,大战略 狂第1351章 上刺刀第1230章 帮助和自治,不可兼得第773章 沙皇的援兵 狂第808章 夜攻第1161章 在哈萨克汗国第1072章 朕不做恶人谁做恶人?第1267章 爱好和平的继承人们第120章 强龙难压地头蛇?第1424章 敌人之间的默契第1038章 济世同学第43章 办大学的设想第14章 搏出位的办法第576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票票第694章 在唐宁街10号第194章 抬棺出征?第842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狂第1451章 天选之国,胜者为王(二)第1270章 三个女人的欧洲第106章 兰芳罗家第484章 有朋自西方来第1495章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英国(上)第1278章 石油帝国之前传第1243章 俄国大革命的基础第1359章 维多利亚女皇和梦第347章 床上政治家的手腕第708章 飞狼堡之战 狂第461章 内附不如共君第315章 投降路线加逃跑路线?第918章 卧倒——冲锋 狂第885章 竞争之外的帝国 上 狂第729章 在京都 狂第236章 誓师伐清第869章 朱大忽悠和日本财阀 下 狂第1141章 不怕工人吃不饱,就怕工人有文化第881章 工会律师 狂第915章 关键是距离 狂第496章 这算是皆大欢喜?第1204章 土鸡报仇,二十年不晚?第461章 内附不如共君第1374章 苏朴雅卡第711章 黄俄之梦 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