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江春水明月心(上)

“什么人!”一智眼皮一翻,瞧向那边房顶,厉声喝问道。

却见一声轻叫,一人自那房檐之上翻身跃了下来,七妙入眼望时,只觉此人姿态翩然轻灵。像那俯身掠过的雨燕一样,悄然而下。

这人手中拎着把宝剑,轻巧落地,拦在愚痴身前。

众人再打量时,只觉此人身子不高,身材略显瘦小,穿一身灰蓝色的道服,道服显得略大,她两手都缩在了袖子里,那头上又顶着偌大的帽子,竟显得有那么一丝滑稽。

这不又是哪座山上偷跑下来的一个小道士,白净细嫩的脸上微微笑着,正透着几分俏皮。

这小道士看上去约莫也就十六七岁年纪,却不正是青春好时光,韶华明媚最动人,七妙用心观察,见此人生就一副正正好的瓜子脸,睫毛细长弯曲,眼眸清亮,正是栩栩动人。

她心里忖道:“这小道士分明是个男儿,却生就一副眉目如画,端的是好看。”

这时便听那小道士将剑指向余下的一鉴,一智,喝问道:“好你们四个怪和尚,在这里横行无忌,我且问你,那法楞寺的觉明方丈,是不是被你们害死的?”

一智闻言摇摇头,缓缓答道:“小施主此言差矣,觉明方丈是我兄弟四人的救命恩人,我四人虽遁入空门,却也知知恩图报,又怎么会是“害死”他呢?”

那一鉴突然抢上一句,反问道:“这和尚打架,一个道士掺和什么,岂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且问你,你又是哪里来的?”

“啊呸!”小道士嗔怒一声,这声音清脆,竟似那清歌莺语,七妙听着,却又觉得这小道士稚气未脱,却是着实有趣,却又听这道士大声说道:

“我乃是西昆仑鹏母首徒,人称明月心的李渺华,你们几个恶僧害死那觉明老方丈,还敢说是知恩图报,我看是恩将仇报才对,你们几人在这城中犯下累累恶习,爷爷今天便要天替天行道!”

听他小小年纪,却自言爷爷,观其一脸愤怒,小脸也是憋得通红,如此情态,着实可爱,七妙心念已动,决议助其一臂之力。

周涵止心头苦笑,想到刚才以黄庭要术望气,便知附近还藏着一个道行不弱之人,不料竟是这么一个黄口小儿跳了出来,不过听其所言,来头倒是不小,竟是西昆仑山上鹏母之徒,他转念一想,他想到自己乃通晓仙一脉,因那陈年往事,平时最忌讳的就是和西昆仑之人打交道,故而又提了十二分小心。

“唉…..”却见小道士李渺华将这四个和尚怒骂过后,那一智和尚竟是长叹一口气,这时那一鉴在旁悻悻说道:“一智,你心里难受,我却也是懂得。”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智悠悠说道。

“那李道长,你却是不知道,当初我兄弟四人杀人害命,被官府追上这法楞寺来,这觉明方丈亲自为我们剃度,使我们从此削发为僧,遁入空门,远离那世俗纷扰,这些,我们兄弟是着实感激的,为着报恩,便奉其为师,可是……”

“唉……”那一智又是一声叹息。

“可是什么?”李渺华奇道。

“可是这老和尚之后所做,却着实令我们兄弟几个为难啊。”那一鉴又是抢着答道“就说他给我们四人起的法名吧,叫什么仁明、仁心、仁鉴、仁智,给兄弟们惹了好大麻烦……”

“区区法名,又是哪里为难了?”李渺华少年心性,自是爱问个明白,七妙在一旁听了,却也不由觉得奇怪。

“以前我们几人称兄道弟,自是不能指名道姓,而是分做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可是这法名取过,兄弟间不由乱了辈分,却不知道怎么办好了。”那一鉴苦恼道:“特别是我这个名字取得,仁鉴仁鉴,便是骂我人贱么,老和尚这挑拨我们兄弟四人的居心,昭然若揭啊!”

他沉下声来,慢慢说道:“我们四个被逼无奈,又不愿对救命恩人斧钺加身,只好勒死了那觉明和尚,并改名为一明、一心、一鉴、一智,取一字并肩之意。”

“前者报恩,后者抱怨,恩怨分明,古今难寻。”那一智闻言,赞许的点点头说道。

这两个和尚一唱一和,周涵止只觉荒唐可笑,七妙脸上不动声色,心头却浮上怒意,那愚痴和尚,乃是一脸怒气冲冲的样子,反观之那李渺华的面色,倒是平静下来了。

只听他冷冷喝上一句:“果然是个贱人。”再不说话,运起手中宝剑,便向一鉴刺去,七妙看他剑时,却是约莫三尺来长,剑身轻灵尖细,精芒流动,剑柄之上垂着的剑坠,乃是一小块弯月形状的玉玦。

只见他身形飘忽,运剑如风,轻灵跃动在一鉴身周。

他身法轻巧,宝剑斜里横里送过去,那一鉴慌忙抽出腰刀胡乱抵挡,左躲右闪,一时竟见支拙。

却听那李渺华在这凌厉攻势之余,犹有余力嘲弄他道:“那和尚,你那满嘴的歪理怎么不讲了,此刻被爷爷用剑招呼着,还不叫声舒服?”

“你……”那一鉴只觉身周剑网如风,应接不暇,哪里还有余力说话,但他不改无赖本性,闻那李渺华出言戏弄后,犹要抢着答上一句:“舒服……”

便在此时,他这一句舒服,露出一线疏忽,口上逞能,身子受罪,那李渺华嗖的一下,一剑刺在他屁股上,一鉴哎呦一声大叫,扑在街上。

“包君满意!”李渺华言笑晏晏,露着出明眸皓齿。

“一鉴,还不拿出看家本领来!”却见那一智和尚,沉声催促道。

“好!好!”一鉴捂着屁股,一边在地上呻吟,一边忙不迭的应道。

“还能由着你胡来?”李渺华出言喝道,身形甫动,便似脱兔纵身一跃,一剑又是送出,便在这时,一鉴和尚突然从身后掏出个酒葫芦,一把将里面的酒水向身前泼洒去。

“哎呀不好!”李渺华惊叫一声,神情露出一丝惊慌,只见一大蓬酒水朝着自己扑撒过来,他勉强定住前行之势,却是不及后退了,那愚痴这时正离李渺华有几步远,有心以身做掩去救他时,却又怎能及得上这泼水之速。

第四十三章 望夜愁云鬼影缚( 下)第十章 白莲佛火凄迷处(上)第五十七章 流沫沸穹望太白(下)第四十六章 谁能道我已入魔(上)第六十六章 倾剑江山藏画中(下)第四章 一江春水明月心(上)第三十四章 萧萧琴瑟掩别情(下)第六十二章 浊浊长江东流水(下)第二章 幽谷仙府绝世处(中)第七十七章 几重波澜困游魂(下)第五章 一江春水明月心(中)第十一章 白莲佛火凄迷处(中)第八章 心嗟只为号泣声(中)第三十章 法业自明何须辩(上)第三十七章 道骨禅心悲秋语(中)第四十七章 一道逞威压三境(下)第二十四章 血怒罗汉惊雷鼓(下)第一章 天地苍苍路漫漫 (上)第四十七章 龙光升腾如宝剑(下)第四十三章 高枕黄粱竟一梦(下)第三十一章 尘寰喧嚣难勾陈(上)第六章 天下问知谁人能(下)第七十二章 东风飘兮神灵雨(上)第四十四章 天雷万壑击邪法(下)第六十章 六识丁甲新解语(上)第八十二章 如痴如醉如寂寞(下)第五十八章 天涯路远道不尽(上)第七十八章 多情误我亦误人(下)第三十七章 道骨禅心悲秋语(中)第三十七章 游园惊梦魂断殇(下)第四十三章 天雷万壑击邪法(中)第五十二章 高宅安乐别幽径(中)第一百零二章 星河垂垂昙化落(上)第二十一章 乘奔御风追红尘(下)第三十八章 一剑可谓万人敌(中)第四十二章 望夜愁云鬼影缚(上)第六十二章 浊浊长江东流水(下)第五十四章 万里江山万古眠(上)第四章 妙影沉沉葬天光(上)第二十四章 壁立千仞三千雪(中)第三十五章 游园惊梦魂断殇(上)第一章 干戈兴起自寥落(上)第六章 九华落下弄彩霞(上)第七十一章 高崖沧海天音啸(上)第六十二章 六识丁甲新解语(下)第八十一章 幽冥悄声唤风雨(上)第二章 干戈兴起自寥落(中)第四十一章 高枕黄粱竟一梦(上)第二十四章 壁立千仞三千雪(中)第九章 人间一隅阴霾至(下)第二十九章 地摧山崩神剑断(中)第三十二章 秋水江心浮月白(中)第十四章 轻启朱唇现端倪(中)第六十六章 天地悠悠堪我心(下)第三十一章 尘寰喧嚣难勾陈(上)第十四章 帝鸣一声离星散(中)第十一章 锥心之痛错百年(下)第三十三章 一剑止水涤墨寒(上)第四章 天下问知谁人能(上)第五十章 既别斩露又经天(下)第二十七章 刀剑如风亦如霜(上)第六十章 无鞅肉傀似太岁(下)第五十九章 地府天阙书传奇(下)第三十章 醉痴姑苏梦千载(中)第四章 清锋一力破千钧(上)第十八章 烈烈西风马蹄碎(中)第四十九章 天命自在枯荣与(下)第八十三章 慵游万里皆江山(上)第三十章 地摧山崩神剑断(下)第六十一章 六识丁甲新解语(中)第五十二章 旧时明月几人谙(上)第七十八章 魂兮非兮梦难醒(上)第五十三章 旧时明月几人谙(下)第六十章 融融烈火焚天际(下)第二十七章 星辰散尽天扫净(下)第六十四章 生人做鬼何克奈(中)第六十三章 谁与明月共憔悴(上)第七十四章 东风飘兮神灵雨(下)第三十七章 道骨禅心悲秋语(中)第三十三章 一剑止水涤墨寒(上)第十五章 帝鸣一声离星散(下)第二十二章 红尘哪堪得解脱(下)第五十六章 宿业果报现执着(上)第四十九章 既别斩露又经天(中)第九章 云崖江暖随波净(下)第四十七章 谁能道我已入魔(中)第四十八章 天命自在枯荣与(中)第八十四章 慵游万里皆江山(中)第十七章 枕水桥边又江南(中)第五十六章 流沫沸穹望太白(中)第七十六章 几重波澜困游魂(中)第二十章 风雷霹雳定乾坤(上)第二十一章 红尘哪堪得解脱(上)第四十二章 望夜愁云鬼影缚(上)第七章 铁剑门中审孤魂(上)第六十四章 谁与明月共憔悴(下)第二章 澜江迎风战正酣(中)第四十七章 天命自在枯荣与(上)第二十二章 血怒罗汉惊雷鼓(中)第十九章 长雾白茫苍林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