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已成定局?

吴王府邸内有一座暖房,乃是仿制房俊骊山农庄之中的花房而建,四周是玻璃幕墙,就连穹顶亦是玻璃所制。阳光照在玻璃之上闪闪生辉,温暖的光线倾泻而下,即便是在冬末春初天气乍寒的时节,暖房内依旧温暖如春,阳光明媚。

来自江南的绿萝在木质的架子上垂下,柔软的细茎枝枝节节蔓生着一片一片的绿叶,被阳光照射得翠绿。几株极品牡丹在花匠精心的侍弄下正含苞待放,刚刚喷过水的叶片绿的耀眼。

一片翠绿的高大植物环抱着一方紫檀木桌,四周陪着几张官帽椅,几碟精致的点心,一壶馨香的清茶……

太子李承乾穿着一身常服,手里捏着茶杯,一张白脸上愁眉不展,时不时的唉声叹气。吴王李恪坐在他的下手,神态倒是平静,一身白衣公子如玉,俊朗的容颜在绿意盎然的映衬下被阳光照射,望之便令人心生仰慕。

依旧是一身道袍的长乐公主坐在一侧,如云的秀发盘成发髻用一根玉簪固定,脸容白皙瘦削,脖颈修长优美。将袖口挽起,露出一截儿白玉嫩藕也似的小臂,纤纤素手正将茶壶中的清茶注入太子的杯中。秀美无匹的容颜安然恬淡,一股九天仙子般清丽脱俗的韵致流泻……

太子李承乾轻轻啜了一口茶水,眼神望着身边一株移植于蜀地的极品山茶花,却丝毫未被嫩绿的叶片和一苞苞饱满崩裂露出内里鲜红花瓣的美景所吸引,愁眉不展的叹气道:“父皇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如此做法,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

他本是想要说“冷酷无情”的,不过想想有些不敬,话到嘴边便改了口。

可到底也是一个意思……

吴王李恪倒是不曾看出有太多担忧之色,微笑着对替他斟满茶水的长乐公主道了谢,而后对李承乾说道:“兄长如何不知父皇性情?父皇宠爱每一个子女,但是在他心中最重要的还是帝国的长治久安、大唐的宏图霸业。况且房俊这一次证据确凿,除非父皇愿意以皇帝的身份强压三法司,否则很难替房俊脱罪。”

李承乾懊恼道:“你说这个棒槌也是浑人,后脑勺都是精神头儿的一个人,怎地就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被人将玉佩移花接木放到凶案现场去?”

他是相信长孙澹不是房俊所杀的,是以人为房俊是被人栽赃嫁祸。

旁边一直玉容恬淡的长乐公主在听到“玉佩”二字的时候秀丽的面容古井不波,提着茶壶的玉手却微微一顿……

李承乾叹息一声,神情甚为焦虑:“现在关陇那边已然传出风声,务必要将房俊定罪,最低也要是个充军流放。江南士族那边与房俊素有旧怨,必然是要落井下石的,而朝中那些原本中立的官员也有感于長安城中为房俊鸣冤的百姓越来越多,唯恐闹出什么事情不可收拾,他们无所谓房俊是有罪还是无罪,只是要尽早将完结此案,既然房俊脱罪不易,他们很可能顺水推舟,亦同意将房俊定罪……现在父皇又打算以房俊作饵……这小子现在算是众叛亲离了,怕是要当真背负这个杀人的名声,无法洗脱……”

他对房俊的遭遇甚为惋惜。

这可是他打算在自己将来继位之后敕封为宰辅的目标……

现在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房俊背负杀人凶手的罪名断了登台入阁之路,而他束手无策……

吴王李恪亦沉默下来。

论交情,他与房俊比之太子更加深厚一些,且双方之间几乎不牵扯到什么利益,完全是本心相交。

李承乾将茶杯放在桌上,咬了咬牙,起身说道:“孤岂能坐视房俊遭受诬陷而坐视不理?自当前去父皇面前进谏,务必要劝阻父皇收回成命!”

长乐公主长长的睫毛轻轻一颤,未等她开口,旁边的李恪已经急忙拉住李承乾的胳膊,劝阻道:“兄长且慢,稍安勿躁!”

李承乾顿足道:“稍安勿躁?再稍安勿躁,怕是房俊一案已成定局,孤坐视不管,日后尚有何颜面再见房俊?”

正是房俊三番两次的劝说引导,才使得李承乾认识到自己置身的环境和诡变的局势,能够及时在争储的风潮中抽身而退稳坐钓鱼台,这才保住了储君之位。

房俊对他有大恩!

他固然有些优柔寡断、魄力不够,但是待人以诚、心地仁厚,装傻充愣对房俊之遭遇视而不见这种事情,他做不出来!

李恪说道:“兄长且想一想,若是说到进谏,你可比得上魏徵?”

李承乾微微一愣:“自然是比不上的……”

谁敢不服魏徵?

或许有人说魏徵不通实务,或许有人说魏徵过于迂腐,但是在“诤谏”这件事上,古往今来,做得比他好的没几个!他能无视至高无上生杀予夺之皇权,犯颜直谏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英明神武如李二陛下,每一次面对魏徵的诤谏都是头痛欲裂,毫无办法……

李承乾又不是傻子,经由李恪这么一提醒,顿时惊醒:“是呀,魏徵那老货为何一直按兵不动,对此置若罔闻?”

按说房俊一案当中疑点颇多,就算那枚玉佩之事房俊无法解释清楚,可是在人证那一方面便存在着巨大的瑕疵。那个房家的管事虽然一口咬定房俊当日前往了鄠县驿馆,但是满长安城谁不知道他是为了自己被绑架的儿子不得不如此说?

依照魏徵一贯的脾性,这种事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上书诤谏都是轻的,搞不好都得大骂李二陛下倒行逆施、纵容奸佞、构陷忠良……

可是现在呢?

这件事情已然闹得沸沸扬扬,城中每日都有百姓自发前往刑部门口静坐鸣冤,可是那个最是眼里不容沙子的魏徵却偃旗息鼓,不动声色……

不对劲啊!

虽说魏徵与房俊曾数次争吵,看似彼此颇有怨隙,但好歹房俊曾赠送给魏徵一副上品的紫檀木料作为寿材,二人之间颇有一些惺惺相惜的默契,魏徵怎会不闻不问呢?

李承乾凝眉看向李恪:“难不成这其中又有何缘故?”

李恪两手一摊,苦笑道:“我哪儿知道?”

一旁的长乐公主一言不发,心中却暗自揣测:难不成魏徵已然意识到房俊一案当中有长孙家的影子?他不是不想向父皇诤谏,而是在等一个恰当的时机,可以一举将长孙家揭露出来……

长乐公主心内黯然。

她对长孙家……有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

依旧记得幼时跟随母后回长孙家省亲,舅父的和蔼,表哥的爱慕,舅母的慈善……时移世易,沧海桑田。曾经的美好如同落叶一般随风飘散,蓦然回首,昔日恩爱已成今日怨仇,那个曾经比皇宫里更亲切的长孙家,似乎也没有了曾经的亲善温馨,变得阴森诡异,残忍歹毒……

长乐公主将头微微扭向一边,瞅着身旁的一株芭蕉,清亮的眼神却漫无焦距。

阳光从一侧投射过来,照在她轮廓清晰宛如雕塑一般完美无瑕的侧脸,微微幻出光晕,如玉一般的脸颊上些微茸毛在阳光下清晰显现,清亮的眸子反射着光亮而显得煜煜生辉……

繁花叠翠,美人如玉。

美得令人目眩神迷。

李承乾和李恪兄弟两个都被眼前长乐公主所流泻出来的秀美精致所震撼,两兄弟带了片刻,忽视一眼,却齐齐在心中叹了口气。

红颜命薄,即便身在帝王之家,也难以寻到完满的幸福……

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皇帝找茬,晋阳贴心第九百五十章 危机潜伏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碰触底线第四百零一章 闹,也得有技巧(上)第4492章 矢口否认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4281章 人生如戏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争权第一千两百八十五章 各怀鬼胎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噶尔崛起第三千五十八章 大战将起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征倭布局第九百章 倒行逆施第二百六十七章 娥皇女英?第四百四十四章 房俊监考(上)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雪夜激战第七百六十三章 家国情怀第五百四十九章 年礼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天下第一镇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忧心忡忡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武力担当第四百三十六章 拜会长乐第六百九十九章 牛渚矶第二百三十三章 春耕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出乎预料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历史相似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求之不得,当场发飙第4296章 无法可制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局势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赞婆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房陵公主的计谋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这是早有预谋啊!第五百零九章 为官之道第三百二十九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八十九章 呼风唤雨房遗爱第六百一十二章 还得掏钱?第七十五章 欲扬先抑第4497章 顺娘登门第三百零八章 欲退不能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文武相争第三百七十一章 战略(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软骨头李恽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狠辣决绝第三百五十一章 医术的代沟第九十一章 蔬菜大棚第七百八十八章 论功【盟主“o夜雨梧桐o”加更】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旁敲侧击第三千一百零三章 一舟横江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吏部尚书第九十七章 旷世功勋第七百九十章 血脉相连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胜券在握?第三百一十六章 争权夺利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迫在眉睫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房俊的点金之术第4558章 共处一室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天街纵马第一百九十一章 杀人第五百零五章 惊人密辛第五百五十四章 就是豪横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晋王破案(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禄东赞的哀愁(下)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太子赤诚!第八百三十四章 皇族立场(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匹夫之志第两千六十八章 人性自私第四百七十八章 皇帝偏心第七十八章 糊涂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明月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被逼无奈第4274章 山雨欲来第九百九十一章 敌军来袭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士气高昂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风波诡异第一百零六章 勒石燕然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长安纷乱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各怀机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乾纲独断第三百八十九章 定时爆破第五百四十三章 高真行第六百七十四章 挖个坑(上)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送人头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荆王好大脸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自作聪明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舰队出征第八十九章 穷途末路第三千四十六章 背叛敌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冬日第两千一十三章 临川夜访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案要案第一千六百章 李二的病痛第二百一十五章 皇帝准奏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御前第三百七十三章 波涛将至第一千两百零五章 争论不休第四百九十九章 李二心思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死了也要进谏!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不断试探第九百八十一章 心生嫌隙第八百零一章 竹海【万字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