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吃货与诗(上)

李二陛下一身常服,背负双手,安步当车。禁卫前后散开,随时保持警戒。

一道溪水自山巅倾泻,流水潺潺曲折迂回,在房家农庄一侧流淌而过,再折而向北,一路顺着山势注入渭水。

溪水途径房家农庄的地方,建有一座小小的石桥,石桥两侧桃树成林,此际春光明媚、桃花绿叶未发却一树花苞,随着温煦的春风绽开一条裂痕,露出内里粉白的叶瓣。

溪水、石桥、桃花……

春和景明。

李二陛下步石桥,回头望去,目光顺着溪水向着下游望去,便见到宽敞的田间人影匆忙,间或有耕牛发出“哞哞”的叫声,甩着尾巴轻松的拉着犁杖行走于田间,后面便有农夫扶着犁杖,所过之处,平直的田垄舒缓的延伸开去……

再远一些,便是山坡处聚居的村庄,此时将至晌午,村庄安静偶有鸡鸣狗吠传来,可以想见早晚之时炊烟袅袅的安宁适意。

既有清幽胜景之静谧,又有鸡犬相闻之烟火,比之朕那华美瑰丽的行苑似乎还要略胜一筹……

李二陛下微微蹙眉,心中有些不忿,正欲问问王德此处是否尚在房家农庄的范围之内,有无可能划入行苑,便听到桥下西畔一行桃树之后传来隐隐人声。

“房驸马当日便是于此作出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快活如我有几人的诗句?”

声音娇美悦耳,闻之有若黄鹂。

李二陛下听得出乃是房陵公主的语音,这才想起太子第一次登门拜访房俊,房俊便作出那一首渔翁来隐劝。尤为难得的是,在作出这首词的同时,还作出了一首意境极为相似的“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当然,李二陛下固然欣赏房俊之才华,但是对于一位帝王来说,这等潇洒写意的意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即便向往,却也摒弃。若是天下有才之士尽皆拎着鱼竿成天钓鱼,帝国要靠谁来治理?

倒是当日房俊所说的另一句话,令李二陛下感同身受,甚为推崇。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九五至尊的宝座谁不觊觎?

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份天下至尊的至高权力背后,却隐藏着怎样泰山压顶一般的巨大压力!

要时时刻刻防备臣子谋逆、百姓造反,甚至自己的儿子……要警惕邻国的颠覆之心,不能再自己手丢城失地要励精图治,壮大帝国开疆拓土要吏治清明,爱护百姓安居乐业……

掌握了天下至尊权力的皇帝便能为所欲为么?

绝对不是!

非但不是,反而还要承受种种桎梏和约束,压制心底隐含的慾望,除非想要做一个夏桀商纣那般的亡国之君……

想要坐这个位置,以江山为枰,以苍生为棋,指点江山手执日月,岂是那般容易?

桃林之后传出房俊的声音:“殿下见笑了,不过是当日应景顺口道出的浅鄙之作,怕是污了殿下的耳目。”

“哎呦,堂堂房二郎,何时这般自谦?若你的诗作也能称为浅鄙之作,那还要不要天下士子们活命了?”房陵公主的笑声清脆如银铃,显然兴致颇佳。

“世人多是附庸风雅、人云亦云,不过是几首诗词,偏偏传得沸沸扬扬,仿佛当真便能震古铄今一般。即便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又能如何呢?诗词乃是小道,既不能使得帝国强盛兵锋无敌,亦不能让百姓三餐温饱生活无虞,不过是茶余饭后消遣之用,不足挂齿。”

听着房俊的谦虚之语,李二陛下暗暗点头。

这小子虽然骄狂率性,但是见识向来都是高人一筹,总是能做出发人深省的论点。

便听得太子李承乾问道:“二郎何以这般轻慢于诗词之道?若是当真如同你所言这般不堪,为何朝廷的科举考试还要以诗词论胜败,取诗词优异者高中鳌头、授以官职?”

“殿下明鉴,科举乃是国家的抡才大典,简拔天下士子而为帝国所用。可是天下读书人皆为世家子弟,寒门出身者能有几人?若是科举考试尽皆取中世家子弟,则与其本质背离,形同虚设。之所以要以诗词歌赋论胜负,而不是经史子集的奥义来作为选材标准,乃是因为相比于经史子集这般需要长年累月不断钻研以及家学渊源传承下来的深邃学问,诗词歌赋更偏重士子的天赋。相对来说,更显得公平一些,毕竟这天底下又有几个寒门子弟能够博览群书、得到名师指点?”

作为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策划人,房俊一言道破现阶段科举的目的,以诗词歌赋作为选材的主要依据,实在也是无奈之举。否则若是考试的题目乃是出自经史子集,怕是天底下的寒门士子将要全军覆没,他们怎么可能比得过家学渊源、自小便浸淫其中的世家子弟?

桃林后有片刻的静默,大抵是都在思量房俊话语之中的含义。

李二陛下微微一叹。

太子是个至孝之人,心地仁厚宽和恕直,作为一个守成之君来说,实在是最好不过。只是眼下大唐蒸蒸日,无论经济还是军事都走一条急速发展的道路,社会形势瞬息万变,仅仅是守城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锐意进取、雄才伟略才能掌握这个庞大的帝国,向着前所未有的强盛霸道一路前行,一统**,横扫八荒!

在这一点,太子是不如魏王李泰的……

可谁叫这是自己的长子呢?

自己当初的皇位便来路不正,若非自己雄才大略又有一众死心塌地的名相名将尽心辅佐,只怕早已使得帝国陷入内乱,被外敌有机可乘。如果自己的皇位不传给嫡长子,只怕等到自己百年之后,帝国将会烽烟四起,陷入内耗之中,白白错失了称霸四海开创千古伟业的大好局面。

想到此处,不由又想起了最近与长孙无忌走得甚为亲近的稚奴……

在石桥略略站了一会儿,李二陛下负手向着桃林行去。自有禁卫前想要通知太子、房俊等人,却被李二陛下微微摆手制止,禁卫便微微躬身,散到四周境界。

走下小巧精致的青石桥,绕过那一行行含苞待放的桃树,便见到溪畔桃树下放置着一张矮矮的石桌,桌美酒佳肴,四周则铺着厚厚的西域地毯,正有几人席地而坐,把酒言欢。

李二陛下的陡然出现令这边的气氛瞬间凝滞,几人愣神片刻,急忙一齐起身,恭恭敬敬的施礼道:“儿臣微臣见过父皇陛下!”

李二陛下信步前,脸带着温煦的微笑,轻轻颔首:“免礼吧!溪水清澈,桃林夭夭,蓝天白云,春和景明……尔等倒是颇会享受。怎么,房俊你毋须前去京兆府办公?”

房俊赶紧说道:“陛下明鉴,近日妻妾即将临盆产子,微臣已经跟政事堂的诸位宰辅告了假,权且在家中陪伴妻妾。今日正巧几位殿下前来探视高阳公主,微臣自然要设宴款待,略尽地主之谊。”

李二陛下哼了一声:“高阳此刻正在城中府内,你设宴款待却要跑到骊山来,却也不嫌麻烦?”

气氛微微有些尴尬。

太子李承乾和房陵公主见到李二陛下沉着脸,都有些心虚,这皇帝是怎么回事,感觉就是来找茬的……

就算你是皇帝,也管不到臣子们在哪里饮宴吧?

长乐公主秀眸微转,扫了一眼额头微微冒汗的房俊,唇角衔着一丝浅笑。

似乎只要见到平素嚣张跋扈的房俊露出此刻略显狼狈惊慌的神情,她就格外的开心……

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虎毒不食子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战火再燃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御前争论第三千六十二章 暗夜相会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密谋夺权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威慑敌一千八百四十章 历史会记住我第二百二十三章 宝贝第五百八十一章 雨夜倾心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两个公主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山中夜谈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万世一系,自此断绝第4642章 晴天霹雳第二百一十章 忘死第一千零五章 天命谁属?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以命相博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大祸临头第六十三章 夫人不让……第二十三章 给你上堂课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身陷囹圄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利诱之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李靖出山第二百七十四章 朝堂与江湖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大慈恩寺第一百一十三章 驿站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胡搅蛮缠第三千一百十九章 逆转之机第五百二十九章 泾渭分明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大敲竹杠第一百二十三章 交易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雨夜(六)第六百六十一章 君臣奏对(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恶人先告状?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女谈心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入城复命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功败垂成第五十一章 拉帮结伙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方胆寒第九十二章 房家工程队的诞生第七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中)【情人节求月票】第五百七十四章 谈判破裂第三千零八章 引入歧途第三千五十八章 大战将起第五百二十四章 追求幸福第一千两百四十五章 回府第四百三十一章 婕妤徐氏第九百四十九章 对敌战略第九十五章 乞丐第五百一十二章 告黑状第三百七十一章 战略(上)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唐人要驻军第六百二十四章 拉近关系第4494章 迁都之议第二百三十四章 玄奘回京第六百零七章 断尾求生(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家和万事兴第八百零二章 扑朔迷离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言不慎第六百零五章 坚决不受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海盗末日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拼死一战第4554章 皇室丑闻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马屁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死志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定罪第九百九十五章 攻敌之必救第一千两百一十八章 神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之疯狂(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夜半私语第一百三十三章 卖炭翁(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未雨绸缪(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进退两难第三百六十六章 敕建道观第一百九十八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百三十二章 以功勋换自由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何去何从第二百二十七章 防微杜渐第两千七十七章 君臣反目第六百四十八章 形势逆转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指点迷津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精力难继第一百七十章 上元(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权力争夺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朝会(续)第八百六十四章 前隋帝胄【万字求票】第五十三章 怒发冲冠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收租见闻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生擒活捉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周兴第五百二十二章 临别小聚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被逼无奈第一百四十三章 安排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香消玉殒第三百四十五章 灞桥折柳第一百三十三章 卖炭翁(中)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龙首原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国王归天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门阀政治第五百三十九章 自救之策第六十七章 联盟瓦解第二百七十八章 理念相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