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迷惑

到底是天真无邪、宽厚仁慈,还是城府深沉、智谋出众?

长孙无忌蹙起眉毛,心里泛起一丝寒意,着实摸不准面前这位面容青涩稚嫩的晋王殿下的底细……

继而,却又心中哂笑。

自己当真是枉活一世,这么多年来披荆斩棘历经波折走到今时今日之地步,什么样的妖孽没见过?即便眼前的晋王天生聪慧性情阴险,更懂得将自己真实性情隐藏在宽厚仁慈的面具之后,那又如何?

说到底,不过是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只要自己能够辅佐他问鼎皇位成为大唐之主,以自己为首的关陇集团必将攫取到数之不尽的利益,再一次成为大唐最为强大的利益集团,即便是皇帝也要仰仗鼻息!

长孙无忌圆脸浮起慈祥的笑容,微微颔首道:“殿下感念亲情,实在是赤子之心,老臣极为宽慰。只是房俊与长乐之事无论真假都已经使得皇室名誉受损,殿下身为皇子,怎能坐视不管?家与国,还是要分得清谁先谁后,孰轻孰重才行。况且老臣又非是让你去陛下面前谏言将房俊驱逐出京,而是让你去为房俊说情,岂不是正好附和殿下仁爱之性情?”

晋王李治嘴角抽搐一下,心里疯狂吐槽:你骗鬼呢?!

若是按照现在的情形发展,房俊并不一定会被父皇贬斥出京,虽然的确损害了皇室的名声,可是到底不过是传言,难道还能比得上房陵姑姑与侄女婿私通来得更厉害?房俊本身功劳无数,又有房玄龄的情面在,父皇再是恼火也要权衡利弊,以免伤了功臣之心。

可是长孙无忌刚刚教他的那番话一旦当着父皇说出来……

那又与谗言鼓动父皇贬斥房俊有何分别?

真当本王是个傻子啊!

不过正如房俊姐夫所言装聪明难、装糊涂更难,既然你想要将本王当成傻子,那自然是随你喜欢就是……

*****

这场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了好几天才终于放晴,待到乌云散去阳光普照,顿时满城青翠。

街道边的树木被雨水洗涤得干干净净,便是青石板铺就的街道都冲刷得一尘不染,空气中充斥着湿润清新的味道,令人心神舒畅。

春明景和。

前来房家赴宴贺喜的外地宾客大多逗留了一日才散去,自然也有范阳卢氏的几位妇人留在府中住了下来,这些皆是卢氏的姊妹亲眷,未出阁之时便玩在一起,现在各个嫁作人妇天南海北,好不容易方才借此机会聚上一聚。再等上几年岁数渐长身体渐衰,怕是再不能这般长途跋涉,这一辈子大抵也再无相会之日,故此甚是珍惜,因着下雨整日里窝在后宅回忆少时时光,既是温馨又有些伤感。

等到今日天气放晴,卢氏便带着这些亲眷出了家门,乘车游览长安名胜,一尽地主之谊。

老家来的族兄们自然有房遗直招待,不需房俊费心。

那晚房俊与房玄龄商议之后,认为这一次多半是要被李二陛下迁怒贬黜京城,虽然有些冤枉,可是天家之事哪里有说理的地方?怪只怪世家门阀这一次的反击实在是太过凌厉,甚至不惜将长乐公主都给搭了进来……即便再是不爽,也只得捏着鼻子认栽,以后登阁拜相的机会算是蒙上了一层阴霾。

宰辅之路非但需要卓越的能力,更需要清白的履历,若是房俊被贬斥出京,再想入阁难免留下瑕疵,除非太子李承乾即位之后力排众议钦点房俊入阁。

然而房俊既然能够被贬斥出京,明显是因为李二陛下又生了易储之心,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能够坚持到哪一天,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种毫无还手之力的态势,令房俊极其郁闷。

尤其是李二陛下对于太子之位游移不定反复无常的态度,更令房俊感到无语。

好歹也是一代明君,平日里杀伐果断的王霸之气都跑去了哪里?

就算是当真看不上太子李承乾,想要易储也应当快刀斩乱麻,否则举棋不定只能使得朝局动荡,文武大臣不知何去何从,自然便生起从中谋利之心思,一场场的阴谋诡计明争暗斗,于国何益?

连续等了几天,却迟迟不见李二陛下申饬之旨意下达,令房家父子甚为诧异……

书房内,父子对坐。

“难道陛下看出了此举乃是某些人的险恶用心,故而不打算处置孩儿?”房俊好奇问道。

“真真是无知,你当陛下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与舍身入佛寺的梁武帝那等昏聩至极的君主?陛下英明神武,区区手段,自然是明察秋毫烛照万里。处不处置你,并不在于陛下信不信那些传言,而是在于陛下是否当真下定了易储之决心。”

房玄龄没好气说道。

当今陛下绝对是历史上有数的明君,即便是那些希翼于搅乱朝局动摇储君之位的人,也不可能想要凭借散播谣言这等不入流的手段达到目的。所有的一切,不过都是给李二陛下一个借口。

若是李二陛下继续信任太子,自然一切风平浪静,这等市井流言根本不予理会。

若是当真动了易储之心,自然会借机贬斥房俊,以此向天下人传达易储之信号……

房俊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他只是有些不可思议。

历史明明白白的告诉他,李二陛下始终存着易储之心,在他眼中无论是魏王李泰亦或是晋王李治,哪一个继承了皇位都要远远胜过太子李承乾,他对自己的嫡长子那是相当的不待见……

储位乃是国本,储君不稳自然国本不固,这绝非明君所愿意想见。

虽说易储不可能一拍脑袋便即决定,那样必将引起朝局剧烈动荡,得不偿失,但此时完全可以借由贬斥自己出京而想群臣传达易储之信号,等到群臣慢慢接受这个决定,再正式易储,扶持另一位皇子上位。

现在李二陛下迟迟未曾做出决定,难不成是因为自己穿越的缘故,彻底改变了历史,使得李二陛下放弃了易储之心?

房俊大感头痛,哪怕是穿越人士,面对波诡云翳随时随地都会因为一件完全不起眼的小事而发生变动的历史,也生出完全无法掌控的颓然。

历史的确是有惯性的,但是某一个既定的时间节点发生了变动,极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将所有的事情都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发生完全预想不到的结局,使得历史这条大河偏离河道,甚至冲破堤岸,走向截然不同的另一条道路……

叹了口气,房俊说道:“既然如此,那孩儿明日便去兵部衙门赴任,否则一旦被御史言官们揪住拖延赴任的错处,免不得又是一番奏疏如雪、弹劾似潮。”

房玄龄瞪着儿子,极其无语。

明君在位,身为臣子,哪一个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若是哪一个官员做错事被御史弹劾,谁不是吓得魂不附体唯恐陛下降罪?咱家的这个妖孽倒好,官当了没几天,却已经被御史言官们弹劾得习以为常、波澜不惊,甚至能够出言调侃,浑然不放在心上……

有奸佞之臣的潜质啊。

房玄龄苦恼的说道:“你往后也应当修身养性才行,以往做错事还能用少不更事冲动莽撞来搪塞过去,现在已然身为人父,自然应该稳重下来,莫要再给别人那些弹劾你的借口。为官一世,自当严守清名、青史留芳才是,若是继续这般荒唐不羁肆意妄为,岂不是要留下一个奸佞之恶名?若是当真如此,为父百年之后,尚有何颜面去见吾房家列祖列宗?”

这个儿子实在是让房玄龄操碎了心!

论能力,放眼当朝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即便是与历代能臣相比亦不遑多让,可偏偏恃才傲物不将天下规矩放在眼内,行事恣意,眼中全无纲常伦理,胆大包天全无畏惧!

待到将来,史书之上是给予一个能臣的评价,还是佞臣之恶名?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冯智戴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他都承认自己不行了!【求票】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族末日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利益为上第二百零一章 大儒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敬茶第八十八章 泰迪?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吃软饭也没有这么吃的!第六百六十章 琴瑟合鸣第九百三十章 吓破胆的周氏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坏水儿第四十七章 围炉聚炊欢呼处第4683章 回京述职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家族利益至上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指点江山第十五章 朕被一个兔子骗了第十一章 本王就知道……第六十四章 找个野男人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悔之莫及第二百四十三章 弹劾长孙无忌第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人命大于天第六百九十六章 撞碎它!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你得忍着第一千两百五十九章 背后的阴谋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摆上台面第四百零八章 农庄记事第七百八十章 帝王有情第六百七十五章 开诚布公第一百四十章 怨恨第八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九百三十三章 市舶司运营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入瓮第二百一十二章 绝境第三百四十四章 出征第九百六十一章 身临险地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得罪人多了才安全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你的规矩,不是房俊的规矩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达成共识第四十六章 假传圣旨第两千六十五章 君臣交锋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美人献计第五百五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二百二十章 渔翁第三千五十八章 大战将起第四百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买橘子?第三千八十二章 刘洎投诚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一枪撂倒第八百三十五章 横插一杠第五百七十章 朝野震动第两千九十三章 露水姻缘第一百二十四章 辞行第九百二十章 交易达成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胁恐吓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又见钓鱼执法(下)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玄武重地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洞察敌情第四百三十九章 联盟破裂第九百四十五章 一言不合,就敢拔刀!【万字求月票!】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微臣需要鼓励第三百八十七章 畅想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兵临城下第八百九十四章 鲲之大,一锅炖不下(下)第八十九章 活神仙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略懂,略懂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锦绣山河楼第三千一百二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四百七十九章 给你挖个坑(续)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煽风点火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死心不改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退让一步第二百四十章 大朝会(中)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野馆浓花,春帆细雨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舰队出征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子(上)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火炮齐射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围魏救赵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官要早升,命要活久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攻破衙署第九十七章 旷世功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风雨如晦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事情蹊跷第八百六十七章 血洗第七百六十二章 教训敦促第一千两百零五章 唐军退却第八百九十一章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突厥狼骑第五百八十五章 争执第四百五十章 父子之间第两千八十九章 天象异数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雪夜截杀第九百四十章 浑水摸鱼第三千九十二章 水师威慑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甜党必须消灭!第三百七十三章 波涛将至第三百零七章 穆阿维叶第八十八章 鏖战赵信城(又续)第九百五十九章 矜持的太子殿下第三十二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