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自以为是

李二陛下坠马昏迷的伤情传回长安,震得李承乾以及丽正殿内一众大臣目瞪口呆之余,一股浓重的危机立刻浮上眼前。

此事追根究底乃是长孙冲的罪责,长孙无忌又岂肯让长孙家替长孙冲背负这样一桩滔天大罪?

李道宗凝重道:“殿下,应当下令自即刻起,关中各地驻军要谨守营房,无调令不得擅离,否则即以谋逆论处!”

虽然东征抽走了关中大半驻军,但是各支军队也都留下一些部队,以便维持京畿稳定。然而即便是这极少数的军队,一旦生变,便可对局势造成极为严重之破坏。

毕竟,长安城的守军亦是捉襟见肘……

当然,大家都明白李道宗之意,特指的乃是玄武门外的左右屯卫。

左右屯卫宿卫玄武门,扼守太极宫北大门,而这两支军队如今又是整个关中地区编制最为齐全、兵员最为众多,一旦其中之一发生变故,太极宫立刻岌岌可危。

若是太极宫沦陷……局势简直不堪设想。

马周附和道:“殿下可勒令谯国公约束麾下军马,并且派驻监军,稳定军心。”

左右屯卫相辅相成,亦相互制约,然如今半支右屯卫追随越国公征伐西域,只剩下半支军队由高侃率领,实力大减。而左屯卫却因为谯国公柴哲威畏战不前、称病不肯前往西域而保存实力,兵强马壮,使得两支军队的实力对比有些悬殊,制约之势形同虚设。

李承乾温言,眉毛蹙起,很是头痛。

他此刻根本来不及伤痛父皇的伤势,随着时日的拖延,父皇坠马昏迷的消息必然传遍京师。无论李绩如何在唐军内部封锁消息,高句丽方面也定然会加油添醋的将这个消息在长安城乃至于大唐境内广为传播,以此动摇大唐的军心士气。

等到消息传扬开来,各方势力必然生出各种各样的心思,局势将会急转直下,陷入危机之中。

最让他担忧的自然是玄武门外的左右屯卫。

右屯卫还好说,高侃乃是房俊一手提拔,既然房俊宁可带上裴行俭、程务挺西征而将高侃留下坐镇玄武门,就意味着不仅高侃的能力得到他的认可,其人品之忠诚更是坚定。

而左屯卫则不同。

谯国公柴哲威世袭左屯卫大将军之职,掌管左屯卫,宿卫宫禁,然而其人却私下里对房俊多有不满,对东宫亦是敷衍了事、颇多搪塞,反倒是与宗室、关陇走得很近。

如若长安城内当真局势突变,有人觊觎储君之位,试图施行兵变歼灭东宫,左屯卫自然是足以确保其阴谋成功的一股力量……

然而柴家世受皇恩,柴哲威平素又并无过错,岂能在这个时候剥夺其兵权?若是当真这么做,怕是原本柴哲威并无兵变之心,也被迫那么做了。

萧瑀在一旁沉吟良久,这时候忽然说道:“诸位担忧关陇门阀铤而走险,直接施行兵变废黜东宫,之后扶立晋王上位,以之达到顺应陛下心意之目的,从而减轻罪责……看似如此,实则颇为不通。”

说到此处,他顿了一顿,见到诸人都看过来,这才续道:“陛下何等样人?说一句千古一帝可能有阿谀之嫌,但赞一声雄才伟略却绝不为过。而且陛下素来刚烈,他一手册立的太子,纵然当真废黜,也必然是出自他的诏令,岂能让旁人越俎代庖?若关陇门阀当真那么做,陛下或许会捏着鼻子认下,顺水推舟册立晋王为太子,但是心中对于关陇门阀之愤怒只会愈演愈烈。陛下如今春秋鼎盛,太子登基尚不知要等到何时,在这段世间之内,关陇门阀凭什么来消弭陛下之怒火,达到自保之目的?”

一段话,说得诸人纷纷颔首,觉得大有道理。

李承乾也道:“而且诸位莫要忘记,父皇打压关陇门阀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往之所以手段缓和,一则关陇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再则亦是有母后之余荫尚在,父皇不欲彻底撕破脸面。可一旦东宫被关陇门阀兵变废黜,那便是触及了皇权的底线,父皇如何能忍?父皇英明神武,可不是孤这般心慈面软之辈!”

几位东宫重臣都齐齐颔首。

这番分析着实鞭辟入里,关陇门阀若是胆敢施行兵变废黜东宫,自然是要攫取更大之利益。

然而就算他们谋算成功,且最终扶立晋王上位,可陛下岂会任由他们废黜了太子之后依旧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一个个权势熏天荣华富贵?

所以,关陇门阀趁着陛下伤势严重而施行兵变的可能微乎其微……

诸人都齐齐松了口气。

固然局势随着陛下伤情的消息传播开会越来越危急,但是只要关陇门阀不施行兵变,不在长安城内兴动刀兵,就还不至于达到最坏的情况。

凭借东宫如今得到山东世家、江南士族的支持,朝野上下几乎占据了所有重要的衙门,自可从容周旋,消弭危机。

马周道:“宋国公之言,的确老成谋国、见解深邃。不过殿下亦不可轻忽视之,关陇门阀不至于发起兵变废黜东宫,但宗室之内一些人,却不得不防!”

李承乾连连颔首。

虽然李二陛下已然登基御极十几年,天下大治盛世已临,然则宗室之中依旧有人对当年玄武门之变耿耿于怀,更对帝王宝座虎视眈眈,从未曾放弃起而代之之野望。

一旦父皇病重昏迷的消息传来,说不得就要有人行下大逆不道之举。

毕竟,关陇门阀再是谋划也不可能在现如今的形势之下篡位自立,他们的权势地位终究还是要依附于皇帝,做事情自然颇多顾忌,不敢恣无忌惮。然而宗室却不同,只要他们站出来,那必然就是谋朝篡位之结局,预示着一场鲜血淋漓的皇位争夺,要么逆而夺取称王称霸,要么一败涂地尸骨无存,哪里还管得许多?

只要发动兵变攻陷长安,大可自立称帝,而后必然有无数趋炎附势之辈望风景从,再将东征大军数十万兵马堵在榆关之外,使其不能顺利冲破榆关进入河北返回关中,势必引发军心动摇,或许大事可成……

其中虽然凶险重重,可古往今来逆而夺取者,哪一个不是排除万难、历尽艰险,于不可能之中成就宏图霸业?

只要有那么一线希望,自有无数野心勃勃之辈飞蛾扑火、趋之若鹜。

李承乾颔首,重重一叹,面露悲戚之色,潸然道:“父皇一世英雄,却一时不慎坠马受伤,孤身为人子,不能侍奉榻前,实在是心痛如绞、痛心疾首……父皇将监国之职交予孤,孤定然誓死稳固江山社稷,否则如何有面目再见父皇?今时今日,凶险重重,还望诸君竭诚相助。孤必然铭记诸位之忠心,一生一世,永不相负!”

言罢,他起身离席,一揖及地,大礼参拜。

诸人如何敢受?赶紧起身,纷纷避让一旁,鞠躬还礼。

萧瑀道:“吾等身为人臣,为君分忧乃是分内之事,何敢当殿下这般大礼?万万不可!”

虽然明知“一生一世,永不相负”之类都是屁话,今日你萧瑀披肝沥胆竭诚以待,明日一旦你转投阵营,便恨不能将你五马分尸……但是身为储君,能够这般折节下交,敢说出这样一句话,已经殊为难得。

毕竟,皇权至高无上不容亵渎,今日这样的一句话,异日很可能成为束缚皇权之羁绊。

李二陛下固然胸怀宽广对待功臣优容宽厚,但其中也未必不是因为他当年如这般许下的承诺太多,时至今日,不好食言而肥,被人戳脊梁骨骂他忘恩负义、卸磨杀驴……

倒也不是身为皇者便信口雌黄、心性凉薄,而是皇权至高无上,为了稳固皇权、世代传承,有着太多的妥协与退让。

第六百五十二章 给你纳妾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南士族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稳如山岳第四百六十六章 风波将起第八百二十三章 何以平天下【求月票】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将姐姐嫁给姐夫吧第六百一十七章 长安局势第五百二十二章 谋逆(六)第七百九十章 血脉相连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吊唁第七百二十四章 民族传承第三千一百三十三章 相互试探第九百三十六章 我无意天下,却心有猛虎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肃清残敌第一百一十章 烦躁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举世皆敌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死生契阔第一千零六章 两个我都想……第三千一百十三章 仁厚之主第四百四十九章 魏王委屈第三百七十章 驻留第二十八章 世间再无狼骑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计划不如变化快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谷口破敌第五百九十章 鹿死谁手第五百八十八章 反击(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变故第九百四十九章 对敌战略第九十五章 乞丐第4567章 千钧一发第三百七十三章 战略(中)第九十一章 蔬菜大棚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香消玉殒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时代交迭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私生子可否?第四百一十三章 数学家?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双方和谈第两千九十四章 不请自来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天科学家(求月票支持!)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给什么钱,都搬回来!第五百二十七章 扬帆南下第三千五十五章 颠倒黑白第四十五章 栽赃嫁祸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不断试探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火箭突袭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世家子弟第一百四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五十一章 险被识破第一百八十七章 孔子曰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房俊的报复来得很快(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出警太快第两千四十二章 性情大变第九百八十六章 利通二便(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守城之战(续)第六百二十三章 失魂落魄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城南血案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自戕而死第四百八十一章 李二很小气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反杀第两千五十章 夫妻夜话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血战玄武门(中)第九百四十九章 入宫进谏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学派巨擘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朝会(上)第五十七章 分化之策第4302章 内部倾轧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选择目标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留有一线第4594章 紧急自救第一百二十一章 纨绔闹事第两千六十三章 一箭双雕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难产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政治宣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身陷绝地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瓮中之鳖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房地产第一百四十二章 有功则赏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炮击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惊天噩耗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宿卫之师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越级虐菜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谁在钓鱼第五百五十八章 为人父者(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烟花(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触及底线第二百八十八章 步步不顺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储位不稳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铁口神断第二百二十一章 相谈甚欢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卖房,你出价!第八百三十一章 我只要海图【求月票】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风雪攻势第七百章 剖白心迹第4505章 苟且偷生第两千零四章 苏氏疑惑第七百四十三章 哥,你名字不行(第三更,求月票)第三百三十六章 掘地三尺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方发力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破城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