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二次和谈

纵然李元景、柴哲威两人所犯乃是必死之罪,亦要经由三法司审讯之后论刑,若由李承乾一言而决之,便会导致整个皇室勋贵集团的恐慌,进而引发抵制——今天能一言将李元景柴哲威处以极刑,明日便能将别人如此裁决。

人人都向往最极致之权力,但人人都对最极致之全力感到恐慌,这便是皇权与相权永恒的分歧与争斗……

同样,极致之皇权亦是朝代更迭之病灶所在,人人都害怕极致皇权之下一言而决人生死之权威,但同样人人都向往这样极致的权力。正如“绝对的权力才知绝对的腐化”那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手握极致权力的帝王犯下错误,就需要整个天下亿万黎庶去一起为他背负后果。

所以,每当天灾横行、帝王昏聩,便会民不聊生、王朝末路。而天下群雄并起,一场优胜劣汰的过程在九州泛滥,直至最终抉择出一位能力、气运皆乃当世翘楚者独占鳌头,另立新朝。

王朝,天下,就这样于毁灭与新生之中周而复始,千余年间,依旧固步自封、难有寸进。

……

待到房俊告退离去,李承乾感慨一番,喝着茶水,才陡然醒悟被那个棒槌给带偏了。

他本意是要敲打房俊一番,令其千万别打晋阳的主意,若说长乐乃是和离之妇,与其两情相悦他懒得去管,晋阳却是个待字闺中的黄花闺女,万一情热之下作出什么伤风败俗之事,皇家颜面倒在其次,却是会毁了晋阳的一辈子……

结果自己刚提起话头,便被这个狡猾的家伙给引偏了。

“唉……”

李承乾烦躁的揉了揉太阳穴,将茶杯放在一边。

他相信房俊对晋阳绝不会心存歹意,更不会引诱晋阳做出违背伦常之事,可对于他这样一个成年人来说,最是明白“情动之际,热血上头”的道理,再是品德高尚的男人也是男人,只要是男人对于这方面的抵抗力便会在某一些时刻无限低下,从而做出错事。

固然事后痛哭流涕、悔不当初,复有何用?

房俊的确不会主动引诱晋阳做些什么,可只要看看晋阳对待房俊的心思,便知其早已情根深种,说不得便会犹如飞蛾一般不管不顾,只贪图刹那间的辉煌灿烂,从而将自己烧成灰烬、灰飞烟灭。

最为可恶的是高阳那个丫头身为房俊正妻,却对房俊这方面的事情不闻不问,浑不在意,比如房俊与长乐之间绯闻无数,高阳却从来都不曾警惕,更不曾防备……将那个棒槌宠得没边儿了,否则那厮岂敢这般肆无忌惮?

叹了口气,只能将心中担忧放下。

毕竟眼下叛军士气正旺,局势叵测,还需拼尽全力击溃叛军,否则一旦自己战败,晋阳等公主要么跟着自己流亡西域、朝不保夕,要么留在长安,成为关陇门阀的战利品,配于关陇子弟。

*****

宇文士及与令狐德棻作为关陇的“谈判使者”在此来到内重门里的时候,便见到东宫的和谈团队少了太子殿下,却多了一个房俊……

虽然和谈这件事极为重要,但双方都是熟人,相互施礼之后分别落座,气氛到还算是融洽。

宇文士及笑呵呵对房俊说道:“二郎少年意气,纵横沙场,老夫既是羡慕又是佩服,似你这般年青俊彦,这些年大唐可没出几个。不过少年人戒之在忍,凡事当深思熟虑,不可意气行事。比如此番斩杀长孙安业便险些导致和谈彻底崩裂,后果不堪设想,若非老夫与季馨兄勉力维护,此刻赵国公早已怒火万丈挥师猛攻,不知多少生灵涂炭。”

令狐德棻也瞅了房俊一言,微微颔首,道:“年青人,有些冲动了。”

房俊不以为意,挑了挑眉毛,上身向后倚在椅背上,翘着二郎腿,手里婆娑着茶杯,淡淡道:“和谈这种事,总是双方于某一点上相互妥协,而后彼此试探对方之根底,谈得拢便谈,捂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谈不拢就继续打,打到其中一方难以为继,要么全盘接受之前不可能接受之条件,卑躬屈膝、甘于人下,要么彻底覆灭。所以,别说我只是杀了长孙无忌的兄弟,即便是杀了他的儿子,若和谈对关陇有利,他也会坐下来和谈,即便他不肯,诸位关陇大佬也能逼着他坐下来谈;可若是和谈对关陇不利,便是在下哭着哀求和谈继续,诸位一样会弃若敝履。”

这两个老狐狸,一上来就想用杀死长孙安业之事来压制东宫,试图以长孙无忌怒火万丈的说辞给东宫上下造成“和谈局面来之不易”的气氛,然后在谈判之中宣扬“相互退步促成和谈,毕竟长孙无忌受了天大委屈”的观点,迫使东宫让步。

宇文士及脸上笑容不变,颔首赞赏道:“都说二郎辞辩无双,纵然身犯大罪遭受御史弹劾,亦能于太极殿上狡言辩解,成功脱罪,使得御史言官对你束手无策,今日老夫算是见识了。”

这棒槌一副“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就打”的气势,的确令宇文士及甚为头痛。毕竟眼下和谈之局面乃是东宫文官所主导,军队一方是完全不赞成的,迫于太子压力之下才捏着鼻子认了,一旦和谈破裂,正中房俊等人下怀。

他不禁看了萧瑀、岑文本两人一言,心底也奇怪:明知房俊这个棒槌非但对和谈全无促进之作用,反而时不时的犯浑导致和谈陷入僵局,为何又让他坐在这里参预和谈呢?

对面案几之后,萧瑀跪坐在厚厚的地毡上,感受到宇文士及探究的目光,面无表情道:“越国公乃东宫柱石,太子殿下倚为心腹,东宫上下倍受崇敬,实在是难得之人才。”

这话绝对不对心。

他又何尝愿意让房俊这个棒槌参预和谈之中?为此,他甚至连夜前往太子处,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阐述绝不能让房俊参预和谈的理由,太子也答允下来。

结果今日一大早,这厮便在玄武门外集结军队,将数十门大炮安置在龙首原上,炮口遥遥指着通化门附近的冠龙军队,并且扬言“请诸位放心,若关陇不肯接受东宫之条件,便立即下令猛攻通化门敌军,迫使关陇低头”……

那是让关陇低头么?

那是让老子低头啊!

这边正坐在一处和谈呢,你那边大炮一轰,还谈个屁啊?

只能同意这厮加入和谈,避免其趁着和谈进行之时在外头胡来……

岑文本不愿在这等事情上多费口舌,说到底,让不让房俊参预谈判乃是东宫之事,是东宫内部的角力,与关陇无关。

他饮了一口茶水,将茶杯放在面前案几上,茶杯碰触桌面,“咚”一声轻响,开门见山道:“上次东宫提出之要求,不知汝等考虑结果如何?若答允,咱们可商讨接下来之事宜;若不允,那么今日之和谈也无甚必要,大家趁早散去,倒也省事。”

宇文士及寸步不让:“还不知上次吾等提出之要求,东宫如何答复?和谈嘛,总要大家相互妥协、彼此理解才能携手共进。”

上次和谈会面非常短暂,东宫的要求是关陇军队弃械投降、就地解散,而东宫的要求更为直接,要求太子李承乾下台,东宫六率解散。

这种双方对于彼此底线之挑衅自然毫无结果,目的只在于向对方展示己方的强硬……

萧瑀道:“太子乃国之储君、天下正朔,断无可能引咎退位,否则岂不是纲常颠倒、国祚崩溃?”

宇文士及也颔首道:“关陇此番起兵,乃是拨乱反正,拥戴陛下之意志,义之所在,百死不悔!所以,断无解散投降之理。”

第三百五十八章 蒸汽之力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新罗動乱(中)第4686章 权力之争第六百九十五章 黄雀在后第八十七章 骊山夜雪第4522章 登门告状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李泰:这是断头饭吗?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晋阳修道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兵权之争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风波未平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闹平康坊(中)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悔恨难当第五百六十六章 就是坑你第三百零二章 劝进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我不惹事第一千九百章 俯首认错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明察秋毫第两千三十六章 君王无情第五百四十九章 年礼第一千零三十章 时不我与第六百三十七章 佳人杳杳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进退两难第十五章 朕被一个兔子骗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贪婪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农家的希望第一百五十二章 这是房俊的布局?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早有腹案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胆大包天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迂回偷袭第七百一十七章 板甲的简易缩水版本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箭在弦上第三千二十七章 试探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谨慎第一百六十三章 白日宣那个啥第4277章 回马枪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请君决断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安氏自救第四百三十二章 皇亲国戚第五百七十二章 自作聪明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大获全胜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别说话了第一千两百七十二章 强拆第四十八章 居然诅咒朕?第一百九十三章 验货第七百五十七章 大食皇宫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讹人?本宫也会!(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黄鹄歌第三百四十七章 纠正路线第三十七章 丧家之犬第六百八十九章 大兴善寺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表露心声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嫉妒之火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二十四章 冲突(下)第八百零六章 叛国之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等唐军入瓮?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叛军溃败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凉州大雪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纯良无害第四章 父子温情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严厉惩罚第二百八十七章 棒槌不好惹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事件!第七百九十六章 生产新模式【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入宫求情第4297章 人非圣贤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利益之争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接管四门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圈禁第五百一十三章 雷霆隐于九霄之上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春明门下(续)第一千两百七十一章 冰墙御敌第4677章 束手无策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魏徵病危(上)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夜凉如水的路口,那嚣张的少年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真的有奸细!第七百七十五章 奉旨打劫(万字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负荆请罪第三百九十三章 乌云压顶第七百五十章 财帛动人心(求票)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萧关第八百零四章 做贼心虚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房二的威慑力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婚(下)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一败涂地第4508章 晋阳婚事第九百七十三章 军法第一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奇峰迭起第八百一十二章 盐场招标(下)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冬日小聚第4312章 卷土重来第七百五十四章 君已入瓮第三百一十章 紧追不舍第三千六十五章 晋王失踪第九百五十章 杞国公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蹊跷的大火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疾风骤雨(续)第八百四十六章 炸响新时代(下)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相互甩锅第三千八十二章 刘洎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