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0章 脱离掌控

刘洎之后,文武大臣也纷纷出言求情。

大家未必是给党仁弘求情,而都是看在李承乾以帝王之尊不忍戮杀功勋宁肯当众哭诉不顾尊严的面上,对戴胄的不讲情面义愤填膺。

君王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古今罕有之仁君,又何必为了成就你自己的忠直之名而咄咄相逼呢?

戴胄也有些冒汗了,他发现陛下一番哭诉,自己已经引起众怒,成为众矢之的。

似他这等坐镇大理寺十余年的臣子,心中自有原则、理想,并不在意皇帝的息怒,大不了罢免去职、致仕告老,也绝对不肯为了逢迎皇帝而丧失原则,成为佞幸之臣,那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但现在面对如山的压力、满朝的谩骂,他忽然之间也觉得自己这般坚持是否有必要?

一个君王能够做到如此地步,自己当真就视如不见,只顾着自己的原则、理想?

耳旁喧嚣不断、沸反盈天,戴胄沉默半晌,忽然吸了一口气,开口道:“陛下仁厚慈爱,实乃千古罕有,臣子何幸,万民何幸,江山何幸!既然陛下为党仁弘求情,臣又岂能让陛下扼腕叹息、求之不得?只不过党仁弘罪证确凿,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当褫夺爵位、罢免官职,追缴其过往贪墨之赃款,而后流放钦州。当然,臣还让陛下知晓,只此一回,下不为例!”

君王仁厚,何其幸也?

见到这样一位皇帝在自己面前哭诉这求情,戴胄心中也难以坚持,不如就打破一回原则,遂了皇帝的心愿。

这样的皇帝,值得他这般做……

李承乾:“……”

他惊得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不可思议的看着戴胄。

原本与房俊商议,是由自己做出一副为功臣求情、且不愿背负戮害太宗皇帝维护之臣的姿态,让戴胄一直强硬下去,所有的骂名都归于戴胄一身。

而李承乾宁肯身为皇帝被臣下驳斥拒绝导致声威有损,也要将诸般骂名统统推卸。

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党仁弘一案,等到一会儿商议封德彝一案之时,又有谁会怪罪他戮害贞观朝的功臣呢?

可现在戴胄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居然一改往日作风答允下来,让李承乾顿时坐蜡。

自己给党仁弘求情,大理寺便饶恕党仁弘死罪,那么待会儿商议封德彝之罪,自己还要不要求情?

若是御史台也退一步,那自己岂不是成了一个带头破坏律法的皇帝?

往后再有功臣犯罪,他还要不要求情?

草率了……

房俊也有些无语,一贯铁面无私的戴胄居然也能通融?

该不是吃错药了吧?

李承乾这会儿自然也来不及向房俊询问该怎么办,事实上房俊出的馊主意也不大好使……

只得一脸欣慰道:“善!党爱卿应当以此自勉,改过自新,他日大赦天下之时,未必不能重回长安。”

党仁弘哭得稀里哗啦,哽噎着谢恩,心里原本想趁着所有人的目光都定在封德彝身上之时来一个浑水摸鱼,或许就能轻轻拿起、轻轻放下,孰料自作聪明、作茧自缚,居然是这样一个结局。

不过好在保住一条命,虽然流放钦州,但亿万家产除去罚没之外依旧剩了不少,晚年可以安安心心的做一个富家翁,倒也不错。

身为大唐开国功勋,他的人脉极其广泛,军中主将以上不少都是昔年并肩作战的袍泽,即便流放钦州,想要寻一处安身立命也不算是难事……

待到党仁弘被带下去,太极殿内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在御史大夫刘祥道身上。

刘祥道面色不变,排众而出,鞠躬之后朗声道:“微臣弹劾故密国公封伦,其行为奸诈、欺君罔上、密联逆贼、颠覆社稷……请褫夺其密国公爵位,生前官职全数罢黜,其谥号‘明’改为‘缪’!”

众臣哗然。

其余也就罢了,居然要将封德彝原本的谥号“明”改为“缪”?

何谓“缪”?

名与实爽曰缪,言名美而实伤。

其人之名节与实际不符,虽然传世之名乃为忠义,实则背地里坐下诸般错事……

这是要将其生前身后所有功绩全部摒弃,留下百世骂名、遗臭万年。

惩罚之重,极为罕见……

更加令众人不解的是刘祥道乃是陛下安插在御史台的心腹,明晃晃的帝王“爪牙”,一贯秉持陛下的意志行事,朝野上下但凡有一言半句对陛下新政不满的抱怨,都会遭到御史台的严厉打击。

现在这般主张严惩封德彝,那可是将陛下置于“不忠不孝”之境地,难不成这个刘祥道还是魏徵一般的诤臣?

平素看不出来啊……

一般在这等常朝之上不怎么表达意见的李勣都忍不住蹙起眉头,略显不悦的看着刘祥道:“封伦生前深受太宗皇帝恩宠,对于太宗皇帝也是有功之臣,而其诸般罪责皆暴露于死后,如此处置未免量刑过重。其生前官职不必褫夺,只追回封赠、以儆效尤即可。”

言中之意已经很明白了,封德彝是太宗皇帝宠爱之臣,你现在主张予以严惩,甚至连太宗皇帝赐予的官职收回、赠予的谥号更改,岂不是让陛下去否定太宗皇帝?

封德彝何等罪责无关紧要,但你将陛下置于何处?

孰料刘祥道全然无惧,站在殿上言辞铿锵、疾言厉色:“英公此言差矣!正因为封德彝生前受到太宗皇帝恩宠却做出那等悖逆之事,才应当予以严惩!若是连那样一个蛇鼠两端、依靠揣摩上意而荣宠一生的贼子在死后尚可安然无恙,那么将这满朝曾与陛下出生入死的忠贞之士置于何地?”

他今天就是立住自己“刚正不阿”的人设,摆脱“帝王爪牙”那样的恶名。想他刘祥道出身名门、一身正气,自入仕途以来公正无私,固然配合陛下打压反对新政之官员也是心为社稷,绝非阿谀逢迎,岂能背负佞臣之名?

他不仅不在乎陛下的声誉,更是连李勣也喷。

谁在这个时候站出来驳斥他,他就喷谁。

爱谁谁。

李勣气得吹胡子瞪眼,他虽然平素不大吱声,但威望极高,朝野上下有几人敢在他面前这般嚣张?

但他也看出来刘祥道今日的状态过于亢奋,所以明智的选择闭口不言。

他虽然名义上仍是宰辅之首,但御史台的地位特殊,若是当真上下一心,怕是连皇帝也难以更改其意志。

总不能将御史台上下全部罢黜吧……

果不其然,刘祥道话音刚落,御史中丞李乾祐便站到他身边,慷慨激昂道:“英公乃国之宰辅,礼绝百官、宰执天下,或有全盘之考量。但御史台的职责在于纠察百官、肃清纲纪,眼中唯有国法、再无其他,封德彝奸诈谄佞、蛇鼠两端,国法不容!”

其余御史台官员也都出列,齐声道:“国之纲纪,不容亵渎,但有所犯,绝不容情!”

太极殿上一时失声。

无论如何,刘祥道此番作为都令人刮目相看,难道朝堂之上还要再出一个魏徵一般的诤臣?

李承乾头痛不已,他倒不是在意封德彝到底会否被褫夺封赠、更改谥号,自戴胄忽然之间一改往常作风对党仁弘网开一面,局势便彻底脱离他原先的设定,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很伤自尊、且足够危险的。

他不想去管封德彝最终的下场如何,只想赶快结束这一场脱离掌控的朝会。

环顾四周,开口道:“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此言一出,便是那些想要为皇帝争取宽宥封德彝的大臣也都闭嘴了,大家也都感觉得到戴胄、刘祥道两人一先一后大异往常的表现令皇帝不安,自然不会再纠缠下去。

即便由此可能带来朝野内外对于陛下“不忠不孝”的攻讦,也远比不上对于朝堂的失控来得重要……

李承乾询问礼部尚书许敬宗:“爱卿认为封德彝之谥号改为‘缪’是否合乎制度?”

许敬宗道:“可。”

李承乾不再赘言,一槌定音:“那就依照御史台的谏言去办吧。”

封德彝一代名臣,却在死后将往昔罪责爆发出来,不仅生前官职全部罢黜,连死后封赠都被褫夺,甚至谥号都被更改。

谥号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至隋唐之时逐步完善,有着严格的标准与流程。

封德彝之前的谥号为“明”,思虑果远曰明,诚身自知曰明,容义参美曰明。

更改之后的谥号为“缪”,名与实爽曰缪,言名美而实伤。

谥号之确定便是“盖棺定论”,将其人之一生予以囊括,但封德彝活着的时候怕是万万想到自己死后已经盖棺,多年之后又被拔起棺材钉子,重新钉了一遍。

“喏。”

刘祥道躬身领命。

御史台今日在与皇帝的博弈之中大获全胜,摘掉了他身上“帝王鹰犬”的骂名,自是浑身通透、志得意满。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此举引发陛下严重不满,后患无穷,还要想尽办法予以挽回才行。

至于封德彝在天之灵会否怨他,那就无所谓了。

一个生前尽享荣宠的贼子在死后还承受多年社稷香火供奉,本就已经荒谬,没有开坟掘墓挫骨扬灰都算是法外开恩,还有什么可抱怨呢?

御座上的李承乾甚至都懒得问一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起身便径自离去,太极殿上一众大臣何时见过李承乾这般模样?顿时面面相觑。

毫无疑问,今日连续两件案子弄得陛下很没面子,手底下执掌司法的两位大佬不听话,这一定让陛下泛起浓重的危机。

多事之秋啊。

第三百七十一章 朝局隐患第四十章 文武俊杰,长安四害第4317章 风急雨骤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私生子可否?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出乎预料第三百三十章 谍报之王(中)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势所趋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重返政事堂第九百四十二章 努力耕耘第五百三十七章 守成之主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一败涂地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元氏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僵持不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稳住别浪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诗以咏志第三百二十一章 阴谋第三百零四章 公主(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防火防盗防李泰第两千九十二章 社会变革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威望卓著第八百九十章 会猎安市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花前第五章 房遗爱拳打镇关西(上)第一百零七章 打折他的腿!第两千五十二章 明升暗降第三千一百三十一章 勾心斗角第一千零八十章 民如水,来势汹涌浪滔天地(中)第4272章 局势震动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敬献国玺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口舌之争第一千两百一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三百七十五章 牵涉太大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装疯卖傻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来自吐蕃的威胁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公主芳心第4630章 时代变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兵不厌诈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渊氏入唐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魏徵问罪第一百九十九章 威压满门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脱离险地第八十五章 文豪?棒槌!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是生是死?第两千八十八章 帝星大炽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出城第4631章 患得患失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吃货与诗(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奉旨打劫(万字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三章 拒绝出嫁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事有蹊跷第一千零八十章 民如水,来势汹涌浪滔天地(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运筹帷幄第二百二十七章 廷议(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朱云折槛第八百八十二章 我的理想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唐人奸诈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虎毒不食子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累死的牛第一千两百六十一章 房陵公主的怂恿第九百零六章 收房租【求票】第七百四十五章 故人举荐(为盟主“浮生ly”加更)第七章 五品县令第八百六十二章 灭门(中)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何人之天下?第四十三章 出城(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尽在掌握第一百三十四章 揭短第七百一十二章 争执不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胜第五百七十二章 自作聪明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君权危机第五百零三章 合伙人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削国降爵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阖家团聚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御前第三百六十九章 谋算第七百七十七章 扬帆出海第七百六十一章 侯爷真讲究!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事有蹊跷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门阀第4653章 各怀鬼胎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超牛的王玄策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战略意义第四百五十四章 赴宴第一百九十九章 威压满门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利益为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生擒活捉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义之所在第九百五十一章 辽东战报第一百八十五章 骚年的征途,在星辰大海第三千四十五章 反目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悔不当初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一群乱臣贼子第一百零三章 放任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冯智戴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诛心之言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酒宴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西域危机第四十八章 百味消融小釜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