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帝国经济体系

岑文本的感慨,弄得房玄龄莫名其妙。

接住递过来的奏折,低头看了一眼,熟悉的笔体依然那么赏心悦目,圆润的架构仿佛比以往愈加精进了几分,隐隐有大成之境界。

房玄龄啧啧嘴,心中隐隐得意,这才仔细的翻看起儿子的这本奏折。结果越看越是惊异,越看越是震撼!

国家的经济体系?

?物价、消费、投资、出口、税收……这些都是前线的词汇,对于房玄龄这样一国之首相来说,自然再是熟悉不过。但是房俊居然异想天开的将这些被他称为“经济指标”的名词联系起来,这就让人深思了。

当物价提高的时候,消费会下降;消费下降的时候,则推动投资的增长;投资增长,会提高作坊的就业率和增加手工业者收入;就业率提高和手工业者收入的增加,会有效的平抑物价增长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并拉动消费;消费的提高,不但增加了税收,还能提高作坊开工率;作坊开工率提高了,必然推动出口,手工业者收入也跟着同步增长;而税收的增加,会充盈国库,促进公共开支,诸如赈灾救灾,下等府县的基础建设……

按照这本奏折上的说法,若是能否达到以上的每一点,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就是健康的,反之,则存在经济崩溃的危机……

令房玄龄诧异的是,这其中的两个名词作坊与手工业者,数次提及。

房玄龄皱起眉毛。

众所周知,自从《管子》当中提出了“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千百年来历朝历代奉行不悖,乃是最基础的社会架构。

大唐立国之初,国策便是“兼容并蓄”,并没有在行政上强力抑制某一个阶层,可以说,大唐是自古以来最开明的朝代,这亦是自李二陛下以降,包括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徵、王桂、岑文本等等一干名臣为止骄傲之所在。

但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社会架构,早已深入人心,如此推崇商贾,必然遭致极大的阻力……

即便是在兼容并蓄的大唐,亦有“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的潜规则,而且一大批士林出身的官员以及不止一次的请求朝廷颁布法典,将这个潜规则搬上台面,成为帝国之法度。

这混小子,居然想要将商业提升到如此之高的地位,简直就是想要将其视为帝国之支柱!

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不过烦恼之余,再往深处想一想,房玄龄亦不得不承认这个“构想”若是能够实现,国库将会得到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充盈,到那个时候,整个国力将会强大到何种程度?

岑文本默默看完奏折,一言不发将其递给长孙无忌,微微阖眼,咀嚼着其中的意味,平缓着心中的激荡。

这是要……开创一个古之未有之时代么?

且不论房俊的这份奏折能否施行,亦不论施行之后是否会如同房俊设想的那般成功,单单只是一个将商税凌驾于农税之上称为帝国税赋之支柱,便堪称一个天才一般的想法!

若是当真有那么一天……

岑文本揉了揉眉心,苦笑一声。

怎么可能呢……

李二陛下饮着茶水,将诸位宰相的神情一一收入眼中。

心中唏嘘不已。

有谁能想象得到,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抛出的一份奏折,能够令整个帝国中枢陷入如此困扰?在座之人,莫不是帝国之栋梁,比较古之名相亦不遑多让,都是注定要在史书之上彪炳千秋的人杰,却从未意识到这世间还有一个如此美妙的世界……

鼓励商业,扶持商业,大力发展商业,将商税凌驾于农税之上,一步一步的减轻农税的比重,直到有一天,帝国对农税的依赖微乎其微,然后……

取消农税!

李二陛下唇角翘起一个弧度,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

当真是一个美妙的梦想啊……

就算能够如同房俊的设想,那得是多少年以后?

五十年?一百年?还是五百年、一千年?

太遥远了啊……

可是正如房俊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人没有梦想,与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若是朕能精通长生之术,与日月同寿、与天地同朽,或许真能见识到那个梦想当中的华胥之国……

一向鄙视秦始皇梦想长生的李二陛下,生平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些可以理解秦始皇的心境了。

当自己一手缔造了一个庞大到足以傲视群伦横行天下的超级帝国,却没有精力、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享受这种领袖群伦制霸天下的成就,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

或许,回头可以跟李淳风聊聊关于长生的可能,亦要将还在蜀中的袁天罡下诏召回,顺便寻找一番那个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神仙”孙思邈……

一声嗤笑,将正在神游长生之国的李二陛下换回。

抬眼望去,长孙无忌正将那份奏折不屑的丢在案几上,冷笑道:“简直一派胡言!房俊这是疯了还是傻了?自古以来,商贾都是贱业。商人重利,不事生产,往往为了利润而哄抬物价,这样的一群唯利是图的下贱之人,如何能成为帝国的支柱?若当真依照这份奏折所说的施行,帝国覆亡之日不远矣!”

在他看来,房俊就是小人得志、志得意满之下昏了头,居然挑战古之皆有的社会架构,妄图捧高商贾从而得到大笔商税,简直不知所谓!

诸人皆缄口不言。

士农工商,这是千百年来的社会架构,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若是一旦贸然改变,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混乱,若说导致“帝国覆亡”或许有些夸张,大唐富有四海兵强马壮,稳定局势并不太难,但是引发一场蔓延至整个国家各个阶层的动乱,几乎是肯定的。

◆тт kān ◆¢O “士”是“士农工商”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当年提出这个概念的管子也是“士”,自然要为自己的阶层摇旗呐喊,以图得到来自于本阶层的支持。事实上,正是“士”的鼓吹与镇压,“士农工商”这个社会架构才会千百年来毫无动摇的一直延续下来……

“士”,才是这个国家事实上的掌控者。

面对妄图动摇社会构架,损害自己阶层利益的“士族”集团,必然会群起而攻之。

所以,长孙无忌说的没错,至少在现在这个国家稳定的时期来说,房俊的这份奏折基本没有可行性。

至于房俊在奏折当中提起的“帝国经济体系”,在长孙无忌看来更是天方夜谭。

房玄龄皱起眉毛,淡淡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尽管他也认为自家儿子的奏折有些不靠谱,几乎没有什么可行性,但是长孙无忌如此贬低,依然让他不爽。

说到底,那可是自家儿子……

自己的儿子自己可以打、可以骂,但是你长孙无忌凭什么如此肆无忌惮的贬低?

房玄龄张口欲言,却被别人抢了先……

魏徵抬了抬眼皮,瞅了长孙无忌一眼,冷哼着说道:“商人下贱?商人唯利是图?商人成为帝国支柱,帝国就得覆亡?赵国公此语,请恕老夫不敢苟同。”

长孙无忌本以为房玄龄为了维护自己的儿子会跳出来,却不想首先指责自己的却是魏徵。

这条老狗发得什么疯,今日不咬陛下了,却来咬我?

长孙无忌冷着脸,盯着魏徵,一字字问道:“侍中大人,此言何意?”

魏徵一张老脸古井不波,语气淡淡的缓缓说道:“若是按照赵国公所言,您现在是大唐的国公,官居太尉,兼着尚书右仆射,当真是帝国之柱石,岂不是帝国覆亡在即?”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识好人心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各有算计第四百九十三章 满门喜庆第五百三十章 拦河关卡第四百八十七章 挑拨第六百一十九章 合作(下)第4283章 踌躇满志第七百一十二章 此乃官员之耻!(万字求月票)第三千三十一章 伏手第八百七十章 找个垫背的第五十章 这是圈套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倭人之野望第七百八十八章 敬天法祖第六百八十章 贪欢第两千六十五章 君臣交锋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怀异心第4311章 大业在望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许诺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各怀心思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苏我入鹿之死第4510章 你解决他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讨价还价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能大能小第七百零八章 我是纨绔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你们捧着金饭碗要饭第4535章 关中风雪第一千零五十章 你家效忠对象太多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将姐姐嫁给姐夫吧第七百五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三千一十五章 积蓄发力第八十四章 鏖战赵信城(上)第4548章 斩尽杀绝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平生读书,数十万字第八十五章 鏖战赵信城(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防火防盗防李泰第四百六十五章 形势紧张第三百二十五章 崩溃之像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重新出山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劝谏第六百一十四章 嫉妒之心第七百零四章 剖白心迹第三千五十五章 颠倒黑白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不服不行第一百零五章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彩头大一点,我才有精神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狠辣决绝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封锁十里坡第七百六十九章 谈判(下)第九百八十九章 你是驴子么?第九百二十四章 宁可杀错第五百零一章 托付重任第六百八十七章 欺负人第一千两百五十八章 太子的烦恼第二百章 悔不当初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你要当心了(下)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雨夜(七)(为盟主“亲爱的好吗”加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搜查第4554章 皇室丑闻第九百三十四章 家人担忧第二百六十六章 心生疑窦第五十三章 武川镇(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忠君爱国房遗爱!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不知廉耻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鲜于氏第一千零六章 两个我都想……第六百四十三章 人情与利益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僵持不下第四十四章 出乎预料第一百三十三章 卖炭翁(中)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唐人户籍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加九锡 赐王爵 剑履上殿!第七百零九章 血书啊……第一千两百七十六章 本宫要降服房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你太歹毒第四百八十二章 无聊的李二陛下(上)第八十四章 鏖战赵信城(上)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爱降不降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询问案由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气魄胸襟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海盗来袭(上)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苏毗羊雄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法不责众第二百四十七章 颇有深意第七十五章 欲扬先抑第三千二十七章 试探第八百五十六章 雨中杀机(上)【万字求月票】第4638章 抵抗皇命第八百六十六章 建安城破第一千零七章 跳楼大甩卖!【求票】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坐地起价第4319章 侥幸生还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坚壁清野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动迁?第一百六十一章 姑娘与丫鬟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各方关注第四百四十五章 房俊监考(中)第一千九百章 阴毒手段第七百八十四章 海战(第一章求票)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各有志向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循循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