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神医华佗

公元一八一年三月初。

这一天是个好日子,冬去春来,阳光明媚,捎带一丝寒风。

阳光透过窗纸,照射进这间宽广的房间之内。一缕檀香青烟缓缓升起,使得整个房间都充满香气,遮掩了那浓郁的苦药气息。又点有火盆,驱逐这室内寒气。

屋中正榻之上,躺着一翩翩少年郎。身上覆着大被,面部惨白,呼吸若有若无。

良久。

一名斜挂药箱的医师,在几名身着甲胄的将军陪同下,来到屋中。

医师掀开棉被,只见那不算宽广的身躯上,遍缠白纱,其中还泛起片片血迹。

将一纱布解开,望着那依旧未曾愈合的伤口,医师眉头紧蹙。

“唉,前几日天气寒冷,大都督伤口未曾泛毒,实乃好事。但也正因天寒,难以愈合,着实难办!”

徐荣皱眉问道:“那其他伤势呢,如何?“

“来,帮下忙,轻点扶起大都督!”

医师唤来亲卫,叮嘱两句后,这才慢慢解开其余创伤之处。后背手掌长的伤口,与那腹伤相同,伤口太大,难以愈合。其余胳臂、大腿两处,已经开始慢慢愈合。毕竟,这两处伤口小了很多。

而肩膀处的箭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蛮兵骨箭头射穿了内置衬衣,但入肉不深,挑出箭头后,也就是一个指头大的伤口。

“腹部伤口有三寸之长,现在肠道不再外溢,又无烂肉,只需等些时日,让其慢慢自愈。而背部伤口,长七寸有余,深可见骨,难以自愈。时常日久,怕是后事难料啊!”

医者不断诉说着高诚的伤口,神色沉重,却又无可奈何!

屋中诸将闻言,皆是吁吁短叹,气氛异常。

医者无奈,只好再次为高诚换上药膏,以干净纱布裹住。

而就在众人措手无策之时,一名佐吏引来一名三十余岁的中年人,走进屋内。

“徐都督,此人乃是医者,名叫华佗,斥候查探附近山中时所遇,卑职特地带来,请都督抉择!”

徐荣皱眉一观,只见此人一身布衣,面色沉稳,丝毫不为场中诸将所动。其七尺身躯,却是挺拔如峰,静伫之下,恍若山峦。

“医者是哪地人士?”

“吾本沛国谯县人,往来巴蜀,只为采摘良药!”

华佗对于那些强行押着自己过来的斥候,很是不满。不过,到了葭萌关后,这些不满全都消失不见。

伤者太多了,一路走唉,仅仅是那些不治而亡的伤员,都有十余人。甚至,他们的大都督都深受重伤,益州良医不能治。

听到华佗此言,徐荣不禁将目光转向带华佗前来的佐吏。

佐吏苦笑一声,急忙说道:“回禀都督,此人言可医大都督,故而卑职带此人前来。”

徐荣再次盯着华佗,皱眉不已,言道:“请医者治之!”

看着徐荣面带迟疑之色,华佗反倒轻笑,扬言说道:“都督勿忧,华某言能医,那便能医!”

说完,便走到榻边,先是询问一下旁边医者,了解大概情况之后,轻吐二字:“易也!”

“涂有药膏,颇为不便,华某便先施以针灸,祛淤活血。”

取出一根根银针,华佗将银针遍插高诚上身穴位,以及血瘀之处。

银针扎在血瘀之处,不久便顺着针孔溢出丝丝乌血,旁边的医者早就看呆了,不禁自语道:“针法之术自羲皇起,失传千年,后有神医扁鹊用之,又无踪迹。不想今日,某竟有幸再见针法之术!”

自语之后,那医师竟然向华佗跪地行之大礼,肺腑慨之:“华公真神医也,后进之辈破胆乞求,请华公授以神术!”

“为医者,心诚至明,方可济世救人,焉能如此?”华佗倚坐榻边,语气颇为严厉。

医者面色苍白,急忙解释道:“华公,张某自知妄言,却并非心恶之徒。今日见针法之术,一时迷了心窍,还望华公见谅!”

“唉,这针法之术,乃是华某自研而成,虽小有成就,却比不得曦皇之神术。这几日汝便随吾,为众将士疗伤,所获必定非凡!”

“多谢华公指教!”听闻华佗愿教导自己一番,心中欣喜不已。

华佗点头示意,转身望着屋内诸将,言道:“这小将军身上淤血颇多,又受寒气所侵,气血不活,华某至晚间再来。其间注意清洗溢出污秽,切记,切记!”

说完,华佗便收拾药箱,走出屋室,直奔关内伤兵聚集之处。

晚间,华佗再次归来,取下银针,观察良久方去。

三日后,众人再次齐聚此屋,华佗一身疲倦,取来银针,穿以桑皮线,缝接伤口。后又涂以药膏,白纱裹之方休。

忙完这一切,华佗深吐一口浊气,轻声说道:“从今日起去除碳盆,多加床被。”

“吾等谨遵神医嘱托!”见到华佗这缝合伤口的神奇医术,众人无不拜服。

“神医今日为吾军多有操劳,还请早早歇息!”

“无妨,侧室那名小将,伤势更甚,急需某去医治,忙完再作休息亦可!”

....

七日后,阳光再次照在高诚的脸庞之上,而此时原本苍白面庞,已是颇有血色。

高诚只感觉自己睡了好久好久,自从来到这个年代,就没睡的如此舒爽过!

貌似睡得有点狠了啊,这脑袋昏沉沉的。

咦?不对啊,之前老子不是被蛮兵围住了吗?生死只在旦夕之间,现在怎么...?

莫不是老子在地府里打了个盹?

想到这,高诚急忙睁开双眼,一股强烈的阳光正中双眸,只得再次闭上。

稍缓片刻,再睁开定睛细看,才发现自己还在一个屋室之间。

“呼,不是地府就好,看来自己居然活了下来?”

身子稍微一动...

“嘶!”

高诚猛吸了一口凉气,咧着嘴自语:“嚯嚯...真他娘的疼啊,卧槽!”

“大都督,您醒了?快,快去禀告徐都督!”

一名侍卫听到屋内动静,当即进来一看,正好发现高诚呼痛,心中一喜,急忙说道。

徐荣携带诸将,披甲带胄,快步来到室内。

走进一观,只见高诚正歪着脑袋,口中不知嘟囔着什么,脸上郁闷之气上浮。

但徐荣可不管这些,醒了便好,醒了便好!

“大都督!”徐荣热泪盈眶,激动的行礼喊道。

自从无名山坡一战,高诚便赢得了这数万大军,各级将校的敬服。以三千兵马,阻敌八万众,为大军撤离争取太多时间了。甚至就连高诚在山坡之上的一言一语,都被传遍全军。

“护卫大纛前往徐都督处,告知徐都督,大军吾交给他了,给某带回葭萌关!”

“今日,本都督就在这里,高某倒要看看,哪个蛮子能割下吾这颗脑袋!”

“小子,咱们这一千人都死了,也总好过三军溃败,数万将士殁于沙场!”

只言数语,历历在目。

作为大军统帅,益州都督,位高权重,却舍得身家性命,保全大军,不由得让人佩服。

高诚看着屋内众将,少了很多人,太多人了,心中悲伤之感,油然而生!

第409章 张鲁从之第509章 易水之战(5)第768章 借卒第535章 铁骑交锋第54章 百里无人烟第207章 雄中雄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715章 犍为之战(24)第196章 阵前斗将第758章 议兵第674章 刘焉病故第122章 夏育南下第100章 阵前相会第286章 常时法令第145章 盖勋盖元固第336章 溃败第630章 漫漫长夜第462章 鸿门宴?第574章 国灭国起第659章 科举第111章 夜取冀城第697章 犍为之战(6)第142章 突围第807章 伐蜀之议第3章 举将第407章 使蜀第328章 虢亭会战(14)第320章 虢亭会战(6)第576章 许以厚利第791章 冬季攻势(17)第785章 冬季攻势(11)第90章 在下周瑜第550章 据殿死守第11章 杀人第787章 冬季攻势(13)第472章 子衿第784章 冬季攻势(10)第919章 抵关第112章 激战将起第50章 求解党锢第243章 会师第16章 阵战黄穰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458章 天下休兵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845章 内争第457章 欲擒故纵?第512章 董魏之丧第667章 朱儁之反第732章 金榜题名(上)第347章 上林苑第688章 马超第460章 西域之远第881章 长安行第270章 偃师易帜第299章 大战,起!第540章 弥留之际第778章 冬季攻势(4)第33章 死里逃生第334章 流凌杀到第46章 大婚第176章 美阳之战(16)第769章 乱第400章 相约王事第683章 顿足第98章 杀胡令、招贤令第215章 祭奠第737章 废佃户除私兵第797章 冬季攻势(23)第114章 刘宏之举第775章 冬季攻势(1)第624章 丧家之犬第154章 掘平陵第482章 纷争再起第495章 胡珍作乱第159章 周慎兵败(中)第820章 前奏第574章 国灭国起第389章 界桥之战(下)第570章 兵临城下第936章 乱战第646章 两军云集第144章 归营第208章 无题第464章 长大了自然会认字了第14章 衔尾追击第837章 惊鸿第500章 刘备请兵第198章 三驷而决第674章 刘焉病故第460章 西域之远第179章 美阳之战(19)第296章 传国玉玺第6章 大权旁落第520章 封驳之制第335章 席卷第537章 对峙第339章 损失惨重第139章 朱儁请辞第277章 望风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