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才子云集

杨彪一行人,抵进长安,未至城门,于城外道旁亭间休憩。

杨彪、杨修父子两人,刚下车驾,正见一行车驾亦是停于侧旁。

“唔,那边是何家子弟?”

杨彪眉头略皱,似乎有些意外,不知是关中世家子弟还是别人。只是,莫要打扰了自己休憩。

“主君,吾前去询之!”

“嗯!”

杨彪点了点头,领着杨修,径直走入亭间。

安坐之后,也一直注视着那行车驾。

稍后,管家便回来了。

“回主君,此行乃是庐江周氏子弟周瑜,以及下邳东城鲁氏子弟鲁肃。”

杨彪沉吟片刻,言道:“请其二人前来入亭一叙。”

鲁肃,杨彪没听说过,不知何人。下邳鲁氏,也并不出名。不过,庐江舒城周氏,不得不重。

“阿翁,又有人来了!”

杨彪沉思之间,旁边的杨修,指着东边开口言道。

杨彪抬目观望,只见两辆车驾,缓缓行来。

不知又是何人?

很快,周瑜与鲁肃,便来到亭间。

两年未见,周瑜显得更加成熟稳重,行至大方。

“后进之辈瑜(肃),拜见杨公!”

周瑜有姿容,鲁肃成稳健,二人行礼过后,杨彪便是眼前一亮。

没办法,杨修都愣愣的盯着周瑜,不敢置信还有人居然比自己帅!

“庐江周郎,果不虚言。早便听闻周郎有姿貌,善音律,稍后可否抚琴一曲助兴乎?”

杨彪欣喜之意十足,面色和蔼,颇有爱切之意。

“为杨公抚琴助兴,瑜求之不得!”

周瑜并没有因为杨彪的要求而生气,不值得,况且有人愿意欣赏自己的音律,何乐而不为。

“这位,便是下邳鲁肃了吧。亦是如传言半,稳健之余,不失雅致啊!”

杨彪当然不知道鲁肃是谁,不过周瑜跟鲁肃同行,说明年岁相差不大。唔,至多比修儿大个两三岁。

不过,鲁肃却是显得面色成熟稳重,这样夸怎么着都不会错!

“杨公谬赞了,肃焉能当之稳健!年岁尚轻,还需多多像杨公请教!”

“好好,今日见之周郎、鲁肃,实乃幸也!来人,取美酒来!”

“多谢杨公!”

周瑜与鲁肃拱手行礼致谢,寻案落座。

正值此刻,一中年人,亦是带着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徐徐走来。

“文先兄,许久未见啊!”

相隔甚远,那中年人便扬声呼之。

杨彪一怔,注目观望来人,良久,这才发现居然还是熟人。

“季谋兄,汝,汝怎地在此?”

认清来人,杨彪滕然而起,径直出亭相迎。周瑜、鲁肃不认得来人,目光不由转向杨修。

杨修白眼一翻,冲着两人摇了摇头,自己也不认识啊。不过,立马起身,准备迎接此人。

周瑜、鲁肃亦是如此。

“文先兄!”

“季谋兄不是正在司徒府吗?缘何至此哉!”

杨彪疑惑相问。

那人摇了下头,言道:“衍心中甚累,不欲为之。打算回乡,修身养性,舔读诗赋,以度平生。”

“唉~时值乱世!”

杨彪亦是同感而发,转而又言:“来来,季谋兄,吾等且亭间相叙。正好,与季谋兄介绍两位后进小辈。”

“噢~早便听闻文先兄之子才华过人,名知郡县,今日可要一见!”

“哈哈~季谋兄身旁便是爱值吧。以某观之,亦非常人啊!”

“文先兄过奖了,正儿愚笨,吾之家学,尚未完业呢!”

……

两人边走边说,很快便来到亭间。

“修儿、瑜儿、肃儿,此乃法家名士法衍,还不快快来见过!”

“修见过伯父!”

“庐江周瑜,见过伯父。”

“下邳鲁肃,见过伯父!”

“无需多礼,无需多礼。”

法衍连连摆手,示意三人不必见外。顺手又向众人介绍道:“此乃犬子正,正儿,快来见过汝杨伯父以及诸位兄长。”

“扶风法正,见过伯父,见过杨兄、周兄、鲁兄!”

杨修、鲁肃、周瑜三人也是拱手回礼。

“好了,汝等四人,且去旁边叙旧。可莫要打扰吾与季谋兄相叙啊!”

“诺!”

凉亭不大,却也不小,供的便沿途行人停脚歇息。

杨彪与法衍对案而坐,饮酒畅谈。

“季谋欲先入长安?”

法衍点了下头,言道:“不错,听闻蔡师身居长安,位大周御史大夫,衍打算先拜见一番。”

“蔡邕,蔡大师!唉~”

杨彪突然叹了一口气,心中不知在想什么,片刻后微扬嘴角,说道:“既是如此,那季谋兄拜访蔡师后,可莫要忘了往寒舍一去啊!想当年,身在洛阳,吾二人相交甚密。短短数年,却是物是人非矣!”

“是啊,谁能想到这天下,突然就乱了呢!”

法衍神情落寞,附和了一声。

“不提这些,今日一见季谋兄,彪还是要多请教下法家之论啊!”

“文先兄客气了,请教谈不上,吾等论对即可!”

“正解!”

两个大人说的客客气气,倒是旁边的四个小家伙,热闹非凡。

“瑜兄,汝以为这天下将会何如?”

杨修面带笑意,提出一问。嗯~这周瑜确实厉害,方才论对诗赋辞藻,自己居然落了下风。

这怎么可能?

哼,比文采比不过,某就不信比韬略,还能比不过。

“噢~”

周瑜眼角一亮,诧异的问道:“不想修弟学富五车,文采过人,还懂得兵法韬略!瑜不才,还请贤弟先言!”

“那修便不客气了!”

杨修顿时神采飞扬,以为这周瑜不懂韬略,可却没看到旁边鲁肃抽搐几下的嘴角。

“如今汉室失常,天下群雄纷起。晋汉居并州,边骑如海,却苦于少民缺粮。相国居河东,骑步相间,皆锐士。钱粮富足,然地利已失,难就大业!”

“燕汉居幽州,施亦仁政,结连诸雄,声势赫赫。然内有公孙瓒,外有胡夷。四世三公袁本初,居冀州,甲兵精良,粮草充沛,又值连败公孙,威势正盛。他日,若去幽青,携三州之地南下中原,可成帝业!”

“四世三公袁公路,居江淮,据南阳,略荆州。可惜,处四战之地,又失大将孙坚,再无良帅。若其休养生息,招敛英杰。仗江淮之险,尽取江北之地。可南望吴会,北进中原,亦有成机。”

“陶谦占徐州,宵小之辈,文不能治一州之地,武不能安四战之雄,早晚必为他人所并。刘表下荆州,权谋机变,非比寻常。蓄养三年,以荆州水师之利,东进三吴。仗荆北之富裕,挥师两淮,皆上上策。”

“巴蜀刘焉、扬州刘繇,皆碌碌无为之辈,不谈也罢!”

杨修大气洋洒,论尽天下枭雄。

鲁肃紧蹙眉头,杨修所言并不差。而法正,面无异色,只是看了杨修一眼,不愧是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子弟!

第353章 批评第714章 犍为之战(23)第310章 唐姬第413章 宋斌归长安第511章 易水之战(7)第602章 重订盟约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470章 无题第278章 定关中第826章 张郃、高览第305章 孔伷兵败第706章 犍为之战(15)第78章 连锁反应第593章 白灾第813章 计议第356章 军改开始第226章 孰轻孰重第560章 临洛第550章 据殿死守第386章 鞠义第532章 飞熊破营第262章 孟津会盟第852章 天子行营第646章 两军云集第161章 美阳会战(1)第250章 调查司相助第734章 金榜题名(下)第638章 同赴死节第237章 将兵拒敌第140章 棋局第754章 河东第623章 奇兵第910章 破势(9)第515章 郭全父子第350章 三官通宝第794章 冬季攻势(20)第926章 弱蜀岂难分第52章 大将军府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923章 江油城第365章 送礼赔罪第489章 王子师第708章 犍为之战(16)第419章 屯兵武关第95章 北军抵洛第486章 杀于扶罗第608章 庙算第164章 美阳之战(4)第680章 江州第281章 请才第338章 首阳山惨败第12章 坐观城破第246章 战况第866章 乡里第566章 大军入城第7章 博弈第787章 冬季攻势(13)第486章 杀于扶罗第711章 犍为之战(20)第177章 美阳之战(17)第68章 愤!第580章 谋划第532章 飞熊破营第437章 奇袭西鄂第473章 意会第177章 美阳之战(17)第32章 鸣金退兵第788章 冬季攻势(14)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157章 倚城保军第274章 大业第428章 授学第181章 美阳之战(21)第24章 八拜之交第674章 刘焉病故第119章 青石岸之战(下)第418章 天下纷争第11章 杀人第851章 乱第249章 逃!第166章 美阳之战(6)第9章 远赴荆楚第131章 清剿第275章 入洛第450章 尴尬处境第185章 美阳之战(25)第402章 至离石第462章 鸿门宴?第480章 纳采礼第170章 美阳一战(10)第215章 祭奠第404章 三将相王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89章 安西将军、都乡候第416章 大肆封赏第928章 久违的杜伯侯第28章 碧玉年华第17章 拜将授爵第160章 周慎兵败(下)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