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觐见

陇县北门处。

“阿翁,孩儿率军出发后,您也带领家人前去洛阳吧!”

高诚拿着一张诏书,神色暗淡,递给高父。

高父轻轻一笑,并未再去看那诏书,安慰说道:“吾儿先行,为父稍后便携家人前往。

“嗯,好!”高诚应声,接过身边张安递来的头盔,又望了一眼前来送别的父亲,大声说道:“阿翁,孩儿去了!”

转身戴上头盔,翻身上马,径直朝着城北而去。

高父看着渐渐远去的身影,暗叹一声!

来到城北大营,早已集结完毕的八千将士,无不是顶盔带甲,旌旗林立。

“吾率骑兵先行赶往洛阳,彝凌,数千步军就交给汝了!”高诚骑在马上,对着身边的张任说道。

张任点头示意。

随后,两千精骑在高诚的率领之下,离开大队步军。

....

三月中旬,高诚终于带领两千精骑,抵达洛阳郊外。

此时的洛阳郊外,已尽是兵马调动。有受征召而来的壮勇,磨刀砺剑,准备上阵杀贼斩首立功。亦有数不尽三辅、司隶郡兵调集与此。更有左右羽林五军,开拔前往都亭。

左右羽林军乃是皇家禁军,一身甲胄鲜明,武器精良。此时,正与高诚所率领的两千精骑,擦肩而过。

望着那羽林军,高诚不禁感叹一声,真是天下精锐。

大汉禁军可不是后世朝代的禁军,大汉帝国的军队只有边军、禁军和郡国兵。正规军,实际上只有边军和羽林军、北军五校,这区区不过十万的部队。

而羽林军皆是由边军抽调而出,其战力绝对算得上天下精锐。

万余羽林军,一路向东,旌旗遮天蔽日。

“走!”

跟羽林军一比,高诚所率领的两千精骑,如同乞丐一番。尤其是又经过长途跋涉,全军将士皆是疲倦不堪,毫无往日的精气神。

高诚等人离洛阳外郭十里,遥眺前方。

神都洛阳外郭,东西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北倚邙山,南邻洛水,面积高达一百多万平方米,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外郭附有护城河,引的便是南面洛水。

护城河宽约十余长,滚滚河水冲荡,不知其深。

兵马自然是要留在城外,大将军府早有文吏作备、指引。扎营之地,位于洛阳城西,距离城门很近。

安置好兵马,高诚也应召入宫。

穿过上西门,便进入这座大汉帝国的都城。

越过城门重地,便来到热热闹闹的居住区。地面道路皆有青石铺就,两旁商铺林立,但开门做生意的很少。黄巾之乱,使得八州之地陷入烽火,让所有人都心有不安!

经过曜龙园之侧,从金市东侧主道穿过,又经复道,这才来到宫城的朱雀门。

由朱雀门进入,向北直至崇德殿,这个崇德殿并不是大汉朝议的中心,南宫的崇德殿才是。

汉帝刘宏传召自己,是在北宫正殿德阳殿内。

一路之上,高诚在内臣的引领下,早就看呆了...

宫殿数十座,恢弘华丽,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栉次鳞比,金碧辉煌,其中更有飞阁相连,使人行如踏空。

抵达德阳殿前,高诚再次瞪大了双眼。

两侧立有高大的石阙,石阙之上,有观。观是一种建在几丈高的高台上的建筑,可以远望。

这门侧两个门阙,竟高耸入云,抬首望去,竟不见其顶部。

殿前又有台阶,高二丈,花纹石作坛,白玉砌台阶。

走过台阶,来到殿室正门。

门侧黄金铸成的柱子镂刻着三带缠绕的花纹,并套以橘红色。柱侧皆立一名甲士,正是仪仗禁军。身高八尺,一身金甲,手持斧钺,注目正前。

“启禀陛下,振威中郎将已至。”

内臣进入殿内,躬身敬声说道。

“嗯!”汉帝刘宏仅仅是点了点头,示意下身边张让。

张让上前一步,高声唱道:“宣振威中郎将入殿觐见!”

“宣振威中郎将入殿觐见!”

唱宣声一直到殿外这几名仪仗壮汉大声吼完,这才方停。

高诚也立马正了下衣襟,整顿神色,抬步向殿内走去。

一入殿内,高诚立马屈膝跪下,大声高呼:“末将高诚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坐殿上的刘宏,眼睛一眯,嘴角微扬,道:“唔~此语倒是新奇,不错,不错!”

“爱卿快快请起,上前就坐!”夸赞一句,刘宏便再次开口说道。

高诚应声,又是叩首拜道:“末将谢过陛下!”

随后,起身上前,亦顺势观望一眼这大殿。

德阳殿非常大,往常用来招待文武百官所用,小了自然不行。殿内墙壁上画着优美的图案,红漆梁上镶嵌着青色翡翠。殿中又注有水池,其中花草不计,鱼类繁多。

上前数十步,刘宏正坐九尺阶上,头戴玉冕,珠帘遮掩,不见面容。身旁立一宦官,面上纵有朱粉,扔掩不住其老容。阶下左右,各有桌案四张,其上放置酒水、果类,其后又有宫女粉娥。

“爱卿快快坐下!”

高诚近前,刘宏也终于见到这位大汉帝国的新生良将。身材并不算很雄阔,比起那些力士,更显略瘦。清秀面容,倒是一副好囊容。只是,那清秀的面容之间,又透漏着一丝淡漠,一丝阴狠,一丝杀气。

高诚躬身拱手,喝道:“末将多谢陛下!”

完礼后,退至右侧桌案最下桌案落位。

刚一坐下,便有宫女斟满酒水。高诚抬首,专门注目这宫女两眼,直至刘宏声起。

刘宏见高诚坐下后,便盯着这宫女,眼睛一亮,心中暗想一番。片刻,这才笑声说道:“爱卿,来,与朕同饮一樽!”

高诚转回目光,举起桌案酒樽,大声说道:“末将恭敬陛下,望陛下福若东海,岁比邙山!”

“唔,好,好一个岁比邙山!”听着这新鲜词,刘宏心中不禁开怀,颇为悦色。

“朕居于深宫,自此北宫,便可遥望邙山。常叹邙山之秀,邙山之久!”

“末将居于凉州,那凉州大地空旷四野,南北数百里,东西三千里。闻凉州之西,尚有吾大汉西域长史府,东西万里之遥,南北数千里。直叫人心生向往,流连赞叹!”

高诚所答,牛头不对马嘴,但刘宏的话头本就不好接。

“是啊,西域长史府,幅辽万里,如今却非吾大汉所有!”刘宏感叹一声,举起酒樽,自饮。

高诚却是一笑,大声喝道:“陛下勿忧,待定了这黄巾之乱,末将必定为陛下再下西域三十六国!”

“彩!”

听到高诚豪言,刘宏不禁喝彩。

自从登基之后,就从未有人与自己提过西域长史府(西域都护府)。班定远之后,匈奴分裂南北后,西域就再不复大汉所有。原因便是——西羌。

“西域啊!不知朕在位之时,还能否归吾大汉!”

第776章 冬季攻势(2)第366章 子龑二周第746章 扑朔迷离第339章 损失惨重第442章 是岁,关中大饥第844章 国事多难第559章 予军第365章 送礼赔罪第189章 韩遂出逃第923章 江油城第294章 征伐之事第280章 并州牧丁原第216章 下乡第796章 冬季攻势(22)第703章 犍为之战(12)第401章 离石相王第420章 教学署第574章 国灭国起第172章 美阳之战(12)第381章 撤退第491章 安邑之变第187章 局势突变第580章 谋划第433章 离心离德第596章 新城第880章 驻军弘农第686章 汉夷自治第41章 悲喜交加第508章 易水之战(4)第303章 两难第787章 冬季攻势(13)第553章 平第518章 蔡玑第77章 天下局势第14章 衔尾追击第530章 人心向变第522章 徐荣借粮第735章 漩涡第229章 攻略陇西第644章 刘琦第685章 五溪蛮叛第791章 冬季攻势(17)第600章 袁涣第307章 困虎第498章 丰、授夜谈第509章 易水之战(5)第773章 旗云滚动第411章 焉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第362章 议阵第849章 相约合谋第249章 逃!第204章 传报第84章 折返洛阳第421章 造纸与立学第757章 时局难测第764章 朝会 废佃除旧第356章 军改开始第887章 江左易帜第593章 白灾第71章 辕门射纪灵第903章 破势第494章 蔺县之变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690章 雨第664章 两军调动第673章 氐兵第287章 失败的指挥体系构想第589章 汉中事第155章 阵战第53章 兵发关东第408章 阳谋第240章 出兵榆中第810章 汉军入冀第865章 纷乱不休第517章 善意的谎言第624章 丧家之犬第389章 界桥之战(下)第10章 直抵江夏第609章 甘泉宫第322章 虢亭会战(8)第435章 夜袭南乡第37章 只要首级第630章 漫漫长夜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76章 蒯良之策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621章 诸蔡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第783章 冬季攻势(9)第136章 惑敌第340章 回关中第851章 乱第782章 冬季攻势(8)第643章 休整第276章 拜访周府第171章 美阳之战(11)第224章 帛书第870章 军议(中)第717章 犍为之战(26)第19章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