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围城

两日后,朱儁麾下的一万将士,因大军赶到,士气稍微恢复一些。

再加上将领的来回鼓舞,总算是可以出城一战。

这天,天色尚早,三军刚刚吃完朝食,皇甫嵩便迫不及待的引领大军出城列阵。

汉军出城,这自然逃不掉黄巾军斥候的眼睛,当即报给了大帅波才。

波才闻讯,来到寨楼,注目远眺。

只见一支大纛先行,率先出城,其后数千精骑相继而出。再后面,便是那些汉军步卒。

列阵需要的时间很长,没有个把时辰,是完不成的。而步卒在这一段时间内,是最危险的。自从宋襄公之后,中国人就意识到了兵法的重要性。

到了现在基本上列阵都是先是列完一阵,然后再让其他士卒列阵。或者是两军相隔较远的话,便先列好阵,再前往战场。为的就是防止在列阵其间,对面那帮孙子偷袭。

皇甫嵩就没整个担忧了,六千骑兵在手,还尽是西凉铁骑以及三河精骑,战力非凡。黄巾军想要偷袭的话,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万步卒终于列阵完毕,形成三十个千人方阵。

阵型前推三里有余,处于黄巾军大营三里之外。十五个方阵共同组成中军厚重无比的大型方阵,左右两翼又各有四个方阵,其余几个方阵则守备大纛,同时充当后备部队。

而六千骑兵,则分别是高诚率领四千精骑,位列大军左翼后方。三河校尉引两千精骑位于右翼后方,两部骑兵随时都可以绕过左右翼,攻敌之侧。

这一过程,波才一直在观望,面上时而愁容不散,时而微笑不已。

“启禀大帅,汉军已列阵完毕,着人上前邀战喝骂。”

“哼,无妨,吾等安坐营中便是!”

于是...

皇甫嵩在大纛之下观望了一个时辰,都未曾见黄巾军出营。

而这个时候,高诚也跑了过来。

“将军,不行啊,这样等下去不是事!”

一见面,高诚就急忙说道。类似的情况,在三国演义中实在是太多了。

“波才这厮明显是要等吾军将士疲倦,再出兵攻吾。而且黄巾军不需要结阵,只会一拥而上。”

“子明,某知之。”皇甫嵩皱着眉头,继续说道:“传令撤军吧,骑兵掩护。”

“诺!”

高诚拱手行了一礼。皇甫嵩求战之心,自己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困守孤城委实太被动了。但自己可是知道后面还有天时啊,就在五月份。

城内粮草虽然不多,但坚守一个月尚不成问题。

鸣金声响,汉军缓缓后撤,求战不成,那便不能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多呆了。

关键还是现在天气已经有些炎热,时间一长,将士必然疲倦。

大军后撤,阵型依旧不散。

又有六千精骑压阵,看的波才一点出兵的欲望都没有。

三日过后,波才尝试攻打了一下长社城。

五万兵马攻城,三万士卒压阵。这一攻便是一天时间,却未曾取得任何战果。

黄巾军围城十余日来,日夜打造云梯、冲车,数量倒是不少,可委实对长社城造不成威胁。城内数万汉军,虽是新兵,可守城足已。

长社城虽无壕沟、护城河,城内物资却是不少。五千弓弩手,箭矢不计其数,甚至还有十张大黄弩这种守城利器。其余擂木、滚石等物,在那日求战不得后,皇甫嵩遣人制造了不少。

再加上有着皇甫嵩、朱儁这等名将在,黄巾军想要破城太难了。

若非朱儁退兵长社时,士气不振,不能于城外下寨,长社城更容易守。这几日来,皇甫嵩想尽心思在城外下寨,但皆被波才以大军压迫,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一时间,长社攻防战陷入胶着。

皇甫嵩想要跟黄巾军打一场阵战,但波才就是不给这个机会。而波才领兵攻城,却又打不下来,有时还会被汉军精骑趁机反击一阵,得不偿失。

唯独高诚在默默的算着日子,等待着波才换地方扎营。

这个时候,朱儁兵败的消息,也是传到了洛阳,顿时惊起一阵恐慌。

即便是汉帝刘宏都被吓了一大跳,更不用说洛阳周边百姓了,更是惊恐不已,生怕黄巾军杀过来。

朱儁兵败的影响力还是太大了,尤其是现在自黄巾叛逆一来,汉军皆是败绩。不是今天丢了一城,就是明日又陷一地。

中央主力大军出兵平叛,结果一路兵马刚出司隶大门,就被击败了!

唯一的好消息便是北方的卢植,终于赶在了黄巾之前,挡住了冀州黄巾南下之路。现在正战于界桥一线,使得青兖冀三州黄巾不能相聚。

紧随朱儁战败消息而至的,便是皇甫嵩被围长社。

对于这一点,朝堂重臣心中都有些计较。朱儁这一路兵马既然败退,那皇甫嵩肯定是要后退,保全退路,以免被黄巾军前后夹击,进退不得。

如今虽被困长社,但其主力未损,无伤大雅。

于是,曹操、袁术两人,应诏率领部曲,前往长社支援皇甫嵩。

曹操引兵五百精骑部众,率先前往长社。而袁绍兄弟二人,确是直奔汝南。

两人在洛阳的部曲,只有府上家奴,数量甚少。反倒不如直接回汝南老家,召集部曲,再前往长社。

而在曹操赶来之前,波才终于更换营盘,另择一地重新扎营。

五月中旬,汉军因为受到长期围城,士气日渐低迷,也让皇甫嵩打消了出城一战的心思。再说了,就算是出城,那波才也不肯战。

这一连二十余日,皇甫嵩都是愁眉苦脸。

唯独高诚不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越来越热,这波才终于重新安营了。

上城一观后,果见波才选择一片树林之旁扎营,周围丛草茂盛,以避毒日。

微微一笑,高诚便急匆匆的跑到县衙,见皇甫嵩与朱儁正阴沉着脸,看着军中舆图。

“子明何故面笑,可有甚喜事?”朱儁是闻声抬头一观,正见高诚面带笑容,疑惑问道。

皇甫嵩闻言,亦是看了高诚一言,随后再次趴在桌案上观察舆图。

“何止喜事,乃是大喜,大喜啊!”

皇甫嵩再次抬头,皱眉言道:“莫非朝堂援军已到?”

“非也,那波才迁营了,吾等破敌之机已至!”

第370章 合纵连横(3)臆想第814章 军漫于野第648章 平城第109章 杨府聚众第818章 宗员第449章 逆袭第410章 长治久安第434章 围剿之势第674章 刘焉病故第783章 冬季攻势(9)第902章 破势第196章 阵前斗将第64章 试探攻城第19章 家第735章 漩涡第284章 边军自述第694章 犍为之战(3)第285章 过武关第530章 人心向变第704章 犍为之战(13)第224章 帛书第636章 献俘阙下第552章 进第402章 至离石第661章 三爵制第819章 筹备第766章 朝会 六制第264章 愁云密布第460章 西域之远第890章 巧舌第645章 王氏第741章 游行示威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688章 马超第54章 百里无人烟第30章 轻兵陷阵第890章 巧舌第187章 局势突变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12章 坐观城破第801章 冬季攻势(27)第249章 逃!第794章 冬季攻势(20)第366章 子龑二周第66章 破城!第677章 蓄势第894章 水淹下邳第73章 败彭脱于西华第663章 援兵第277章 望风而降第194章 阵前赠酒第255章 养病第749章 震中第727章 犍为之战(35)第417章 春耕第788章 冬季攻势(14)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52章 两军对垒第249章 逃!第872章 予兵归乡第475章 休屠各第676章 逐利第90章 在下周瑜第438章 烽烟四起第360章 成军校阅第520章 封驳之制第758章 议兵第403章 丁原丁建阳第70章 帐内威逼第429章 巨马水公孙大胜第80章 欲纳降第887章 江左易帜第558章 作逆第28章 碧玉年华第404章 三将相王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548章 释嫌第97章 凉州现状第323章 虢亭会战(9)第173章 美阳之战(13)第540章 弥留之际第905章 破势(4)第828章 进军第751章 调兵遣将第582章 营城第464章 长大了自然会认字了第756章 禁足安邑第880章 驻军弘农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521章 明意第588章 结外第915章 定略(下)第510章 易水之战(6)第591章 密谋第355章 筹谋第852章 天子行营第315章 虢亭会战(1)第158章 周慎惨败(上)第122章 夏育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