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制强

不仅仅是赵国和大汉在讨论着战争的布局,身在长安的高诚等人,也是一样伫立在與图之前。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朱儁会如何做抉择!”

郭嘉洋洋洒洒说了一通,将整个战争前期走势几乎悉数道明。唯独留下一句疑论,供众人遐想。

“怎么,调查司没有关于朱儁的消息?”

高诚眉头微动,看向贾诩。

贾诩随即摇了摇头,言道:“没有任何王允与朱儁联络的消息,不过并州调查司最近几日损失了不少人。看来,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大汉绣衣使全力出动了。”

“那就说明王允与朱儁有联络了,否则绣衣使岂会如此大动干戈!”

郭嘉抱着怀疑的态度,道出心中猜测。

高诚亦是点头认同,言道:“若是如奉孝所言,那只怕袁绍不好办了啊。大军悉出,境内无卒,一旦张扬与朱儁合兵,奇袭邺城。袁绍要么撤军,要么拼死一博了。”

“不错,至于刘备、刘和,不论真降还是诈降,沮授与田丰肯定做下了准备。不出意外,当是乌桓人。但一切还不好说,赵国还有青州袁谭率领的三万精锐,还有曹操的兖州兵。如果邺城有恙,此二人定然全力救援。”

郭嘉随口接上一句,旁边沉默良久的钟繇,也言道:“说到底,还是王允的整体实力,无法撼动袁绍根基。不论如何,纵是王允胜上一筹,久持下去,也终究不是袁绍对手,一如燕国之覆辙。”

“大王!外臣有一言!”

就在此时,殿内由郭嘉带来的袁涣,却是站岀张口说道。

高诚还是讶异了一下,对于袁涣的能力,自己不太清楚。但郭嘉都极力推荐,那铁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此外,自从袁涣入长安以来,不受大周任何官司职闲,也不受自己的厚赏恩赐,颇有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的意味。

今日,郭嘉带其入殿,已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但没想到袁涣居然打算献策了!

“曜卿有何良言,且尽言来。”

“大王抬举,良言称不上,但涣以为事情未必就是调查司所看到的那一幕。无论刘备、刘和、朱儁,亦或是郭缊等并州人士,皆有真假之变。而唯一不变得便是赵国实力远超汉庭,既是如此,自当以削弱赵国为要!”

袁涣说完,拱手一礼,秉身归位。

“呼~”

郭嘉眨了两下眼睛,发呆片刻,随即冲着袁涣执礼致谢:“曜卿兄真辅国良言,嘉受教了!”

其余人在想通其中关键后,多是朝袁涣点头致谢,认可了这位被俘长史的才华。

一语点明惑中人。

正如袁涣所言,那些处于真时亦假,假时亦真的人物,确实是这场战争的核心焦点。可他们不应该成为大周关注的要点,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但赵国强大是不争的事实,汉庭想要一鼓作气,灭掉赵国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既然如此,那么大周为何要管那么多?

谁强就给谁挖坑,才是正理。

“今日有曜卿良言,实乃吾大周之幸。诸君,且以为当如何做,方不负曜卿善谏!”

高诚玩了点文字游戏,说完见袁涣表情并无异样,心中立马就有些小欣喜。

大周这些年,也储备了不少的人才,用来充斥官场。但如同袁涣这般,一对明目直视切要的大才,谁也不想就放着当个吉祥物啊。

“大王,臣以为可以第六军南下箕关。再遣使与楚王商议一番,助其夺河内,足矣!”

郭嘉带着坏笑,口中玉言轻吐。

话音一落,贾诩便是眼前一亮,摇着手指指向郭嘉:“奉孝真急智也,哈哈……”

“唉,郭奉孝,涣今日可是谢汝引荐之情,为大王出谋划策。汝这般转首坑害涣之故主,置涣于河地哉!”

与贾诩不同,袁涣口气颇有不悦,带着点笔诛口伐之意。

郭嘉回道:“曜卿兄,何以弃明珠,而不忘旧栎。大周雄据雍凉,君明臣贤,且取巴蜀,一统六合指日可待。眼下,正是匮曜卿兄这般大才之际,君当三思啊!”

“不错,奉孝所言正是。曜卿贤才,胸载五车,得君佐助,乃大周之幸!”

“正是,正是!”

殿内数人,立马开始劝导袁涣,希冀其能奉才于国朝。

袁涣抚额苦笑,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只是,楚王待自己不薄,前些时日也没少派使者入长安。

可惜,周王一心要自己留在长安,愧对了楚王厚意。

“诸君,曜卿乃国干栋梁,自有主张。如此强迫,非君子所为。”

高诚看众人急匆匆的劝言,不由顿感头大,拉拢人不是这么个拉拢法啊。袁涣方才已经有了点意思了,但也不能仓促急躁,此事非一日可行。

担心众人坏了事,高诚又转口与袁涣道:“曜卿,诸君心切,还望见谅。另外,孤有一事,烦请曜卿帮忙!”

“涣久居长安,劳幸大王厚爱,无以为报。今有所咐,自当尽力。”

袁涣迟疑了一下,心知这会是周王拉拢自己的手段之一,但也没有拒绝。

不担任大周的官职,也算对得起楚王了。君臣之义不能忘,被泽之情又岂能负。

而且,周王都开口请自己帮忙了。日后,也总得为自己考虑下吧。

“近些年来,孤之爱子一直求学于蔡师之下。只是,如今蔡师年岁日长,又于国朝多司要职,勤苦劳碌,孤于心不忍。若是曜卿愿意,可否代蔡师授学于犬子?”

代蔡师授学世子?

高诚说完,袁涣略微颔首,琢磨了两下后,拱手应道:“大王放心,涣必不负蔡师之名,毕生所学定悉数授予世子殿下!”

“好,好。来日,孤便让犬子,登门拜访。”

“诺。”

教导世子……

先前一直是蔡师之责,这是大王对蔡师的另一种恩赏方式。毕竟,有这份授学之恩在,蔡氏两朝荣贵,必不可少。

本来,随着蔡邕年岁欲长,不出数年,大王也将会为世子殿下另寻大儒相授。

只是不曾想,今日却落到袁涣的肩上。

想必消息一传出,怕是有不少名士,要捶胸顿足,暗自欣羨了。

第739章 路在何方第443章 逃荒第176章 美阳之战(16)第306章 围堵孙坚第701章 犍为之战(10)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503章 赵大大的第一次独自作战(中)第524章 魏军北望第834章 下晋阳第912章 破势(终)第827章 大戟士第732章 金榜题名(上)第299章 大战,起!第583章 边将权重第819章 筹备第860章 颜面尽失第81章 降者之命第175章 美阳之战(15)第863章 和平解决第256章 高氏嫡长子第269章 袭营(下)第420章 教学署第873章 拼人才第282章 大丈夫当如是第706章 犍为之战(15)第655章 局第646章 两军云集第837章 惊鸿第592章 应对第630章 漫漫长夜第378章 军民一心第624章 丧家之犬第607章 失郁郅第46章 大婚第522章 徐荣借粮第769章 乱第920章 势、力!势力!第275章 入洛第358章 大征兵第11章 杀人第746章 扑朔迷离第812章 肱骨第389章 界桥之战(下)第64章 试探攻城第496章 至蔺县第758章 议兵第530章 人心向变第222章 各有绸缪第25章 白衣雪夜袭城第706章 犍为之战(15)第706章 犍为之战(15)第26章 破城溃敌第840章 牵招第290章 蓄势待发第432章 意外第567章 礼、家、义、存第640章 胡骑走河西第265章 老骥伏枥第860章 颜面尽失第637章 河西第700章 犍为之战(9)第599章 胜第579章 赵盛第746章 扑朔迷离第906章 破势(5)第608章 庙算第529章 河东之争第746章 扑朔迷离第917章 粮站第440章 欲图合纵第669章 退兵第899章 震动天下第548章 释嫌第611章 张猛、王国第448章 袁术称王第118章 青石岸之战(上)第74章 分兵南下第865章 纷乱不休第502章 赵大大的第一次独自作战(上)第341章 洛阳群雄第754章 河东第738章 落子第180章 美阳之战(20)第796章 冬季攻势(22)第646章 两军云集第593章 白灾第627章 具装甲骑神威第26章 破城溃敌第774章 进退两难?第139章 朱儁请辞第93章 无题第837章 惊鸿第377章 军第715章 犍为之战(24)第875章 湖中阁第330章 虢亭会战(终)第238章 平襄第53章 兵发关东第42章 服丧第430章 张兵伐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