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雨

一夜暴雨过后,水涨三尺。

纵是如此,天空中仍旧不断落下的雨滴,让周朝上下众人皆是愁眉苦脸。

他们仿佛看到了前些年的那场大灾,那场差点没了整个关中的洪灾。

而眼前的这一幕,与当年何曾相似。

但现在,经历过一次抗洪之后,周朝的抗灾能力也是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在救援兵力、物资援助方面,也不会再出现类似上次的那种浪费。

长安城内,水没脚裸的情况下,仍有着数不尽的人在来回奔走。

有军人在行进,有商人在运输着货物,有民夫赶着驮马拉着粮秣。还有丁壮,扛着锄头、木锹等物,在街头小巷忙活。

长安城很大,居住的人口很多,地底下的排水系统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只是,突然暴雨来袭,这排水体系显的是那么脆弱。

北城是情况最好的,地处高处,街道间根本看不到积水。而其余三处,却是积水遍地,一时间难以排出。

出了城,状况更差。

仅是一夜浸泡,大多数道路都变得泥泞不堪,只有由国朝修建的官道,尚可行人。

漫长宛转的官道间,一队队士卒与民夫掺杂在一起,押送着数不尽的车辆,朝着西面扶风郡而去。

扶风雨势最甚,受难百姓必然众多。

昨夜,仅是来自槐里的加急信骑,便有百骑之多,连夜传讯长安。

至今为止,国朝所知详情,已有数万百姓,面临着家园被毁,无处可居的情况。还有数之不尽受了风寒的百姓,难觅良医。

空中,小雨还在滴答滴答的落着。宛若长龙的队伍中,到处都是大呼小叫,噪杂间尽量维持着秩序。

一名名关中汉子,顶着斗笠,披着蓑衣,艰难的朝着远方前进。

身上的薄衣,早就被不断渗进的雨水浸透。脚下的草鞋,更是沾满了泥土。每一次抬步行进,都感觉如有数十斤之重,所费之力较往常数倍有余。

赶着的马车,两个轱轮上也是沾满了泥,驮马扯着重物,三步两晃,直看得身旁民夫吁嘘不已。照这样下去,马儿到了槐里,基本上也废了一半了。

陆路艰辛,水路倒是好走上不少。

大周于大明池训练的水师全部出动,百多艘艨艟、斗舰,携带着数百小船。载满粮秣,沿渭水西进,飞快向槐里驰援。

除此外,还有不少商船被军方征用,载装粮秣、兵马、医匠等……

扶风郡也没有放弃自己,趁着雨势小了下来,郡中亦发信骑,传告诸县邑,聚拢百姓。

雍县、武功、槐里,数万居住在城外的百姓,正在抢着家中储存的粮食。家小妻儿也悉数赶至高处,等待的积水的流逝。

百姓伤亡倒是不大,主要是昨天狂风,再加暴雨,使得不少人伤了风寒。以及屋舍被大风掀的体无完肤时,所造成伤亡。

真正大的伤害是一夜暴雨过后,田内的庄稼大多数都给泡在了水里,以及雨势突兀所带来的恐慌。

连国朝诸公卿都在担心这是不是又一场洪灾,更别提见识不广的村邑百姓了。尤其数距离渭水沿岸不远的村落,更是让村中青壮,守在堤岸一夜,观察着渭水水位。

不同于扶风诸县邑,被困在褒斜道的这支辎重队却是损失惨重。

山顶上一片不大的空地,一排排帐篷东倒西歪,还有的都不知道被吹到了哪里去。

三千来人的队伍,也是损失惨重,一边继续稳固营寨,一边收拢伤亡。

至于山道之中,可谓是惨不忍睹。

千余量马车,悉数浸泡在水中,还有一匹匹套在马车上的驽马,伫立在水中,露出个脑袋,嘶鸣不断。它们想跑,只是与车马相连,能活动的范围只有身旁一小块地方。

不少马屁都尝试着咬断套绳,却徒作无用之功。

山上的民夫们,一样无能为力。这个时候,别说驽马了,连下面的军粮都无法抢出来。

水太深了。

八尺高的汉子进去,直没胸膛。

似乎此段山道成了前后十几里路地势最低的一段,否则应该不至于有这么深的水。

与水势大小的相比来说,伤亡才是这支队伍目前最大的苦难。

死去的人不多,只有几十人而已,不足以让张军侯头疼。可高达六七百人的伤员,无医无药,对于士气的打击非常大。

屋漏偏逢连夜雨,到现在大多数人还都在雨里淋着,连个避身的地方都没有。

更让人绝望的是,他们被困在这里了。

斜褒道内,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方圆数百里,渺无人烟。

他们连山道都无法远离,因为不熟悉山中途径。靠着提前搬到山上的军粮,还能支撑个十天半月。到时候,就算是雨势不停,也方便其他部队找寻。若是进了山林,迷了路,那就真是死路一条了。

同样处于尴尬境地的还有苏则率领的大军,六七万人被这场雨势给拦住行路。磅礴大雨导致道路愈加难行,一日下来,全军行了不到二十里,就被迫扎营,等待后方辎重的抵达。

陇西内的战事,却是没有受到天气的影响,依旧在进行着。

由徐荣率领的第五军将士,驻扎在狄道城南十余里,与狄道城互为倚靠,抵挡着羌人的一次次进攻。

宋健声势不弱,四五万大军,比周国兵马多了不少。再加上先前大破两万氐兵,士气正值恢宏。可纵是如此,面对坚守不出的周军,还是丁点脾气没有。

攻城拔寨,并非他们所长。

甚至在徐荣看来,宋建帐下羌兵的战斗力,还比不上当年边章、李文侯那时强势。若不是各路兵马,相距甚远,羌人又锐气十足,自己仅凭第五军一军,就可以击败这数万敌军。

不过,稳妥持重,等待各路大军聚集,击退宋建轻而易举。也可趁此之际,顺势剿灭宋建,为下一次伐蜀,清楚周围宵小。

整个伐蜀之战的状况,徐荣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哪怕前线战报还没有传至军前,但败势已现。想必此刻,苏则也应该退兵归来了。

一手合众,确实不错。

第244章 使者为谋第618章 大雪纷飞第459章 休养生息第664章 两军调动第897章 转战第564章 入夜第500章 刘备请兵第68章 愤!第441章 南阳攻防第608章 庙算第365章 送礼赔罪第353章 批评第215章 祭奠第234章 回归冀城第856章 三士第336章 溃败第560章 临洛第829章 争城(上)第716章 犍为之战(25)第696章 犍为之战(5)第312章 失心第459章 休养生息第240章 出兵榆中第538章 魏王卓第796章 冬季攻势(22)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775章 冬季攻势(1)第134章 信骑第887章 江左易帜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445章 战火倾九州第924章 下江油第107章 勾搭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790章 冬季攻势(16)第34章 神医华佗第917章 粮站第349章 宣帝五铢钱第90章 在下周瑜第811章 焦灼之际第877章 无题第368章 合纵连横(1)第27章 督益州军事第408章 阳谋第730章 长安夜第929章 严、律、密、令第447章 传国玺易手第282章 大丈夫当如是第369章 合纵连横(2)第184章 美阳之战 (24)第281章 请才第769章 乱第467章 李义第581章 御驾亲征第404章 三将相王第795章 冬季攻势(21)第913章 定略(上)第427章 缘起第536章 两败俱伤第269章 袭营(下)第877章 无题第1章 良家子第677章 蓄势第775章 冬季攻势(1)第51章 朝会第170章 美阳一战(10)第683章 顿足第225章 牧马童第411章 焉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第581章 御驾亲征第694章 犍为之战(3)第562章 伏击第683章 顿足第137章 会军移营第529章 河东之争第75章 荆州才俊第36章 程包谏招安第585章 惨烈如斯第8章 募兵第737章 废佃户除私兵第516章 燕国困局第866章 乡里第635章 举城大庆第28章 碧玉年华第5章 点卯第711章 犍为之战(20)第406章 瞻之旧事第27章 督益州军事第603章 两军交错第222章 各有绸缪第553章 平第848章 究竟谁在第五层?第222章 各有绸缪第645章 王氏第247章 李相如归降第838章 溃第378章 军民一心第399章 虚张声势第882章 进军(上)第711章 犍为之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