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秀丽,居益州之首。
邛崃大山南端余脉,形成了这座名传后世的风景胜地。
此时的峨嵋地区,人烟稀少,除却东面山麓下,数百户人家居住外,谓是深山老林亦不为过。然其秀色,早已名传,尤其是益州本地,多神鬼之信徒。觅此神山,自是往向而来。
山麓间,也立起了一座道观。
这所谓的道观,自是与后世道观所相斐然。
金碧辉煌,耀目四方。
是为峨眉一名处,山中百姓,多畏其名,皆奉之如仙。
仙长道名为什,无人得知,只晓得其道术高明,妙法渊深,左近益中士族,皆趋之若鹜。
当任岐来到峨嵋山脚下时,帐下诸官吏早已安排十几万,于山中四处立下村落。又引领百姓开垦荒地,引水修渠。又以壮勇,南巡北察,堪觅良地,以筑坚城。
诺大的峨嵋山,自是不缺少可以垦荒的土地。尤其是东面,方圆数十里,广为原野。砍伐树木,烧林覆田,不消两岁,必有良田万顷。
两岁时间很长,幸运的是义军并非没有准备。
囤积在南安城内的粮秣,多数运送到山中储藏,再加上依山傍水,勉强还能支撑半年。再往后,就只能期望大周并没有放弃他们,使得他们能够从荆州或者汉中,获取一定的粮食。
任岐在下船后,第一时间就来到了这座道观,见到了居于此间的仙长。
葛玄!
江淮术士,一心向道,喜好游览名山。
峨嵋,作为蜀中名山,葛玄亦是趁机游历至此。再加上天师道张鲁,亦对这位后进之辈,多有欣赞,资以财富,结以诸士族,成此仙观。
潜居峨嵋数年,葛玄亦是深深体会到这座益州名山的风采,流连忘返。
“仙长,任府君到了!”
一名道童,素衣麻布,来到正在打坐的葛玄身前,执礼言道。
葛玄深吐一息,这才缓缓张开眉目,嘴角微起,笑言道:“好,玄当自出庭见吾好友。汝且先去烧些山茶,再采些果子。”
“谨遵仙长嘱咐!”
小童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折身而退。
葛玄一跃而起,宛若轻羽浮风,闲庭漫步拐入偏室。
不一会,再出现时,身上麻衣换成锦袍,松散的束发,也齐整扎住。又于腰间,挂上佩剑,宛如蜀中名士一般。
出了坐室,来到院中,凉亭之间,正有一人端坐静候。
“子峻兄,好久不见!”
葛玄相距甚远,便拱手虚向,喜意连连。
闻声,任岐亦是起身回首望去,见是葛玄已出,匆忙走出凉亭。
“孝先贤弟!”
任岐阔步至葛玄身前,抬手把住葛玄手腕,慰慰而言:“昔日与贤弟一别,岐自孤意,今终食苦果矣!”
“子峻兄,可曾悔之?”
葛玄心知任岐不过是心有忧愁,心中郁气难解,于是问道。
这一问,任岐倒是愣了下,沉索良久,才徐徐说来:“并无悔意。虽一如贤弟所言,战事不利。然,为李君等诸贤士,巴蜀之万民而奔波奋之,岐纵身死无悔!”
葛玄侧目相望,颇是有些不理解任岐。被刘焉所害的李权等十余益州名士,与任岐并无过好的交情,委实不止于此。
最先知晓二人举事的,莫过于己。那还是在三年前,益州士族的利益,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威胁。但是李权的身死,却让不少人义愤填膺。
可贾龙与任岐并非没有选择,比如向赵韪一般,顺服刘璋,未尝不可。
君不见今时今日,益州士族再度执掌大权,东州士人多为逃散。
又何必冒着三族夷灭之危,铤而走险?
“贤兄,吾等且安坐细谈!”
葛玄心中虽有疑惑,但事已至此,任岐等人也败退峨嵋,多言无益。于是,请其回入亭间,端坐详叙。
二人落座,只有清茶两盏,熏香一柱。
“兄长,玄观百姓,皆至峨嵋。不知日后有何打算,毕竟十几万生民,粮草不济,仅靠峨嵋,难以支撑啊!”
葛玄将话题引到迁徙百姓上面,任岐面色转而凝重,无奈的叹了一声,言道:“兄亦无法,杨洪在蜀中聚义兵十余万,反为蜀兵趁机一战破之。武阳坚城,也是士气日渐低落,坚持不下。好在,过江之际,送来了四十余万石粮秣,撑到年末不成问题。”
葛玄眉头一紧,撑到年末?
那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而现在刚刚进入八月份,距离明岁秋收尚有一十三月呢。这么长的时间,区区四十万石粮草,怎么都不足够。
再看向任岐,果见其面色有异,似乎欲言不发。
“贤兄,十几万百姓,为重中之重,但有用的到玄者,大可言来!”
任岐回首端望,感概言道:“贤弟甚至吾心,过江以来,岐日夜操劳粮秣之事。然不论入山狩猎,下江捕捉,皆不足需。而今,犍为四周,敌军云集,凡辈不能轻易出之。闻贤弟与汉中王、荆州牧皆交情不浅~”
“兄长放心,举足之事,玄必尽心竭力。”
任岐话音一落,葛玄就明白其意。以犍为义军的能力,想要突破蜀军重围,抢夺粮食根本没那个实力。剩下的唯一一条路,就是求援了。
去汉中,必是请周军南下,以缓解压力。去荆州,即是为打开粮道。
“贤兄,自荆州发粮,一走水路,一走牂牁。水路有鱼复、江州扼守,荆州水军实力虽盛,未必能进。只能走陆路牂牁郡,牂牁朱氏,玄有交结,其是否放行,犹未可知。”
葛玄略带担心的说道,毕竟现在围攻犍为的也有牂牁朱氏兵马。且南中以雍氏为大,朱氏敢冒此不韪,必然索以厚利。
这一点任岐倒是不担心,面色一缓,言道:“无妨,贤弟尽力即可。且牂牁朱氏,久居雍氏之下。贤弟可于其,只要朱氏暗中相助,待他日周王平定蜀地,必以其氏居南中之首。”
许下大话,还不简单。
任岐不知道周王会如何处理牂牁朱氏,但想来最多就是迁居长安,弱南中大族。可南中地势复杂,蛮夷众多,若无厚望者居之,必无法抚诸部民心,安南中之局面。
如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其他大族,代替雍氏的位置,来稳定南中局面。日后,民心一定,再迁豪族入中原,方为上策。
而朱氏,挡不住这般诱惑。因为,谁都看的明白,只要大周全力以赴,蜀中根本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