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冬季攻势(17)

边让,兖州名士,心向赵王袁绍。

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边让也从来未曾掩盖,甚至在兖州大张旗鼓的为袁公拉拢士族子弟。

如此行事,自然是使得兖州牧曹操煞是不爽。

现在,曹操正式与袁绍决裂,自然不会忘了这么一个妄名之辈。

不等袁绍派人来联络边让,其首级就已经被挂在昌邑城头上,风雪交顾。

这一杀,自是镇住了兖州不少人心。尤其是一众士族,颇有些忌惮,畏手畏脚。在袁公与曹使君之间,他们真的算不上什么。手中没有兵权,连自保都尚且不足,何谈插手其间。

但对于边让被杀之事,士族也是做出无声的反抗。政令迟慢,卫戍松懈,民心鼓动,谣言四起。

可惜,曹操既然已是决意与袁绍决裂,又岂会没有考虑到兖州士族的处置。不同于周国的温水慢煮,曹操一顿快刀斩尽乱麻。

手下大将夏侯惇、心腹幕僚戏忠,坐镇昌邑。祭酒程昱安于东郡濮阳,调度兵马,进屯大河之侧。又有校事郎卢洪、赵达,刺举郡县,以明耳目。

中书典校事但有所奏,即关士族,必辄杀之,明清众事。

一时间,整个兖州都陷入中书典校事的恐怖统治之下。众多的兖州士族,也多是敢怒而不敢言,生怕为家族惹来杀身之祸。

最主要的还是没有外援,赵王大军一日不南下,他们就没有与手握重兵的曹操抗衡。

唯一能够周旋的手段也就仅剩下给戏忠、程昱等人使绊子了,可效果不能说没有,但委实不够看。

戏忠出身寒门子弟,对于世家大族的打压决心,更胜于曹操。整个昌邑城内,在其与中书典校事的高压之下,效率犹过往日。毕竟,刀子架在脖子上,没有人不会尽心尽力的办事。

而在最重要的东郡,程昱的手段可是丝毫不逊色于戏忠。整个东郡诸县邑,悉数由军队接管,实行军事管制。一应县令、长、丞、尉、诸曹旦有不用心者,轻者丢官去职,重则枭首示众。

杀人,程昱并不担心。

跟其他势力一样,兖州二百余万口,也不乏想要当官的人。尤其是那些寒门士子,虽然能力可能会差上一筹,但用起来顺心顺手,比起士族子弟强上十倍不止。再不济,军中多的是忠心耿耿的将校,充任地方官吏,足矣。

现在能力与否,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忠心。

面对实力强盛的大赵,兖州借此良机,脱离其身,其必怒之。北方战事如云,短时间内赵军主力断然不会南下。不过,仍旧要防范赵使游说地方,结伙叛乱,耽误兖州战略的布局。

如今,兖州上下八万精锐,可谓是倾巢而出。北面直临邺城的东郡大河北岸县邑,直接就放弃了。全军三万余人,退守大河南岸,结营联防。

东面陈留,曹操亲帅五万主力大军,兵临陈留城外。势力久受压制的张邈,挡不住曹军的步伐。

主力尽出,也就导致了兖州内部的空虚。

消息闭塞之下,没有几个人知道曹操究竟带了多少大军去了陈留,也自是不敢轻易造反。再加上戏忠以两千卒夜间筑营城东,夜出外入,告众曰为县邑之卒。更虚张声势,多布旗鼓,以民夫假其声威。

шшш ●Tтkǎ n ●℃ O 昌邑城内别说普通民众了,便是州府吏员都不知营内详情。

与此同时,青州的局势,也是异常让人感到意外。

青州刺史臧洪,自从坐镇临淄以来,可谓是尽职尽责。好义善施,爱民如子,严以律法,整顿吏治。又以流民充塞荒野,垦荒耕种,免其粮税。不过两岁时间,坐拥水利、煮盐之便的齐国、乐安,便恢复往日繁华。

万民安居,商贾齐行。

济南国,由于临近泰山,其内群盗肆虐,并非是臧洪心目中恢复生产的良所。然而,齐国和乐安二地恢复了生产,自然而然就带动了卡在西面的济南国。

所以,济南国的日子倒还算行,起码比之前在曹操的统治下,要好上几分。

不过,北面的平原郡就显得惨淡了许多。因为,平原郡横跨大河,扼守中原东部要道,乃是赵国入中原最便捷的道路。

袁谭在奉命东进时,便留下了心腹之人辛评充任平原太守。

平原郡在其治理下,只能说是勉勉强强,连兖州下属的郡都不如。这倒并非是辛评无能,相反其出身自阳翟辛氏,才学斐然。莫说一郡之地,便是一州之土,也足以运筹在握。

可赵国局势不同,也迫使着辛评不得不如此行事。

赵国长公子袁谭,出外为将已有数年,也治理了一阵子青州。可惜,长公子善于用武,而不善于理政,搞得青州人心怀怨。辛评担任平原太守,已经是在尽力给主公檫屁股了,可还是无法弥补当初赵军南下对百姓造成的伤害。

除此之外,辛评还要费尽心思,利用这区区一郡的资源,来为主公收敛人心,以定世子之基。

袁谭是为长公子不假,可赵国立国数载,仍未定下世子。伴随着二公子熙的成年,三公子尚的逐渐长大,长公子必须要放眼朝堂,而不是继续为国征伐了。

由是,平原故而疲倦。

平原怎么样,对于臧洪来说无所谓,反正自己管不到长公子的地盘。可东面的孔融,把臧洪膈应的不得了。

孔融的名望,不必多言,鲁国孔氏子弟。祖辈声名也罢,其自身名望也罢,总之在关东州郡之间,没谁会不给几分薄面。

然而,当孔融不给别人面子的时候,就挺恶心人的。

孔氏现在虽然还没达到后世那尊崇的地位,但也足以凭借祖辈列于士林顶尖。打杀不得,便只能僵持不下。

北海国、东莱郡,在其鼓动下,压根就不尊从州府号令。自己几次传召孔融以及东莱太守,皆未得果。

反倒是现在,孔融为首,领二郡国兵万余众,兵临临淄。泰山群寇以孙观、孙康、吴敦、昌稀、尹礼五人为头目,领贼寇三万于众,出群山攻济南。

曹孟德脱离赵国的消息传动青州时,臧洪已经顾不及去看这些了。早早的披上甲胄,领驻扎在临淄的八千赵兵出城,过淄水,屯东安平。

又责乐安国五千赵兵悉数西进,驰援济南国东平陵,以备泰山群寇。

臧洪手下兵马不多,林林总总算下来不过万五千人而已。两路大军分兵相抵来犯,后方诸县邑,几乎只能招募壮勇守城。

只有州治临淄尚余两千将士留守,不过平原辛评手下,倒是有精兵万余,可以为援。

第456章 蓟县内外第364章 钱币第422章 夕阳亭叙第87章 宫廷奏对第124章 去职、削食邑第768章 借卒第139章 朱儁请辞第394章 仁义之师第768章 借卒第890章 巧舌第547章 内乱第734章 金榜题名(下)第317章 虢亭会战(3)第189章 韩遂出逃第128章 策马攻城第798章 冬季攻势(24)第751章 调兵遣将第32章 鸣金退兵第583章 边将权重第92章 郭嘉郭奉孝第372章 合纵连横(5)第805章 赵兵西进第574章 国灭国起第371章 合纵连横(4)第513章 撤还长安第450章 尴尬处境第92章 郭嘉郭奉孝第164章 美阳之战(4)第256章 高氏嫡长子第527章 虞城生变第843章 大山第4章 骑军军侯第769章 乱第799章 冬季攻势(25)第866章 乡里第277章 望风而降第910章 破势(9)第560章 临洛第171章 美阳之战(11)第264章 愁云密布第327章 虢亭会战(13)第155章 阵战第514章 安邑诸公第101章 低配版具装甲骑第778章 冬季攻势(4)第136章 惑敌第122章 夏育南下第174章 美阳之战(14)第2章 终有离别第914章 定略(中)第934章 进略第804 冬季攻势(30)第578章 益南第599章 胜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672章 明武元年第715章 犍为之战(24)第722章 犍为之战(31)第430章 张兵伐术第597章 发!第113章 帝心第824章 庙堂魍魉第854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24章 八拜之交第725章 犍为之战(33)第625章 甘泉宫破第420章 教学署第547章 内乱第42章 服丧第196章 阵前斗将第196章 阵前斗将第538章 魏王卓第279章 臆想第124章 去职、削食邑第860章 颜面尽失第457章 欲擒故纵?第521章 明意第500章 刘备请兵第663章 援兵第259章 入河东第45章 天下纷扰第735章 漩涡第85章 夜入神都第833章 天子北驾第255章 养病第773章 旗云滚动第322章 虢亭会战(8)第27章 督益州军事第89章 安西将军、都乡候第306章 围堵孙坚第872章 予兵归乡第737章 废佃户除私兵第96章 出兵第365章 送礼赔罪第517章 善意的谎言第376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第761章 辩计第576章 许以厚利第351章 拜访蔡邕第159章 周慎兵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