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破势(7)

东缗县外。

桥蕤引楚军四万余众,聚集在此,离昌邑仅五十余里。

在东缗西面,还有张勋率领的主力大军,八万之众。整个昌邑城,都已经被楚军团团困住。

周围县邑,几乎也尽数被楚军占据,曹军在整个兖州战场上的局势,几乎是濒临崩溃之际。区区三万人防守昌邑,兵力确实不少,可民心却是陷入低谷。

困守孤城,外无援军。

若不是还有曹使君长子曹昂身在其中,说不定昌邑城早就守不住了。

昌邑西城门楼上。

年纪轻轻的曹昂,披甲戴胄,手拄佩剑,煞是英武。

身旁则是几员身形高状的大将,皆是驻足观望城外楚军军营。

八万大军。

张勋打下了定陶,也将曹仁从梁丘城内逼了出来。交战之中,损失的兵力绝不下于两万之数,然而相比起那源源不断的援军而言,两万只是一个数字罢了。

河洛、颍川、陈国、梁国,四郡足足数百万口,来为张勋大军补给兵力。

此外,被占据的陈留、济阴两郡内,也有大量世家投向楚国。不仅出粮出兵,更为楚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

再加上东平、鲁国、济北三郡悉数叛乱,整个兖州只剩下东郡太守陈宫,引数千兵进军临邑。打算先行平定东平和济北的叛乱,重新打通与青州的联系,并且还可一解昌邑之围。

而泰山太守邓遂亦是招募壮勇、山民,出博县攻肥城,与陈宫南北呼应。

至于青州刺史陶谦,则整军备战,沿大河设防,谨防赵军南下。他手中兵卒不过万余人,真打起来也拦不住赵军,更多的只是保证青州这块退保之地。

脑海中回想着整个中原战局的状况,曹昂不禁暗叹了一声,看向曹军大将曹仁等人,言道:“昌邑乃吾兖州之要,几位叔父旦有所需,尽可与侄儿或仲德叔父言及。城内状况,侄儿还能压的住。”

“子脩放心,吾军尚有锐士近三万人,坚守昌邑绰绰有余。”

曹仁带着浑厚的声音,不仅是向曹昂说道,更是与其他人说来听。

夏侯惇、夏侯渊、曹洪等人,亦是环视这城楼上非曹、夏侯两氏之人。因为,彭城大战的未有胜果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有可能会成为楚军的内应。

“曹将军所言甚是。昌邑,稳如泰山!”

相比起曹仁这般军中大将明目张胆的威吓,那赵达的话就如同阴风一般,浸入所有人的骨肉之间。

抚军都尉赵达,中书典校事官长。

那一对阴狠的眼睛,每扫过一个人,下面的嘴角都会露出一丝讥讽。

从这场战争开始的那一刻,实力还比不上周调查司、赵刺奸司的中书典校事,就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昌邑城内。

四郡叛乱,赵达知道,但不在乎。

有陈府君和邓府君在,足以击败那些乌合之众。

城楼上的所有人兖州人士,皆默不作声,心中不断的分析着其间利益。

曹昂在此驻足沉思良久,直至日落西山。

————————————————

而桥蕤则在望着向自己军阵靠近的一支曹军部队,目光逐渐凛冽起来。

“报!”

“启禀将军,已探清曹军部队,乃曹操主力,大纛尚在其中。”

一名斥候飞马而来禀报。

桥蕤面色一喜,当即冲着身旁将校言道:“整阵,迎敌!”

真是没想到啊,曹操居然自己寻了上来,到手的功劳可不能飞了。

“诺!”

显然,知道曹操在对面后,众将也不禁心中激动起来。只要拿下曹操的脑袋,万户侯全然不在话下啊!

鼓号一起,出营列阵的三万楚军,保持着阵型,朝着曹军迎去。

距离渐近,桥蕤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

因为,曹军的阵型太混乱,甚至可以说毫无阵型可言。

约莫五六千人的曹军,虽然仍聚集在中军大纛之下,可表现的却是很随意。既无前后军,又无左右翼,彷佛就是一支游兵散勇。

这真的是曹操率领的精锐?

莫非,刘勋那边打赢了,击溃了曹操。否则的话,怎么都不符合脑海中曹军的形象啊!

“报!曹军来使!”

“传!”

疑惑中的桥蕤,准许了曹操派来的使者靠近。

一身儒甲,腰系白布,头绑丧巾,便是手中的节杖,都挂上白帆。

桥蕤目光逐渐凝聚......

“在下见过桥镇南!”

曹使恭敬一礼,抬起头来,显出沮丧的面容。

桥蕤点了下头,直言问道:“贵使何故以丧白束身?莫非,欲借此暗喻本将?”

声音有些冰寒,可曹使神容丝毫未必,摇着头叹息说道:“将军误会了,在下非是无礼,实乃心中悲痛难忍。曹公待吾,恩厚如山,无以为报,谨以敬哀。”

“什么?”

桥蕤身体一顿,抬目望向对面的曹军,隐约间倒可见有不少白布丧甲,但终难探究竟。心中升起的疑惑,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证实。

如果.......如果是真的,那可当真天所幸哉!

“走!”

桥蕤抬手示意众将,三军立动,继续朝着曹军压去。

“将军?”

曹使皱起眉头,不知道桥蕤想要作甚。

“贵使此来,所谓何事,途中可言。”

桥蕤留下一句话,驱马前进。

曹使无奈,只能踱步跟上桥蕤,言道:“将军,在下奉荀别驾之命,向将军请降。”

“请降吗?那本将还是与荀文若商谈吧,有些事汝做不了主!”

桥蕤头都没回,径直领军前去。

很快,来到曹军军前。

数千曹军根本没有戒备之意,个个沮头丧气,毫无士气可言。并且军前旌旗、鼓号,亦无调度,败军之师啊!

示意帐下将士隔百步列阵后,桥蕤胆大包天,径率诸将及亲卫进入曹军阵中,朝着那灰蒙的大纛而去。

留在阵中的楚将,无不是把心提到了喉咙眼,弓弩手更是准备就绪。一旦曹军围攻自家将军,势必发起进攻。

曹军没有动静。

自上而下,都知道他们效力的君主已死,也知道他们这群败兵要向楚军投降了。

也许,这场战争很快就会落下帷幕。

桥蕤见到了荀彧以及戏忠两人,也见到了曹军中的几员大将。

荀彧灰头土脸,衣饰批白,再无颍川王佐之风。

曹操头号幕僚戏忠,那个曾经让楚军极为忌惮的人,也终于露出其弱不禁风的身形。

躺在一张木板上,面色惨淡泛白,气息若有若有。

将死之人啊!

最终,目光落到大纛旁边的车驾上。

一辆很平常的军中运粮马车,却是以旌旗撑起了帏帐,四周挂满了丧布。

曹操。

曹孟德!

第543章 并国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73章 败彭脱于西华第3章 举将第651章 礼崩乐坏第91章 问答第822章 角力第432章 意外第846章 劝言第286章 常时法令第83章 北上第568章 一朝丰腴,一朝困苦第655章 局第378章 军民一心第35章 惨淡之状第664章 两军调动第39章 一汉当五胡第536章 两败俱伤第436章 战丹水第691章 负隅第802章 冬季攻势(28)第472章 子衿第258章 东进第281章 请才第67章 袁家嫡子第645章 王氏第274章 大业第763章 朝会 谬论!第43章 板盾蛮受降第444章 旧部第913章 定略(上)第854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748章 地龙翻身第886章 关东局势第419章 屯兵武关第111章 夜取冀城第821章 雁门关外第622章 墙式冲锋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592章 应对第69章 泄愤踏营第561章 设伏第537章 对峙第372章 合纵连横(5)第720章 犍为之战(29)第140章 棋局第643章 休整第652章 绝地第209章 国事第555章 王允退兵第595章 狼烟起第416章 大肆封赏第803章 冬季攻势(29)第57章 退保长社第345章 纸第343章 军制第275章 入洛第325章 虢亭会战(11)第140章 棋局第381章 撤退第517章 善意的谎言第325章 虢亭会战(11)第324章 虢亭会战(10)第453章 起居注第665章 伏兵第155章 阵战第924章 下江油第598章 乘火打劫第769章 乱第628章 当在今夜第86章 回府第199章 两驷胜之第859章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第86章 回府第355章 筹谋第498章 丰、授夜谈第256章 高氏嫡长子第252章 摧毁第9章 远赴荆楚第735章 漩涡第762章 朝会伊始第225章 牧马童第313章 欲出关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699章 犍为之战(8)第320章 虢亭会战(6)第641章 刘焉出兵第326章 虢亭会战(12)第309章 战局稍顿第136章 惑敌第386章 鞠义第327章 虢亭会战(13)第476章 订盟第221章 大局、大势第268章 袭营(中)第341章 洛阳群雄第487章 复议第780章 冬季攻势(6)第362章 议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