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北军抵洛

“子明,当真有平羌之策?”

盖勋坐于案前,呡着小酒,问向高诚。

旁边的郭嘉也是神色严重,自顾自饮。

高诚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凉州平羌之行,某心中已有定策,只是不知是好是坏!”

“哦?子明可言之一听!”

“此策定会掀起吾汉家儿郎,与边地羌族、鲜卑、匈奴、乌桓,乃至西域百族的战争。此策一行,凉州汉儿定会相助高某,奋起击羌!”

“到底是何计谋?”郭嘉眉头紧蹙,大汉的近况谁都清楚,真要与边疆诸胡开战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啊!

“来,汝二人上前!”

盖勋和郭嘉疑惑的对视一眼,靠到高诚身边。而高诚亦是起身附耳,低声说道。

良久。

高诚才坐了下来,轻轻说了一句:“明白了吗?”

“子明,万万不可行此策。若真如此,大汉万里边疆,定然生乱。”盖勋很是惊讶,不仅仅惊讶于高诚的奇策,更是惊讶于他的胆量。

真要按照他的想法来,大汉帝国必定如同武帝时期,开启北方、西方战事。不不,甚至于有可能南方也会再起战端。

这种战争,纵是胜利,恐怕大汉帝国这腐朽的躯体,也要瞬间崩塌了。

甚至,往不好的方面想,大汉帝国很可能战败。

并非不可能!

别忘了,大汉帝国现在还有内患,黄巾尚未平定,九州各地宵小隐伏。但只要此策一开,定然再度四起。内忧外患之下,百姓贫困,国力虚无,如何能战?

真要战败,使得胡夷入中原...

“子明,汝可否想过,一旦形势有变,尔便成了千古罪人!”

“不,不会有变,此策未必不能行!”旁边的郭嘉当即站了出来,惊讶过后的苦思,让自己想到了此策的可行之处。

“首先,西北羌胡以及西域诸胡,已经与吾大汉势不两立,战争不可避免。而北方鲜卑已经陷入内乱,骞曼与魁头争国,必然无力顾暇。”

“南匈奴修养生息时日虽久,但其皆在护匈奴中郎将掌控之下。纵是有所反复,亦是在并州之地。大汉精兵朝发夕至,不足为虑。”

“乌桓地处苦寒,幽州又有吾大汉精骑,还有护乌桓校尉。其纵然侵掠,也只能陷于幽州之地,威胁不了中原腹地。”

“行此策,诸多胡夷皆不足为虑。反倒是此策一开,凉州、关中、并州豪杰,定然欣然而入君侯幕府。西北边地百姓,也定然持刀杀胡,响应君侯。”

“骤时,只需些许帛财、官职虚位,便可齐聚西北士民之心。民心一定,羌胡便大势已去,凉州羌乱,最多一年时间,可破其主力。两年,剿灭残余。三年,安定边地!”

“吾等只要迅速击破羌逆主力,其余北方夷狄见之,定然胆怯,不敢生乱!”

高诚点了点头,郭嘉的回答可以说正是自己心中所想。北方最强大的异族鲜卑,陷入内乱,其余的也就羌逆还算的上一回事。

行此策,真的可行。

一旦成功,自己定然得凉州、关中民心。

当然,万事皆有不测之险。

真要是失败了,或者其余异族联合南侵,定然也是一场灾难。

不过,这也仅仅是提前而已。

甚至可以说,这个时候出现五胡乱花,未必是件坏事。

要知道,大汉帝国现在民心未散,那些胡人真要打到中原。全天下汉家儿郎会告诉他们,什么叫做一汉当五胡。

“元固兄,不必担忧!此策纵是有了差池,那些胡夷也入不了中原。”高诚口气坚决,目视前方,继续说道:“吾大汉儿郎,豪气存胸。胡人,不过跳梁小丑罢了!”

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袁本初、袁公路、孙文台、孙伯符、吕奉先、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公孙伯圭、董仲颖、马孟起...

诸葛孔明、荀公达、荀文若、郭奉孝、贾文和、庞士元、沮公与、田元皓...

这个时代,是中国文武最昌盛的时代!

什么胡夷,都是个渣!

高诚不怕,就算是全世界这个时候围攻大汉帝国,大汉也能干的过!

————————————————————————

数日时间,一瞬即过!

汉光合七年十二月三日。

高诚一身甲胄,伫立于广阳门外的军营之前。

身后七千骑士集结,其中近半是精锐骑兵,其余着倒也能看看上马一战。

平西将军何苗、建威将军傅燮、振威将军夏育、奉义中郎将张任,四人分列左右。

所有人都在观望着西方,北军将到。

时刻不久。

西南方向腾起一阵阵烟尘,高诚面色一喜,控马向前两步。

“应当是北军精骑到了!”何苗也是心喜,靠近高诚说道。

高诚点点头,目视前方,口中说着:“就是不知领军者是为何人?”

“嗯,北军中侯应该不会,毕竟下曲阳还有北军两校,应当是北军司马!”

“叔达兄消息通畅,不知这北军司马是谁,才能如何?”

“赵显,字伯达!并州人士,原是雁门关守将,后调入北军,充任司马。”

“赵显,赵伯达?”高诚低声自语。

烟尘越来越近,旌旗慢慢自尘土中显出。

一名名身披甲胄的骑士,也看到了出营列阵的汉军将士,慢慢降下速度。

两刻钟后,四千精骑列阵而行,身后烟尘已去大半。其间旌旗凛凛,甲胄布满遥灰,但无不是挺胸昂首,睥睨天下。

两军相近,高诚纵马上前,何苗等人也紧随跟上。

“卑职北军司马赵显,见过君侯,见过平西将军!”

“卑职三河校尉盛珨,见过君侯,见过平西将军!”

“二位无须多礼,快快请起!”

赵显、盛珨不等高诚上前,便下马躬身行礼。高诚也急忙提快马速,来到二人身前,一手扶起一位。

“有二位相助,诚何愁羌逆不平!”

“谢过君侯,能随君侯征战平逆,乃职下之幸!”

“好好,走,吾等入营一叙。让诸将士好生休息,三日后再出征平叛!”

“诺!”

北军三校、三河精骑,共计四千将士,战马更是近万。加上高诚麾下,一时间整个广阳门外,人嘶马嚼。

还好,广阳门外的军营,原本是平黄巾时所筑大营。曾经容纳数万壮勇,现在装个一万精骑,也勉强足够。

入了营帐,自然是高诚居坐首位,这一点无需置疑。

其他人等,各就其位。

赵显、盛珨刚刚回到洛阳,高诚也未与其谈起出征事宜,只是作以庆贺,接风洗尘。

第50章 求解党锢第220章 生恨第82章 摔樽为号第159章 周慎兵败(中)第118章 青石岸之战(上)第707章 犍为之战(16)第204章 传报第559章 予军第300章 卓军失利第504章 赵大大的第一次独自作战(下)第863章 和平解决第252章 摧毁第476章 订盟第249章 逃!第213章 民情第407章 使蜀第166章 美阳之战(6)第772章 天子气第328章 虢亭会战(14)第239章 声东击西第622章 墙式冲锋第475章 休屠各第172章 美阳之战(12)第56章 朱懏兵败第769章 乱第502章 赵大大的第一次独自作战(上)第915章 定略(下)第308章 困虎之挣第546章 阵仗第489章 王子师第879章 二事第399章 虚张声势第592章 应对第656章 追赠第35章 惨淡之状第543章 并国第214章 军政民务第416章 大肆封赏第444章 旧部第36章 程包谏招安第919章 抵关第521章 明意第861章 阵前相会第527章 虞城生变第253章 殇第388章 界桥之战(中)第862章 割疆划界第384章 数千里之灾第501章 晋王死讯第133章 阎行之勇第732章 金榜题名(上)第869章 军议(上)第219章 凉州刺史第934章 进略第224章 帛书第632章 战事酣酣第806章 回师第749章 震中第726章 犍为之战(34)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390章 界桥之战(终)第314章 虢亭会战始第863章 和平解决第858章 大汉风骨第290章 蓄势待发第160章 周慎兵败(下)第297章 帝业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138章 阎象第16章 阵战黄穰第868章 占卜第325章 虢亭会战(11)第344章 甲乙种军第739章 路在何方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482章 纷争再起第632章 战事酣酣第362章 议阵第559章 予军第627章 具装甲骑神威第393章 博弈第60章 长社大胜第328章 虢亭会战(14)第445章 战火倾九州第829章 争城(上)第830章 争城(中)第363章 大练兵第187章 局势突变第937章 荆军失利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272章 意欲何为?第513章 撤还长安第435章 夜袭南乡第720章 犍为之战(29)第415章 建国称制第384章 数千里之灾169章 美阳之战(9)不用想章名真好!第97章 凉州现状第925章 行阵入江河,截水断流!第762章 朝会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