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

经过这几年的过渡,到了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胡楚元的工作量就明显减少了非常多,人也安逸多了。

这两年间,中南海和府右街、南长街成了总理府衙门的主要集中地,特别是在南海区域,已经是京师重地中的重地,光绪帝载湉偶尔也会到南海的勤政殿商议大事。

胡楚元和家人则住在紫光阁,次辅张之洞和外相张百熙同样住在附近。

因为胡楚元的身份比较特殊,紫光阁一带重新修建成单独的园林,名为资政园。

此时的燕京和几年前也截然不同了,最大的变化就是满人撤离的太多,很多都是强制撤走的,只有恭亲王、醇亲王、肃亲王三系被留了下来,集中住在北海和后海之间。

在资政园里安静的住着,胡楚元也变得特别的幽静。

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他现在就在这个不惑之期,除了还是找不到中国未来的突破之路外,对于整个中国不断崛起的趋势,他已经可以把握住了。

在巨额投资的刺激中,截止1897年12月,中国煤矿年产量达到4084万吨,铁和钢年总产量达到627万吨,仅次美、德两国,已经超过了英国,而这几乎都取决于中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并且,中国的钢铁炼制企业几乎都很幸运的独享了本国铁路发展所带来的推动效应。

铁路总长达到7.3万公里,一举超过法国,成为世界上铁路前五强。

中国的铁路工业基本都是在自己引进技术生产的状况下完成的,特别是钢轨等基础型材方面,自己提供的比例几乎占到了95%,假如排除1890年之前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京汉铁路修建过程,为了追求速度而外包给美国人之外,此后,国内铁路建设的所有合同都牢牢的掌握在本国商人的手中。

受此影响,中国在机械、钢铁、煤矿等方面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在江南和华北,有轨电车已经开始出现,电气铁路的里长也在稳步增加。

纺织、钢铁、化工、电气、造船、机械、冶金、瓷器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工业,特别是纺织工业,目前已经牢牢占据着世界头号纺织出口国和第一大纺织工业国的地位,不可否认,中国的纺织奇迹很大程度是建立在两个奇怪的模型上,即低廉的劳工成本所产生的低端纺织品的价格优势,以及生丝垄断经营所产生的高端丝织品的优势。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中国一直从美国进口毛纺,以满足高端纺织品的出口需求,但随着山东畜牧和东北畜牧业的发展,中国也逐步引入了外国的羊种,并且用了非常的力气进行推广。

围绕着铁路,两地的毛纺品都可以很便捷的输入到青岛、天津这样的新兴纺织工业中心,而上海则固执的使用着美国的进口毛纺,这是因为出口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纺织品总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而国内的毛纺加工业还不能像英国人那样做到非常精细的地步。

在传统的农业领域,随着化肥和机械耕种的推广,以及畜牧业和其他技术上的改良,加上大规模的农业基础投资,中国农业总产值相比1878年增加了14倍……关于这个数字,实际上也存在着物价指数和外汇兑现率的问题,但平心而论,粮食总产量,特别是谷物产量确实有着大约4.5倍左右的增长,东北的开禁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确是国内禁烟的成效,大量土地不再种植鸦片,而是改为种植谷物和棉花,这个现象在山东、河北显得特别明显。

然而,这一切的数据其实都可以忽略,真正值得胡楚元关注的是国民平均收入和物价指数。

随着《贵金属管制法》和《银圆券法》的实施,国内已经逐步用清圆券取代了银圆,这使得国内货币供应更为充裕,在上海,工人的平均月收入已经达到32.7清圆,相当于美国平均标准75%。

伴随着这个大幅度的增长,中国的物价也在提升,但增幅远不如收入的增长,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增加了四倍,其他经济作物产量的增加更为明显。

其次,另一个重要的数据是城市化的比例,根据内阁总理府的大略统计,截至1897年底,中国城镇居民的数量已经从3400万人增加9300万,占总人口的24.5%。

这个数据就意味市场容量在激增,百姓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某种程度上也必须去消费,而这正是纺织工业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以马鞍山县城为例,这是一个几乎完全依靠富国系资本和技术建立起来的新县,从开始投资到今天不过有十五年的历史,如今却拥有超过70万居民。

当地最为核心的企业是马鞍山钢铁机械总厂,它每年的生铁、熟铁、钢及特种钢的总产量约在220万吨,其中,钢及特种钢占据一半,直接雇佣工人2.7万人。

这个数据和美国的卡内基钢铁厂大致相当,围绕着这家厂的采矿场同时雇佣着0.4万名采矿工,为这家工厂提供电力的马鞍山电厂,为工厂提供运输服务的劳工,以及下游的六十多家生产刀具、农机具、曰用钢、链条、钢索、五金等加工厂,上游的模具厂,仅此关联而出现的工人就有十多万人。

在马鞍山,同样存在着另一家巨型的国有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的马鞍山总厂,涉及到造船、枪械、蒸汽机、汽轮机、锅炉等多家工厂。

除此之外,还有和电厂配套综合利用的水泥厂、玻璃厂,以及为了解决当地工人婚姻问题的纺织厂、缫丝厂,配套解决煤矿和其他矿石的化工厂、化肥厂。

在这两家巨型工厂的聚集效应中,马鞍山县在短短十五年间就成为了江南六省中仅次于上海和福州的工业重镇,拥有数量多达30万的工人,其余的人口大体是伴随而生。

和之相对应的,极为类似的城市就是纽卡斯尔和匹兹堡,都是依靠地方矿产迅速崛起的工业城市。

类似的情况在国内并不是一家,包括莱芜、大冶、淄博、鞍山、徐州都在以快速的方式崛起,在湖州,每年的采煤量也达到了三百万吨,在永春、德化、龙岩、泉州等开发更早的福州城市,采矿业正成为当地最主要的经济命脉,福建省的铁矿石每年开采量都达到350万吨,支持着福州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

在福州,整体的工业经济规模还要远大于马鞍山,并且拥有更为庞大的纺织业和茶业、家具业。

由点及面,自此就可以看出晚清经济在这种质的层面上的变化。

这种变化同样体现在税收上。

1897年,实行新的税收政策后,清政斧岁入激增,总额达到4.92亿清圆,超支规模却高达3.7亿清圆,主要依靠出售官股来维持开支的新增长,而主要开支都集中在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国民教育经费支出首次出现,当年支出3400万清圆,用于在各地筹建义塾、学堂,官办义塾、学堂一律采用义务教育体制。

在这一年,满人奉养和宗室奉养、内务府奉银总额骤降到2580万清圆,海军军费支出为6200万清圆,八旗营支出几乎拆开,整个绿营、练军和新军的陆军军费总额为7420万清圆。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总军费大体维持在前几年的标准,但在海军的支出进一步增大,陆军军费表面上是降低了,使用效能却大为增加。

随着湘军、淮军老妖逐渐死光,胡楚元也熬到了春天,将湖广兵团和江淮兵团筹建起来,原有的湘军、淮军陆续裁撤,梅启照死后,赣军进一步并入江淮兵团。

以叶伯鋆部的福州水师陆营逐渐壮大,扩充为闽浙兵团,加上张之洞手中维持着的青徐兵团,统称为四大新军兵团。

四大兵团开始采用师旅制,总计17个主力师和5个预备师,每个师1万人至1.4万人之间,炮兵纵的数量增加,且几乎都是接近一个团编制的加强纵。

胡楚元并不急着扩张,但已经着手进行陕甘宁兵团、两广兵团、西南兵团、东北兵团的组建。

所以,这段时间的胡楚元总算是可以悠闲一点……虽然,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必然造成物价不稳定的问题,对经济长远发展也缺乏维持姓,并可能产生更大的负面效应,但在目前来说,胡楚元还不急着考虑这些问题。

资政园,又一年的春天到来,柳绿花开,园中姹紫嫣红,碧波荡漾。

今天,资政园迎来了一个很特别的贵宾,夏威夷王国的利留卡拉尼女王和卡奥拉尼公主前来访问,昨天已经在瀛台举行了国宴招待仪式。

大国总有大国的气度,和以前不同,最近几年间,大清帝国的外交仪式开始变得更为体系外,充分能够展现一个世界大国的气势。

果不其然,利留卡拉尼女王和卡奥拉尼公主就被昨天的仪式给吓住了。

这天上午,胡楚元正准备陪伴家人简单的休息两天,女王和公主就迫不及待的赶过来拜见他。

反正也算是熟人了,胡楚元就没有准备太为繁琐的礼仪,简单的招待她们在花园里喝上午茶。

园中的美景固然美,在卡奥拉尼公主的姿色前,似乎就大为逊色了。

胡楚元幽幽的想着,幽幽的笑着,忍不住的开始怀念起夏威夷的风景,说起来,那里确实是他度过晚年生涯的最佳去处呢。

可以彻底的远离尘世,避开政治上这些纠缠。

生意?

他的生意规模已经够大了。

这两年间,他基本已经停止了范围上的开拓,集中资金投资于国内的重工业。

喝了一半杯的祁门红茶,卡奥拉尼公主便笑盈盈的赞叹道:“首相阁下,您的茶永远是这样的好呢。”

胡楚元悠悠的含着笑意,道:“如果贵国愿意,我可以让祁红茶业公司向你们提供宫廷专用的特级红茶……事实上,我一直相信这也是中国最好的红茶之一。”

利留卡拉尼女王不由得的赞道:“中国实在是一个庞大的大帝国,让我钦佩不已,连这样好的茶叶都有很多种呢,真是太羡慕了。那么,首相阁下,我们是否能和你谈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

胡楚元微微点头,继续的品着杯中的祁红。

利留卡拉尼女王当即说道:“事实上,我国也希望能像贵国这样进行更大规模的改革,将我国建设的更为繁荣……!”

不等她说完,胡楚元就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

利留卡拉尼女王续道:“问题是我们缺乏资金,也缺乏技术援助……这些年,在贵国的支持下,我们也建立了一些海军和陆军,可在总体的实力上来说,或许还远远不能保护我们自身呢!”

说着这话,她显得不无惋惜。

胡楚元问道:“华商的投资规模应该算是不错吧,在你们抵达之前,我特意让人查询了一下数字,总体上还是很不错的。考虑夏威夷王国的资源状况和人口,以及领土规模,这确实是挺不错的了。小国的生存之道其实并不在于扩张自己的财力和军事力量,而是保持稳定读力的政策。我个人认为,中国对夏威夷王国的直接投资反而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会对夏威夷的陈氏家族给予一些扶持,帮助他们在夏威夷更好的投资。”

利留卡拉尼女王不免有些失望,但也只能谢道:“那真是非常感激呢!”

胡楚元笑着,没有继续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利留卡拉尼女王就返回了自己的住地,而卡奥拉尼公主则做为胡楚元的朋友,单独留下来,继续和胡楚元闲谈着过去几年里,夏威夷王国的一些变化。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过去的几年间,夏威夷王国也逐步进行更多的改革,在政治构架上仿造英国,成立几个党派,可真正占据着主要地位的还是华人为主的夏威夷联合党。

由于联合党的实力过大,对夏威夷的影响力也最大,政局相对也就很稳定,各个部门都有官员,在实际的治理上也颇有成效。

两个人谈了谈,胡楚元才明白利留卡拉尼女王的真实意图——想要成为大清帝国的藩邦,获取清王朝太平洋舰队的保护。

稍加思量后,胡楚元和卡奥拉尼公主道:“做为帝国的首相,我当然很欢迎这件事,但对夏威夷王国和你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最好的选择。”

卡奥拉尼公主不免有些诧异,问道:“为什么?”

胡楚元道:“长远来看,中美之间的利益冲突还是存在的,你们犯不着冒这种险。你应该尽量保持夏威夷王国的读力姓,加大在国际上外交活动,确保获得更多大国的认可,同时在国内实施合适而宽松的治理政策,这是夏威夷王国的未来之路,也是最好的道路。”

卡奥拉尼公主沉默了良久,过了好一会儿才笑道:“多谢你的提醒,现在想起几年前的那一次巡访,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在世界范围内,也有更多的国家认识了我们这个小国的存在呢。”

胡楚元微微颔首,道:“在中美两个大国的保护下,其他国家就不会轻易敢打你们的主意,同时也要尽量确保自己既不完全投奔中国,也不完全投奔美国,对于珍珠港,长期的时间内,应该将它逐渐打造成允许更多国家海军停留补给的地方,让世界共享它。我想,这会是一个长期的和平之路。”

卡奥拉尼公主继续的点着头。

胡楚元并不是不希望中国扩大版图,而是这里面存在太多的矛盾冲突,即便现在成为唯一的宗主国,和美国的关系就不会再像现在这么友好了。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中国和德国虽然是天然盟友,但却不能正式结盟,剩下的盟国就只有美国。

中美合作,美国帮助中国维持在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而美国得到的好处是它的产品拥有更为广大的中国市场,并且可以借助中国进入中国的藩邦国市场。

包括朝鲜、北越和菲律宾,这些市场也一直是对美国开放的。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国,新的起点第一百七章 实在的华盟会第六十四章 见利不忘义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旗银行的作用第二章 左宗棠来了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欧洲采购战舰的道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里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击战(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八十章 这一年的生丝收购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战了第二十二章 雌雄龙骨第四章 八个坛子七个盖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国,终究是JP摩根的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抚(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厂和海军的新未来(上)第八十五章 中信国泰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触犯了中国的利益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争的阴影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业的根基第二百零二章 龙川战役——大山岩之死第八十八章 钮玉庚和缪荃孙第七十二章 梅启照的政绩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军争霸第二百五十五章 战争与发展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战(三)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六十七章 张灵普也是个人才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一百五十章 法国人终于来了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二百六十二章 远东的焦灼和国民教育计划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务全权督办大臣第二十三章 灭曹计(上)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来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亲王的大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六十三章 顾家的古董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旗银行的作用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战了第五十七章 密帐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礼第十六章 婚约和左宗棠的心声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缄元的教训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后的复出第十四章 江淮盐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两亿清圆的地产生意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击战(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国开始备战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来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岛战役(四)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岛战役(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开邺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杀胡楚元第一百三章 新民党太招摇第一百六十章 马尾海战(一)第三十章 中日生丝战争的起点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胁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战(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员第一百五十六章 云贵总督和滇军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来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学生的未来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报工作第三十九章 东京拍卖会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员长第一百五章 尼德兰的血债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九十章 任职福州船政提调第一百一十章 阿萨姆(二)第三章 胡雪岩的丧事和最赚钱的买卖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杀勿论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是背叛的背叛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一百五十六章 云贵总督和滇军第二十章 颜士璋推荐的七个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变化和李鸿章的邀请第三章 胡雪岩的丧事和最赚钱的买卖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东大战(二)阴险的刘铭传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员第二百六十二章 远东的焦灼和国民教育计划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乱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军的最后之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内相瞿鸿机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兰湾战役第二百九十四章 疯狂的中国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国,新的起点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后的备战第一百五十六章 云贵总督和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