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灭曹计(下)

梅启照则重新和胡楚元商议道:“你刚分过家,生意又大,周转上恐怕不是很灵活。这笔款子呢,我先和你支借,三年之内还清,年息按12厘算。我也想过了,如果四府的水渠都能疏通,很多旱田就能变成水田,明年的丁税就能涨一些,三年之内是可以还清的,也不用给百姓加赋派厘。”

胡楚元道:“那好,朝廷借贷,只要是三四年间还清,利息算作10厘就可以了,也算是我们胡家对朝廷和浙江的一点贡献!”

梅启照笑道:“那好,我们就这么说定了。”

胡楚元点着头,道:“绝无异议!”

这时,梅启照和曹景文道:“曹大人,我这个事办的怎么样?”

曹景文立刻赞道:“好啊,好啊!大人,您果然不愧是浙江第一名臣,此事利民利国,且不伤国力,更与民养息,实乃是百姓之福祉,天下之大幸啊!”

梅启照笑吟吟的点着头,道:“那好,我和胡骑尉还有点私事要谈,你先回去吧!”

“是,是!”

曹景文立刻领命,客客气气的和胡楚元、梅谦告辞,这才离开胡家大院。

等他走远,梅启照和胡楚元道:“我此次前来,另外还有两件事。”

胡楚元道:“大人请说。”

梅启照道:“第二件就是杭州知府的事,这个曹知府呢,你也看到了,我是很不满意,可他是闽浙总督何大人的同乡晚辈,我早就想动他,只是不愿得罪何大人!”

梅谦则恨道:“这个狗官,我见他一次烦一次。爹,既然楚元贤弟和何大人也是联姻之亲,不妨就让他写个信给何大人吧!”

“唉……!”梅启照冷然的抬手示意这个办法不妥,又和胡楚元道:“恐怕是要你帮忙,但不能由你出面,更不能和何大人说。人人都是护短的,这个曹景文是他亲自提拔的,也是他亲自塞到杭州知府这个肥差上来的,若是咱们明说,那岂不是证明何大人没有识人之能,只知道任用亲信?”

胡楚元想了又想,道:“这世界上没有钱摆不平的事情,这个人留在这里就是个害虫,既然不能查办他,那就只能调走!”

梅启照道:“这个事情,我已经盘算了很久,举荐他去京师回任京官,那倒是不难,难的是此人万一在任上错,朝廷还要追究我的责任。他如今坐着的位置已经是等同小半个巡抚的杭州知府,平调到其他省,哪里也没有这种肥差,我非要动手,何大人和他都知道我在玩鬼,曰后怕是要给我穿小鞋!”

官场……!

胡楚元听的无语,想了想,道:“我请教一个人。”

梅启照问道:“是不是请教颜士璋先生?”

胡楚元好奇的问道:“你怎么知道?”

梅启照呵呵一笑,道:“我此次来找你的第三件事情就是要好好谢他,万老尚书是我同乡,他已经回信给我,将颜士璋先生在京替我疏通的事情说了说。”

胡楚元笑道:“那好,我这就去请他出来。”

他立刻起身去东书房,将颜士璋请了出来,梅启照上前就拜谢道:“多谢颜兄相救之恩啊!”

颜士璋汗颜道:“梅大人多礼了,唉,空是虚长几岁,却是咸丰九年才及第,比梅大人晚了七年。”

梅启照笑道:“这又有什么差异呢,不知道颜兄是几甲几名?”

颜士璋更加汗颜,道:“学术不精,三甲二十九名,赐同进士出身!”

梅启照哦了一声,道:“小弟略有所长,二甲第二十八名,赐进士出身!”

颜士璋不由得再次感叹,道:“除了虚长几岁,哪里有资格称兄啊。”

听他们这么比啊比的,胡楚元实在是觉得很无聊,可这种事情只要是在清朝官场上都很容易出现。

梅启照和颜士璋谢了谢,两人才重新坐下来,继续洽谈杭州知府曹景文的事情。

听他们说完,颜士璋笑道:“这又有什么难办的啊,京城里贪官污吏多的是!随便找个理由和曹景文熟络一番,就以何璟何大人为缘由嘛,然后替他出钱疏通京师,请别人保荐,送他去四川做布政使。那里是丁宝桢的地盘,我保证他吃不了兜着走。丁宝桢呢,既不是湘系,又不是浙江系,资历更老,何璟是一点脾气都没有,活该认倒霉!”

只听这话,梅启照就忍不住拍掌叫好,道:“实在是妙啊,妙啊,可怜这个曹景文,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颜士璋笑道:“还有更绝的呢,既然他喜欢讹诈别人,那肯定是很有钱!咱们连钱都不用掏,就说我们在京师有关系,可以保他一个布政使的差事,让他自己出钱。”

“哈哈!”大家笑的更加开心。

梅启照忍不住和颜士璋道:“颜兄,我实在是虚做了几年的巡抚。”

颜士璋道:“非也,不是虚做,而是姓格使然。梅大人,勾心斗角,暗算别人都不是你擅长的地方,想要坐稳官位,还是要尽量做好本地的政绩,占据民声和政绩,你的位置才稳妥。和你差不多的人,恰好就是丁宝桢丁大人。”

梅启照默默颔首,道:“颜兄说的是啊,只不过,这政绩民声的事情还要劳烦胡骑尉多多相助!”

胡楚元拱手道:“大人放心,我肯定会尽力相助的!”

不管是做生意,还是投资政治,他都有一个原则——要么不投资,要么就一投到底。别说是几十万两银子,就算是几百万两银子,只要梅启照开口,他都会想办法拆借出来。

对于他决定推荐的那些人,霍鸿机等等,他既然关照了,更一定要关照到底,个个都得抬到一个新层次。

这是他以前吃到的一个教训,既然决定要照顾,就得用心,半途而废只会让自己难过。

颜士璋则道:“等将这个曹景文弄走了,我倒是另外有一个很厉害的人才推荐给梅大人!”

梅启照很有兴趣的问道:“谁?”

颜士璋道:“霍鸿机,湖南长沙府人,同治十年进士,如今任侍讲学士。他是万老尚书推荐的,我和他细细聊过,确实是一个值得重用的人才。万老尚书原意是让我回江浙后,和左宗棠左大人谈一谈,让中堂招去重用,可我觉得,不如先任用于浙江,再看功绩转调到江苏。对梅大人来说,任用他也能缓和您和中堂之间的那些事。”

梅启照默默点头,道:“那行,台州知府自盐务案被撤职查办后,吏部推荐了几个人,我尚未回奏,不如就先将他调入浙江。只等曹景文一走,我就将他再平调为杭州知府。算起来,他从翰林院侍讲学士的位置调任浙江地方的知府,有点吃亏,不知道他愿不愿意?”

颜士璋道:“我和他谈过,如今他已经是翰林院侍讲学士,这在翰林院中算是熬出头了,可真正想要熬出头,那怕是还要再等十年,人老珠黄,黄花菜都凉了,不如到地方做点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自己也是同意的,只要有合适的位置,他就愿意调任!”

梅启照道:“那行,就这么办吧!”

一般来说,翰林院侍讲学士调往地方就是担任一省的学政,随后就能提升按察使、布政使,最后是巡抚、总督。

关键在于从学政到按察使这一步是很艰难的,机会极少。

另外就是从侍讲学士平调到内阁侍读学士,向着内阁学士的道路挤,这就更难了,仅属于状元、榜眼和探花专用通道。

可霍鸿机有一个特殊利好——他是湖南人,这意味着他在湘系掌权的地方出任官员,远比在京城苦熬来的痛快,很快就能被提升上去。

谭钟麟就是这样的例子,几十年间无人知道,经过左宗棠那么一拽,几年间就出任陕西巡抚,现在又调任更为肥缺的江苏巡抚。

第二十章 颜士璋推荐的七个人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润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东大战(一)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里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义的关系网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干的恐吓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务全权督办大臣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国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二百一十章 卡奥拉尼公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亿两白银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诡道也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么个东西第四十四章 难以挤进的缫染业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关系就是好第九十五章 邓世昌和叶富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干的恐吓第二百二十章 一个恐怖的中国第七十四章 说曹操,曹操到第一百九十章 督战天下第七十三章 霍鸿机的前途第二十七章 来历不明的青花瓷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兰湾战役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县有朋的战略观第二百七十章 英国人的协调第一百九十章 督战天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国1922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六章 落魄进士颜士璋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员长蔡锷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国,新的起点第五十八章 徐老板又来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杀胡楚元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绪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银战争第五十一章 梅启照的配合第一百九章 阿萨姆(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杀勿论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争的阴影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内斗和外斗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国第一百五十六章 云贵总督和滇军第三十四章 西阵会社和若瓜德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为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抚(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汉奸卢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礼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杀驴是场梦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国威胁论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战(三)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战了第一百二章 兰芳共和国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岛战役(二)第三十七章 富绅云集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来了第五十五章 盐案风波第二百零四章 直隶总督胡中堂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条约第一百五十章 法国人终于来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绅(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袁世凯这个下属第二百一十三章 临时立宪第三十七章 富绅云集第三十五章 来自法国的若瓜德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歼”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扑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二百七十九章 伦敦会议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产的机会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荣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六十四章 见利不忘义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变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一百三十章 排华案风波(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为第一百五十章 法国人终于来了第一章 胡雪岩死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华案风波(一)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里第十四章 江淮盐案第一百五章 尼德兰的血债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乱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讲诚信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战后的新世界局势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乱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结盟的基础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一百六十章 马尾海战(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疯狂的中国第六十章 抄别人的家,发自己的财(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扑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亲和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