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隋唐大战(一)

汉中的战事结束,意味着隋唐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时值四月,风和日丽,天气舒适,正是最合适发动战争的最佳时节。

这天上午,在晋阳宫紫微阁半圆堂,三十几名大隋高官聚集一堂,商议两年来最重大的决策,隋唐大战的开启。

半圆堂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氛,这一天是所有大臣们都期盼已久,南方已经统一,占领汉中截断了唐军撤退巴蜀的后路,现在唐军只剩下关中一地,形成了困兽格局。

在半圆堂前方,摆放着一座木架,木架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是关中和关内的地图,杨元庆站在地图旁,给众多高官解释着眼前的局势。

“现在隋军在关内北道一带有十二万兵力,主要分布在东面的延安郡、上郡和西面的会宁郡,这次隋唐大战,我将再调动二十万大军,再加上汉中的四万隋军,实际上我们的兵力将达三十六万之众,再反观唐军。”

杨元庆将木杆移动向关中,继续道:“目前唐军在关中共有兵力约十三万人,分布得非常不均匀,在关西扶风郡有八万精锐,这是李世民的主力,而长安城有四万守军,但在关东地区却只有一万余人,镇守潼关和蒲津关,关东兵力空虚,但听说李世民已接管兵权,所以我估计唐军会向关东调兵三万,更重要是唐军多年来不断在关中地区征兵,已使这一地区兵源枯竭,无兵可征,顶天了也只能征到两万军队,这样一来,唐军最多也只有十五万军队,此战我们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不求速战速决,只要稳扎稳打。最多两个月内,便可拿下长安,统一天下。”

杨元庆的兵力分析引起半圆堂内一片窃窃私语声,大臣们都兴奋异常,三十六万对十五万,这是绝对的兵力优势,只要不出意外,拿下关中指日可待。但众人也清楚,困兽犹斗,这最后一战不是那么容易,尤其隋军出动三十余万大军,所耗用的粮食物资将十分巨大。

其实这也是杨元庆召开这次战前军议的原因,发动这次隋唐大战需要巨大的后勤支持。包括粮草、民夫以及各种军用物资,这些仅靠军队解决不了,必须靠朝廷以及沿途地方官府的支持,可以说,这次隋唐战役是举倾国之力而战,仅备战就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时,杜如晦走上前台,向杨元庆点点头,对众人笑道:“这一战。又要掏光我们的库房了。”

他的愁眉苦脸引来一片会意的笑声,杜如晦这才缓缓道:“目前太原的存粮还有二十万石,黎阳仓那边的存粮还有二十五石,加上各地官府粮仓也大约有十万石左右,加起来就有五十五万石,考虑到现在正是青黄不接之时,需要拿出十五万石粮食赈济去年的受灾农民,再留下十万石平抑粮价,那么拿出三十万石军粮没有问题。另外还有剩下的三百万只羊。也可以一并充作军粮。”

旁边杨元庆笑道:“现在已经四月了,再过两个月。夏粮大丰收,粮食就充足了,你不要吝啬,尽管放心大胆地拿出来,你的老底我还是知道的。”

半圆堂内又响起一片笑声,杜如晦又苦笑一声,道:“其实粮食物资倒无妨,关键是人力,我估计能调动三十万民力,时间是一个月,殿下看够不够?”

杨元庆沉思一下道:“动员五十万民夫,半个月,只是备战需要民力,后面的战争只要十万民夫便可,这样有问题吗?”

杜如晦向几名相国望去,众人都一了点头,表示可行,杜如晦便答应了,“好吧!就这样,一言为定。”

。。。。。。。。

四月的天气也是多变时节,就在朝廷做出了动员民夫的备战决定后,整个河东、河北和中原地区,又进入一片连绵不绝的春雨时节,但隋军的战备并没有受影响,仍旧按照计划发动了。

在西河郡宽阔的、满是泥浆的官道上,遮着油布的粮车、装有麦杆和干草的大车、辎重车,还有巨大的平底船,沿着汾水摇摇摆摆地、吱吱嘎嘎地向前移动。

天空中细雨飘飞,正是中原的多雨季节,垦过的田畦和路边的水沟都积满了雨水。远方的密林显出模糊的轮廓。

隋军踏着泥泞、冒着细雨,伴着吆喝和诅咒,杂着皮鞭的劈啪声和车轴的吱嘎向南下挺进,声势浩大,有如海潮。

不时可以看到官道两旁,躺着奄奄一息的牲口或牲口尸体,还偶尔有一辆轮子朝天的大车。有时一队骑兵冲入这股人流于是士兵们就不断地叫喊、诅咒,马也立起身子不停地嘶叫,一辆满载粮草的大车,就会滚下斜坡,车上的人也跟着滚下去。

前面,车辆的洪流中间,士兵排成长长的队列,踩着粘滑的泥泞艰难地行进。

人流中夹杂着运载刀枪、弓弩等轻武器的马车,押运兵就趴在车蓬,不断地有人跑出队伍,钻进田野,蹲下去。

再前面是高级军官的队伍,大队亲兵拥自己的将军,不时还可以看见几十辆医护马车缓缓北上,里面躺着患上急病的士兵。

几万大军列队向南疾行,一会走过一片密林,因争夺休息地方而骚乱起来,一会儿又展开队列,跨过小河,接着便有新的马车满载粮食和干草从两边涌入,偶然还有一小队斥候骑兵抢到这支队列的最前面。

再往前面是一座已经废弃的镇子,在去年冬天,这座镇子被肆虐河东的突厥人洗劫,全镇四百余人被杀,至今没有恢复,幸存的人都已转移到两里外的村庄。

小镇依然呈现出一幅惨遭兵灾后的景象,瓦砾和烧焦的木头堆中一堵残破的山墙摇摇欲坠;破碎的油灯,变形的窗户上扯着一张破油布在风中扑腾,还有几个恋家回来探望故土的老人,并排坐在一辆瘫倒的大车上,眼神阴郁而忧伤地望着从镇子里经过的军队。

与官道平行的二里外便是运河,数千民夫正艰难地拉着一队大船,发出低沉地、有节奏地、震人心魄的号子。

大船上装载着各种重型攻城器和兵甲,尚未组装云梯、巢车、楼车,船舷两边还摆着一排巨大的地听,船上还有粮食、草料,以及一桶桶的火油,都被重兵护卫着。

这支队伍是远道而去河东新兵,约有八万余人,主将便是刚从草原返回不久的李靖和伤势刚刚痊愈的裴行俨,他们的目的地是南方四百里外的河东郡蒲津渡口,行军异常缓慢,队伍已走了整整四天。

这时,一支数百人的骑兵队从队伍旁飞驰而过,马蹄踏过泥潭,溅起大片的污水,几名士兵躲避不及,身上脸上都溅满了污泥。

“我操你娘!”

一名士兵骂声未落,‘啪!’地一声脆响,满是污泥的脸上又多了一条血红的鞭痕。

几十匹马从他身边疾驶而过,带起一片风声。

“楚王殿下!”有人认出了骑兵队中的金盔大将,惊恐地叫出声来。

这队飞驰而过的骑兵队正是杨元庆,不过杨元庆并不是去河东郡,而是前往绛郡闻喜县,杨元庆得到消息,裴矩病危,他赶去见最后一面,然后掉头去关内道。

队伍又向前奔行了数里,前面一片树林内搭起一座临时大帐,大帐四周站满了巡哨的士兵。

骑兵队飞驰而至,一名军官看到了金边赤鹰大旗,吓得转身向大帐奔去,片刻,东路军主帅李靖和副帅裴行俨以及数十名文武将领迎了出来。

杨元庆翻身下马笑道:“还以为和你们错过了,这队伍居然长达五十里。”

“主要是辎重太多,拉长了队伍。”

李靖上前施一礼,笑问道:“殿下不是去关内道吗?怎么又南下了?”

“先去看看裴相国,他好像不行了。”

旁边裴行俨一惊,家主不行了吗?他居然一无所知,杨元庆看了他一眼,“等会儿裴将军随我一同前去吧!不妨碍行军南下。”

裴行俨却摇了摇头,“大战当前,卑职不能擅离职守,路过闻喜县时,卑职再顺道去探望家主。”

军纪严明,杨元庆也明白裴行俨的难处,便不再勉强,跟他们进了大帐,大帐正中放着一张沙盘台,刚才众人正在商议军情。

“有什么困难吗?”杨元庆走到沙盘前笑问道。

众人对望一眼,裴行俨挠挠头,“就是行军速度太慢了,到河东城至少还有三天。”

李靖又接口道:“殿下,我们刚才正说,这次没有船运物资,动用了大量人力畜力,行军有点不方便。”

杨元庆无奈地苦笑一下,对众人解释道:“其实太原也有三千多艘平底船,一艘船可以运送二十石粮食,那一次也只能运送六万石粮食,来回至少要三趟,耗费一个多月时间,原本是够了,但我和朝廷达成共识,只备战一个月,那么时间上就有点紧张了,所以动员民夫用畜力运输一部分,这样只要跑两趟便可,我希望在夏收之前,结束关中战役。”

。。。。。。。。。

第21章 建德逼反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12章 练武第31章 被迫受命第68章 西域来客第5章 动之以情第21章 谁为主将第33章 官场暗斗第30章 关中应对第10章 粮船不到第47章 独孤家将第43章 郢州祭母第20章 以诈对诈第15章 遭遇之战第16章 仁寿宫变(八)第93章 待君入瓮第12章 兵部调令第105章 虎穴奇计第13章 深巷小宅第37章 南郡出事第73章 隋唐大战(三)第77章 截杀突使第6章 梳理上谷第34章 发现敌踪第61章 动之以情第17章 东山再起第29章 祖孙会谈第17章 收网抓鱼第11章 仁寿宫变(三)第3章 南华之会第39章 泄露天机第12章 平乱夺权第149章 争夺棋子第14章 得罪小人第33章 北邙祭祖第9章 利益之争第7章 贺若之怒第62章 交换条件第35章 佳人同舟第5章 出海远征第36章 各有选择第133章 危险之物第22章 银甲小将第32章 最坏结果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54章 齐王之危第9章 临危下船第33章 棒打贵客第28章 二次谈判第38章 皇后之劝第25章 意外收获第16章 三千奇兵第4章 佳夕如梦第10章 一路追杀第36章 斗智斗狠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3章 世充评榜第21章 钱货漏洞第24章 以信立身第7章 秋风至杨第8章 假途灭虢第2章 冤家路窄第102章 血战沙场第10章 将帅交心第52章 轩然大波第16章 解囊救窘第27章 京城家信第20章 夜入武房第3章 兵临城下第1章 中元新夜第40章 孤胆英雄第22章 战略撤退第22章 庶叔积善第5章 敏秋心事第4章 客栈新友第7章 贺若之怒第3章 盂兰灯会第154章 夫人郑氏第59章 心有不满第14章 得罪小人第6章 阴山可汗第7章 初遇敌情第4章 紧锣部署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26章 离间之计第19章 关陇双贵第10章 反间之计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8章 假途灭虢第22章 北突求援第57章 药到病除第29章 请君入套第13章 收复齐郡第34章 断然拒绝第29章 运筹帷幄第48章 东线突破第51章 草原异变第7章 秋风至杨第29章 丰都事件第2章 帝王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