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杨氏希望

过了片刻,城门开启,太守杨善会迎了出来,杨善会年约五十余岁,身材高瘦,黝黑的脸庞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杨善会也是弘农杨氏族人,和杨素同族而不同支,按辈分,他和杨玄奖是一辈,他一直在河北为官,大业九年,族人杨玄感造反,但杨广并没有牵连弘农杨氏。

杨善会反而得重用,接任冯孝慈为清河郡通守,协助杨义臣杀死河北乱匪领袖高士达,被杨广嘉奖。

杨义臣被调回朝廷后,窦建德再次席卷而来,攻城掠寨,所向披靡,惟独和杨善会作战,却屡战屡败,杨善会成为河北抗击窦建德的中流砥柱。

在去年初,由于粮食不足,杨善会被迫撤军到魏郡,被封为魏郡太守,几个月后,由于屈突通投降李渊,副将尧君素败逃回魏郡,被杨侗封为魏郡长史,和杨善会一起坚守魏郡,。

此时窦建德在乐寿县惨败,窦建德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安阳城,令安阳城军民欢呼雀跃,杨善会也同样欢欣鼓舞,但他在欢喜的同时,也有了一种忧虑,安阳城何去何从?

杨善会笑呵呵走出城,对杨玄奖拱手道:“我听说你是在灵武郡,几时跑到河北来?”

“刚到河北,被任命为河间郡太守,所以来看看兄长。”

杨善会当然知道杨玄奖来安阳城的用意,他也不说透,便笑道:“我们也快五年不见了吧!来得正好,随我进城好好叙一叙。”

他带着杨玄奖进了安阳城,安阳城和长安的格局是一样,也是被分割成一个个街坊,中间是邺城大街,一直走到底便是魏郡太守府,走进太守府。进官房坐下。

杨善会给他倒了一杯热茶,这才叹了口气道:“被窦建德围攻了近一年,战争终于结束了,反而倒觉得心中空空荡荡。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

杨玄奖慢慢喝了一口茶,这才不慌不忙道:“二哥,有些事情你得面对现实,现在窦建德已经完了,河北已经被朝廷占领,你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你不可能再含糊下去。”

杨善会默默点头。他当然知道北隋不可能让自己再占领安阳不走,除非自己投降,可是此隋朝非彼隋朝......

他叹了口气问:“我有什么选择吗?”

“有!你有两个选择,一是投降朝廷,以二哥在官誉和资历,你会有很好的官职安排,如果你不肯投降,那么就是第二个选择。军队留下,二哥自己离开。”

杨善会低头沉思片刻,忽然问:“是杨元庆叫你来得吗?”

杨玄奖听他直呼杨元庆名字。眉头不由微微一皱,“二哥很反感楚王吗?”

“反感倒没有,只是他曾经的一些做法让我有些不满。”

杨善会也不隐瞒,坦率地说:“我是指他脱离杨家之事,当然,最早是杨家不对,把他赶出了家族,但后来杨家认了错,玄感还亲自要把他接回家族,他却不肯。哎!这未免有点太薄情了。”

杨玄奖摇了摇头,苦笑道:“二哥,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他之所以迟迟不回家族,是圣上在从中作梗,他也是没有办法啊!”

“圣上?”

杨善会有些糊涂了。他毕竟不是同支,只是有一些耳闻,具体的细节他并不清楚,杨玄奖便将当年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他,最后叹道:“当年他只有五岁时,我就感觉此子不同寻常,将来必有成就,可我做梦也想不到,他竟然是上天降给我杨家的龙种,他将是我们杨家的第一个帝王!”

杨玄奖想到十几年来杨家的坎坷和动荡,他不由热泪盈眶,激动得声音都颤抖起来。

“二哥,裴氏能成为朝中权贵,崔氏、王氏、卢氏,他们都能在朝中占有高位,为什么我们杨家却没有机会,元庆是杨家人,他只看他厚葬自己的父亲,便知道他并没有忘根,只是杨家无人,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二哥,是我主动要求来安阳城,我要劝说你主动投诚,我要让你成为我们杨家在朝廷中的势力代表。”

杨善会沉思良久,便对杨玄奖道:“这件事容我稍稍考虑,我要和尧长史商量一下,贤弟远来辛苦,先去休息吧……杨玄奖跟一名侍女下去休息了,杨善会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也被说动心了,他知道杨玄奖是杨元庆的嫡亲叔父,反而会得不到重用,很难进入核心决策层,如果是自己就不一样了。

他很清楚太原朝中情况,现在眼看裴矩、苏威老迈,五相又要增为七相,实际上是有四个名额,杨元庆会不会考虑在自己家族中选一人为相?

在弘农杨氏中,现在论资历论功绩,没有人必得上自己,或许真如杨玄奖所言,自己将成为弘农杨氏在朝中的势力代表,那自己就是第二个杨素。

杨善会为官清廉,在河北极为民望,在朝廷中也极受杨广和杨侗的重视,如果不是因为他能屡败窦建德,他也会入朝为高职,和所有朝官一样,他也要考虑自己的前途。

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长史尧君素出现在门口,“杨使君找我吗?”

尧君素也是个极为刚直之人,对隋朝忠心耿耿,当初屈突通投降唐朝后,还专门来劝过他,被他大骂一顿,但河东郡他呆不下去了,便回了自己的家乡魏郡,杨侗感激他的忠义,便任命他为魏郡长史。

正是尧君素和杨善会两人的默契配合,才使窦建德攻打安阳城数十次而拿不下,如果窦建德灭亡了,他们也到了该分手的时刻。

尧君素坐下来,没有吭声,杨善会也给他倒了一杯热茶,瞅了他一眼笑问:“你知道了?”

尧君素点点头,他已经得到了杨玄奖到来的消息。

“那你说说看,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如果不归降北隋,我们就无法在魏郡呆下去,是吧?”尧君素先问道。

杨善会叹了口气,“这是肯定的,如果我们不走,也不投降,军队就会到来,除非我们还继续抵抗下去。”

“不能让将士们再无谓牺牲了。”

尧君素反对继续抵抗,“给大家一条生路,只是我不想投降杨元庆,在我看来,杨元庆和李渊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伪装得更好一点。”

杨善会愕然,“莫非你想回洛阳?”

洛阳的局势他们都很清楚,王世充篡位登基是迟早之事,他们早已达成共识,不会为王世充效命,尧君素的回答着实让杨善会不解。

尧君素低低叹息一声,“我打算去一趟江都,拜祭先帝,然后我便回汤阴老家,归隐不出了,在我看来,隋朝已经灭亡了,我不能为它殉葬,那至少我该为它守节。”

两人又沉默了片刻,尧君素将一同带来的长史印放在桌上,“使君保重,我走了。”

两人站起身,紧紧拥抱在一起,泪水都从他们眼中涌了出来,尧君素转身而去,对官职仕途他没有任何留恋,尽管他家徒四壁,但为了自己心中信念和忠诚,他把一切富贵荣华都抛掉了。

城头上,杨善会默默望着身着青衫小帽的尧君素骑一头瘦驴远去,这一刻,他心中竟是如此的羞愧……杨元庆还在河间郡等待着杨玄奖的消息,最后的大战已经在十几天前便结束了,十几天来,他几乎每天都在接见河北各郡县的官员,接受他们的效忠,听取他们诉说困难和期望。

他没有时间去巡视所有的郡县,而从各郡县官员的口述中,使他深感到了河北在数年战乱中遭受的严重破坏,十室九空,大量良田荒芜,乡村已空无人烟,十几个郡的粮仓都空空荡荡。

窦建德一垮,没有人再给他粮食,所以与其说这些官员是来效忠,不如说他们是来要粮食。

杨元庆背着手在房间内踱步,尽管他知道河北的情况很糟糕,却没有想到,竟然恶化到这个程度,连官府也组织衙役出去挖野菜。

如果河东郡没有遭受太大的匪患,能够保住了耕地和人口,成为他有力的争夺天下的资源,那么河北的衰败就是摆在他前面的一座大山,不说能出兵出粮支援军队,但至少也应该能够自立。

朝廷的存粮并不多,只有六十万石,光救济河北就得耗去一大半,更不用说军粮了,此时杨元庆深深体会到了,战争就是国力的较量,没有充足的钱粮和兵源,他只能取一时之胜,而难以持久。

这时,门口有守城士兵禀报,“启禀总管,南城外来了上千人,都是造船匠,为首一个叫张龙、一个叫张虎,说是总管交给他们什么任务。”

杨元庆顿时想起了北平郡造船所之事,不由大喜,立刻转身向府衙外走去,很快他来到了城头,只见城外站着大群衣裳褴褛之人,有男有女,还带着孩子,足有两千余人,为首之人正是张龙和张虎。

他们也看见了杨元庆,兴奋得大喊道:“楚王殿下,我们带来了八百匠户,都是造海船的好手……()

第11章 仁寿宫变(三)第36章 三策选一第10章 迁都角力第24章 草原天鹅第19章 严厉警告第15章 有失有得第40章 南方来人第5章 元庆回京第81章 老娘不干第4章 水势渐深(下)第15章 仁寿宫变(七)第32章 有喜有忧第23章 智取霍邑第31章 矛盾激化第51章 长安警报第2章 齐王供奉第49章 萧家试探第29章 寻找军资第15章 安抚江都第51章 八百壮士第10章 备战高丽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章 谁是凶手第144章 一记警告第23章 杀机暗伏第19章 一封信件第27章 李渊抉择第13章 万春茶庄第6章 抽中死签第27章 李思杨虑第19章 夜审出尘第21章 生俘雄信第34章 卿卿我我第25章 秦王心计第10章 通风报信第10章 反间之计第13章 走私线索第11章 瀚海奇兵第32章 围魏救赵第130章 三思后行第4章 利益之诱第30章 蛇打三寸第24章 会宁战起第24章 各有所学第28章 局势复杂第146章 连夜回乡第10章 神秘马贼第34章 推波助澜第27章 夺取河阳第36章 内廷献策(上)第3章 苏威密谋第144章 一记警告第36章 太原之变第84章 隋唐大战(十四)第20章 君心似虎第6章 养虎生患第7章 古怪心思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18章 百战之功第97章 伪汉毒计第33章 北邙祭祖第81章 老娘不干第27章 逼出水面第4章 江淮伏威第63章 北地迎归第1章 中元前夕第17章 仁寿宫变(九)第10章 谁是刺客?第19章 蠢蠢欲动第42章 暗流汹涌第72章 请功负罪第43章 河口反击第34章 裴矩之策第17章 李渊失言第19章 首鼠两端第21章 居安思危第31章 果断杀伐第49章 干戈玉帛第3章 盂兰灯会第75章 隋唐大战(五)第17章 争夺铁矿第31章 宿怨爆发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37章 凌晨偷袭第25章 抢人事件第126章 唐使到来第68章 突袭漳南第23章 智取霍邑第21章 居安思危第27章 迎头痛击(中)第12章 最后摊牌第9章 恒山之乱第81章 老娘不干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17章 隋胡大战(上)第124章 窦氏之忧第31章 裂痕初现第4章 客栈新友第41章 卢氏桥梁第22章 极度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