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弟高一筹

李建成哑口无言,他确实交代不过去,十天过去了,他的外监察堂居然没有半点消息,反而是李世民的唐风先得到消息。

李建成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低声道:“主要是因为平原郡是小地方,外监察堂没有在那里布点,一直都是汪寿直接汇报,他突然失踪,才导致消息断绝。”

旁边李世民微微一笑,“臣弟倒觉得不是这个问题,唐风也没有在平原郡设点,是太原唐风疾速赶去平原郡探听消息,臣弟觉得还是主管者没有这件事放在心上,其实第三天没有消息时,就应该通知幽州或者太原外监察堂,或许是刘相国太忙碌,无暇顾及此事,兄长以为呢?”

李世民轻描淡写,便将责任推到刘文静身上,李渊的脸色愈加阴沉,这件事总是要有人承担责任,麴稜是刘文静推荐,现在外监察堂又是刘文静负责,他不承担责任,那该谁承担责任?

李渊冷冷道:“从现在开始,免去刘文静外监察堂长史之职,外监察堂暂停一切内外活动,由唐风暂代。”

他又对李世民道:“关于平原郡失败,朕需要一个详细报告,朕希望十天后,这份报告出现在案头。”

李世民大喜,停止外监察堂活动,就是解散它的先兆,他终于在这次争夺中占据先机,获得初胜,他深深施一礼,“儿臣遵旨!”

李建成心中却无比苦涩,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李建成退下去了,李世民却没有走,他还有事情禀报。李渊看了他一眼,“皇儿还有什么事吗?”

李世民躬身道:“父皇,儿臣从太原得到情报,杨元庆的记室参军萧琎因家族之事,对杨元庆颇有怨言。”

李渊一怔,“这是为何?”

“儿臣也问过在长安做生意的萧氏族人。他说是萧氏一支在敦煌本是大族,但被敦煌掌军权的李珠所害,族人被杀,族产被抢走,他们被迫迁离敦煌。这个李珠其人,儿臣也调查过,此人就是杨元庆留在敦煌郡的心腹,苏定方拿下敦煌郡,和他有直接关系。萧琎就是因为李珠而对杨元庆有怨言。”

李世民就把酒肆之事说了一遍。李渊沉思片刻道:“或许萧琎因此有些不满,但不因为这个不满就认为其人可拉拢,记室参军非同寻常,一般是掌管机密,杨元庆不会任命信任不过之人,所以不能有半点大意。自以为能收买他,皇儿明白我的意思吗?”

李世民立刻道:“儿臣明白。绝不会大意。”

李渊点点头,又道:“长孙无忌统领的唐风确实很能干。及时报告了很多重大消息,像楚王妃刺杀案、辽东战役等等,让朕看懂了杨元庆的思脉,他肯定还要打高丽,但不是现在,这也说明他对我们很忌惮,或许我们有点太悲观,隋军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父皇,儿臣以为山东士族尚文,关陇贵族尚武,隋军在刚开始虽然强悍,那是因为杨元庆有丰州老底,但随着他的疆域不断扩张,他的丰州实力也在不断被分细,这必然会使他军队的作战实力降低,相反,我们唐军有关陇贵族为底蕴,实力则在不断增强,更重要是,隋朝得千疮百孔的河北,我们却得了富庶的荆襄,隋朝的国力是被减弱,我们的国力却是在增强,此增彼消,我们的实力就会逐渐超过隋朝,最终击败它。”

李渊欣然捋须笑道:“皇儿分析得很对,战争最终是国力的较量,隋朝得破败的北方,我们却得富庶的南方,支持隋朝的山东士族大多空有虚名,而支持我们的关陇贵族却实力强大,朕相信,最后取得天下者,一定是我们,而不是隋朝。”

“父皇,儿臣考虑下一步打洛阳,不知父皇以为如何?”

李渊眯眼道:“为什么不把萧铣彻底剿灭,稳住荆襄后再考虑中原?”

李世民笑了笑,“父皇,以萧铣现在的残余实力,他已无力再图荆襄,他只能向东发展,击败林士弘,儿臣以为,留下萧铣和林士弘内讧,等他们打得两败俱伤,我们再取渔翁之利,这样,楚东之地唾手可得。”

李渊沉思片刻道:“皇儿说得也有道理,不过攻打洛阳非同小可,此事须慎重考虑,朕会和相国们商量后做出决定,朕有些累了,皇儿告退吧!”

“是,儿臣告退。”

李世民行一礼,退了下去,御书房里只剩下李渊一人,李渊背着手站在窗前,望着匆匆走过武德殿广场的次子世民,他想起不久前著名术士袁天罡给他看过天象,说他帝星不稳,大患生于内宫,这个星象让李渊着实不安。

他想到的是太子建成,自己今年方五十二岁,正当盛年,他至少要坐二十年皇帝之位,太子那时已五十余岁,他是否能耐心等下去?

其实李渊也知道,太子仁厚孝顺,不会有异心,可就怕他的手下和心腹,诸如刘文静之流,是否会劝他篡位,太子一向心慈耳朵,如果太子真的听他们之劝,发动了宫变,也会有这种可能。

李渊不由得想到了次子世民,如果能给太子添一个对手,让他们兄弟内斗,这样便能有效的阻断太子的野心,有了敌人,太子想到便是如何保东宫之位,而不会考虑取自己皇位而代之。

当然,李渊最后还是会让太子登基,只是他不想让太子的登基那么顺利,只有经过一番奋斗而得到的皇位,太子才会倍加珍惜,至于次子世民,李渊心里有数,他能控制住世民的野心……李世民直接从皇宫内回到了王府,回到自己书房,他立刻令道:“速请无忌来见我!”

片刻,长孙无忌匆匆而来,长孙无忌现任秦王府长史,精明能干,是李世民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深得他的信任,李世民所创立的情报署,因为署衙叫做唐风楼,所以情报署又被称为唐风,便是由长孙无忌全权负责。

长孙无忌走进书房便笑道:“我感觉殿下有好消息给我。”

李世民也笑了起来,“你这家伙的鼻子很灵嘛!我一回府,居然就闻到了。”

长孙无忌得意洋洋道:“那当然,既然我是唐风楼主管,自然耳目非同一般,我猜圣上会迁怒于外监察堂的迟缓,加大我们的职权。”

李世民欣慰地点了点头,“你猜得一点没错,父皇已经免去刘文静外监察堂长史之职,同时将其暂停,我们唐风军政皆管,这是个好消息啊!”

两人坐了下来,一名侍女进来上了茶,又退下去了,李世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说:“关于杨元庆的记室参军一事,我已经向父皇禀报了。”

长孙无忌精神一振,连忙问:“那圣上是什么态度?”

“父皇很谨慎,他认为记室参军这个职务非同小可,杨元庆一定是很信任萧琎,才会任命他,父皇认为萧琎不会轻易背叛杨元庆,让我们小心,不要偷鸡不着倒蚀一把米。”

李世民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又道:“其实我认为父皇的担心有道理,杨元庆控制属下还是很有手段,我们确实要当心萧琎反而把我们告发了,李重守是我的得力干将,我不希望他栽在这件事上。”

长孙无忌迟疑一下问道:“殿下的意思是,放弃萧琎?”

李世民负手站在窗前沉思良久,缓缓道:“父皇只是暂停外监察堂,并没有彻底废除它,要想彻底废除它,只有一个办法,让父皇亲眼看见唐风的厉害,而且父皇并没有说此事不能做,只是让我们当心,无忌,你再好好考虑一下,我希望你用最稳妥的办法获得成功……唐风楼位于秦王府西面,是一座三层小楼,四周还有数十间房屋,是一处建筑群,原本是秦王府的一部分,自从把它划为情报署官衙,便将它单独隔离出来,又开了一扇小门,使它成为了一个独立署衙。

情报署也不挂牌,平时大门紧闭,一般人也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机构,就连普通官员也不知道。

下午,两名士兵带着一名男子匆匆进了情报署,男子年约四十余岁,身材中等,略略有些发胖,他名叫萧远颂,是敦煌萧家在长安的商队头领,大业四年,带领杨元庆智取伊吾城之人,便是这个萧远颂。

此时敦煌萧家已迁到襄阳定居,渐渐成为当地大户,唐军攻占襄阳后,对敦煌萧家也颇为照顾,一名萧家子弟还出任襄阳县丞。

萧远颂在利人市开店,专门卖荆襄茶叶,生意兴隆,为萧家赚取滚滚利润,昨天秦王府派人找到他,详细打听萧家在敦煌发生的事情,他没有隐瞒,一五一十说了。

今天又被秦王府的侍卫找到,说有重要事情找他。萧远颂心情忐忑地走进了唐风楼,他不知秦王府找自己做什么?他更不知道唐风楼是个什么机构,他随士兵来到一间屋子前,有士兵大声禀报:“启禀长史,萧家人已带到……()

第8章 黑夜黑人第28章 二次谈判第21章 建德逼反第55章 两万诱饵第29章 请君入套第23章 再见故人第57章 杨家有女第40章 痛苦抉择第22章 收获不菲第55章 阴差阳错第71章 隋唐大战(一)第33章 官场暗斗第34章 两面三刀第28章 局势复杂第39章 水师新帅第37章 致命一箭第27章 京城家信第79章 退让一步第7章 杨府贵客第73章 计赚敌降第101章 隋突大战第13章 李密特使第22章 不甘失矿第140章 萧梁烈女第28章 时机成熟第20章 以命威胁第88章 争锋相对第16章 红影惊现第41章 卢氏桥梁第4章 客栈新友第58章 稳住李唐第14章 新的兵器第8章 太原募兵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23章 再见故人第1章 重返京城第14章 临榆关下第48章 欲迎还拒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1章 异床同梦第7章 国事家事第86章 最后通牒第51章 一叶知秋第14章 仁寿宫变(六)第16章 红影惊现第21章 危机重重第18章 投票表决第7章 初遇敌情第60章 赵郡太守第45章 兵压江陵第19章 离别之酒第51章 连夜清洗第46章 王庭之变第15章 遭遇之战第18章 紧急情报第13章 收复齐郡第11章 雪后归程第4章 威逼利诱第37章 密室收获第49章 敦煌风动第107章 紧急应对第37章 回京前夕第22章 收获不菲第31章 重磅加码第57章 两个要求第34章 北市暴乱第14章 存心讨打第44章 江陵萧氏第54章 西域战略第38章 微服私访第40章 轩然大波第4章 威逼利诱第9章 帝心生嫌第34章 北市暴乱第57章 东宫震怒第35章 卫南渔翁第1章 戍堡闻警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0章 君廓献计第22章 北突求援第11章 霹雳出击第30章 太子杀招第27章 义成公主第40章 南方来人第91章 隋唐大战(二十一)第5章 重返大利第58章 新婚回门第22章 萧后来临第53章 四子巧郎第153章 隔墙有耳第42章 人弃我用第25章 宇文父子第34章 杨谅投降第11章 河北枭雄第19章 蠢蠢欲动第15章 化繁为简第46章 渐束袋口第48章 集中民力第31章 重磅加码第42章 是功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