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被迫求和

盛彦师投降、李神符身死,河西军在会宁郡惨败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仅仅两天后便传到了长安。

一起传来的消息还有三万隋军出兵延安郡,驻扎在延安郡的唐军被迫南撤,一连串的沉痛失败,重重地打击在还没有从都城失陷和皇后去世中恢复的唐廷身上,长安上空愁云笼罩,使得攻破洛阳的利好消息也无法冲破长安上空的阴云。

秦王府,李世民刚刚从洛阳凯旋而归,迎接他的没有欢天喜地的锣鼓声,没有父皇率百官出迎,更没有有长安民众的箪食壶浆。

只有一连串沉重的打击,长安城被杨元庆率领的一万隋军骑兵以偷袭方式攻破;父皇被迫答应从洛阳撤军,这等于他阵亡了两万唐军将士,拼死打下的洛阳,最后拱手送给了隋军。

更重要是母后的去世使李世民再也经受不住沉重的打击,他也病倒了,病室里,李世民静静地躺在榻上,目光无神地望着屋顶。

他心中曾经有过的雄心壮志此时已如江水东逝,一去不再复返,屡遭挫折的李世民终于有些心灰意冷。

他觉得自己的战略眼光并没有错误,可为何运用到具体的战术上却屡屡失败,在他记忆中,好像从来没有赢过杨元庆一次,为什么他在杨元庆面前会屡战屡败。

或许失败能让人头脑清醒,经过长久的思考,李世民也渐渐有些明白过来,杨元庆屡获胜利的原因很多。

比如用人,他出身弘农杨氏,却从不重用杨家子弟,李靖、徐世绩、秦琼、苏定方、裴行俨、罗士信等等,这些大将个个都能独挡一面,他完全相信地将军队交付给他们,让他们统帅一方。

他甚至把军队交给秦琼。把都城托付给他,这种信任使得他手下人才辈出,将星璀璨。

而父皇却从不把军队交给宗室以外的统帅,甚至连自己儿子都不相信。正这种狭隘的眼光使得唐军深受羁绊,或许能战胜王世充、萧铣这样的小势力,可在对付更加强大且生机勃勃的隋朝时,便会屡战屡败,最后连京城都被攻破,军心民心丧失殆尽。

如果看得更深一点,其实就是山东士族战胜了关陇贵族。山东士族支持的新隋朝日益强大,而关陇贵族支持唐朝却在日益没落。

迄今为止,连均田制都推行不下去,关陇大地上依然是大庄园林立,关陇贵族的利益非但没有触动,皇亲国戚又大量封地占田,尹贵平之流无功受重赏,却不肯封赏有功将士。如此,唐朝怎么能得到关陇底层民众的支持,怎么让士兵卖命?

从尹贵平一案中便可以看出。皇亲国戚和关陇贵族们已经把垄断土地之手伸进了巴蜀甚至荆襄,尹贵平一案在父皇的庇护下,最终不了了之,这令李世民心中充满了愤慨和无奈。

相比之下,杨元庆用铁腕手段收拾太原王家,清理河北官场,使得隋朝吏治清明,山东士族不敢夺利侵民,赏罚分明使将士用命,吏治清明得到民众支持。

一清一浑。一长一消,李世民忧心之极,他对唐朝的未来渐渐失去了信心。

这时,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端着药小心翼翼走了进来,她见丈夫精神还好,就是满眼忧愁。便柔声劝他道:“母后被病痛折磨,如今仙去,其实也是一种解脱,人死不能复生,夫君想开一点吧!”

李世民叹了口气,“我不是为母后去世忧心,我的是为大唐前途担忧,这次遭遇这么大的挫折,还能不能缓得过气来。”

长孙氏笑了起来,“如果是这样,就更不应该长吁短叹了,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夫君是带兵之将,何必忧堵于心,找人说说话,或许好一点,房先生还在外书房等着夫君呢?”

李世民听说房玄龄来了,连忙坐起身,“我得去见他!”

“披一件衣服再去。”

长孙氏将一件厚袄给他披上,又让他把药喝了,这才放李世民出门。

李世民的外书房内,一向淡定的房玄龄已经不再淡定了,盛彦师投降,隋军全歼李神符军的消息令他心中异常焦急,他很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不仅是关内道危机,河西道也保不住。

如果河西道不保,大唐的四十万匹战马将成为泡影,这是大唐强军的唯一希望,没有了战马,唐军就没有了任何希望。

但更让房玄龄焦急的是,这个消息一早便传来,但现在已快到中午,朝廷百官只在议论李神符之死,却无人提到河西,难道他们意识不到这次惨败的严重后果?

但房玄龄也有点犹豫,他在犹豫自己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李世民,皇后刚刚去世,洛阳得而复失,李世民已承受太多的打击,河西之事他是否还能撑得住?房玄龄很是担忧,但不说又不行,形势已危急到火烧眉毛的程度。

这时,身后传来沉重的脚步声,房玄龄很熟悉这个脚步声,是秦王到了,不过有些步伐沉重,很明显在病中,房玄龄又有些犹豫。

“先生有什么急事找我吗?”李世民走进屋,微笑着问道。

“我是来。。。。来探望殿下的病情。”房玄龄心中暗叹一声,他还是不能说实话。

“我还好,问题不大,一点感恙。”

李世民坐下,指指坐榻,“先生请坐吧!”

一名侍女上来两杯茶,李世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有笑道:“先生说吧!什么事?”

“我确实是来探望殿下。”

李世民呵呵笑了起来,“哪有在书房探望病人的道理,我无妨,有什么急事尽管说,我挺得住!”

房玄龄叹了口气,“那我就直说了,盛彦师在会宁郡投降了,李神符率两万军前来支援,结果中计,全军覆没,李神符生死不知。”

“啊!”

这个消息将李世民震惊得目瞪口呆,半响,他急道:“那河西呢,圣上有派援军赶往河西吗?”

房玄龄暗暗叹息,不愧是秦王,一眼便看到了问题的关键,他苦笑一声道:“现在让人心急就是这个,圣上和朝廷似乎都没有认识到这个后果,到现在还没有半点消息。”

“不行!我要找父皇去。”

李世民心急如焚,他很清楚,一旦河西道不保,大唐将失去战马,全军骑兵化的计划将彻底落空,四十万匹战马啊!

他起身去换朝服,走到门口又对房玄龄道:”你去通知一下裴寂,让他也立刻去御书房,事不宜迟,现在就去。”

“殿下,稍等片刻。”房玄龄叫住了他。

“还有什么事?”

房玄龄小心翼翼提醒他,“殿下一定要坚持清算会宁郡的责任。”

李世民迟疑一下,他知道房玄龄的意思,这次会宁郡惨败是太子的部署,包括河西危机和李神符之死,都是太子一手造成,可以追究太子的责任,虽说是这样,但李世民觉得现在不是内斗的时候。

房玄龄看出了李世民的犹豫,又提醒道:“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太子要追究这次出兵责任的话。。。。。”

李世民点点头,他明白房玄龄的意思,“我知道了,我会看情况而定。”

李世民离开房门,匆匆去了自己的内室……其实事情也不像房玄龄想的那样,没人关心会宁郡之败,在武德殿偏殿内,李渊和五名相国以及太子正在紧急商议会宁郡之败所引发的危机,不过和李世民想的不是一回事,不是想派兵去夺回河西,而是众人在商议和隋朝议和。

“各位爱卿,大唐自从建立之后,战争便一直不绝,朝廷已至崩溃的边缘,民心思定,朕不想再打了,所以要和各位爱卿商议,怎么和隋朝议和,双方罢兵,偃旗息鼓,休养民生。”

陈叔达站起身应和道:“陛下说得极对,微臣走访市井,确实感到民心厌战,现在士气低迷,陛下主张停战是顺应民心和军心之举,臣坚决赞成。”

李渊点点头,又问萧瑀,“萧爱卿的看法呢?”

萧瑀心里明白,李渊说什么都是借口,其实说得浅白一点,他是被杨元庆打怕了,但萧瑀本身也比较反对作战,战争对朝廷负担太重。

既然李渊问他,他自然得回答,“陛下,今年粮食歉收,税赋只有去年的七成,已经不能满足朝廷日常的支出,本来我们先前赔付隋朝粮食后,还有余粮可以支持抗灾和年末禄米支付,但这次出兵洛阳和关内,已经耗去了三十万石粮食,还有阵亡将士的抚恤,微臣算了一下,至少要二十五万石左右,而我们各地官仓的存粮只有二十万石,不足以支付阵亡抚恤,更不要提年末百官的禄米支出,现在的问题是,如果隋朝要求赔偿,我们怎么办?”

殿内一片寂静,萧瑀的话说到了要害处,没有钱粮,拿什么去和隋朝议和?

半晌,李建成道:“父皇,儿臣考虑隋朝刚经历了和突厥大战,也同样筋疲力尽,而且河东腹地遭受破坏严重,儿臣认为杨元庆也不想再打了,所以,只要双方以诚相待,未必有什么赔偿,儿臣愿意亲自去会宁郡和杨元庆谈判……()

第78章 隋唐大战(八)第4章 假手于贺第33章 兄弟生隙第89章 胡马烟尘第5章 元家造反第11章 瀚海奇兵第21章 谁为主将第6章 阴山可汗第14章 龙凤美玉第35章 佳人同舟第51章 长安警报第17章 京城游侠第38章 吴兴沈氏第34章 两面三刀第30章 关中应对第31章 蝇头小利第81章 老娘不干第23章 南华枭雄第51章 玄霸之锤第81章 隋唐大战(十一)第22章 北突求援第24章 酒楼告别第1章 营州之变第2章 世充登基第52章 轩然大波第49章 引发上怒第12章 血战突围第23章 世充求救第20章 绝户之计第17章 发现契苾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17章 仁寿宫变(九)第39章 李靖奇谋第114章 关内空虚第17章 京城游侠第59章 兄弟分权第8章 天下十猛第53章 暗通消息第32章 狼水伏击第51章 连夜清洗第25章 悲情男人第25章 血战大利(下)第77章 截杀突使第20章 紧急受命第43章 战船立威第12章 东都内乱第79章 隋唐大战(九)第4章 佳夕如梦第40章 南方来人第58章 萧后心思第13章 仁寿宫变(五)第26章 一条记录第66章 罗家有喜第46章 棋输一着第54章 雨夜献城第15章 更深之秘第34章 裴矩之策第56章 下婿催妆第27章 垄断漕运第30章 尉迟抉择第80章 长孙之策第82章 收到假钱第5章 路遇贵人第11章 秘密协议第16章 红影惊现第22章 收获不菲第13章 李密特使第12章 帝王心思第19章 首鼠两端第21章 背后较量(中)第7章 罗艺告密第5章 敦煌布棋第46章 褚氏父子第29章 金刀赎奴第17章 东山再起第44章 尔虞我诈第39章 水师新帅第38章 知微见着第5章 两个使者第46章 王庭之变第25章 十猛之计第7章 金刚引狼第30章 巡视考场第3章 透露底线第40章 兄弟暗斗第44章 西秦使者第3章 烽燧血战第14章 新的兵器第7章 罗艺告密第28章 盛名之祸第49章 赵郡小村第8章 假途灭虢第22章 河东绅商第20章 声先夺势第42章 人弃我用第9章 利益之争第4章 露出破绽第38章 八方酒肆第37章 南郡出事第147章 意外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