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当世圣王

徐林跌跌撞撞地赶到明正殿侧门,突然门被打开,徐林正巧一头撞在了一个身着玄衣之人的胸前,因为惯性太大,徐林被反弹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半晌缓不过神来。

对面的玄衣人也被撞的向后踉跄了一步,好不容易稳住身形。

徐林揉着脑袋,暗暗吃痛,然后定睛一看对方,不禁喊出了声:“赵教授!”

被撞的人正是徐林、李栎、江源这届学子的授课导师——赵教授,他身着学院教授们标准的墨色制服,梳着精致的发髻,两鬓隐隐有些白发,向人显示着不惑之年的沉稳。他脸上带着与年纪相符的严肃与庄重,不怒自威。

赵教授伸出一根手指置于唇前,示意地上的徐林噤声。随后向前一步伸出手,拉起坐在地上发懵的徐林。

徐林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悻悻地向赵教授微鞠躬作揖,然后逃似的快步向明正殿内走去。在他身后,赵教授轻轻地关上了大厅侧门的两扇门扉,几乎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穿过细长的弧形外廊,徐林眼前豁然开朗,恢宏巨阔的明正殿大堂在眼前展开。殿中有八根九丈高的雕饰巨柱排列成正方形,撑起四条大梁,顶梁的四方之形延展构建出巨大的圆形穹宇殿顶。大殿正中,巨柱之内,是下沉式的圆形中庭,暗合方圆之道。中庭的地面由白玉砖石铺装而成,给人一种华丽尊贵又不失纯洁雅致的感觉。

往常明正殿的中庭应有一圈共二十四席案几与蒲团,供院首及宾客使用,但今天却只剩下了一张案几、两个蒲团和案几上的一副茶具。其中一个蒲团上,此时正端坐着一位身着墨色制服的老者,他与普通教授的穿着略有不同,制服的领口与袖口带有某种纹绣。墨色制服之外,他还披有一件同样墨色的比甲(一种长款对襟马甲),并且他的衣着材质,似乎不是普通丝线,在灯火中若隐若现丝丝金光。

明正殿作为明理殿群的主殿,是天碑学院最早一批兴建的建筑,距今估计应该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虽然经过了无数代学院传人的修缮,但始终带着漫长岁月长河侵蚀所留下的印记,总给人一些灰暗肃穆的感觉。不过,经过院首从梅兰镇找来的工匠修缮之后,今天的明正殿竟然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也不知道院首大人是从哪找来的能工巧匠,竟有这样巧夺天工的本领,崭新的穹顶、光鲜的石柱与亮堂的地面,再加上周围遍布的铜制宫灯,灯火映照白玉之上,让整个礼堂变得辉煌耀目、光彩非凡。

巨柱之外,远离大门的后方,是略带高低差的五圈弧形石阶席位,每圈可坐百余人。从前使用明正殿时,偶尔也会有人坐到外圈石阶上,不过基本是三三两两星稀散落其中。但此刻的五圈石阶却密密麻麻站满了人,除了第一圈的正中坐着学院数十位教授外,其余位置都已经整整齐齐地站满了学院四百余名学子,放眼望去,宛如一片深青色的湖水。

看着眼前的阵仗,作为最后一个到场的徐林显然有点被震住了,就在他手足无措、冷汗直流之时,他隐约看到第五层弧形石阶的学子人群中突然伸出了一只手,朝他摇晃,似乎在招呼他过去。

徐林定睛望去,果然是有人在向他示意。聪明的他立刻想到了那有可能是谁,徐林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想要立刻过去,但此时整个大殿中已经非常安静了,所有人都正襟危坐面朝正门等待着什么,徐林如果此时贸然穿过前四排石阶的人群,

恐怕会引起不小的骚动。

正在徐林左右为难,踟蹰不前时,身后有一只宽厚的手掌拍了拍他的肩膀。徐林回头看去,是赵教授那张线条硬朗,始终严肃的脸。赵教授用眼神瞟了瞟远处仍在晃动着的手臂,努了努嘴,仿佛在示意徐林“还不快去”。

徐林心领神会,得到赵教授的许可,心中再无犹豫,果断朝教授抱拳作揖,然后一溜烟地往正在招手的石阶处赶去。

拨开一层层神情肃然的学子,徐林终于有惊无险地来到了那早已为他预料好的席位。看着江源那张熟悉的笑脸,徐林的心里不禁涌起了一股股暖流。江源朝他伸出手,徐林果断接住,稍一借力便稳稳地站在了江源的左侧。江源的右侧站立着的正是此前掀了徐林被子的李栎,李栎的右侧则是周舫,四位好友此刻终于到齐。李栎装模作样地始终目不斜视盯着明正殿的大门方向,但在徐林站定之后,他还是忍不住地冷哼了一声。

徐林一边平复着急促的呼吸,一边庆幸自己终于是赶上了。不一会儿,江源的手肘顶了顶徐林,徐林顺着动静看去,看见江源的左手向背后曲卷,手里像是握着什么东西。

徐林微微向后仰身,赫然看见江源手里握着一个纸团似的东西。徐林疑惑地看向江源,正好迎上对方温柔的眼神。两人四目相对间,徐林突然心领神会,想通了江源手中握着的是何物,立刻从江源手中接过了纸团。

果然,还带着热气,是一个大肉包子。徐林惊喜不已,险些笑出声来,想必是江源在膳房用膳时猜到自己可能无法及时赶上早饭,便提前替自己带了一个。如此细心周到,徐林心中充满了对好友的感激,一边想着将来定要好好报答这位发小,一边缓缓地打开纸包,用袍袖遮挡住,小心翼翼地享用着这来之不易的早饭。

在这个充满幸福感的过程中,江源的右侧方向,又传来了一声冷哼。

不过,老天爷似乎是刻意不让徐林吃饱似的,他包子才吃了两口,殿外响了第六声“云龙吟”。

“呜——嗡——呜——嗡——”

本朝的仪仗礼制规定,皇帝正式巡幸一地,圣驾落地前,需鸣号九声,称“九霄吟”;亲王出巡,需鸣号六声,称“云龙吟”;藩王出巡,需鸣号三声,称“威虎吟”。这三种号角之声的长短、韵律各不相同,其实很容易分辨,不过普通百姓一辈子可能也听不到几次,因此即使在远处听到过,也分辨不出所以然。只有对皇室礼仪较为熟悉之人,才能通过听鸣号之声,分辨出是三种仪仗中的哪一种。

当今世上,受封一郡之地的藩王共有七位。其中四位是当朝昭武皇帝的兄弟,由皇帝登基后分封;另有三位则是前朝楚和帝时代受封的皇亲,也就是当今皇帝的叔伯,而昭武帝的爷爷楚睿帝那一朝的藩王却无一人世袭继承下来,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楚朝的“爵位不世袭”制度。

楚高祖作为一个完全依赖武力夺得天下的开国之君,深知在一个帝国的后期,朝廷松懈军事会带来什么恶果。更何况在他登基的那个年代,九州战乱尚未彻底平息,各地均有烽火刀兵之祸。因此在他登基时便颁下两条圣谕:一、储君立贤不立长;二、爵位及封地唯以功论,且不可世袭。这第一条,大大减少了皇朝因为继位皇帝的不靠谱而带来的动荡风险,让高祖之后的十六位继任者都至少是同时代皇子中的佼佼者。而第二条,则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勋爵与贵族阶层会随着朝代推移不断臃肿进而拖累朝廷的弊端,虽然在某几个皇帝手上产生过削爵带来的局部叛乱,但整体上还是让帝国保持了欣欣向荣、不断进取的态势。

大楚帝国从高到低依次有王、公、侯、伯、男五等爵位,可封赏有功之人。无论皇亲贵胄还是世族大家,想要获取爵位全凭功绩兑换,这种功绩可以是文功,也可以是武功。当世承爵者若亡故,那么其继承者需有朝廷认可的功绩,或能够在原封爵者亡故一年内获取相应功绩,才能承袭上一辈的爵位及封地,并且成功袭爵的二代可以选择用前代亡故时获得的谥号来尊称自己的爵位,而初代获封爵位者只能以自己的封邑地名来称呼自己的爵位。若继承者在上一辈亡故后一年内仍然无可匹配功绩,则由朝廷回收其爵位及封地,再分封其他有功之人。不过,被收回爵位这一家,虽然贵族身份与封邑赏赐没有了,但是他们现有的官职、钱财与各种私产都不会受影响,仍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五等爵位之中,男、伯两等爵位虽有封邑名号,但在其封邑内并无统治实权,只是象征性的拥有该地的“食邑”之数,由地方官员征敛封邑内相应数量的民户所交赋税,拨充到中央后,再由九卿之一的“少宰司”按月发放。不同爵位的食邑数由低到高与爵位等级成正比,男爵至少飨五百户食邑,即男爵享有所在封地五百户人口每年应上缴朝廷的赋税钱粮总和。以此往上,伯爵至少飨一千户食邑,每一等爵位内部,根据相应的功绩大小不同,也会有差距,但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比如男爵最高可以飨九百户食邑,再往上,就必须晋升为伯爵才可以享有更高待遇。伯爵之上,爵位开始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封地自治权,也就是说,候、公、王爵是真正的一方封疆之主。

最低等的侯爵也拥有一亭之地,至少执掌方圆十里两千户的人口,因此最基本的侯爵通常被称为“亭候”,而最高等的侯爵可拥有五亭之数,统治方圆五十里共一万户的人口,因而被称为“万户侯”。侯爵的封地,万户便是极限,再往上,需晋升为公爵。同时,在贵族的封地内,原有的行政官员将全部归属、效命于封地所有者,他们的升迁任免也都有封地所有者决定。除了不能更改、违背朝廷的律法外,封地所有者对自己的封地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并且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贵族可以拥有自己的领兵,且数量不受限制,只要你养的起。但是一旦你的后代继承者没有足够功绩承袭你的爵位,削爵之后你所拥有的全部军力将被朝廷的州郡指挥官接手,要么编入地方守备军,要么筛选之后就地卸甲归乡。所以大部分侯爵无力支撑军费开销,选择不养兵;大部分公爵因为担心自己爵位无法世袭而选择只组建少量亲兵;只有一小部分藩王,拥有丰饶富庶的土地,在世代积累之下,才可能拥有一支真正成规模的军队。

比如昭武初年起兵叛乱的四王,北域的梁、襄二王世代抗击高陵蛮族,功勋卓著,封地广阔,在楚睿帝时代就已经拥兵逾十万之众。又恰逢继任者楚和帝相对软弱,放任二王不断吞并幽、岚二州的土地,才会造成北域二王能聚合军队达百万之众的局面。

相比之下,一同起兵叛乱的安溪郡王与越州虞王就弱势的多。其中最弱的安溪郡王只受封不过二十余年,仅有安溪郡这一郡封地,依靠中州的天赋沃土才勉强拉扯起几万人的军队。并且,安溪郡王这一族只有一世为王,连“梁、襄、虞”这种承袭父辈王爵时所尊的爵号都没有,实在是缺乏底蕴,若不是其他三王需要一个在中州作为内应的帮手,恐怕叛乱这种事根本轮不到他。

所以,即便是到了王爵这一级,也有巨大的实力高低之分。而且在藩王之上,楚高祖还特别增设了一个极其显赫的荣誉封号,也就是当世至多存在一位的“亲王”封号。

亲王,在食邑、封赏等方面与藩王并无太大区别。不过除此之外,亲王与藩王之间可谓是云泥之别。不同于安置在各自封地、远离帝国权力中心的藩王,亲王不仅可以入朝辅政,成为皇帝的臂助,而且历代被封为亲王之人,无不是当朝皇帝极为信赖的股肱之臣,这种信赖甚至可以超过皇帝对其继位者的信任程度。

因此,亲王的受封条件也是极为苛刻,以至于很多在位时间较短的皇帝都没有机会封赏出自己的亲王。只有功盖古今、雄才伟略且忠心可鉴日月之人,同时受到皇家宗族、朝廷百官的认可,才有机会提名亲王。

每一代的亲王基本都肩负了监国、摄政甚至是托孤的重任,一旦受封亲王后,可加九锡,出行依仗鸣“云龙吟”,并且除了皇帝、皇后、太上皇和太后之外的任何人,见到亲王都需如见到皇帝一样行叩拜礼,亲王可以说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王中之王。

于是乎,在大楚朝四百余年的历史中,传承十七位皇帝,却只出过七位亲王。而这第七位亲王,就是在昭武二十三年,他年仅十八岁时,由皇室宗族所有族老、三公九卿、朝廷百官以及天下九十三郡布政使一同上表,举世共奏,请求昭武帝敕封他为亲王的当朝四皇子——楚沐云。并且因为他在世间留下的种种犹如神迹般的作为,九卿中负责掌管皇家宗庙礼仪的“宗正司”已经找不到任何可以匹配他功绩的尊号了,只能依照上古传说中“圣族泽世”的传承,为其上尊号“圣”。

自此世间有了一位活在各种传说故事中的“圣亲王”殿下,有了一位让云龙吟在一百多年后重新响彻天碑学院的贵客,有了一位让学院上下数百学子都翘首以盼的“再世圣人”。

第六声云龙吟终于止息,徐林拿包子的手因为过于用力而微微发颤,那个吃的只剩一口的包子也连皮带肉被他捏成了流体从指缝间溢出。如此行为徐林自己浑然不觉,身旁的江源也没有再多余的精力去管他这不雅的举动,江源右手边那冷哼声也没有响起——整个明正殿鸦雀无声,全场所有人屏息凝神,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明正殿大门口。

这种紧张、激动到凝固的气氛仅持续了几息,却仿佛持续了几个时辰一样漫长,终于,端坐与殿正中的院首大人有了动作。他庄重地起身,动作干净利落,整个过程中身形挺拔,未有一丝摇晃,完全看不出是一个上了年纪的长者。他一步一步朝着大门方向昂首前行,在离大门还有约三十步的位置停了下来。

与此同时,大门处陆续走进两排身着金色全身盔甲的侍卫,脸庞被金色的面罩遮住,他们依次手持旗、斧、钺、戟、戈、杖,每排十二人,两两对称。这队金色的侍卫每个人的身高、体形、姿势都几乎完全一致,他们的动作节奏更是整齐划一,仿佛是同一个人的二十四个分身。

两排卫士分列站定,手中长兵有规律地同时叩地六声,然后二十四个侍卫嘹亮的声音汇成一句:“大楚帝国圣亲王殿下驾到!”

侍卫的话音刚落,又是“咔”的一声响起,是金属铠甲撞击地面的声音。二十四人一同单膝跪地,用一种不可置疑的声音喝道——

“跪!”

徐林与其余数百名学子像是突然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摁住了脖颈一般,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感觉自己的身上有百斤重担一般,根本无法抬起头来。在场的人几乎全是如此,只有寥寥几位教授是勉强靠着自己的意志跪倒在地。

很显然,圣亲王侍卫们的这一声命令并不简单,其中应该包含了强大的内功气劲。徐林不懂武功,体质也弱,但右边的李栎多少是习过武的,此刻他也跟自己一样被某种看不见的威势所压制着,头都抬不起来,可见这种威势之强已经超过了他们能理解的范围。

这些散发着威严气息的金色卫士,应该就是传说中保护皇宫安全的金吾卫营侍卫。

明正殿中所有学子及教授都在弹指之间齐刷刷地跪伏在地了,全场只有一个人还站着,那便是天碑学院的院首——梁喻(字齐言)。不过院首大人也没想继续站着,他正对明正殿的大门处,伸手抚开比甲与长袍的前摆,与众人一样跪了下去。

就在院长大人双膝即将触地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有一股柔和的力量仿佛春风一样从门口吹进了大殿。这股力量先是接住了院首,将他缓缓地抬直了身体,紧接着又迅速地吹拂进了后排的弧形石阶之中。徐林顿时觉得身体一松,直接那股压迫着自己的强大威势彻底消失了。

“院首不必行此大礼,是本王唐突了。”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虽然感觉还有不少距离,但声音却是如此的清晰响亮,仿佛直接传递进了人的心里。徐林也清楚地听到了这句话,简单的一句话,里面却仿佛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让徐林的内心瞬间变得温暖,浑身都好像开始充盈力量。

徐林呆呆地盯着门口,一个身影渐渐从门外朝阳的晨辉中显现出来。他似乎是踏着虚空御风而来,步伐轻盈矫健,就在徐林的一愣神间,他已经来到了院首梁喻的面前。

他就是皇帝的第四子,当世的圣亲王,被誉为“再世圣人”,传说是上古“圣族遗脉”的传奇人物,楚沐云。

徐林凝视着圣亲王,他穿着皇室专属的龙袍,身披一件翔云图案的银色披风,头带金冠金簪,金冠款式典雅,但上面一颗硕大的赤红宝石还是彰显出了主人尊贵非凡的身份。圣亲王龙袍款式并非寻常款式,除了左右两肩与胸前各有一只四爪金龙纹绣与常见的龙袍相同外,其他各种设计都是定制的。首先这件袍子是银白色而非金色,其次这件袍子每个关节之处都有收束处理,并且肩部、领口、肘部及袖口似乎镶嵌了金属软片,最后,这件袍子的腰身显然是经过了某种特殊处理,系腰的玉带上悬挂了一柄银光铄目的宝剑,这样的重量却丝毫不影响衣袍整体的平整。

总而言之,圣亲王不像穿着了一件皇家华服,更像是穿着了一件软甲戎装,配合上他的披风,少了一点雍容华贵,多了一份英姿飒爽。

徐林的视线移至圣亲王的脸庞,他整个人的心跳都加快了,脸颊微微有些发烫,身体甚至都有些颤抖。

这真的是一个男子吗?徐林不禁发出了来自灵魂深处的疑问。

圣亲王的皮肤极为白皙,甚至在背着阳光的情况下,依然如瓷玉一般洁白清透,没有一丁点瑕疵。在这样一张白璧无瑕的脸上,所有的五官都显得更加清晰立体,他的眉眼生的极好,直眉如剑,却在眉峰之处收了锐气,藏了一丝柔情。剑眉之下,是如星辰般璀璨的眼睛,极佳的比例与大小,配合上一道浅浅的卧蚕,时而清澈透底,时而深邃神秘,让人只要看上一眼,就移不开视线。

除了摄人心神的眼睛外,圣亲王容貌的其他方面也是美到无以附加,正面看时会被他精致的五官吸引,侧面看去又会因为他高挺的鼻梁、饱满的眉心与完美的下颌线而赞叹不已。徐林作为一个自诩文采卓然的天碑学院学子,此刻却想不出多少溢美之词来形容这张脸了。

不似人间。

到头来徐林内心只剩下这一句话作为总结,圣亲王的容貌,绝对不是人间应该有的美。真难想象,自己是个男子看到他这张脸都会心神荡漾,这世间的女子如果见到圣亲王的容貌,应该是什么反应呢?

“天碑学院第九十三代院首,梁喻,拜见圣亲王殿下!恭迎圣驾光临!”

梁喻院首虽未再下跪,但还是极为恭敬地朝贵客鞠了一躬。

院首大人的声音把徐林的思绪拉了回来,徐林转头看了看江源,果然江源也是一副痴傻的样子盯着圣亲王,想必在场的大部分人都还沉浸在圣亲王殿下的美貌中没有回过神来。

好在现场除了院首外,还有不少教授也是心神坚定的人,紧接着院首的话,又陆陆续续有多教授反应过来,向圣亲王殿下行礼。

“拜见圣亲王殿下!”

“拜……拜见圣亲王殿下!”

徐林拉了拉身边刚回过神来的江源,然后也跟着大家一起叩拜行礼。参差不齐的声音不断在大殿里响起,院首听在耳中,恼在心里,眉毛不停地抽搐着。如此嘈乱的情形,他就任院首以来还是第一次碰到,实在有失天碑学院的体面,院首有心发作,却又不敢在圣亲王面前造次,一张老脸铁青,只希望这令人尴尬的场面快点过去才好。

“免礼。诸位,平身。”圣亲王双手上下交叠握住了院首大人鞠躬作揖行礼的手,慢慢将他扶直。

“本王冒昧叨扰天碑学院,原本不欲携世俗仪仗同行。无奈父皇所赐恩赏不敢怠慢,皇家体制不敢废弛,扰了学院清雅,还望梁院首及诸位海涵。”

圣亲王向着院首微鞠一躬,又向着院首身后的众人抱拳致意。

徐林看着圣亲王真诚致歉的脸,此刻内心十分想作个揖回礼,恨不得再补一句“没关系,不用放在心上”,但他很快就压抑了这个愚蠢的念头,只能和其他人一样,老老实实地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地看着圣亲王。

“殿下言重了。请随老朽入席吧。”院首与圣亲王施礼完毕,终于走向了大殿正中那早已经准备好的唯一案席。

圣亲王落座以后,右手微一抬起,作了个向后挥手的姿势。门口的二十四名侍卫明明没有脸朝圣亲王处,却似乎同时接收到了某个清晰的指令,又是同样整齐划一地站了起来,同时转向门外,有序地退出大殿。就在他们走出大殿的同时,两扇厚重的紫铜大门开始缓缓地合上, 就在大门即将合拢的瞬间,有两名白衣青年突然从门外以某种奇异的身法瞬间穿行到了门内,大门在他们身后应声关闭,发出“轰”的一声沉闷的声响。

两名白衣青年一左一右分立大门两侧,手中各持一柄长剑,面色冷峻,眼神锐利,环视大殿一周后,便默默地将原本抱在怀中的长剑拄在了地面上。

这两人很显然是圣亲王殿下的侍卫,徐林刚刚被他们的眼神扫过,瞬间出了一头冷汗,有一种被人用剑划过了脖子的恐惧感。虽然徐林不懂武功,但是这种被死亡迫近的感觉,很明显不是寻常高手能造成的。

圣亲王与院首坐于大殿正中,两人先是遥祝了京都的昭武帝万岁吉祥,又互相寒暄了几句,聊了聊皇室与学院的近况。圣亲王殿下交谈时的一举一动都散发着一种不可言喻的魅力,看的徐林如痴如醉。徐林不禁问自己,这世间真的有如此完美的人吗?此刻他的身上仿佛泛出了一圈淡淡的光亮,犹如漆黑夜空中那皓月的光辉,明亮温暖却不刺眼,让人想就这么一直注视着他。那种纯洁的质感,好像能够驱散天地间一切的阴霾,能够治愈人世间一切的苦难,能够拯救这片大地上一切的不幸……

是啊,这不就是他与生俱来的使命吗?这不就是他生而为人的原则吗?这不就是他至今一直坚持在做的事业吗?

徐林的脑子里浮现起自己曾阅读过无数次的关于圣亲王殿下的事迹,有录于《大楚纪事》中的记载,有口口相传于京都与天碑学院的故事,还有流传于梅兰镇酒肆、青楼里的传说……

第二章完结 致读者的话(二十五)与你同在(一十五)如泣如诉(五)坚若磐石(九)世外之人(一十八)拾级而上(八)长生良方(二十六)团圆之日(上)(尾声)冬去春来(二十七)团圆之日(下)(尾声)冬去春来(三)死里逃生(一十九)遗世孤立(二十七)因缘际会(三十)其徐如林(下)(二十一)安之若命(二十二)归心似箭(六)殊途同归(二十二)同气连枝(二十八)梨云梦远(六)殊途同归(一十八)生死往复(一十三)飞蛾扑火(七)疑云密布(七)疑云密布(二十四)七种源气(二十五)与你同在(二)天碑学院(八)误入歧途(一十三)飞蛾扑火(六)殊途同归(十)打成一片(上)(一)学子徐林(尾声)冬去春来(二十三)幻花琉璃(一)学子徐林(二十五)洞玄真人(二十七)因缘际会(二)暗潮涌动序章(二十八)真相大白(五)坚若磐石(二十三)幻花琉璃(三十)其徐如林(下)(二十)虚虚实实(二十九)其徐如林(上)(番外)雁回血战(二十)欺天衍化(二)暗潮涌动(一十八)拾级而上(三十)其徐如林(下)(一十四)高山流水(六)口出狂言(十)能工巧匠(三)帝国往事(二十三)幻花琉璃(一十五)如泣如诉(二十一)人算天算(二十)欺天衍化(番外)雁回血战(七)疑云密布(二十八)梨云梦远(二十八)梨云梦远(一十五)如泣如诉(六)殊途同归(一十六)破茧成蝶(三)帝国往事(二十六)炎君陵光(二十二)同气连枝(一十三)交换情报(八)长生良方(一十七)新的可能(二十五)洞玄真人(十)打成一片(上)(一十六)破茧成蝶(五)坚若磐石(一十五)如泣如诉(十)能工巧匠(二十七)团圆之日(下)(四)当世圣王(二十六)炎君陵光(七)疑云密布(二十)欺天衍化(六)口出狂言(三)死里逃生(一十二)深不可测(一十八)拾级而上(二十六)炎君陵光(一十一)打成一片(下)(二十二)归心似箭(四)当世圣王(十)打成一片(上)(一十五)如泣如诉(尾声)潇潇雨歇(二十五)与你同在(二十六)炎君陵光(一十三)飞蛾扑火(二十三)浴火重生(一十九)遗世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