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技术不够用人填

王鹃的骄傲发自内心,对别人来说,或许已把张小宝定位成了应该如此,她却清楚,张小宝是经历的事情太多了,而且平时的工作就是琢磨如何骗人。

想骗别人,必须先去了解行骗地方的情况和各种因素,否则的话,如何骗过人,别人也不是傻子。

可以说,每一个可以骗官员的骗子,静下心来,塌实做事,都会有一番成就,只是他们嫌回报周期长,投入大。

而张小宝不说是站在了这个行业的顶峰,也必然是最上面集团中不可被人忽视的存在。

以前做了很多坏事,当然也做过许多好事,但自从跟自己到了大唐,就从来没使用过曾经的手段来针对大唐的百姓民生。

这是属于自己的骄傲,也是属于两个人的骄傲,一路走来,不敢说做的事情全部正确,却绝对是问心无愧。

王鹃处在骄傲的状态中,别人着急了。

王琚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的外孙子出了这样一个点子,感觉着不够大气,遂急切地问道:“鹃鹃,为什么是个加工行业的小作坊?”

“加工行业小作坊?”王鹃清醒过来,很纳闷地重复了一遍王琚说出来的概念,诧异地问道:“外祖父,您认为是小事情?”

“自然。”王琚点头:“别人种出来东西,在山上寻找到的东西,江里与湖里养出来的东西,你们拿过来帮着打零工,能让浔阳百姓赚到几个钱?”

“几个钱?小宝说的办法,是建成一个以浔阳为中心,集合了周围所有资源的精加工集散地,带动的是浔阳地区的所有产业链,哪怕是在浔阳有个摊位卖云吞,以后也会发家的。”

王鹃一时间觉得无法与王琚说明白,涉及到的事情太多,只言片语的难以让对方理解,别说是精加工,就算是提供一个辅助的配给,一旦形成规模,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要吓死人。

而且浔阳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要是自己和小宝当初是出生在浔阳,发展的速度比现在会更快,三水县那破地方,哪能比得上这里?

“可是……。”王琚依旧想不通,简单的一个加工行业能帮着浔阳百姓赚多少钱。

“琚,回头朕给你一本书,乃是鹃鹃和小宝二人联合起来写的政治经济学,你抽空看看,到时一切便知,鹃鹃,继续。”

李隆基看到王琚的样子,突然觉得自己的智商变高了,别看没猜到小宝的方法,但至少能听懂鹃鹃说的话,比听都听不懂的人强多了。

王琚见皇上等人的样子,已知晓,人家全清楚,只自己还傻傻的弄不明白,于是虚心地点点头,不再出声。

王鹃接过话,说道:“再有就是当地的加工技术掌握满,而且体力差的人的活,如家中的老人,还有女人,他们负责帮着看管东西,同时利用闲暇的时间编织像柳编一样的东西。

用树枝、芦苇和竹子编,编成大小不同的盒子,形状尽量统一,以后再慢慢发展成有特色的工艺品。

家中再有闲人,则是要经营小吃摊子,以后浔阳人往来更多,酒楼需要成本过大,不好做,小吃摊子投入少,回报快。”

“鹃鹃,是不是如弘农县的老柳树村一般,到时小宝给想一个好的广告词,老柳树村的牌子是小贝他们想的,叫种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娃娃,浔阳是什么?”

武惠妃跟着想,一副很投入的样子,以为王鹃和张小宝是重复老柳树村的办法。

王鹃轻轻摇下头:“不需要,老柳树村的发展可以复制,但浔阳用不到,浔阳只要去做了,必然会赚钱,当地的人想不卖,别人也要强迫着买,因为,铁路要经过浔阳。”

“铁路经过浔阳,我知道,但那是搬运的活。”王琚又知道了:“我打听过,大唐弄来了不少其他地方的人,尤其是,还有海外的土民,以及昆仑奴什么的。

火车在路过河的时候,小河用铁和水泥给修成结实的桥,大河转到船上,把车厢运过去再组装。

听说还要炸山挖沟,得死上不少人,很好,没用我大唐的百姓,既然要通过浔阳,想是需要在江上行船,为何不增加码头帮着搬运的人手?从更南边,运来的货物不可能全部送到洛阳与京城。

到浔阳时,长江上下游也需要更多的东西,火车会卸下来一部分货,再装上当地的特产,继续向北运,我认为,增加劳力更好。”

王琚边说边比画,似乎想到了以后浔阳码头人来人往,不停搬运货物的景象,一派繁荣。

“还有,一年能修出来从南面通到北面的铁路?路途遥远,很多的地方又是山重水复的,工部的技术可行?”王琚又对铁路产生了怀疑。

王鹃看了看张小宝,张小宝深吸口气,说道:“说实话,能修,但一百万人在不计代价的情况下,修完了铁路,估计存者不足十之一二,甚至在特殊的时候,还要继续增加人手。

工部的技术差远了,那怎么办?与到小河的时候修桥,遇到大河走船,遇到山的时候炸,不管死多少人,就算是拿人命填,也要把铁路给我填出来。

当铁路修完,可谓是一寸铁路一寸血,双轮转动飘冤混,确实有违天和,但那又如何呢?我和鹃鹃一力扛了,从来我们就没指望过自己的手上会少了血腥,再沾一次又何妨?”

张小宝说到后面,看向王鹃,二人相视一笑,那意思是让历史书去骂吧,相信大唐的百姓会记得是怎么回事儿,别人说什么,让他们去说,反正我就这么干了,爱咋滴咋滴。

王鹃笑着说道:“是的,这条路,修出来,正常的话,按照一个别处的某个时候的规则,应该是两年多,但我们一年绝对把它修好,虱子多了不嫌咬,怨鬼多了不怕缠,谁敢阻拦,我和小宝见神灭神,遇魔屠魔。”

两个人说出来的话,让李隆基等人也忍不住吸了口凉气,哪怕是一代皇帝,听着张小宝和王鹃满不在乎地说要坑进去百万众,也觉得肝颤,比起白起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突然李隆基又想到了王鹃说的某个时候的规则,心有所感,问:“鹃鹃,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的规则?”

“就是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呗。”王鹃给了一个答案,她相信李隆基可以听懂。

她跟张小宝想修的铁路,就是以前的京九差不多的路线,在那个技术条件下,还修了两年多,更不用说现在去修的难度了。

但修的过程不一样,那时死人,是不小心死掉的,比如炸山的时候,如果真有危险,会停下来采用其他的手段解决问题,尽量避免死人。

他们两个不需要,炸的时候出现了哑炮,那也要继续去炸,不准停,哪怕人刚过去,哑炮突然响了,把被炸零碎的东西扔一边,后面的人还要前仆后继,该眼眼,该砸钎子砸钎子。更新

开路时的石头多了,用人一篓篓背,也要把地方清出来,反正死的又不是大唐人,怕啥,至于别人死了,能如何?人家原子弹都能扔了,扔完之后,被扔的地方还不是跟孙子一样抱大腿?

国家与国家就是这样,你厉害,打人家一巴掌,人家得陪着笑脸,问你手疼不疼,你怂,你不去打人家,人家也要打你,永远不要指望自己强的时候对弱的人好,等自己弱,人家强了以后还能对你好。

李隆基不知道他一直被人家骗来着,还以为是两个人说的是那个国家,那个国家修这么长的铁路,在技术比大唐还先进的情况下,都用了两年多。

自己的大唐必须要更快才行,怪不得小宝和鹃鹃打算用人命去铺,对,即使技术暂时不如人,但做起事情来,也要有自己的能耐。

“如此,朕再想想办法,给你们找人手修铁路,实在是钱不过,你们家得出钱,到时候朕给你们别的东西,还哪有人可用?”

李隆基坚定了信心,又担心钱财上不足,跟人家商量,他不可能在人家拿出钱来之后还给人家,只能用其他的利益交换。

“陛下,钱够了,冶炼钢材用的矿石,我们没花钱,用朝廷的名义开采,冶炼的焦碳与其他东西同样不花钱,无非是花掉运费而已,还有人工的费用,人工的费用即使不用在冶炼上,做别的事情人家也一样赚钱,属于正常花消之内的。”

见李隆基再一次担心钱的事情,张小宝说出宽心的话,本来也用不上很多钱,京九才用了多少钱?很多材料不需要拿钱买。

唯一让他担忧的是修建的速度,人家当初京九可是有不少铁路了,并不是从零开始,现在大唐只有一条洛阳通京城的。

跟那时不一样的地方,除了不顾人的生死,还有就是路过哪个地方,当地的官府不会出现任何的争执,需要让开地方的百姓也能配合。

没有拆迁方面的难度,跟需要让开路的群众说一声,百姓会很愿意搬家,甚至是能主动出来说帮忙。

想到现在和那时的优势与劣势,张小宝对王鹃说道:“修铁路的话,大唐的百姓可以帮着做点没有太大危险的活,负责运输碎掉的石头,还有帮着从其他地方扛木头过来等等。

石头我们挑选出来给铮铮建筑使用,或者是有合适的做成水泥,以此来抵给百姓的工钱,至于别处来的人,他们不需要工钱,的那个现在用技术积分来诱惑,其他的地方也一样。”

“我看行,但的人死了,技术估计是赚不回去了,此次的事情还没找他们算账呢,还有西南的一群算不上国家的小国,等我们腾出手来的,谁也别想跑了。”

王鹃顺着张小宝的思路考虑了一下,觉得可行,虽然会耽误一下用到的大唐百姓的时间,但等铁路修好,回报是很大的。

听二人言说此次的事情,李隆基又提起来:“小宝,鹃鹃,关于他们联合起来捣乱的事情,总不能不管不问吧?换成以前,朕已经派人去打了,如今得看看你二人的考虑。”

‘换成以前,你还跟吐蕃和突厥扯皮呢,还想远征,全面开战?何况以前他们也没被逼到这个份儿上,消息传递同样费劲,又怎会想到联合?大唐的人变聪明了,人家也跟着学呀。’

张小宝腹诽了一番,对李隆基说道:“我和鹃鹃的考虑就是我们暂时不表态,通过其他的民间的途径,把消息传到他们那里去,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计划失败了,但是我们又不做出任何的事情,给他们点心理压力。”

“好,好打算,既然如此,我们继续去陆州,让人把消息给他们,放开所有地方的,抓住的人也暂时关起来,不判也不露面,当作一切都没有发生。”

李隆基一听就明白了,朝廷不能先做出生气的样子,那样的话,别的地方会派人来推脱,说是他们不知道,是各别的人做的事情,然后把自己放在委屈的位置上,请罪。

朝廷还真不好办,说是不打吧,以后再打的话,名义上过不去,说是打吧,却很清楚打不得,真动手,会打乱小宝和鹃鹃的整体计划。

王琚叹了口气,说道:“可惜,我大唐可人之人太少,不然的话,即使打一场全面的战争也无所谓。”

高力士在旁反驳:“大唐可用之人一点不少,随便派出去一队将领,也足够打赢,加上先进的武器,根本不可能输掉战争。

但打一场仗,会花掉很多钱,同时也拿不出太多的精锐部队,非精锐,枪打的都不准,过去打赢了战争,也要死掉不少人,眼下大唐缺人,舍不得呀。”

“正是,现在不比已往,那时打吐蕃,是吐蕃总骚扰我大唐,为了打赢他们,此刻不是胜利和失败的问题,而是付出和回报的问题,我大唐的军队死人多了不行,得到的利益少了也不行。

小宝和鹃鹃对西南那里已经有了计划,还有针对的,实施起来之后,不比直接打过去获得的利益少,又何必马上出兵?

他们不比多食,我大唐真正的威胁来自那个宗教国家,人家的地盘大,人多,士兵也多,收拾掉他们最为重要,有打的钱财,不如用在国内。”

李隆基想的很明白,已经快要完了,大唐过去的那些个商人,把该占的地方都占了,的经济体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小宝和鹃鹃会尽快用最少的代价拿下。

至于西南的小国,大唐没有人过去占领,不如依着来时路上两个人传来的消息那样做,先把他们耗一耗,让他们民心不稳,以后抽出空来再说。

王皇后对打仗感兴趣,摸着儿子和女儿的脑袋,揉来揉去的,笑着道:“都说上兵伐谋,小宝和鹃鹃正是如此,人家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大唐却是不战而战,非兵之战,却依旧可以伐人之兵。

在有武力保障的情况下,经济战更为厉害,打着帮助别人的名义去坑害人家,乃上之上策,小宝,鹃鹃,你们可是说过,今年收拾掉,不知眼下还有什么手段?”

“还没想好,再议。”张小宝想了想,答道。

“先想着做什么菜,一会儿吃饭,让朕等你们等了好些时候,朕已饿了。”李隆基见没有别的事情好问了,催促着张小宝去做饭。

“看,会的越多越挨累,以后即使会了,也得装傻,懂不懂?”张小宝对着弟弟妹妹们说了一句,转身去船上的厨房做东西吃。

两日之后的早上,众人来到了彭湖的最南边的岸上,这里是山,改走陆路,自然是需要走山的,以前被发配岭南的官员就是这么走。

山路难行,很多人没等到地方,先被折腾死了,有的是在人家还没到地方的时候,又追过来一道圣旨给赐死。

李隆基此次也要走一遭,但他跟被发配的人不同,不用担心什么瘴气了,野兽了,更不需要着急赶路。

他的金吾卫就有三千人的规模,王琚家也派来五百人的护卫,还有太监宫女,一拨加起来就是五千多人。

除了他们的队伍,张王两家更多,九个孩子的护苗队有一千人跟来,三百内院,张小宝和王鹃更是直接带了五千卫队。

加上运输东西的帮工,整个队伍近三万,可谓是浩浩荡荡,换成曾经,算是劳民伤财,现在却全是张小宝和王鹃出的钱。

路够某个地方,百姓也不会在心中骂,别说是他们心中的小宝和鹃鹃过来了,即使是两个人没这么大的名气,百姓依旧会很高兴。

不需要他们出钱出里,队伍路过的地方,前面自然有人去修简单的路,对于李隆基来说是简单的路,对于当地百姓则是通天的宽敞大道,以后出门方便了。

何况队伍也不曾饶民,倒是百姓会骚扰队伍,知道是谁过来了,百姓们非常主动地把自己家觉得好的吃食拿出来,有从山上打来的猎物,有自己家养的鸡鸭。

三万来人的队伍,只走了三天的时间,张小宝和王鹃就收到了四千多个鸡蛋,一千多的鸭蛋,还有近七百个的大鹅蛋,有咸的有淡的,跟过端午节似的。

小贝十一个孩子也收到了很多的火腿与腊肉,还有山鸡什么的,甚至有只比东北虎小的老虎,就是华南虎,活的,也不知道当地的人怎么捉到的。

想不要都不行,百姓带着东西就站在那里看别人修路,然后大部队过来,眼巴巴地瞅着,也不出声,要送的东西有的放在脚下,有的拿在手上。

张小宝和王鹃也是来者不拒,百姓给他们便收下来,要是队伍的行进速度不快,还跟百姓说说话。

小贝同样给人家唱首歌,跳段舞,老虎都收了,自然要对别人好点。

今天是上岸的第六天,离着陆州还远着呢。

快到中午的时候,前面刚刚修出来的简易路上又出现了一群当地的百姓,一个个站在路边,手上拿着户籍的文书,等待着。

户籍是第二天的时候别人想到的,万一有人刺杀呢,所以除了搜身之外,还需要拿出来身份证明,自然有人前面修路的人手分出来去查验,觉得安全了才行。

这回当地的百姓没有拿太多的东西,就是一个木头做的大笼子,里面装了两只黑熊,还活的呢,看样子是别人送了老虎的消息传过来,这里的人觉得再送鸡蛋什么的不好,面子上过不去,来点厉害的玩意。

等着离得近了,众人看到等待的百姓那里有人挑起了横幅,上面写着送小宝鹃鹃熊的字样,字写的不怎么好看,一见就知道功底差远了。

看到字以后,李隆基的脸色就又沉了下来,六天了,已经六天了,上岸以来,凡是百姓送东西,从来就没给过自己,全是给小宝和鹃鹃,还有小贝等人的。

自己可是皇上,不相信百姓不知道自己过来了,居然不给自己东西,倒不是却那点玩意,收到礼物至少能高兴下。

“小宝,可不好啊,你们总是收人家百姓的东西,贪图一点便宜,让百姓如何做?别看你们有钱,觉得百姓送的东西没什么,但对百姓来说,可能是很多天吃的,你们收了,百姓吃什么?”

李隆基不能跟人家送东西的人说,所以他对张小宝说。

张小宝知道李隆基是怎么想的,无非是没收到东西,看着笼子中的两头熊,顺着李隆基的话说道:

“陛下说的极是,前几天,收了人家的东西,我们安排人去给他们挖水渠,修房子,还有把村子的路好好收拾了一下,又赠送了其他的糖果什么的。

但毕竟是他们给的东西少,上次的老虎,一个村子人多,一百多户,我们回赠的是干果等东西,现在又出了两头熊,这村子人少,仅三十一户。

他们捉两头熊不容易,真卖钱的话,够他们一个村子过上一年好日子的了,所以仅仅是修房子和送干果是不行的,给钱吧,又不好,陛下,您给想个办法,我照着做。”

“又不是给我的,我想什么办法?谁收了东西谁出主意,要不就别收。”李隆基此刻像个孩子似的,赌气呢。

“对,对,陛下说的对,得给东西,给什么呢?我收了人家的礼物,哎呀,他们也真是的,为什么非给我们,给陛下您啊,陛下到时就能想到好办法了,哎~!”

张小宝故意气李隆基,旁边的王皇后从滑竿上下来,笑着对李隆基说道:“皇上,百姓是觉得您身份尊贵,什么没见过,自然是瞧不上他们送的东西,小宝和鹃鹃则是不同,他们还没到极冠之年,怎么说也是个孩子,小贝他们更是如此。

您想啊,百姓一定是觉得您在宫中吃的好,住的好,用的东西也不会差,他们送点鸡蛋给您,那是对您身份看轻了,您能缺财缺物吗?”

“朕是不缺,但小宝他们就缺了?百姓们知道朕是皇上,吃香的喝辣的,莫非他们能以为小宝跟鹃鹃已经到了食不裹腹的地步了?你信吗?百姓若真如此认为,朕就承认张王两家是大唐最穷的人家,穷的就剩下钱了。”

李隆基气呼呼地说道,他就是想不通,为什么百姓不给自己东西。

小贝连忙从旁边的地方蹿过来,对李隆基说道:“皇上伯伯,我觉得吧,估计是百姓认为您身份太高了,高高在上,不敢说给您送东西,那叫进贡,进贡可是当地官府来管,寻常百姓哪敢呀,对吧,不信您等着,我去问问。”

说完话,小贝跑了过去,隔着几尺远,跟笼子里的黑熊互相看看,找到旁边一个比她大上两三岁的男孩子,问道:“是你写的字不?我是张小贝。”

男孩子长的很壮,一看就知道不缺营养,面色红润,身上穿着一套不知道什么动物皮毛做的衣服。

刚才还像个大人似的站在那里,肩膀上挂着张弓,等一看到小贝,听到小贝的声音,马上变得腼腆起来,脸更红了,低个头,轻轻地嗯了一声,算是回答了。

他旁边的大人急呀,小贝跟你说话呢,你不会多说两句?这败家的孩子,在周围的几个村子里,还算是个孩子王呢,做事情很利索干练,结果现在就不会说话了。

小贝似乎见多了这样的事情,也不在意,继续对男孩子说道:“字写的真好,刚才皇上伯伯还夸来着,说是你要是给他写几个字就更好了,你写不写?说话呀,写,我让人给你送来文房四宝,不写我回去啦。”

孩子脸涨的通红,终于是从牙缝中挤出来一个字。

“等着,我回去拿。”小贝转身跑去,找人要了东西,让人抬着个板子过来,研了几下墨,让男孩子写。

李隆基也凑过来了,看着条幅上的字,很违心地点点头,表示赞赏,心中却想着,自己家的孩子要是把字写成这样,得活活打死才能解气。

盼儿用铅笔学着写自己的名字,都比这个好。

‘哎~!能写字也行了,总不以前不会写强,不能把所有的孩子都跟小宝和鹃鹃教的孩子比。’李隆基心中想着。

男孩子更紧张了,手拿着笔,哆嗦起来不停,眼睛看着纸,问小贝:“写,写什么?”

“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反正是送给皇上伯伯的,你心中怎么想的当今圣上,就如何写,不怕,皇上伯伯很和气的。”

小贝劝道,对她来说,没什么可怕的事情,唯一担心的就是哥哥和姐姐露出失望的表情,但似乎从来没有见过哥哥和姐姐对自己失望过,哪怕是做错了事情,哥哥姐姐也很高兴的样子。

男孩子深吸一口气,又闭上眼睛想了想,让自己稳稳,这才控制住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了起来。

‘真正的皇上,长命万岁,永远别死’。

在万字前面还有一个百字,却是被男孩子划了一条斜杠,意思是说那个字写错了,不算。

写完了,笔还没放下呢,男孩子就担心地抬起头来看向李隆基。

李隆基愣在那里,他想了很多,却没想到男孩子会写出来这几个字,他以为能写什么江山永固什么的,换成小远来写,估计能写出来一整篇华丽的文章。

但就是简单的几个字,却让他说不出话来了。

“本来就是真皇上,不假的,对不对,皇上伯伯?”小贝呼呼的在纸上吹两下,想把墨吹干,对李隆基说道。

“不是这个意思,我说的是,我……我想的是好皇上,别的皇上我也不知道,以前的皇上没见过,现在的是好的。”

男孩子连忙辩解。

“好,好字隆基亲自把纸拿起来,呈在双手之上吹,吹干了以后,小心地卷起来,塞进怀中。

对他来说,什么鸡蛋和老虎了,都比不上孩子写出来的几个字,人家可没有时间先准备一下,是真正的想到了什么写什么。

能得到一个孩子的认同,是最好的礼物了。

马上有人送来一大堆的东西,放在男孩子的面前,李隆基也开始跟男孩子闲聊起来,问问其家中如何,学习怎么样等等。

张小宝在不远处看着,扭头对王鹃小声地说道:“看到了吧,这才是真正的荣耀,比你那时的皇帝强的不只一倍两倍,你那时的皇帝死不死的,百姓会在乎吗?你随便找个孩子,问他,说是‘皇帝’如何,想对皇帝说什么,他绝对不会说希望皇帝永远不死。”

“难道你不是和我一起的?不一样,现在是帝制,咱那时不是帝制,不然也同样有人那么关心。”王鹃瞪了张小宝一眼说道。

“你别自欺欺人了,咱那时的皇帝挂了,有人十里长街送吗?还是在那种动荡,骨灰连个真名字都不敢写的时代,老周他难道是帝制国家的皇帝?

当然,也不怪别人,人都是为了某个理想而活,有的人的理想是上去了就行,有的则是想着能为百姓做点什么,我觉得我还是比较伟大的,一比起来。”

张小宝撇撇嘴说道,他现在是真的觉得李隆基值得尊重了。

“那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王鹃问道。

“我的意思是,咱得让小李以后过的舒服点,他想旅游咱要支持他,别说是在现在的大唐玩,就算是他想去南美溜达,咱也得想办法满足他,还要不停地通过各种手段为他歌功颂德。

等他挂掉的那天,给他修一个大大的坟包,然后写下他一生的事情,比如他到了什么地方,别人给他写了幅字,送他俩鸡蛋,一个是咸的,一个是淡的,让以后的皇帝看到了心中有压力,蛋不是那么好吃滴。”

张小宝严肃地对王鹃说道,只是话说的却不严肃,什么叫大大的坟包。

“我看你就是‘咸’的,还去南美洲?你要不要带着他去月球上转一圈,感受下那里的温度和环境?”

王鹃白了张小宝一眼,说道。

“也行,能上去我也想上,弄两块石头回来卖大钱。”

张小宝跟王鹃斗嘴的时候,李隆基已经和男孩子说完话了,又夸赞了几句,很高兴的样子,鼓励人家好好学习,学会了本事之后,好去做更多的事情。

转过头,李隆基对张小宝招招手,把张小宝叫到近前,一副教导的样子,说道:“张节度使,你收了别人的东西,总要有所表示才对,朕收了已赏赐过,你呢?”

‘用你来做好人?’张小宝心中嘟囔了一下,面上却是恭敬地说道:“是,陛下的话臣知道了,此两头熊,非常难得,臣定会好好养着,臣眼无分文,只有一部分苞米粒,打算为张巡查使做爆米花,不如拿出来给他们做成爆米花,陛下您看如何?”

“朕心甚慰,还不快去取来。”李隆基威严地命令道。

“是,臣马上去拿。”张小宝回去找苞米粒去了。

“皇上,我们,我们不要好处的,我们愿意给小宝和鹃鹃。”男孩子的父亲很不好意思地对李隆基说道。

他根本没在乎刚才人家两个人在那里表演君臣的戏,大唐谁不知道皇上和小宝、鹃鹃是怎么回事儿啊?

所以他直接就喊张小宝二人小宝和鹃鹃的称呼,而没去叫张节度使,显得太疏远了。

李隆基这个郁闷啊,自己白装了一回样子,见对方一副不想要的模样,压下声音说道:“小宝怎么可能给你们送爆米花,那东西吃了就没了,小宝只是一说,是给你们送苞米种子,你们找地种下,等成熟以后就有更多的种子了,自己种也行,卖也行,很值钱。

小宝若是真直接说送你们种子,别人该如何想?大唐苞米种子太少了,很多官员家中都没有,说送爆米花,别人就说不出什么来了,懂?”

李隆基说话的时候,还不顾他皇帝的身份,朝人家挤挤眼睛。

这人愣了,然后高兴地连连点头,也小声地说道:“知道了,小宝真聪明,谢陛下。”

“不用谢,毕竟你们送朕东西,朕很高兴。”李隆基这话说的声音很大。

拿了种子回来的张小宝一听,就知道李隆基是啥意思,估计以后路上会有百姓开始送李隆基东西。

太小气了,跟百姓还算计一下。ro!。

第70章 两边同念一条河第603章 弘农变化集市哗第100章 父子微服来到此第346章 县中争斗事暂了第848章 牲畜损耗博彩站第883章 打油诗中定日期第55章 说起忙来都在忙第9章 赚些小钱可养鸡第64章 秋收粮食不易分第838章 收毒买木皆不明第151章 一年便可造海船第353章 落水救人欲改变第49章 中途之时再退出第524章 非是眼见难断言第36章 一番测量难寻跟第92章 多人中毒因何死第183章 异想天开养河豚第八十七章第171章 杏花开时夜有香第859章 怎道孩子不一般第755章 投入至今终回报第341章 货物被抢留借口第65章 他山之石可攻玉第313章 上善之心应若水第669章 舱中斗智安新职第410章 人来人往治一同第179章 上任似乎不好治第268章 上任之时把衣更第163章 生活实在太美妙第343章 见面之时吓一吓第10章 榆树村中有发现第816章 维州城外终相聚第454章 含元殿上有一问第110章 小船悠悠水中翻第939章 夫妻厨房偶相谈第890章 借钱购入常警示第166章 算来算去在明天第178章 引路修桥是时机第4章 强身健体同一心第269章 商人之初便夺权第215章 这厢热闹远寨来第511章 爱好和平讲文明第606章 全民皆兵于危时第19章 山中之人初相遇第一百一十五章第412章 谁烧营地说不清第133章 原来是从娘家来第437章 黑水战事遇不利第751章 本应有题却无题第281章 褒信县里来新客第503章 欲扩疆土非西北第646章 暂不出手为考验第659章 王家宅院来相聚第315章 一样时光两样心第55章 计划之中遇奇事第171章 人性善恶波板糖第一百三十四章第1章 百姓干活给饭吃第263章 原来是让去做菜第467章 贪心不足新办法第84章 回家之后人不见第145章 最后碰撞在眼前第71章 才子佳人来聚会第598章 话议强民不畏亡第137章 磨练军队防走私第105章 一路之上有所感第292章 初上气球忽悠悠第741章 苗头坚决压下去第555章 闲梦心愿何所多第517章 铁路畅通寻因果第838章 收毒买木皆不明第946章 宝贝可换十三香第841章 朝堂政策读出来第831章 刚出苗头先压下第835章 一夜之间新开店第106章 车到为时已一天第565章 琐事不停趣味多第685章 多方联合原如此第226章 绕过一圈伴同行第958章 贴近接触言未来第677章 天黑燃灯人不停第12章 半夜当中遇火险第92章 多人中毒因何死第10章 榆树村中有发现第880章 夜半拼图火烧炙第770章 苍天无情愿抗争第747章 一时悠闲待冬去第83章 努力学习吃糠饭第654章 无根无蒂话谍报第588章 体育目的有此在第539章 不为多少为如何第982章 成亲新生为希望第391章 皇后待产露底蕴第576章 学前儿童怎保障第32章 所有钱财换顿饭第97章 来人笑接科举事第762章 新年梦幻心梦幻第107章 县令大才评诗画第377章 炮舰一出显峥嵘第72章 来时张扬失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