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难知政策等炮声

“第十一条,免去小飘模经营个体商户一切费用,但不允许其流动售卖,凡之前务农为主者,后成个体商户,不入商籍,凡商籍者,可随时付出一定费用转农转工,工匠亦如此。”

李隆基照着报纸上的字念出来,随后抬起头看看别人,等待矢家议论。

“陛下,这不‘乱’了么?”张九龄苦着脸开口,商籍是贱籍,比起农来说差两层呢,虽然很多事情情况是商人的地位并不低,但至少别人跟商人对比的时候有个心理优势。

张忠的手下工部‘侍’郎韦述看一眼头头,不得已站出来,跟着说道:“臣也这般想,以前农者和工者尽量不务商,正是因籍贯问题,现在既然能够随便转换,岂不是鼓励大家都做买卖而不事生产吗?”

“张卿作何说法?”李隆基问张忠。

张忠最近大部分‘精’力放在工部研究所上面,并没太多去学经济,听到皇上问,摇摇头:“臣不知。”

“哈,你还不如我哪。”李隆基调侃道,此话一出,别人对张忠登时无语。陛下并不是平时总一口一个朕,‘私’下里也说“我,我”可现在是大朝会,跟张忠说话也实在太轻佻了吧?

“是,臣多有不如。”张忠‘性’格略微有些耿直,尤其是在面对君臣礼法的情况下,不然他也不回在张小宝科举考试的时候过去称呼儿子为张节度使,并且在朝堂之上训斥小贝不懂规矩。

正因为如此,群臣无法在这方面找他的‘毛’病,对他动手的后果也非常严重,分明是欺负老实人嘛,看看王瞪那群人就知道了。

李隆基看张忠一脸严肃的对答,无奈摇摇头,实现想不通,张忠为什么不能圆滑一点,平时有机会凑个趣儿了,说个小话儿了,或者是拍个马屁,奉承奉承自己,那样显得亲切许多。

非要死硬死硬的,如果不是身后有着儿子和儿媳‘妇’,得受到多少人的攻击?不过这样也好,别人都攻击他,自己可以放心用他,这就是那种敌人把刀架脖子上问是否背叛大唐他会自己使劲扭头,以死报国尽忠的人。

“好吧,既然你不知道,让你儿子的义父跟你说说。”李隆基去看高力士。

高力士是个太监,平时在大朝会的时候不应该出言,‘私’下中说话是很管用的,这一刻点到他名,他只好站出来。

高力士对张忠笑笑,张忠略作犹豫,也回了个笑容,他很想阻止一下,后来考虑考虑,高力士不是第一次发言了,而且人家还能说出来道理,阻止的话有疾贤妒能之嫌,只好退回去。

“陛下让臣说,臣就献丑一番,诸位当个笑话听,如有不对之处,一笑了之。”高力士先谦虚一下。

群臣可没有人敢把他当成笑话,把他当成笑话才是个笑话。

“说农工商可相互转换,籍贯会‘乱’,其实农工商的籍贯以名存实亡,务农者,也买卖东西,如家中多余的粮食,还有养的家禽,工匠自然是做出来的东西,都得卖,而商人也买地种粮,也研究工具制作加工商品。

前面曾说过,让农户自己聚合在一起,以百户为基,却不再收取租子,而以钱代,那不就是一个商人么,何必非要去人为地分个清楚?

相互转换看着‘乱’,其实正是给百姓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谁认为自己能把什么事情做好,就放开去做,而不需要担心有籍贯的影响。

如今我大唐发展的速度快成什么样相信诸位都知道,各个行业人才辈出,籍贯的作用已经不是把人分成等,而是方便统计管理,说商人不如农者,以前是因为觉得商人不产出,只是把商品运来运去,占便宜。

现在大家都知道,商人不仅仅是倒买倒卖,他们能够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如商人说‘鸡’值,大家就使劲养‘鸡’,还有商人说手工艺品值钱,工匠便多多生产,商人还能把海外的东西运回来。

一个合格的商人作用非常大,就说大富翁顶级排行榜的人,说起来这个大家似乎觉得好笑,它的出现是一款大富翁的儿童游戏引起的,到现在则成了一个商人是否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是商人学习经济的考核规则。

那么它的规矩大家都懂,不仅仅是你身家足够,而且考核的时候通过才行,不然你买个彩票中几百万贯,你也进不去榜,当然,几百万贯的身家确实也进不奔。”

高力士说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人笑了。

有的人是觉得有趣笑,有的人则是怀念地笑,想起以前的事情,那时谁能想到一个游戏影响如此深远?谁能想到一个游戏能赚许多钱?谁能想到设计游戏的人当初为了钱想尽一切办法,当有钱之后却不再在乎钱。

那是一个传奇,那是一个传说,岁月似乎走了很长一段路,又似乎一直在眼前,大富翁一直在风靡,设计她的人却不再玩游戏,那段时光尘封不了,从来不需要想起,因为永远也不曾忘记。

于是本来一个朝堂议政的地点和时间,大家却都开始玩追忆。

李隆基眯着眼睛体验了一把回忆的幸福历程,说道:“好了好了,说正事,说商人的籍贯、地位与贡献问题。”

众人回过神来,互相笑笑,似乎刚才回忆的人不是他们一般。

高力士想想自己刚才要说啥,接着说道:“凡是能进榜的商人,对国家的贡献都不小,他们会在需求的情况下,主动跟提供商品的地方去沟通。

举例子,还是养家禽,有商人到万年县,说半年之后,我要大批量的收购家禽,价格比较高,大概需要十万只,万年县的具令是个一般的具令,不是现在出自蒹葭。

因为区别很大,普通的县令,他一听,马上告诉百姓,百姓们便家家加大养殖规模。无法进榜的商人他会等,等万年县养出来。

但是,换成榜上的商人,他会派人考察,发现养的太多之后,告诉百姓你们不能这么养,不然我收完足够的数量,你们多余的价格上不去,会赔的。

这时他会想办法调整跟百姓商量,跟官府合计帮助当地制订一个养殖户分配与规模,否则他将受到非常大的惩罚。当然,如果县令是现在出自蒹葭书院的人,不需要商人调整,他自己会立即调整。我就一说而已出自蒹葭的人不可能被动地等商人找上‘门’,如现在的万年县,县令早规划完毕,并主动找商人谈妥,只等履行合同。”

说完一堆话,高力士不再开口,该表达的意思已经表达清楚。

张九龄反应很快,接过话,说道:“多谢高将军,我刚才一时没转过弯儿现在已想通。确实,如今的商人不能像以前一样看待,他们都有一份责任心,大唐的稳定少不了他们的贡献。

何况小宝一直在压制商人的地位,但压制不等于贬低,小宝只是不让商人的地位凌驾在其他人之上我等不应该再去歧视商人。”

“那朕继续念,最后一条。”李隆基没想到大家对商人的观感还是那么不同,可是每一个臣子家中都有行商的人,不然哪来的钱?凭以前的傣禄还真不够他们吃喝玩乐。他们只是不希望商人的地位提高脱离他们的控制,否则提高税收的时候为什么还得用‘交’换利益的方法?背后最大的阻力就来自他们。

李隆基什么都明白却还不能直接杀人,都杀了谁来帮着治理国家,而且杀掉一批,新上来的同样干净不了。

“第十二条,各地官府以县为单位,成立官府‘性’质车马行,大唐军马淘汰百分之九十,充入作运输,为客运与货运,同时整合娜寄部‘门’,发行统一娜票,制订统一邮寄重量与距离收费。”

念完最后一条,李隆基放下报纸,端起茶碗却不喝,在那里用碗盖儿一下一下扫着水面。

两边的文武官员再次进入到沉思状态当中,有的干脆转身回到后面的小…几那里,坐下来跟着喝茶,他们后面都有椅子和茶几,但上面只有茶水,而没有点心,他们可以在开始朝会的时候就坐那,主要的原因在于前面的人不坐,后面的人坐下看不到皇上。

而且以前没这个待遇,有点不习惯,今天商议的时间实在是太久,有站不住的得坐下去休息。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坐下,跟开茶话会似的,只有金吾卫还得带刀站在那。

李隆基看到下面的情况,乐了,平时在兴庆宫等地方开小会儿,大家都坐,换到早朝却一个个站着。后来发现个问题,站时间长了,朝一散,官员们回去不马上办公,而是休息,影响办公效率,所以在冬天的时候不仅仅装上暖气,还给众人配上椅子,都是没办法的事情。

喝了几口茶,等别人给续上水,李隆基看向坐着的人,开口说道:“都说说。”

“陛下,茶不错。”被皇上盯住的司农寺负责人蒋岑没办法之下,说话了。

“嗯!早上吃饭了么?你喝的那是红茶普洱。”李隆基点头,继续盯住蒋岑看。

蒋岑见躲不过去,‘揉’‘揉’肚子,回道:“没吃,怪不得肚子饿,臣想啊,军马淘汰许多,是否可以用在耕种方面,旱田,水田用牛。”“萧卿呢?”李隆基又去看兵部尚书萧嵩。

萧嵩也没吃早饭,茶几上只有茶水,但他自己带来吃的东西,没带包子,有馅儿,怕味道飘出去太远,带的是烫面干饼,每个只有巴掌的四分之一大,里面夹了咸菜,吃的时候一口一个,还没什么味道飘出来,就着茶水不怕噎到。

这会儿他刚‘抽’空吃两个,还没等咽下去,便被点到名。

要说武人也有急智,嘴里咀嚼着萧嵩他连忙把茶水端起来,使劲灌下去,然后才出口气,对皇上说道:“陛下,果真是名茶普洱,喝到口中瑟瑟的十分押口,不错。”

李隆基笑着点下头:“我这还有芙蓉糕,萧卿也尝灿”

“不用,臣不饿说起军马,臣只担心一个事情,军马淘汰下来,留住的军马是否够打仗用。虽说现在有枪炮,不需要将士骑在马上举刀冲锋,运输总得用吧?炮弹子弹啥的,还有吃食和医‘药’。”萧嵩说话的时候用手‘揉’‘胸’口的位置,刚才咽急了,噎一下但他并不害怕被皇上看到他吃东西,早朝吃东西很正常但被抓住就很不好意思,显得偷吃没本事。

“还有吗?”李隆基问。

“没了。”萧嵩放下‘揉’肚子的手,舒服多了。

“那这点你不用担心,小宝和鹃鹃已经发现,多食人在两国边界的地方集结的骑兵不下三万说是什么阿拉伯马比较好用,准备通过袭营的方式拿到手。”李隆基解释。

萧嵩抬手挠挠脑袋:“臣知道边界的事情,三万骑兵很难拿下吧?你开炮骑兵就散了,你用枪,敌人冲锋的时候,必须把前面的马打死,然后面的马被绊倒或绕路,等拿下来,所剩不多。”

“那是他们的事情,拿不下来他们再想别的办法反正他们说军马留下十分之一就够。”李隆基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把人家的马给夺到手。

“想不通,想不通。”萧嵩摇摇头不再说话。

李隆基也不去管萧*咋想,目光继续在下面的臣子身上扫动。

这回不用他点名,离他很近的源乾曜放下茶碗,问:“最初只有军年,没有民间的,后来小宝他们成立了一个,接着其他地方也有‘私’营,相对来说还算规范,只是邮寄地点无法覆盖全国,新成立的娜弈部‘门’是否会抢了他们的买卖?”“臣同问。”宇文融附和。

“小宝的意思或许就是为了抢他们的买卖,毕竟他们的覆盖面小,而且信息系统不如朝廷完善,1、宝没让自己家的情报部‘门’参与进去。”李隆基也不明白怎么回事儿,所以他想让别人帮忙分析。

张忠此时烦了,他工部还有事情需要他去做,遂说道:“臣马上让小宝他们送一份详细的解释,到时再看,咱们跟着商量来商量去的,最后还得按照报纸上说的去做,何苦呢。”只有高力士明白怎么回事儿,陛下只要遇到小宝参与的事情,必然考虑琢磨清楚,然后想办法从中算计小宝一番,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一时间不好改,或许永远都不会改。

群臣纷纷点头,他们同样闹心了。

李隆基见别人不帮他,郁闷地叹息一声:“散朝,崭让御膳房给你们一人送去一份两荤两素的盒饭,省得你们在下面偷偷吃的不舒服,

实在不行以后早朝的时候先腾出一刻钟在殿上殿下吃饭。

来得早的先进来吃,朕还真不需要担心宫‘门’开早了有什么危险,现在是火器时代,只要你们不带着**和枪进来就行。往后柴油机车定好点,即使来晚了也不算你们迟到,散了散了。”

挥挥手,李隆基不走,坐在那里望天,不知道在想什么。

文武官员现在已经习惯礼节方面越来越没样子的情况,陛下开始务实了,省下礼节的时间可以多做别的事情,哪怕是听个曲子或看看报纸上故事也好。

于是官员们本着不‘浪’费的‘精’神,把茶碗中的茶水都喝掉,纷纷起身离开,带吃食的也不吃不了,等回去吃盒饭,等中午的时候会有状元楼或得意居的人给送饭,生活是越来越美好了。

“这帮人啊,朕实在不知道说他们什么好。”李隆基摇摇头,抱怨一句,对高力士吩咐:“去梨园,选几个相声小品,朕高兴高兴,你说,十二条国策放下去,会有什么反应?”高力士扭头看一眼太监骆宾,骆宾很有眼力地跑去梨园安排。

回过头的高力士伸手去搀李隆基,说道:“臣觉得一定会很‘乱’,‘乱’上那么个一天半天儿的,小宝和鹃鹃就会趁机出手,把不安定的方面解决。换成臣看到报纸,第一时间必然会‘迷’糊。”

“早‘迷’糊了,群臣都未商议出来具体的后果,更不用说百姓了,‘乱’吧,‘乱’吧,‘乱’过一阵儿则会稳定几年时间。”李隆基摆摆手,示意自己不用人扶,迈步到旁边的角落处,扶过一辆自行车,骑上去朝梨园出发。

现在他已经不坐辇了,慢,不如自己控制方向的自行车舒服。

高力士也连忙接过别人递过来的车,骑上去一挥手,庞大的自行车队就离开含元殿,还有端着枪的人跑步跟随,上方的热气球之间相互打旗语,把护卫的工作做好。

要么说李隆基不害怕呢,宫中和主街道各处大灯泡照着,天上热气球警戒,暗哨同样不少,谁能进来刺杀?

早朝读报纸的时候,各地主要州府已经开始往外贴报纸,还有送报纸的人快马朝各个县奔去,离得太远的晚上能看到,至于更远的村落,那就得是周刊或者是月刊,反集不会有人每天专‘门’去送。

州府没有在家中订报的百姓纷纷聚集在公告板处,有订报纸的也往公告板近前凑。

其实州府中订报纸的人很多,因为最后卖纸的话,根本不赔钱,而且剪下有商家优惠的地方,整体上还占了便宜,报纸前面几版是内容,后面全是广告,厚厚的一罗。

打广告的商人承担那部分的订阅钱,而且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同类商品的价格是一样的,打广告是走量大,赚的是这部分钱。

如果量大到一定程度,进货的时候价格还能压一压,使同类商品不打广告的商人没额外付出的情况下,赚的却少了,市场规律就是这么有意思。

衙‘门’的公告板当然不可能把广告的版面贴上,只把前面有用的往上贴,需要两份,正反面都得展示出来。

凡是不赶活的百姓,基本上都喜欢早晨到公告板看看,跟别人聊聊天什么的,再议论议论朝政。

习惯了看报纸的百姓今天来到公告板前乍一看到当先的国策十二条,突然间都觉得不习惯了。

“怎么个意思?今天出来一堆政策?”河南道洛阳府,衙‘门’的公告板前面,一个平时跟孩子学认几个字的人看到国策十二条之后懵了。

平时十天半个月的也有一条国策,大部分是关于新增加了什么律法,经济发展太快,需要不停地补充律法,因此平日多数是律法方面。

更多的是地方把新增加的治安要求和哪个地方养殖的家禽生病等情况说一说,让大家注意,而且大部分的广告也是根据各个州府的情况印刷,除非是跨州府的连锁店才会出现其他地方的商人过来‘花’钱。

“一、二、三……十二,统共是十二条。”另一个人也跟着说,其实就是显摆一下自己识字。

“还用一条一条数?最后写着十二当然是十二,主要的问题不是多少条,而是每天写了啥。”第一个出声的人接过话。

大家就像模像样地看,偶尔有人念几个字,不仅仅是念的不全, 即使念出来的也有念错的。

“谁给说说,报纸上是什么意思?”大家拥挤着看了会儿,发现都不明白,开始四下里寻找明白人,比如说书生什么的,不然的话,回家让孩牟读出来,同样不明白。

大家寻找几下,终于等来一个刚刚吃完早饭的书生,准确地说叫老师,在州府最大的学堂里教书,举人身份,一般只讲下午的课,早上的时候喜欢到公告板转悠,好得到一份额外的恭敬。

“袁老师,早啊,快,帮着看看,报纸上写的什么?看不懂啊。”他一到,马上有人打招呼。

这位姓袁的老师矜持地笑笑,迈开方步从别人让开的路走到告示板的近前,抬眼看看,说道:“第一条,第一点是是减去农耕者租赋及人头税一系列实物税收形式,取之以货币代替,凡耕种者,需卖粮自筹钱款。”

“袁老师,您给说说,啥意思?”周围人听了,一时无法理解。

“意思啊,意思是是你们以后不用给粮食和其他东西,直接给钱,用钱来‘交’租赋这不是为难人嘛?”“袁老师,给讲解完,苦起来又补充一句。

周围的人看向他,等他继续说。

“你们看看啊,让你们自己把粮食卖掉,然后换成钱‘交’税,你们要是卖的钱多还好办,卖的钱少不就赔了?而且粮食打下来的时候,也正是粮贱的时候,朝廷怎么能这样?”

“袁老师,语气开始变得重了显然很气愤,不明白好好的朝廷一眨眼怎就变了。

周围一片议论声。

“那怎么办?家里哪会做买卖,都是养了‘鸡’有人上‘门’收,粮食也是一样,等官府来拉走。”

“袁老师您没看错?”

“袁老师您给想想办法,怎么成这样了?”

“袁老师,您再往下念,看看有没有其他说法。”

“好,我念。”“袁老师,强压愤怒继续看着报纸念道:“第一条,第二点允许各地耕种者以周围地区为范围,与其他耕者联合耕……应决定完全归于组长,受相应出台律法保护。”

第二点念完,附近的人继续等待其解说。

“袁老师,沉思一下,随之冷笑出声:“好啊你们不用担心自己卖粮和丝什么的了,朝廷已经帮你们想好,让你们一百户人家组在一起,选一个人当组长,或者是一个村落组在一起,选一个人当组长。

你们想要自己的地呢,就跟他商量,看看种什么,决定下来不准改,到时候种出的东西是赔是赚你们自己承担:如果你们什么都不懂直接把地租给他,你们在等他把你们招成帮工,赔了赚了全归他,反正你们不用再自己去卖粮。

可是如果组长要是觉得你一家人的身体不好,干活比别人慢,就不用你当帮工你会少一份收入,比起你原来自己种地还不如。

好一个朝廷,好一个国策,这分明是土地兼并这是弱‘肉’强食,这是进行人的自身淘汰我不禁要问,我大唐的皇帝换了吗?小宝和鹃鹃不在了吗?”

“袁老师,说到后面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咆哮,他的双手使劲地攥成拳头。

听他说话的人傻了,甚至连站在旁边的衙役也跟着傻掉,按照袁老师的说法,岂不是亡国之策?不能吧?

一时间百姓们都害怕起来,怕袁老师说的话成真,皇上换了,然后小宝和鹃鹃也没了,那该咋办?天塌啦。

“你瞎说什么?”州府衙‘门’中走出一人,乃是司曹参军,百姓都认识,许为、许一行。

许为参军眼睛在百姓还有这位袁老师的身上扫两遍,说道:“你们看看后面,国策十二条正是小宝订的,然后由朝廷一致通过,怎么就出事了?看病要你钱了?孩子不让免费上学堂了?有状没处告了?吃不上饭饿死了?独身的老人没人养了?”

“袁老师,被问的连连摇头,直接去看后面,果然写了张小宝和王鹃的名字,还有印。

然后心中更不解,既然是小宝出的策,为什么允许土地兼并,而且还用第一点来促进第二天的兼并更快实施?

周围百姓心中不像那许多,一听是小宝和鹃鹃订的国策便放下心来,而后还有人问“袁老师,:“袁老师,您是不是想差宾”

“我你们明明写的清楚,我怎能想差?我好歹是个举人,连如此简单的事情还不懂?”

“袁老师,没人说您不懂,只是您再从头看看,仔细想想,谁都有出错的时候,对吧,大家说对吧?”还是有人不相信他。

气得“袁老师,不出声,斜着眼睛看天儿。

司曹参军笑了声,帮着解围道:“确实如袁兄所言,小宝和鹃鹃出的国策,按照字面理解,正是鼓励土地的变相兼并。但以本官想来,他们不可能怀有坑害百姓的想法,只是一时间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大家无须惊慌。”

“对呀对呀,怕啥,小宝他们还能害我们?我第一个不信,要害早害了,何必等现在?”

“可不是嘛,说我自己坑我自己我相信,说小宝他们坑我,我不信。”

“保证是有哪个地方我们没琢磨明白先不去管,袁老师,您再接着念,还有十一条呢。”

“袁老师,显然真在赌气中,不出声。

“我念,我来念。”已经在衙‘门’中看过三遍国策十二条的许为往前站。

“许大人,您忙吧,找个刀笔吏出来就行。

“刀笔 *更忙,我念一样,第二条,大唐钱庄一次‘性’降低…… 并可后期增加贷款数额。”

许为把第二天念出来,并按照他在衙‘门’中读报时的理解给人解释:“目的呢,是告诉大家别把钱存在钱庄了,拿出来‘花’,如果实在不愿意‘花’的话,后存的钱放在里面利息会变少,之前存的不用管。

而且鼓励大家联合起来开作坊,然后去钱庄贷款,利息比以前低,而且钱庄的钱也足够你们去贷,不必害怕钱庄没钱。”

“可是钱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袁老师,忍不住又说道。

许为摇头:“这个可不好说,钱值钱或者是不值钱,看的是购买力,而不是拿出来多少‘花’,第二条就是这么个意思。”接着许为念第三条的兵役和第四条的学子社会出义工。

百姓们不明白前两点,第三点倒是无所谓,当兵也有钱拿,比以前强很多,以前还得自己准备武器和防具,又不给钱。何况每年就那么点时间,还能打枪过瘾,在军队吃的也不会差,锻炼一番,身体壮实。

万一真有需要打仗的时候,拿起枪来又能够为国出力。

第四条学子丰活,干就干吧,当成锻炼身体,别整天读书读傻了。

许为再读第五条,百姓认为这个好,以后热闹。

第六条彩票,百姓也无动于衷,只有开赌坊的人才为难。

第七条工匠用一样的尺子什么的,百姓认为不错,以后做家具什么的,不用担心尺寸不同。

第八条食品检疫,公告附近的百姓不停点头,这个对,万一吃东西吃坏肚子怎么办?

第九条,干活的人有个最低工钱,好啊,以后出工哪个东家敢给少了就告他去,至于休息,不用了吧?累了才休息,不累休啥?看看再说,实在不行偷着干。

第十条,官府培训,以前可以找衙‘门’去学习后安排活,现在只不过是必须去找,或许会耽误工夫,不知道本身会两下子的还用不用学?

第十一条,卖东西摆摊的什么钱都不用‘交’了?有这好事儿?管理费都不收?赚到的钱全是自己的?

第十二条,以后给远处的人送东西走官府的线儿?不知道是不是比原来的那种便宜,如果便宜的话就用官府的,送的速度快不快?如果快,同样的价钱也走官府。

许为念一条,稍微解释一下,百姓就跟着想,他们想的非常简单,一切以自己的利益出发,更深的学问与他们无关。

“好了,大概的意思就这样,里面的学问其实大着呢,算眼前的一遍,我已经看过四遍,依旧没研究明白,反正大多数看上去对你们都有利。”

许为念完,补充一句,摇摇头,想起自己出来要做什么,继续忙。

他走了“袁老师,还愣在当地琢磨,之前他可是断定张小宝和王鹃出的国策是害人的,但后面的十条出来,却又开始变好了,咋‘弄’的?

“袁老师,您看,您误会小宝和鹃鹃了不?我就说么,他们两个怎么会害我们?以后可以去看正常的足球比赛喽,不像现在,有时踢有时不踢,让人等得心急。”

有人碰碰“袁老师”说着。

“可是第一条确宴是………”“是不理解,小宝用计那还用说?你看着是一回事儿,其实是另一回事儿,你觉得他对你还,他未必是对你好,你觉得他对你差,他或许是不很差,对,不很差。”又有人在旁边说道。

“袁老师,实在想不通究竟差哪,摇摇头:“算了,走一步看一步,以后自然见分晓,我回了,你们自己看。”

说完话,他背个手离开,弯下腰,低着头,看情形他还在想。

百姓们则不曾散去,依旧围在公告板旁边,不时说上两句,主要是怕忘,十二条呢,趁现在都在,先记熟,回头跟别人说时也好显摆显摆,尤其是家中孩子下学回家,让他读读,问他什么意思,答不上来教给他,让他明白,当爹娘的还是很厉害呢。

益州。

张小宝和王鹃还在准备歌舞演出的事情,眼看着要到中午,中午也就是炮火轰鸣的一刻,二人丝毫不着急。

送出去十二条,刚刚把朝堂上的群臣折腾一番,现在他们两个又打算跟益州的人来个与民同乐。

“把那个灯再太高半米,斜着照,对,红‘色’彩纸的灯。”王鹃在益州的西‘门’外临时搭起来的舞台旁边指挥,周围有不少百姓瞧热闹,等晚上的时候来看演出。

有的人还搭把手,因这边离着多食近,怕被渗透进来‘奸’细,所以需要拿出户籍才行。

张小宝则指挥人布置椅子,给百姓看,中间有过道,方便卖小吃的人行走。

“小宝,你说看到十二条之后,李隆基会不会急呀?”王鹃擦擦额头上的汗,凑到张小宝的近前,小声地问。

“不能吧?他都习惯了,详细的资料不是已经开始往回传了么?到晚上的时候估计会传完,我现在不放心的是战场上的情况。”张小宝拿过一瓶冰镇汽水,递给王鹃,而后说道。

“不用管,他们要是连这点小仗都打不好,还当什么将领,要是没出真腊的事情,我们就亲自过去了,现在只好呆在这里坐镇,走,舞台也差不多了,咱回去等消息。”

王鹃四处看看,见不需要再做什么,拉张小宝回去听电报。

第405章 集齐力量兵起程第182章 三十万贯全花掉第22章 地方方言也能说第960章 孩子出手已足够第611章 社会平衡非常道第一百二十二章第71章 施计大豆有纷争第793章 县中建筑哪最好第20章 承诺一出福祸来第701章 或许民可使知之第820章 道论咖啡战事起第829章 规则出现总作变第263章 原来是让去做菜第573章 状元之后往何方第42章 加派人手去巡逻第743章 武弱国小无防御第21章 番帮有物胡萝卜第108章 价钱上面出错了第642章 筹集钱款有他路第429章 论剑初始强攀岩第496章 美酒佳人春~宵时第763章 忙忙碌碌我是谁第640章 车中决策徐州事第58章 是输是赢在这般第928章 粮食丰收有条件第61章 尘埃落处定多心情第817章 战略部署或打乱第108章 价钱上面出错了第286章 罐中刀鱼三人吃第414章 一封来信道思念第586章 画上动物仙宫来第452章 建安有人货币连第156章 新任官职已知晓第546章 游乐建设行不行第86章 多交租税在今年第445章 只做实事不羡仙第89章 送租时刻对父言第149章 回家熟悉略改变第734章 飞机难做造航母第770章 苍天无情愿抗争第35章 缺碘可以有小吃第四百零四章第17章 比试进行雨正停第657章 内部分裂才容易第100章 父子微服来到此第264章 酒菜来往同相处第389章 碧海银沙初显荣第184章 沼气熊熊再燃烧第624章 科技到处可逆天第23章 偷盗人才加盟费第29章 家有儿郎不烦忧第68章 忙忙碌碌最充实第702章 野外训练打兔子第372章 大海茫茫偶相遇第452章 建安有人货币连第113章 小年头日送粮油第963章 不在价格在心思第620章 地位含蓄又张扬第356章 不恋他乡回国中第429章 论剑初始强攀岩第94章 王小娘子真聪慧第539章 不为多少为如何第八十七章第171章 杏花开时夜有香第85章 张王威势应这般第1章 前生警匪今世亲第511章 爱好和平讲文明第758章 收支平衡有账目第156章 新任官职已知晓第436章 无心插柳柳花开第94章 兄弟二人有绝技第41章 见面先提太饥饿第336章 追梦道士踪影渺第241章 千万不要留机会第545章 小宝出计问不停第169章 抢我矿产吓死你第271章 县令姗姗新来到第955章 大雨将落抢渡河第909章 人鹰同语话温情第28章 一路赶超力不竭第332章 只看对方放不放第848章 牲畜损耗博彩站第474章 洛水河畔愁满腹第767章 位置不同心不同第80章 欲用银钱买荒山第54章 星暗火明映月圆第一百一十三章第32章 收来粮食积成堆第452章 建安有人货币连第37章 无言微笑才是真第860章 交流过后心情好第45章 雨后韭菜未白割第301章 新的计划叫翱翔第847章 迷糊思绪话盐事第190章 气候适应不习惯第775章 文采非凡显伤痕第169章 张家究竟想干啥第687章 烧烤就要坐着吃第893章 小小算计大智慧第546章 游乐建设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