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往昔之事在胸怀

救张小小宝惦记的叶蕃如今凡经让人灭蛤电了,再也不像”懵明的时候那样膜拜。

家禽吃蝗虫,所以凡是养了家禽的贵族或者是皇族都把家禽放出去,哪怕会因此得罪了什么神仙也认了,总比饿死强。

不仅仅是放出家禽,奴隶们也制作起来兜子,后面连个棍子于白天捕捉蝗虫,晚上的时候就点燃火堆,引诱蝗虫飞进来自己烧死。

决心下的是够大,可惜晚了。蝗虫一旦形成的规模,再想要对付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种的粮食被吃了,草,树都能吃,所到之处不会留下一丝的绿意。

有的蝗虫甚至已经飞过来金川。让张小宝和王鹃安排到这边的人也跟着忙起来,好在数量不多,韩旋风所带的七千多奴隶没有直接进到大唐。而是留在了这一片地区,一个是可以先让他们逐渐适应下。

另一咋小是准备把他们彻烹地培养成忠心于张王两家的人,奴隶中可有不少的青壮,到时候想要种地可以,想要组成军队练也可以,在大唐那边,张王两家要是随便地拉起来三四千人的军队,那是绝对不行的。

现在他们也加入到了灭杀蝗虫的行列当中,好在这边有水,还有冰川。很多想要直接飞过来的蝗虫都被冻死了。

除了他们这一部分奴隶将来会被张小宝和王鹃组成军队,还有先前在这边耕种的百姓也是如此。

到时候如果游戏无法进行下去,那么这一部分的力量也让人难以小看,除了这边,还有丰州那里,那里的人是不多,可民风不一样,到时候管好了,也能随时组成军队,三水县和舒州就不行了,那里不能做的太明显。

这两个地方之外,那就是翼州。这边可都是山塞,与当地的官员关系不好,就和张忠亲近。

陆州那边也是如此,现在陆州的军队就都是本地人,如果张小宝和王鹃需要,就能拉出来,让人见识一下什么叫狼兵。

轰轰烈烈的灭蝗战役打响了,吐蕃的各个贵族看着杀不净,灭不完的蝗虫。除了担忧再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他们知道,今年又完了,去年让张小宝和王鹃给祸害一次,不知道今年怎么办。

他们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个事情是张宝做出来的,还以为是真正的天灾。

这次不用张小宝派人过来。吐蕃就已经想着要跟大唐继续借粮了,换成以前遇到这样的事情。直接出兵就可以,今年却说什么也不敢。

不是不想,如果吐蕃所有人的身体还能像去年打仗时候那样好还没问题。主要是从去年秋收之后。一直到现在。吃的并不饱,很多可以作为战士的奴隶有的一天甚至吃能一点点东西,只要不饿死就行。

这样的情况下能召集多少的军队?要是几万人,还不够王鹃杀的。

吐蕃的使者已经出了。马上就要进到大唐的地方,带着重任,却不知道过去后会遇到什么事情。

张小宝这边也开始做最后的准备,船调到了京城这里,一共二十艘。五艘最大的,其他有中型的船只。

凡是能够有机会加入的人也纷纷加入进来,包括毕老头三个人,张老头这段时间也没少去找张九龄联系,说说这几年的事情,再看看自己的儿子。

“李璃就在那边吧?不知道能不能见到他,问问他在那里干得怎么样了。”做好了出行准备的时候,张小宝突然想起来个人,就是在慈州昌宁县当县令的李璃,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还不清楚他在那边有没有和人对阵过。

王鹃也想到了这咋。人,说道:“估计忙着呢,这一次应该能见到他。纷水离着昌宁县不算远,也就是稍微过了一点边界,李隆基过去了,他怎么说也要见上一面,尤其是在把那边治理好的情况下,不显摆显摆怎么行?”

“给他去封信,正好让他多赚点钱。

”张小宝说着就写了一封信。让人用快马给李璃送过去,赚钱的方法,很有用,做好了可以赚大钱小至于到时候李璃是自己做,还是让别人来做就不管了。

正如张小宝和王鹃说的那样,李璃确实是准备要见见自己的那个叔叔,但现在县中的事情还没有全做好,他很想在皇上到来的时候给皇上看到一个非常好的县,不说是能赶上三水县吧,至少也耍差不多才行。

路修着,河挖着,还有买卖做着,昌宁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李璃打算在皇上到来之前,把县中百姓的房子都修一修。万一皇上一高兴,要过来看看,面上也好看不是。

为了能够弄到更多的钱来做事情,李璃又向着周围的地方招商,优惠不少。定下了在这边租地做买卖的话,可以免三年的税,如果愿意投钱帮着建设地方,那么可以继续免税。

还真的就有商人动心,带着钱财过来在这边开买卖,说是开买卖,其实这边也没有什么太好的买卖,一个是运输行业,一个是陶瓷方面。

前一个行业是后一个行业的补充,后一个行业就给千世商会造成了冲击,那么多个地方呢,千世商会根本就不可能全占住,他们仅仅占了一个小地方的资源,人家的资源还未必全卖给他们。

随着其他商人的加入,千世商会的人终于是承受不住了,到时候烧出来的陶器,他们就算做的再和别人不一样。也会抬不起价钱,没有高价钱,在这边做买卖虽说不会赔,但也赚不到多少。

于是六个人再一次聚集到了一起商议。

“是不是应该再拿出来十万贯,把股份多占一点?不然这样进行下去的话,李璃就是一直跟着占便宜,租他的地,买他的矿,这花掉了多少?不能再这样了。”

田会长对着五个人说道。

五个人都沉默起来,他们也现事情不对了,可却拿不出来任何的办法,先前用的那咋,与商人合作免税的事情被算计一次,不仅仅一点钱没有赚到,反而还赔进不许多,合2写清楚了。如果合作后不能免税,那么千世商会需搂洲,商人们的一切损失。

那么多的商人被拉过来,一下子就赔进去不少的钱财,却找不到弥补的机会。

如今又有不少的商人被李璃的免税吸引到这里,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再不想到有用的办法。估计最后的结果就是帮着李璃繁荣地方经济。十年免税又有什么用?

见五个人不出声。田会长只能自己说“好计,如果不是免税十年的话。我们别说是赚钱了,本都保不住,投入五万贯,还花钱买不少的资源,最后只能一点点赚钱,结果这里我们买材料的地方会交税,土地租的时候有收入。

等到时候我们的陶器卖出去的时候,运输方面估计又是一笔钱。不管是让别人运,还是我们自己来都是一样的。

我的意思是说,再拿出来十万贯,这次少收铁矿,多收陶土,与挖陶土的地方签合同,必须先把我们供应了之后才能供应给别人,或者是我们占八成,其他的人一共占两成。

让他们后来的商人没有材料可用,就不怕他们与我们竞争,十万贯。加上之前剩下的六万多贯。拿出来十五万贯买陶土,一下子就能把县中的陶土给买光,几年之内别人都别想占到这份资源。”

这下五咋。人知道会长的打算了,觉得不错,点头答应下来。

田会长一面让人去四海书院运钱过来,一面亲自去找李璃。

一看到田会长那憔悴的样子,李璃就高兴,谁让千世商会的人不好好合作做买卖,非要走歪门邪道,既然做了,就要承受后果。

原本还真的想要在正常经营的时候扶植一下千世商会,可既然事情出现了,那就不能怨自己这边心黑手狠,这才有了免税招商的动作,除了这个,还有后续的呢,一定耍把千世商会逼的把股份降价卖给自己。

李璃这样想着。对田会长露出和煦的笑容“田会长今日有空过来?烧了几窑了?我可是等着赚大钱呢,到时候一定忘不了田会长的帮忙,来人啊,上茶。”

田会长看着茶水和瓜子等端上来,确实渴了,先喝一口,说道:“李大人,最近招商招的是不是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是同样烧陶的人,我们的买卖不好做呀。”

“多么?本官觉得还可以,而且本官没有像你们千世商会那样免去十年的税,仅仅是对他们免了三年,想要免的多,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其实衙门中也是没有办法。哪怕现在往里搭钱也不得不去做。

田会长也知道,按说一个商会,那是垒断最赚钱,可对于一个县的话。却是商人的竞争最有好处,本官就等着三年之后,多收税呢。”

李璃睁着眼睛说瞎话,田会长自然不会相信,别看是免税三年,可租地是钱吧?还是租的那种差地,就是没有人在上面耕种的土地,来的商人先看地图,选定了就不可以更改,如果遇到了上面还有人家,又得帮人家搬迁,对其进行补偿。

这一部分的钱可不少啊,还有用来烧窑的煤炭和木头,这又是一笔钱,在大宗买卖上,县中不会少了税收,卖土的地方同样如此。

田会长估算了一下,觉得今年昌宁县的税收能赶上已往的二十倍。以前哪来的这么多的商人。路又不是那么好走,如今是哪个商人想要建窑。就得先把那段的路给修上。

结果现在很多的商人过来了小李璃这里只要稍微出一点点钱,就可以把所有的路连上,通一条大路,好算计呀。这才是张小宝的真本事,布局不这么大。

想了一会儿,田会长只好不在提这个事情,毕竟合同上没有规定说是不允许其他的商人过来,该出的钱是留不下来的,于是对着李璃说道:

“李大人。千世商会准备继续拿出来钱增股,不知道李大人是否同意?”

“这就要增了?同意,当初合同上不是写好的么,不知到田会长想增多少?”李璃以为还需要过上一段日子对方才能增股,增股好啊。自己县中就有了更多钱,钱过来了。不可能就那么放着,如果那样的话,自己的财务人员会告诉自己。

“想要增加十万贯。”田会长咬着牙说出来在个数,主要是他不知道这笔钱投入进来之后能不能达到自己想的目的。

如果李璃的背后没有张小宝的话,那么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有那咋。人存在。似乎什么事情都能够生。

“就是说我的股份变成了两成五是吧?好的,如果我也想要投钱的话。我会对你们说。”李璃没有反对。合同上就这样写的,当初张宝已经分析到了。

“是,如果李大人觉得少了,我们还可以让出来半成。”田会长怕李璃不高兴,准备损失点小为了以后对资源的垄断。

“不用,千万别让,买卖就是买卖,难不成你们看不起我?以为我是会用自己的身份来欺负人的候爷不成?”

李璃连忙拒绝。多要那半成有什么用,还是跟着小宝的计划走的好。果然又要动手了,行,有钱不赚怪可惜呢。

田会长放心了,随便又说了说那边烧出来的陶器,也没多呆。这就告辞离开。

李璃的幕僚小虫又从屏风的后面转出来,手上还拿着当初张小宝给写的计划,一脸的崇拜。

“大人,是不是马上就组成自己的商队到周围的县中去谈买卖?千世商会的人已经要动手了。”

“去吧。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税呀,很多的税呀,这下县里面有钱喽,我哥和小宝投的钱也可以一点点赚回来了,要是再能找别的人借一下钱就好了,如今却是需要用县中的钱来垫付。

这属于挪用,哪怕是我自己借,百姓同意了,以后我也得想办法补偿一下。还好没有人会来追究我,哪个地方不挪用?朝廷都来回地挪呢。”

李璃把事情交给小虫去办,想着需要挪用一下公款,总觉得别扭,以前挪用的时候

当然,这个不是白挪用小需要用自己的几个小买卖抵押,不然现在的衙门财政公开,没有抵押,不好跟百姓交代。

当京城这边的李隆基上船出行的时候,张小宝写给李璃的信也送到了地方。

把信展开,李璃看了一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自言自语地说道:“小宝就是小宝,名不虚传,好。种柳树,大量的种,能种竹子的地方也使劲种,再于本县和周围的县收购干草和秋收后的精子,等着赚大钱

想到高兴处,又把信拿起来重新看,上面给分析了一下昌宁县未来的展,说是只要投钱过来的商人们有钱可赚,就不会撤出去,今年或许别的东西都够用,毕竟新开的窑是需要试着看看怎么烧。

每个窑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窑好,有的则差一点,差的自然要重新建,等到明年窑都试好了,并且打出来销路之后,那才是真正的大生产时代的到来。

陶器啊,不是一个罗一个那么放着就可以的,必须要有保护的措施,什么东西用来保护最好,当然是竹子和柳条编的筐了,还有干草,今年看着够来,明年绝对缺货。

那样一来,现击准备就来不及。不管是为了自己赚钱,还是帮着商人能够尽快地把货物安全地运走,都必须要提前准备妥当。

柳树非常容易活,随便插个柳枝巍可以,生长的度还不慢,竹子就更是如此了。

除了这个建议,还有一个是让昌宁也开始制作蜂窝煤,然后用来烧火,把省下来的柴火做成纸,厚厚的那种,到时候张王两家会提供一种用来给纸浆压模的东西,压出来之后,同样可以用在陶器的方面。

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看李璃都觉得心中舒服,这才是真正的好办法,把资源利用起来,等着千世商会的人把增资过来的钱财用出去之后。又能收入一大笔钱。

“不行。我得早早准备,把这些事情写个资料,等叔叔到汾水的时候,见了叔叔有话说

心中有了决定的李璃一面安排人去收够草。一面让人大量地栽种柳树和竹子,一面又开始写起了报告,各种的数据都列明白了,好等着船队过来的时候能够流畅地说出来。

张小宝不知道李璃能做到什么程度,他也没打算在昌宁赚钱。队伍起程了。他就被安排到了李隆基所在的大船上,跟着他的还有小贝等人。

船走的漕渠,到了前面能够换道的地方就会进入纷水。

李隆基出来一次也不容易,曾经还有不少的人反对,终于是在张小宝和王鹃愿意出钱之后,这才让反对的人同意下来,不然还得费不少的劲。

网一到船上,李隆基也不想着就在船舱中闷着,搬了套东西,坐在船头的甲板上,手上拿个望远镜四下里看。

现在走的路是顺水,等着要进到纷水河的时候才是逆流,故此船的度非常快,除了船上有护卫,岸边也有金吾卫骑马跟着跑,以免有人埋伏在那里。

一天半之后,正值晌午。李隆基依旧跑到外面来坐着,顺便看看自己国家的景色,看着看着就现前面的河面的上空多了一座桥。

“力士,可知何时出了这座桥?”惊讶中的李隆基对站在旁边的高力士问道。

高力士也不知道啊,疑惑地看了看,摇摇头,回道:“臣不知,是谁那么好心给修了一座桥?桥上来往的人还真不少,为何要在桥头那里停一下?。

就像高力士说的那样,这座好象突然冒出来的桥上不少的人来往,还有人用小车推着货物,就是走马的时候费劲,因为桥会来回晃荡,是一座铁索桥。

高力士不知道,就把骆宾给找过来,骆宾前段时候去别的地方传过旨意,去了十来天,想是他能知道。

小太监骆宾匆匆地赶过来,抬头一看出现在前面的桥,惊讶地说道:“哎呀,真快呀,我上次路过的时候,还没修好,张王两家的动作果然够快。

听他这一说,李隆基和高力士都知道怎么回事儿了,应该是张小宝和王鹃过来的时候见这里来往不方便,就让人修了个桥,确实挺快的,这才一个来月的工夫,一座铁索桥就出来,有钱做事儿就是舒服。

“小宝和鹃鹃的心真好,这座桥修起来得不少钱吧?两岸用什么压的?。李隆基仔细地看了看桥。夸了一句,又问一声。

“回陛下的话,两边用的是水泥,钢条还有鹅卵石做的墩子?这才能吧铁索给押起来,就是一百个人站在上面也不会断,并且听人说。以后每年多会进行维护,只不过??,只不过

骆宾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该不该说,眼睛看向高力士。

“你看我干什么?有什么就跟陛下说什么高力士一瞪眼睛,心说你这不是陷害我呢么,你有事儿不能说。看我,太气人了。

李隆基没理会这种小事,呵呵一笑,等着骆宾继续说。

“是,陛下,只不过这座桥来往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得花钱,过两次是一文钱,可以有包月的,还可以有包年的,包的时间越长就越便宜,如果没有钱的话,用货物也行,比如一个鸡蛋现在就能过三次,要是鹅蛋的话,最少也能过五次。还有”

“怎么就要钱了?张小宝和王鹃呢,把他们给联叫来,他们就缺这点钱?联给了,鸡蛋竟然也算

李隆基一听过桥需要付钱。刚刚高兴地夸着张小宝和王鹃的心情就没了。让人去喊两个人的时候,举起望远镜仔细看,可不是么,桥的两头都坐着一咋,人,在那里等别人把钱扔到旁边的箱子中,还有几个篓子。

正好这个时候有两吓。大人带一个孩子过桥,没给钱,拿出来一个鸡蛋放在了篓子当中。

“力士,你说这算什么?百姓无非就是来往一下,竟然就收上钱了。他张王两家真的缺这点钱?耍是让百炽二品来开,他们家的名声好要不要了。能拿出来那么多饷默糟一河,在剑南道修路,还给帮着铺路的村落提供展资金,为何非要在京城的漕渠上收人家钱?”

李隆基看着看着,就生气地对高力士说道,怪不得刚才骖宾犹豫呢。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高力士也皱去了眉头,同样想不明白,来往的人多是多,但想要把修桥的钱赚回来得多长时间?一时之间答不出来,憋了下才说道:

“陛下,臣觉得是不是守桥的人背着小宝和鹃鹃收钱?等小宝和鹃鹃过来。问问他们就清楚了。”

“恩,你问,让他们两个说实话。李隆基眼睛还在看着在桥上过往的行人,怎么想都不舒服。

没用多长时间。张小宝和王鹃就手拉着手晃悠了过来。

“陛下在这里纳凉呢。陛下看看前面那座桥,我和鹃鹃过来时修的。以后会修更多,包括陛下前要去晋阳的河上

张小宝指着李隆基正看着的桥,悠然地说道。

高力士看看两个人问道:“小宝,你说实话,那桥是不是收钱?”

“是呀,很便宜的,两次才收一文钱。如果只过去一次,会给个凭证。什么时候想过了还能用。”

张小宝点头承认。还给解释了下具体的一文钱怎么分两半花。

李隆基放下望远镜,对着张小宝问道:“你们就缺这点钱?百姓们会如何想?还要不要名声了,马上告诉那边,不准收钱,已经收了的就那么算了吧

“那可不行,不收钱的话,不是白白投入吗?我家是不缺那点钱,估计照这个情形来看,得两年才能把修桥的钱赚回来,到时候再赚的钱一部分用来维护。一部分用来在桥头的地方给安排房屋,让来往的人可以休息。

我家不指望这咋小财,但不能不收,以后修的桥都是如此,如果行了,就是修路,商队通过也要叫过路费

张小宝根本就不在乎李隆基瞪眼睛,这钱必须得收。

李隆基本以为张小宝马上就会照办,没想到竟然拒绝了,张嘴就要再命令,高力士这咋,时候说道:“小宝,那总要有原因吧?既然不缺,为何还收

“自然有原因,我家不缺这钱,可并不是代表所有的人都不缺,很多商人其实也想做点好事儿,但这钱投出来,修桥补路,就要年年拿维护的费用,买卖做的好时可以。要是突然做不好了,那自然修的桥和路就逐渐荒废掉了。

如果像我这样,让过路的人交上一点钱。以后就算是商人没钱了,也能有过路费来维护。何况这钱应该收,坐在桥头两边的,有一个就是在漕渠上摆渡的船夫,他摆渡会收钱,现在有了桥,他就不用摆渡了,到上面坐着收钱,到时候得的钱有他一点,和摆渡差不多。

没有这座桥。坐船难道就不花钱?花的还更多呢,所有很多的人宁肯绕远也舍不得那点过河钱,我们的便宜啊,尤其是经常来往的,包月才二十文,包年二百文,多便宜

张小宝这是打算把收费进行到底了。

王鹃也在旁边帮腔“可不是么,光想着做好事儿,到最后让损失的商人无力再去做,那怎么行?我和小宝就准备先把修桥的钱赚回来。等着再赚钱来,继续拿出来修桥修路,集天下行人之财,修天下行人所行之路。”

李隆基这下不出声了,不再要求张小宝取消收费,而是想着两个人说的话。此时船已经到了桥下,桥上的人早就被人给清空了,万一有人从上面吐口痰落下来怎么办。

李隆基抬头看看擎着模板的铁索和补漏的绳子,觉得张小宝和王鹃说的也不错,换咋。商人这样说,会认为他是在狡辩,有商人不在乎钱的吗?

但张小宝和王鹃说出来,就不让人怀疑。他们真不缺钱啊,每年都要拿出来很大一笔钱来做地方基础建设,要说他们指望着收个过桥费和过路费家,那根本不可能。

高力士也在考虑这咋小问题,他被张小宝和王鹃说动心了,是呀。不求任何回报的付出不长久,一百个商人有一个吗?

于是对着李隆基说道:“陛下,若真的按小宝和鹃鹃所说,以后愿意修桥和修路的人就会更多,何愁我大唐道路不畅通?无数个商人主动去修,估计用不上几年,我大唐就会处处有路,河河搭桥。”

李隆基点点头,真要是让朝廷出钱修那么多的路和桥,朝廷出不起。就算一时出的起也维护不起。

觉得差不多想通了,网要赞成。突然又想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对着张小宝和王鹃问道:“那如果是很多的商人只为了赚钱而修路修桥怎么办?百姓的钱财岂不是都让他们赚去了。

就比如你们这座桥,两年便可回本,想来其他的人也不会在黄河上修桥吧?修不起啊,只能在这样可以修的地方修一修,他们要是在故意抬高价钱又如何?”

“一会儿我就交税,并且写一个文书,路桥费只要赚到了,就先给当地的官府,但这钱是直接给京城的,地方上不能挪用和扣留,如此一来,就延长了回本的时间,重税,估计需要四年才能回本。

回本之后同样要继续交税。并且降低来往的费用,在合同中写清楚了,到时候陛下就能够筹集到许多的钱,再用这笔钱来做事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张小宝对于这样的问题都不用多想就知道该怎么办。

王鹃也说道:“正是,唯一的难处就是无论多好的政策都需要用人来执行,比如瞒报谎报,说是不能挪用依旧挪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之处。一旦钱财多了,很多官员甚至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来做

听着两个人的话,李隆基叹了口气,即赞成张小宝说的,又同样担心王鹃提到的,确实如此,谁能保证下面的官员就不贪呢?总是带着侥幸的心理,哪怕明明知道可能会被杀头。

一时想不到解决的

高力士到是有自己的考虑,说道:“陛下,可以让很多没有位置的官员在地方上来回走动,一个是监察某个地方是否修了桥和路,是否收钱了,另一咋,也好给他们找一个活干。

如果有人想要贿略他们,也行,陛下可以让不同的人每隔上半咋。月到那边转一圈,看看他们是否给的起,甚至可以用这个与考评挂上勾。

比如县中的官员互相监督,只要现有人这样做了,那么一旦举报。就可以获得升值的机会。虽说不能完全杜绝,但一定能有不错的效果,再偶尔派人查看查看,到时候杀上几个,还能让官员老实一点。”

“此计可行?”李隆基其实已经在心中认可了这个办法,但还是问了一下张小宝。

张小宝点点头“如果真能报下心来杀。就不怕有太多的官员做错事儿。就怕从根往下烂,层层相护,朝廷又考虑到人情,比如某个立过大功的将领和官员做了事情,朝廷不好直接就杀,那样才是最危险的。”

“杀,一定要杀,谁求情都不行,这个先在京畿道的各处河流试行一下,看看如何再说。好了再朝着全大唐推广,就先从你们来吧,给联好好写一咋小计划,铁索桥收税。”

李隆基还没糊涂,没一下子就准备在整个大唐推广,可耍是不做他还不甘心。那得多少钱啊,能赚到手为什么不赚?国库中确实比已往强多了,但想动战争也同样不容易,何况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比如运河得继续修啊。

张小宝点头答应下来,收税就收吧,又没指望真的在桥上赚钱。继续向前,真正赚钱的是桥的两边办的集市,那个可是免税的,朝廷就不会管了。

李隆基解决了一件心事,又对张小宝和王鹃问道:“黄河上能修几座桥吗?你们出一部分,朝廷出一部分,实在不行,直接朝廷出也可以,毕竟你家最近花的多。”

“那要看修成什么样的桥。如果是像长江那边的,修不了,那边正好赶上有人捣乱,才修了一座桥,这边没人捣乱,难道还想让黄河改道?那得耽误多少事儿?长江那边别看有桥。可比起当初来的损失。现在的收入太少了。”

张小宝就担心李隆基要那么修。当初花掉多少钱?谁能没事儿让河改道玩?

王鹃也补充道:“如果是铁索悬桥的话还可以,选一个窄的地方就修了,不过比起漕渠来说,需要花更多的钱。如果朝廷不着急的话,等着秋收之后。我和小宝能筹集出来钱做这个事情。”

“如何筹集?”李隆基还在为张小宝和王鹃担心,怕他们因为要拿出来钱而让家中不好过。

“吐蕃啊,还有日本和新缘岛那几个地方,今天吐蕃是完了,用粮食可以换到许多的资源,有资源就有钱,日本那里等着此次运回来银矿石。小宝也要动手了,那里银子、金子都有。

加上新罗,现在新罗的人就在慈州的昌宁县那边和李璃做游戏呢,他们过来投资的目的不纯,是想耍骗,我和小宝给李璃出过主意。接下来就该反击了,别没事儿一个个的都想到这边占点便宜。”

王鹃指指西边,又指指东边和南边,对李隆基讲解。

李隆基恍然,对呀小宝还算计人呢,没算计大唐的百姓,可却不代表不算计其他国家的,如果要是不清楚过张小宝对周围国家做的事情。还真容易让人以为小宝在经济上也不过如此,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正是有了对比,这才让人明白小宝或者是张家的高人心中惦记着大唐。有很多事情非是不能为。可是不愿为。

想到这里,李隆基突然有点不好意思了“总是让你们出钱,不好吧?”

“没事儿,只要陛下答应让我们在使劲开银行,哦,是钱庄就行了。陛下允许我们钱庄的正常运作,黄河的桥我们管了。”

张小宝原来就担心有人和自己抢,正好找到机会,哪怕是拿出去一百万贯来修桥也值得,何况也花不了那么多。

“什么钱庄?”李隆基心中隐隐觉得事情不那么简单,现在听张宝和王鹃随意提出的东西得往深了想才可以。

张小宝和王鹃只好把钱庄的事情选择性地跟李隆基还有高力士说一遍,宗旨就是方便商人买卖,促进经济繁荣。减少运输费用和风险。顺便可以赚点小钱补贴家中,现在棉花都涨价了,小贝他们的新衣服还没做。

李隆基听了之后。把前面那几个服务于别人的事情刨除了,印象最深的就是赚点小钱。

他说什么都不相信张小宝和王鹃愿意拿出来那么多的钱修桥仅仅是为赚点小钱,曾经的过往那可是历历在目啊。丰州的好牧场怎么给的?张王两家人人有官是怎么封的?金川东边大唐的西边包括沙漠是怎么成了张小宝和王鹃的地盘的?

所有,李隆基没有直接答应。而是说道:“此事让联在想想?恩,把毕构他们找来,联有话问。”

“那我们回去了啊,还得做饭呢。”王鹃拉着张小宝又晃悠着离开了。

等两个人走了,李隆基等待毕老头等人到来的时候,使劲地想着修黄河桥与钱庄的关系。一扭头。看到高力士在那里无聊地望着风景。问道:“力士,你可知钱庄是怎么回事儿?联怎么觉得不对呢?听他们的话,赚的是不多,真这样吗?”

高力士想想,回道:“陛下小臣估计不能这么简单,或许能赚大钱。但臣知道,无论张王两家赚多少的钱,他们用在自己身上的却并不多。”

“恩。”李隆基应了一声,这时毕老头和姚老头已经过来了。

李隆基也不绕圈子,直接问钱庄的事情。毕老头愣了一下,说道:“陛下。臣也不清楚,但褒信县那里估计已经开了。”,如欲知后事如何,

第597章 规则协定各守房第253章 手段叠出定乾坤第838章 收毒买木皆不明第一百零六章第304章 新的战争在此厢第24章 天降大难徒奈何第379章 京城平息昌宁起第784章 走完草地翻雪山第66章 群山当中一眼泉第332章 只看对方放不放第145章 融资用来买庄子第607章 攻坚首战频受阻第109章 两样物件万多贯第754章 初看世界无感怀第189章 舒州任职又短暂第21章 前时之因今时果第514章 最终目的在哪里第79章 县令来前勤布置第27章 谁是最差谁最好第424章 疑惑不解狩猎行第972章 无法说服则问政第878章 命分天地与人和第258章 逆境之时腾空起第928章 粮食丰收有条件第70章 一朝相聚齐欢笑第163章 生活实在太美妙第237章 一封家书透情报第713章 玩命追赶求机会第276章 金钱可得人不贪第一百二十三章第78章 小压物价有几番第19章 野外生存诱李珣第549章 朝阳招牌垂钓难第84章 回家之后人不见第16章 飞奴一出俱欢笑第442章 入股黑水应不难第775章 文采非凡显伤痕第703章 攻心为上烟花起第39章 想扣帽子不容易第82章 没钱就是不管饭第170章 推着县城往上爬第696章 见面欲告惊天事第856章 柿子应挑软的捏第339章 喧宾夺主也无奈第431章 且问谁人话剑锋第497章 新妇娇嗔道黄山第399章 钱庄纸币初发行第953章 男人女人何抉择第251章 一片枫叶一片心第107章 最后收获爆米花第78章 风云变幻飘摇路第669章 筹划方向也动作第617章 世间茫茫谁害鸡第219章 梦想梦中是非梦第305章 为卖萝卜苦肉计第350章 输赢未定在县中第834章 转眼化身技术员第534章 心有一念月有痕第523章 铮铮似铁官如炉第799章 谁在学步谁在飞第360章 往昔之事在胸怀第728章 十万山中比枪法第一百二十八章第3章 新建泳池议来人第725章 犯错头领须同至第655章 消息传递有地道第89章 掠夺从灯塔开始第278章 行政经济一同抓第172章 对父不敬滚出去第419章 风险伴随是财富第35章 缺碘可以有小吃第73章 心急之时闻来人第91章 破财避灾让方子第711章 技术不够用人填第136章 两地就怕被比较第268章 上任之时把衣更第470章 收容问题要解决第94章 每月五十已算多第730章 脱离群众绝不行第114章 一片喜意在心头第344章 人心长在水长流第400章 钱庄为引腾转挪第520章 自话自说地方官第90章 两船到来有救治第626章 无数战法归平和第4章 百姓难过有他事第751章 本应有题却无题第903章 山寨之前巧相逢第270章 突发事件在海岸第27章 要从内心打击人第54章 游戏分析计如林第41章 为了高人找上门第161章 想做好人太为难第180章 秋收之事做完矣第42章 天价黄瓜有人买第50章 人才遍地都可找第663章 殖民先后有差别第436章 无心插柳柳花开第754章 初看世界无感怀第964章 恐吓之间新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