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给驴做顿好吃的

林凤娥心里沉沉的,姚满屯一直对老宅很是敬重,对苗氏等亲人也很是看重,可今儿个上午那场争吵,本应该气氛僵冷,却没想到反而比之前更加亲近温暖似的,她想到王玉花的心机,又想到姚满屯一家刚搬来的气氛,意识到这中间怕是姚若溪做了啥事儿,才让姚满屯和王玉花感情不减反增。她心里忽然有些怕起来。

王玉花本来就是要拿了线团回家钩,一听都让回家,就笑起来,“是该这样的!总在你家乱哄哄的,也吵的你家不安生。”她还怕就她不来了,会再被许氏那些贱人说坏话。要是都回自己家,那就没啥问题了。

“可是……我…”林凤娥想说自己把活计拿到娘家去做,会被弟妹占有,自己就不落下了。看姚若溪晶莹冷淡的大眼撇过来,心下不禁一跳。想到她天天往这跑,家里人不可能不知道。可她再说会被弟妹占去她挣的钱,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我那个毛裤…还没学会。”心念一转,她只能找这样的借口急忙堵上。

“毛裤是最简单的,凤娥姑姑聪慧手巧,保证一学就会了。”姚若溪淡淡的抿嘴笑着夸赞她。

一声凤娥姑姑,叫的林凤娥心里泛酸,忍不住看了眼王玉花,她突然就满心嫉妒。王玉花只因生的白些,成亲在家招赘,没受过婆婆一天欺负,虽然如今被赶出来,可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姚满屯对她好似也很上心,又有这样几个闺女,单姚若溪一个就睿智聪慧,王玉花何德何能有这样的生活!?上天对她简直太过厚爱了!

毛氏已经急忙道,“学钩那个还不快?春燕也没学会,哪天再过来两天,有不会的问问也就是了。”

王玉花点头应了声。

林凤娥不再说别的,只能说等钩到不会的再过来。拿了线团和毛氏一块,王金花几个一块离开。

没有了这些人,王玉花顿时松了口气。这些人比着干活儿,她都不敢松懈,唯恐被落后了,更想多挣几个钱,别都让别人挣走了。外面的雪一直下着没停,姚若萍冻的跺脚,躲到里间,坐在炉子旁烤火。

姚满屯看着,就把炉子搬到东间正中间,“玉花!小溪你们也都进里屋,把门关上,这屋里也就热了。”

王玉花忙关上堂屋门,正堂顿时暗了下来。当初盖房子的时候,窗户开的很大,才有如今明快的光线。娘几个挪到东间,围着炉子坐了,这才重新动手忙活。

姚若溪把刚做好的拼图给小四玩,整理了姚满屯写的策论看。她还没见过古代科考的策论是咋样的,教给姚满屯写的这些说是策论,却只是命题作文一样的文章,让姚满屯写过,然后她在根据现代的那些通用知识讲解润色之后,让姚满屯重新写了。

家里的书越来越多,也有了几本杂文类的书,姚满屯虽然奇怪姚若溪懂得那么多,但她每每又都是用小家来打比方,或者用寻常小事儿透析,慢慢延伸至民生大事,时间久了,也只当姚若溪看的杂书比较多,人早慧,能一小面看到一大面。却是比书本上那些东西更加实用。

姚满屯不是被学里的夫子教的,而是被姚若溪教出来的,所以对于书本的崇高认知也被姚若溪多次推翻,分析,融合,然后吃透了。

看过姚满屯新总结的文章,姚若溪指出几点疑问和缺陷,父女又讨论了一番,然后重新再凝练一遍。

姚若溪则继续编写她的成语故事。

一家人之间难得享受宁谧的时光。

等雪一停,姚春燕就和林凤娥过来鸡血钩毛裤的。姚若溪也已经钩了三条毛裤,小四一条,王玉花一条。姚若霞不用写策论那些,时间更多些,也给她自己和姚若溪姚若萍一人钩了一条。王玉花则是钩了给姚满屯穿了。

“嫂子看着也学会了,小四几个有若霞她们就不用你操心,也给自己和满屯哥钩一条穿,这个摸着就软和,穿着也肯定暖和的。”林凤娥温柔的笑着,不紧不慢的劝王玉花。

“这个还用你说,早钩好了也穿上了!”王玉花笑着回了。

林凤娥面色僵了一瞬,道,“我也想给显聪钩一条穿,嫂子看,这个线,我能不能直接从这拿了,回头该多少钱,嫂子从手工钱里扣掉?”

王玉花皱了下眉毛。

林凤娥忙道,“要是嫂子不愿意就算了,现在还不最冷的时候,显聪他有前年的棉裤还能穿着。”

“我又没说不同意。”王玉花虽然不大高兴,不过看林凤娥着实可怜,丁显聪也很乖巧,不像赵艳玲也不想姚春杏她们,就道,“你手里这个不是快好了,钩完之后就先给你儿子穿吧!”反正第一个钩的都不咋样,省的拿去卖的时候被压低价钱。

“哎!谢谢嫂子!这头一个钩的不咋好,给显聪穿了,也省的卖不上价钱!”林凤娥一脸感激,高兴的道谢。

林凤娥一向问声细语的劝她,王玉花以为她说的贴心话,没有多想。

姚若溪却是听的不禁皱起眉毛。开始她没多注意,现在注意下来,发现这个林凤娥说话看似都是好听的,自己琢磨里面却另有意思!

姚春燕听了回去就跟毛氏说了,姚若溪一家都穿上了很贵的钩毛裤。

毛氏知道,自然又到苗氏耳边扒拉了一回。

趁着天晴好,苗氏就过来串门来了。

姚若溪一看就给王玉花使眼色。

王玉花不满的皱了下眉毛,招呼苗氏在炉子旁坐了,笨拙的打探道,“大嫂钩的毛裤钩好了吗?”

她问的隐晦,苗氏是绝对想不到王玉花会关心她,给她好儿,斜了眼姚满屯,“那毛裤难钩,手工钱又低,忠举娘和春燕没白没黑的干也挣不几个钱,你这就急了?”

王玉花心里暗骂一声骚老婆子,面上露出狐疑为难之色,小声嘀咕道,“大嫂还钩不好,我这都不好送给婆婆了。”

苗氏耳朵尖,一下就听见了,挑眉追问,“送我啥?”

王玉花抿了抿嘴,“我给婆婆钩了毛裤啊!昨儿个大嫂也说了我给婆婆钩,她就给公爹钩一条。”她说完见苗氏面色渐渐的阴沉下来,和面上的笑形成一副诡异的表情,不禁心里暗爽。原来挑拨离间这个滋味儿,看见她们内斗,她这心里还真是说不出来的痛快呢!

接着笑道,“这天一晴更加干冷干冷的,大嫂既然还没钩好我也不等了,婆婆既然过来,就把毛裤拿穿上吧!这个穿在棉裤里面,走路还热呢!”

下了好几天的雪,天一晴就挨着化雪,再加上小风吹的冷飕飕的,直往人衣裳缝里钻,的确很是冷的。

王玉花把赶工出来的那条毛裤拿出来给苗氏。

苗氏一摸,很厚实软和,怪道。这王玉花竟然也学会讨好,不呛声掐尖要强了。

她拿着毛裤回去,走在路上,有人见了一问是老二家钩给她穿的,纷纷羡慕苗氏。

毛氏一知道就喊着坏事儿,见苗氏果真脸色不太好,她笑的更加灿烂,“娘!晌午吃豆面条吧!豆面条容易擀,娘给帮把手。我手笨,春燕正在给爹赶着钩毛裤呢!”

苗氏心里精着呢!看毛氏这模样就知道她压根没想这回事儿,她怀疑是王玉花故意挑拨,可凭王玉花那脑子也挑拨不了她。然后就心里更加不满毛氏,面上的笑也敛了下来,眼神阴测测的。

毛氏心里把王玉花骂了个狗血淋头,竟然给她来这一手!不出门就把手工钱免掉了,还把线团卖给了她!还恶毒的挑拨和苗氏的婆媳关系。王玉花和许氏是分家搬出去了,她们长房要给苗氏和姚正中养老的,可是得一直住在一块,被婆婆压着的。不由心里更是气恨,嫉妒起分家另过的王玉花和许氏。

许氏和王玉花闹了那一场,见姚满屯并没有责怪王玉花,一个人出面也没有,晾了她几天都没有低头服软,心里也是又悔又恨。她可是钩了好几顶帽子记在账上,都还没拿到工钱的!而且这一闹,她也不好再射着脸皮去,听毛氏几个也都拿活计回自家钩,她更是不好过去,就过来找毛氏,想让毛氏多拿一份线团给她,她从毛氏再过一遍手。

结果刚被苗氏挑剔过毛氏,许氏撞上来又被挑剔了一顿。许氏心里那个恼,那个恨。

不过王玉花心里也是万分舍不得,一天到晚的赶工钩毛裤,估算着尺寸,也给王三全和程氏一人钩了一条送去。

这个冬天,王三全也没出去找活做,隔些天下乡收辫子,其余时间就慢慢的在山上逛。慢慢的搭上狗蛋爷爷,俩人合伙,开始端了黄鼠狼的窝。

狗蛋爷爷还惊讶的不得了问王三全,既然有这么好的法子能扒黄元皮,往年竟然还跑出去做苦工,还挣不几个钱。

王三全只得呵呵笑,没有透露姚若溪教的这事儿,只说是往年日子也不难过,这是留的看家本事。

收到王玉花送去钩的棉毛裤,王三全很是高兴,当即就拿去换上了,“穿着正好,贴身还暖和!”

“早干啥去了?现在才拿来!大雪都下过一场了!”程氏像往常一样不满的责怪王玉花。

“这个东西不好钩,我手又慢,这不刚钩好!”王玉花解释。

姚满屯暮然发现,程氏不光对他不待见,动辄喝骂,连带对王玉花也动不动就责怪一通。她们拿着好心过来,还被说成送晚了,见王玉花缩着脖子解释,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也解释道,“玉花钩了好几个晚上,才赶出来的。”

“要是真有心,早该做好了送来了,你爹娘的都早送去了吧!”程氏依旧的不满的哼了一声。

姚满屯不说话了。

王三全出来就瞪了程氏一眼,女婿闺女有孝敬过来,就该高高兴兴的接了,哪还那么多责怪!?

程氏不再说啥,心里埋怨王玉花去了槐树村之后心也想着婆家了,肯定是被姚满屯捏的偏帮婆家,忘了娘家。

随便吃了顿饭,姚满屯和王玉花就回家来,姚若萍留下住几天。

而第一批的毛线沟的衣裳也就当成了练手的,传到了自家人的身上。再钩出来的成品,效果比前两次更加工整精致。

王铁花也果然手快,那一筐的线团全都钩成了成品帽子拿过来,她一来就说,“我家留下了两顶帽子给我公婆带,那两个帽子的线三姐就从手工钱里除掉吧!”走之前她拿的线团姚若溪给她算过能钩多少帽子出来的。本想着悄悄漏下姚若溪和王玉花也不一定会知道,又想姚若溪家里这么几个人钩了这么久,都做出经验来了,多少线团能钩多少帽子都一清二楚,过来就交待了出来。

王玉花把帽子仔细看过一遍,那边姚若霞算了钱,又把两个帽子的线团除掉,给王铁花结算了二两银子的手工钱。

王铁花拿着银子不禁欣喜,这也才没多少天就挣了二两,要是学会钩衣裳肯定能挣的更多!再要是她钩了衣裳帽子出来直接卖到县里绣坊,连姚若溪中间这一套就省了,又能得一部分钱了。

遂又要求住两天,跟着学了钩毛裤,钩开衫。又搬了一筐的线团回去。

王玉花有点着急了,“这天越来越冷,钩这个衣裳却这么慢,眼看着冷天过去,还有人买吗?”

姚若溪笑,“这个毛裤和开衫本就是春秋穿的衣裳,冬天可以加在里面,除了夏天穿不着,其他三季都不怕的。”

王玉花点点头这才放心,不过也加快的手里的活计。

而姚文昌这些天也特别喜欢过来,每次过来都要把姚满屯写的策论文章看一遍,然后跟姚满屯讨论一通,再教姚满屯转化成文言文。

这样一来,姚满屯学到更加规范的格式,而姚文昌则学会了更加实用新颖的解题拆题的方法,还有那些策论的内容,也更加让他心里丰富,知识慢慢沉淀。

明年的春试,姚文昌也是要试一试的,见姚满屯的策论越写越老练,不禁劝姚满屯,“二哥!明年开春你跟我一块去进考场吧!”二哥虽然拔苗助长,功底不足,但胜在策论踏实实用,很多看法和观点,多是关于农事和民生,而县令身为一县父母官,接触的也是最低层的民生民事和农务等事儿,想来二哥的文章定然能得县令大人心喜。

“我不行的。五场我也就默写背诵好一点,这策论还写不够熟练,也没掌握方法。况且诗词方面我更是不行,到时候临场作诗……”姚满屯的课程已经被姚若溪规划好了,先打基础,然后再攻诗词,最后综合模拟,主攻往年的考题,和主考县令,京里派来的学政喜欢,应势而为。反正她们家目的不是高中做官,只要一个功名傍身,方便在外行走些。

“也好。我先去探探路,后年二哥再参考!”姚文昌算了下春试也没几个月了,诗词的确不太好,要是现在让二哥专攻诗词,那策论和别的方便又放下了,只得作罢。

姚满屯忙不迭的点头。

十一月底的时候,这一批线团全部做完收工,给林凤娥和毛氏几个结算完手工钱,几个人都小挣了一笔。不过毛氏看着一车的帽子衣裳,心里盘算着这次姚满屯家又能挣多少银子。

家里的被褥都是盖了十几年的,王玉花想趁着这会买些棉花弹了棉褥,做两床新被子盖。所以姚满屯没有借牛车,而是拉着板车,和王玉花带着几个闺女上路。一直走了将近两个时辰才到了新安县。

青娘都等急了,再不送来就要找上门了。看到那些毛裤和开衫,还分了大小码,更是喜欢,还自己挑了一条,当即就去试穿了,心里筹划着这次又能赚多少钱。

帽子钩法繁复,用料却少,毛裤和开衫钩法简单些用料却多。所以帽子一顶涨价五文钱,毛裤按大小卖七百文到二两不等。开衫更贵些,长一点的卖到三两多四两。

等全部结算完,上次的十八两银子,再加上将近十两银子的手工钱,除掉成本,也挣了近六十两银子。

王玉花拿着钱笑弯了眼,一家人拉着板车去面馆吃了热腾腾的肉丝面,买了一百斤的棉絮装车。又到牲畜市场看了一头骡子。

“买牛,买驴还是买骡子?”姚满屯拿不定主意,问王玉花。

“你们都经常往外来回跑,牛太慢了,还是买驴吧!这牲口蠢笨,干活也好点!”王玉花是想买牛,犁地干啥的离不了,一想驴子拉车跑的快,也能拉货,就决定了买头驴。

姚满屯点头,上去挑了一头驴,砍了好一会价钱,才花了二十多两银子买下来一头半大的驴,当下套在了车上,又去济生堂给姚若溪抓了药,这次赶着毛驴往家赶。

因为驴还有些小,王玉花和姚若霞都没坐车上,只姚若溪,小四加上不愿意走路的姚若萍坐在车上,走的很是有些慢,快天黑了才到家。

家里的酸豆角清仓出去,只剩下几坛子放在棚子屋里,正好清理出一间格挡开,作为牲口棚,把驴牵进去。

因为是提前就打算买的,这个季节牲口正是便宜的时候,所以家里干草准备了不少,驴到了就有吃的,头两夜叫喊,后面慢慢就适应了。

而对于姚若溪家买驴的事儿,又是引起一片嫉妒眼红。

没两天,姚满仓就过来借驴车,说是去毛氏娘家办喜事儿,要去走亲戚。

“我们家刚买的驴还没使……”王玉花顿时就拉了脸。

“所以大伯使的时候多精心些,这驴还没驯化,刚学会拉车。”姚若溪截了王玉花的话,冷眼看着姚满仓道。

“驴买来就是拉车的,哪那么多废话!?不让使是吧?我回去告诉爹去!”姚满仓瞪着眼,不满的就嚷嚷上了,指着姚满屯责问。

姚若溪扯了把王玉花,顿时不吭声了。

姚满屯也抿紧了嘴,“没说不让使,大哥拉去就是。小溪不过白叮嘱一句,让大哥上路小心着些。”

姚满仓还是不满的轻哼一声,让姚满屯牵了驴出来,套上车,这次拿着鞭子赶出去。

那驴还没长成,王玉花实在不放心,花了二十多两银子,到了老宅的手里,再给使坏了!跟着出门去老宅看。

毛氏一家都准备去,五口人加上白菜萝卜等菜,还有些礼,都坐了上去。王玉花脸色就有些不太好。

偏姚满仓还说,正好走到杨小庄的时候接了毛氏的妹妹家人一块。更是让王玉花两眼都喷火了。

姚若溪警醒了王玉花一眼,压着没让她开腔。姚若霞也担心王玉花好事儿做完还落责怪埋怨,也一直拉着王玉花,制止她出声说话。

林凤娥远远的看了,见毛氏一家走远,王玉花虽然脸色难看,却也转身回家,脸上闪过遗憾。王玉花不足为惧,倒是她那闺女,还真是厉害!

她见姚满屯也转身走回去,等着他走的近了,担忧道,“嫂子好像生气了?”

姚满屯看她一眼,点点头没多说就走了。他心里也是有些气的,借他家的驴车使,还责怪她们家一顿。而且那驴子实在还没长大,再加上一家人,怕是累着驴了,以后就不好长了。

林凤娥心惊,姚满屯竟然没有应承她的话就这么走了,难道他也生老宅的气了!?可就算心里多少有点气,以他的为人,也不会表现出来的吧!?

而这段时间她又没机会去姚满屯家,没跟王玉花接触,不知道啥情况,这更让林凤娥着急了。

她盯着姚满屯走远的背影看,皱着眉毛,眼里露出一抹急色,被朱氏看在眼里,不禁心下疑惑,“咋着了?”

林凤娥忙回神,掩饰的拢了拢耳边的头发,哦了一声道,“我看到玉花嫂子脸色不大好,怕是回家又要吵起来了。”

朱氏点点头,她看王玉花有时候挺好,可有时候说话也实在不大好听,也是姚满屯脾气好,说啥都受着。

回到家的王玉花担心的连晌午饭都没有吃好,简直有些心焦气躁的。

姚若溪脑中闪过‘强迫症’几个字,王玉花这副样子,被借走了驴就一直心焦这件事儿,别的事儿都干不了,典型的强迫症了。

傍晚的时候,王玉花见姚满仓还没来送驴车,就出去找到老宅。却见毛氏一家早就已经回来了,驴车放在院子里,根本没有给她们家送的意思。

姚若霞一直提醒着王玉花,让她绝对不能发火,不然以往攒的好名声都坏了,以后就算被欺负的再狠也没人帮忙说句话。

王玉花压抑着恼火,“驴车用完了也不知道送,我自己牵走了!”

“驴车我明儿个还要用,先放在这里。”姚满仓喊着不让牵走。

“明儿个还去哪?”王玉花面无表情,眼里都快喷火了。

“明儿个我要赶集串串!”姚满仓觉得有个驴车太方面了。以前总跟姚满堂家借牛车,有时候还被说嘴。这驴车是老二家的。他要使,老二绝对不敢说啥,还得乖乖给他拾掇好送过来。

“你明儿个还是搭车去串吧!不过两文钱车费,我家驴今儿个累坏了,要歇歇了!”王玉花面色不善的牵着驴车就走。

姚满仓伸着胳膊刚要叫喊,姚正中喝了他一声,“明儿个又没事儿,你上集干啥去!?”

姚满仓气闷,他不敢说是赶车驴车遛弯,威风一下,恼怒的憋着,不再吭声。心里却暗怪王玉花没眼色,跟她那三王岭的刻薄小气又上不得台面的娘一样。老二娶这样的媳妇让他觉得得意,又嫉恨的。毛氏虽然精明些,可王玉花比毛氏长得好,光毛氏那小圆眼都被甩了一大截。幸好家里的孩子只有老三成材眼睛像毛氏,而成材生的又比较精明些。

再说牵着驴车回家的王玉花,气的嘴都快歪了。

驴喘着气,往草窝里一卧,就不动了,喂草也不吃,弄了麦麸子热水拌了食儿喂也只吃了两口不再闻。

王玉花顿时急了,姚满屯看着也着急了,这驴都不吃东西了,肯定是累的狠了。又仔细一看,背上有不少鞭痕,王玉花忍不住就咒骂起来,“真是不使自家的东西不心疼,刚买回来的小驴还没张开就这么下死力的使唤,是按的啥心思!?指不定咋坏心的折磨这驴子了!”

王玉花还真就说对了,姚满仓接了毛氏妹妹一家也是好几口人,挤在驴车上到了地方,小驴本就累不起,姚忠举兄弟和表兄弟们一块拿着鞭子要学赶驴车,车上挤坐着一堆小孩,简直都快玩疯了。

姚满屯也很是心疼,可这时代可轻易找不着兽医,也就是经验多的老把式看看能知道。

“应该是累的了,让驴歇歇,说不准歇过来就吃食儿了!”

王玉花气的直喘气,却也没有办法,只能如此了。要是夏天里,驴拉稀吃坏还能弄点草药喂它,现在也啥也没有的。

次一天吃了早饭,姚满仓说是出来转悠,却又过来借驴车,说是去赶集。

这个冬天因为猎到了一头鹿,都没有出去干活儿,自然就闲了,这一闲下来,自然就想找点事儿干了。

王玉花正忍着去算账的怒火,姚满仓还撞上来,顿时恼火了,“我家的驴都快累死了,从昨天回来就没吃一点东西,你还想借驴?!不把我们家驴使唤死就不罢休是吧!?有本事你们家自己买去,别使我家的!”

姚满仓本就是冲动的性子,还暴脾气,见她吵嚷,也恼怒了,“我使你家驴咋了?我使你家驴是看得起你!老二是我弟弟,我不使他的还能去使别人家的!?你这婆娘坏水又刻薄小气,老二没好好教训一顿,你就学不乖觉啊!”

上次姚满仓就说让姚满屯教训王玉花一顿,这次又说,王玉花气恨的浑身发抖,愣是骂不出解气的话,只一句,“你打啊!你来打死我啊!你算个啥东西,敢指使打我!?”

姚若溪和姚若霞死死拉住她,低声警告她一句不准再骂,否则给人看她们家笑话,到时候吃亏的还是她们。

若是换做以前,姚满屯肯定以为王玉花小气还有点无理取闹。可俩人自从上次跟许氏吵架说破之后,就像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感情顿时变得明朗起来,最近一家人的气氛更是温馨宁谧。所以姚满屯听姚满仓让打王玉花脸色有些不好了,王玉花是他媳妇,当大哥的一副他不出手就替他教训打王玉花一顿的架势,又本就有错在先,让他脸色越发的难看,“大哥!小驴已经一天没进食了,啥都喂不进去,你还是借别人的使吧!”

庄稼人重视牲口,不是自家人轻易都不会外借牲口。家里养着几个读书人,所以姚正中和苗氏都没让买牛,年年都是借着使,再给些钱,或者去帮忙干活帮工。也是姚满仓抓着姚满屯的驴车使劲儿使的原因。

姚满仓看姚满屯也脸色难看,他立马就想抬出大哥的身份压人,可他多少还算有那么点脑子,看一家人都眼神不善的盯着他,气的指着姚满屯,“好!好!你怪我是吧?不过使个驴车,你连兄弟情义都不顾了!我问问爹娘,看爹娘咋说!”

姚满屯没有吭声,看着他出去,觉得心里的寒意丝丝缕缕的沾染上火气,仿佛要烧成怒火了一样。

“娘别担心,别着急。咱家虽然没有喂过驴,想来跟牛是差不多的。它歇息过来,饿了自然就会吃食儿了!”姚若溪扯扯王玉花的袖子。

王玉花已经下意识的去看姚满屯,见他脸色不好,还以为是责怪自己,不由郁结气闷,“现在只能等着,给它做一顿好吃的!”

姚满屯一听给驴做一顿好吃的,嘴角一抽,忍不住笑出声,“驴又不是人,当然是吃草料,还能给它炒个肉,炖个鸡啊!?”

“庄稼人的牲口比人还值钱!它现在累成这样不吃食儿,咋就不能给它做顿好的!”王玉花见他哭笑不得的样子,也反应过来不是生她的气,顿时松了口气,斜了他一眼。

这话是的确,牲口是比人还要主贵。而各家的牲口也都精心仔细照料的,重活人干不动的可全靠牲口才能做起来。

警报解除,姚若霞也松了口气。

姚若溪一直眼里带着似有若无的笑意,她现在不怕老宅的谁来闹,越闹越好。这样姚满屯就更快的看清那些的嘴脸和心理,这样她们家才有可能更快的脱离!她可不想以后都陷在这种被极品亲戚随时围攻中去。

到晌午的时候,小驴终于吃食儿了。可能是歇过来了,也饿了。不过姚若溪没让一次喂太多,分开几次喂了。

很快到了腊八,姚满屯和王玉花赶集买了肉和各种花生豆子和粳米糯米的回来,熬腊八粥。

传俗说是,腊八这天不能吃面条,不然来年要被蛇咬。虽然也没有真的被蛇咬,但人们都会在腊八这天吃腊八粥,或者干饭,而不会吃面条。

花生豆子蜜枣的都是提前买好的,腊八这天王玉花早早起来,熬了半锅稠稠的腊八粥,因为放了桂圆蜜枣,少少的加了点白糖就很是香甜了。

先是舀了粥烧香上供,又舀了给老宅苗氏和姚正中送去的,姚满屯带姚若霞和姚若萍一块端着送去。

腊八粥送了吃也是个心意,讨个好意头。

家里有了驴车,王玉花装好一罐子腊八粥,就和姚满屯赶车去了三王岭。

晌午没有留下吃饭,而是到那坐一小会就回来了,程氏回了一罐子自家煮的腊八粥,还有一碗芝麻盐。

家里的地没有种芝麻,连蜀黍都没有种,只有麦子和玉米。王三全家今年也没种芝麻。王玉花说是用野味跟王元荣家换的,程氏做成了芝麻盐。

芝麻盐很香,也很是容易做,就是需要细功夫。得先把芝麻筛干净,在干锅里焙,等芝麻稍微焦黄出香味儿,就赶紧起锅,否则看着还嫩,其实里面已经老了,芝麻焙老了会发苦。

焙好的芝麻要趁着焦酥的时候和细盐一块擀压成碎碎的粉,就成了好吃醇香的芝麻盐。冬天没有菜,芝麻盐也是一道菜,直接夹在馍馍里面就能吃的很美味。面条,调菜也都能放些芝麻盐调味儿。

晌午家里闷了米饭,烧了肉。大锅里煮上猪下水,炒了个猪肺和猪肝,一遍吃着,炉子上熬好了大骨萝卜汤,吃完饭再喝上一碗骨香萝卜汤,全身都暖了。

姚春杏又咬着手过来,趴在门口,眼巴巴的看着,已经吃完了饭,姚若萍喝个汤还非得弄点芝麻盐进去,说是调味儿。姚春杏抠着门框,一直重复了几句,“我家没有芝麻盐。”

王玉花多少也学了点看脸色,今儿个腊八她也不想弄的家里不愉快了,过了腊八就要过年了,要是再不愉快,再吵闹了,那明年一年都不得安生的,她不耐的看看姚春杏,叫了姚若霞,“若霞!给她用纸包点芝麻盐,让她回去!”

姚若霞忙应声,拿了一张纸包了一小包芝麻盐给姚春杏。

姚春杏接了纸包,又看姚若萍和姚若溪喝的汤。姚若溪看着就用勺子一扒拉,看着汤汁白白的,里面是没有肉只有些萝卜的。见都是萝卜,也就是萝卜汤,姚春杏拿着芝麻盐忙回家去了。

结果这个芝麻盐她拿回家吃就吃了,还找姚忠举显摆一遍。

过了腊八学堂里就放年假闭馆了,待来年过了正月十五才再次开馆。所以姚忠举和姚成材兄弟,姚及第都放年假回家来了。听姚春杏显摆是在姚若溪家要的芝麻盐,姚忠举立马也拿了个碗过来,把姚满仓的架势学了个十乘十,“给我弄碗芝麻盐来?”

王玉花一听就瞪了眼,“我家还没一碗,还给你弄一碗芝麻盐来!?你哪家的少爷,走错门了吧!?”

“你…你给三房的姚春杏,凭啥不给我们家!?又不是我自己吃,还有爷奶呢!你们有吃的咋都不孝敬爷奶!?”姚忠举气恼的瞪着王玉花。

姚若溪使个眼色,让也给他包了一纸包拿走。

“你们家还有多少?”姚忠举拿着纸包,面色不善的问姚若霞。

“听说你家在炖兔子肉?”姚若溪挑眉,眼神冷幽幽的撇过来。

“没有!”姚忠举大喊一声,拿着芝麻盐就跑走了。

回家就跟苗氏告状,“奶奶!那瘸子家有芝麻盐,都不给我吃!”

姚成材听着翻了个白眼儿,人总就一碗,你还拿个碗过去要,肯定不会多给了。空着去说点好话,还能多给点!

“你想吃,让你娘去弄芝麻来,咱家也做!”苗氏说着让他去找毛氏。

毛氏进到屋里伸手拧了他一把,“这么一纸包还不够你吃的?!再说若霞她们家不是有!”让她做,拿啥做?芝麻可是要钱的,还不是花她的钱!?这骚老婆子就会抠她的钱!

赵艳玲跑到这边玩,听到芝麻盐不屑的撇撇嘴,掏出一包玫瑰糖吃,“这是我娘让我爹给买的,一包要很多钱的!这个糖可甜了,是县里买的!”

姚若萍小脸难看,“给我吃点!”

“不给!你有吃的都不给,我有好吃的也不给你!”赵艳玲得意的显摆完,拿着糖跑走。

姚若萍没有追上她,那边王玉花就喊她,只得气愤不满的回去了。

姚若溪只激了两句,就问了出来赵艳玲拿玫瑰糖吃的事儿。不禁心下万分疑惑。玫瑰糖是加了玫瑰汁做的糖,吃着又甜又有股玫瑰的香味儿,这个糖因为价格贵,镇上都少卖,赵艳玲竟然还拿了一包,不是别人给的,还是自家买的!?王金花家有两个儿子要念书,平常绝不会舍得给赵艳玲买那么贵的糖吃,他们家得了横财……

一直到晚上,姚若溪都想不通,迷迷糊糊睡着,却听见一阵响动,竟然有人半夜敲门,她一个激灵坐起来。

------题外话------

俺有一头小毛驴~俺从来都不骑~有一天俺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赶集~赶集~\(≧▽≦)/~

第155章 大过年就给你添堵第240章 自力更生的信念第166章 有福同享一块纳妾第21章 闪瞎了眼第134章 绝对不嫁庄稼汉第218章 老家来人第198章 两人共侍一夫第4章 谁不好吃肉第112章 幸福的苍耳子第29章 藏钱被发现第80章 给驴做顿好吃的第47章 痴心妄想第71章 挣钱不费事儿推宠文一一太子殿下一狼妃变成人第92章 风光得意气死人第36章 算计逼迫第70章 合伙欺负人第3章 辗转寻找第9章 没儿被人欺第160章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第246章 低级的手段第66章 就是诬赖你第6章 辱骂一顿第238章 见不得你活第160章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第42章 若萍命份轻第23章 两锭银子第12章 红烧野兔肉第210章 我们私奔吧第139章 揭露你的丑面目第62章 谈判就是坑你第193章 把你家儿子抢过来第191章 你以为这就完了第215章 谋杀亲父第273章 众叛亲离第15章 赚钱了第174章 逮着败坏你亲事第28章 幸福得来不容易第131章 报应来的真快第274章 生不如死第78章 没声没响有事儿了第125章 就是针对你们家第129章 今儿个毁了你第55章 牛是你们偷的第205章 死皮赖脸的上第273章 众叛亲离第118章 明目张胆不检点第124章 休了你个老婆子第118章 明目张胆不检点第160章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第173章 痛到死却死不了第117章 不是仇人是亲人第32章 一辈子别回来第261章 不得安宁第173章 痛到死却死不了第43章 丫头片子赔钱货第192章 被野兽咬了第28章 幸福得来不容易第242章 就是让你气吐血第245章 你的名字叫找死第173章 痛到死却死不了第155章 大过年就给你添堵第45章 熟人少坑点钱第60章 崩溃后下手推卿汀月最新力作一一一娼门庶色第11章 倾倒的魅力第261章 不得安宁第83章 生出恶毒的想法第58章 威胁第147章 好一朵无辜的小百花第101章 赚钱法子都瓜分第43章 丫头片子赔钱货第8章 清凉薄荷酱第9章 没儿被人欺第46章 一切肚子为重第231章 全部都该死第232章 闹的不得安宁第121章 算盘打当当响第152章 看你们窝火很爽快第61章 要掉进狼窝了第95章 生不如死等着你第10章 看不见的厮杀第24章 气炸了第235章 该死的可怜人第236章 一块去死第76章 让你有苦说不出第34章 又翘尾巴了第201章 攀上了高枝儿第108章 自食恶果说不出第154章 名声败了个彻底第84章 先一步谋划利用第149章 放个大招儿等着你第230章 一家都不得好活第90章 农忙挣钱泄消息推宠文一一太子殿下一狼妃变成人第215章 谋杀亲父第157章 留个疙瘩膈应你第189章 一定要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