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感动

如果按正常情况,聂大郎早该回来了,这个时候还没回来,他又只是去送货,不可能会有事儿耽误到明天回来,云朵提着心站在院门口往村子的大路上看,却没有一点响动。

又回到屋里,看着跳跃的油灯火苗,刚坐下,又忍不住站起来,摸摸锅里的包子,又不怎么热了,她往锅里添了几把柴火,锅再次烧开,聂大郎还是没有回来。

云朵看着外面漆黑的天,不怎么明亮的月亮,伸手摸了把菜刀,锁上门,出来。

天冷了,村里的人睡的也更早了,这个时候整个村都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偶尔的两声虫鸣。

云朵拽了拽身上聂大郎给她做的夹袄,一个人摸黑穿过村子,到了村口不远的大路上,往远眺望,却什么都看不见。

或许,聂大郎不是出事儿了,他只是回来的晚了点?又或许天太晚,他准备住一夜,明儿个再回来?想是这样想,但云朵的心底,总觉得聂大郎出事儿了。要不然怎么可能会不回来?

夜风吹在脸上冰凉凉的,云朵瑟缩了下身子,抓紧了菜刀。

站的久了,云朵觉得聂大郎今晚可能不会回来了,可是让她不等了,回去,她又不想。想着再等一会,或许聂大郎就回来了呢?

她整个人蹲下,蜷在一块,抓着菜刀,看着大路的尽头。

蹲了好一会,她觉得脚都麻了。突然耳朵一动,有声音。她急忙跑上前。

聂大郎把驴车赶的飞快,看看中天的月亮,他心里更加急切。他这么晚不回,小丫头不知道有没有担心他?她一个人待在家里,不知道会不会害怕?

一想到家里有个人在等他,担忧他,聂大郎就心中发热,把驴车赶的更快。

云朵看着远处快速行驶而来的驴车,不太明亮的月光下,她一眼就看到那赶车的人是聂大郎,两眼一亮,欣喜的冲上去,“聂大郎!聂大郎!”

聂大郎一惊,见云朵奔过来,他的心瞬间收紧,急忙拉紧缰绳,停了驴车。

他以为自己眼花了,云朵却直直的奔了过来,小脸满是欣喜,“聂大郎你终于回来了!”

心中被什么狠狠撞了一下,聂大郎的声音比平常多了两分冷硬,“你怎么出来了?”

“我想着你又不做鱼,肯定不会住一夜。就是去送个货,今晚还是要回来的。我蒸的包子都凉了,我就出来看看,没想到真看到你回来了!”云朵高兴的解说着,打量聂大郎,“你咋回来的那么晚?是不是遇到那个胖子了,他找你麻烦了?”

聂大郎看她手里拎着的菜刀,眸光一缩,没有接她的话,一手抓住她的手。屋里烧了炕,是热的,她的小手冰凉冰凉的,在外面等了多久?大晚上,别人都睡了,她一个小丫头,明明心里害怕,拿着菜刀壮胆也要出来等着他。他的心里像烧灼了一样。

云朵见他拿走自己的菜刀,不好意思的嘿嘿道,“我看天黑了,就拿了菜刀出来。”

聂大郎没有说话,把她拉到怀里,紧紧抱住。娇小单薄的小人儿抱在怀里,聂大郎心中仿佛有什么在生根发芽,破土而出。

云朵愣了,想推开他,聂大郎胳膊抱的更紧,她顿时觉得脸上有些热。聂大郎他……是不是太感动了?在聂家的时候聂老汉和刘氏他们都在骂他,张氏和聂大贵又是包子,她今儿个来等聂大郎,肯定让他觉得很感动。自己给他拿点心回来吃的时候他就很感动。云朵决定让聂大郎抱一会算了。

感觉她不再抗拒,聂大郎深吸一口气,长臂再次收紧,将怀里的人紧紧纳入怀中。

“聂大郎!你不会哭了吧?”云朵的声音突然从怀里传出来。

聂大郎脸色僵了僵,松开胳膊。

云朵仔细打量聂大郎的脸,可惜虽然有月光,还是看不见聂大郎到底哭了没有。刚刚他身子好像僵了下,估计被她说中了。为了怕聂大郎不好意思,云朵转移话题,“我今儿个包了一锅的肉包子,里面掺了豆腐和萝卜,豆腐我炒碎了,金黄金黄的,擀的皮儿很薄,包子蒸熟可好吃了。我给你在锅里热了好几个呢!我们赶快回家吧!”

聂大郎默了下,点头应声。

云朵见他没说话,以为他还没忍住哭意。聂大郎已经伸手,把她抱起来,放在驴车上。

聂大郎不说话,云朵也就乖乖坐在他身旁,看着他把驴车赶到范家大院。

范家守门的小厮被叫起,打着哈欠接了驴车。

聂大郎背着竹筐,朝云朵伸出手,“我牵着你。”

云朵眨眨眼,“聂大郎你不会是夜盲吧?就是夜里看不见。”怕他听不懂夜盲,还特意解释了一句。

聂大郎不说话,直接牵住她的小手。

云朵自己不好意思起来,“你要是夜盲,估计该把驴车赶沟里去了。”不过聂大郎的手真凉。

两人手牵着手,一路走到家。

屋里没有熄灯,窗户上透出来暖光,聂大郎的目光也温柔下来。

开了门,云朵让聂大郎把竹筐放下,“赶紧洗手,锅里还热着包子。”

掀开锅盖,已经没有热气了,几个包子也已经凉了。

“我来烧。”聂大郎揉揉她的头,蹲下点了火,把锅烧起来。

云朵洗了手,把包子抓出来。

聂大郎看锅底没剩多少的水,锅上一圈一圈白色的,是茶锈的印子,半锅水烧的就剩下两碗,他起来把锅刷了,重新添了水,又烧上火。

包子馅大皮薄,味儿也调的很好,聂大郎一口气吃了三个。

锅里的水热了,云朵搬了木盆,舀了热水,为了防止聂大郎再给她洗脚,她自己忙脱了鞋袜,把一双白嫩的小脚丫子放在水里。

天已经很晚了,聂大郎看看没有说啥,洗漱完,催着云朵赶紧上炕睡觉。

纵然很困了,云朵还是翻了几次身,才贴着聂大郎睡着。

聂大郎伸出手,把她环到自己怀里,轻轻的搂住。

这一夜,俩人睡到很晚才起来。

“睡好没?”聂大郎做好了早饭,看着还不想起炕的云朵。

云朵抱着被子滚了一圈,不想起来。

“等会饭要冷了。”聂大郎挑挑眉,把热水倒盆里,开始舀饭。

“外面好冷。”云朵拥着被子坐起来。

外面正在下雨,有冷风吹进来。

“那你就在炕上吃?”聂大郎已经把饭舀出来了,两碗小米粥,馏的包子,和两张油饼。

在炕上吃像什么样子,她又不是生病了。云朵弃了被子,拉了夹袄穿起来。

啃着包子,云朵又想起来问,“你昨儿个为啥回来那么晚啊?”

“碰见了那庞仁。”聂大郎回她。

“他没咋着你吧?”云朵打量他,也没见伤的。

聂大郎抿嘴笑,“没有,我甩了他们,走岔了路。”

云朵点点头,觉得县城太不安全了,那个死胖子竟然还盯上他们了,“正好下雨了,在家里歇息几天。等回头再摘了山楂全做成山楂片,酸枣子都做成酸枣糕,就在镇上卖了。”

吃过饭,聂大郎又拿出针线篓子,给云朵做棉袄棉裤。

云朵把衣裳片子拉过来,“先把你的衣裳做好了再做我的吧!”

看她瞪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目光坚持,聂大郎只好拿了自己那块布,剪了衣裳片子,做棉袄棉裤。

云朵不会,就在旁边看着,帮聂大郎絮棉花,看他速度不慢的缝着棉裤,托着下巴坐在一旁,满眼的佩服。聂大郎竟然会做针线活儿!这针脚细密的,做出来的衣裳也好看。

两人都没有说话,屋里静悄悄的,却有暖意弥漫。

小雨一直下了一天,聂大郎的棉裤也做好了,棉袄也缝了个雏形。

次一天雨停了,虽然出了大太阳,却已经能感到冬日的逼近,因为灼热的阳光已经没有了太多的温度。

甘氏过来了,“镇上有人家里办喜事儿,想找云朵做鱼,明儿个你们不去县城吧?”

云朵有些疑惑,甘氏和张氏都会做鱼了,她们也有药水的配方,“奶奶也会做,你……”

甘氏摆摆手,“我这老婆子的手艺一辈子就这样了,你教了那么多次,做出来的鱼天天卖不完,还要转两个村子才能卖完。你调的味儿好,一次几百个大钱,你去做吧!”

云朵眸光飞快的闪了下,“我们明儿个没事儿。”点头答应了下来。

“这家要做十五条鱼,准备十八条吧!家里的鱼还不够,正等着人送来,你先去挑一挑吧!”甘氏招呼她。

云朵就和聂大郎跟着甘氏到了聂家老宅。

聂兰一眼就看到云朵身上穿的新衣裳,玫红色的中长夹袄,湖蓝色的裙子,头发简单的绾起一半,戴了两朵杏黄色的小绢花,是云朵用碎布做的。映衬着白嫩的小脸,纤瘦的身姿,如含苞待放的初梅一般。她心里很不舒服,要不是她也能有一身新衣裳穿了。

刘氏几个也都看到云朵一身的新衣裳,眼神各异。

柳氏笑着夸道,“云朵这衣裳是新做的吧?真好看!”

“我们一年到头还没见到一件新衣裳,这刚分家出去就好吃好喝,连新衣裳都穿上身了。”刘氏心里嫉恨的冒火,可前两天的教训让她不敢再放肆,但那嘴忍不住,还是把话说出来了。

云朵扫了一眼,没理会她的阴阳怪气,到缸里去挑鱼。

张氏在一旁帮忙捞鱼,让云朵看的更清挑哪一条。

柳氏也在一旁看着,见云朵挑的鱼全是一斤多重大小几乎一样的鲤鱼,她想了想,就到,“好久没有一块吃饭了,今儿个云朵和大郎过来,不如一家人一块吃顿饭吧!”

张氏眼神一亮,看向甘氏。

“杀两条鱼,你们今儿个就在这吃吧!”甘氏点头。

聂大郎看了眼柳氏。

云朵看看张氏又看看聂大郎,答应了下来。

张氏顿时高兴的笑起来。

聂老汉想吃鱼肉饺子,可惜家里没有肥膘肉,还要费不少白面,就准备做红烧鱼吃。

云朵的鱼做的最好,甘氏和张氏都是她教会的,有她在,这做鱼的事儿就落在了她身上。

柳氏一直没离厨屋,云朵杀鱼,她就在一旁,跟云朵说话儿,“这是夹袄吧?过几天冷了,就穿不着了。又该换棉袄穿了。净面的简单又大方,不过绣些花儿上去,会更好看。”

云朵三下五下把鱼杀了,在鱼身上划了几刀,切了花儿,就用盐腌起来,等着下锅。

柳氏眉头微蹙,她总觉得家里现在做的鱼和之前云朵做的不一样,虽然很细微,但她还是发现了。现在鱼少了,家里做鱼也从四桶五桶变成了三桶,可还是卖不完。虽然有分家的流言蜚语的影响,但吃鱼的人不可能因为些闲言碎语就不买鱼吃了。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鱼的滋味儿没有以前好了。

她断定可能是云朵藏私了,所以让她留下吃饭,再亲手做一顿鱼看看。

只是从杀意到鱼出锅,柳氏也没有看出不同之处,而鱼肉吃到嘴里,却是甘氏和张氏做的都要好。难道真的是厨艺的问题?

吃了饭,又有人陆续来送鱼,甘氏把鱼收了,让云朵再挑。

十八条鱼还差好几条,云朵就告辞回去,晚上再来。

回到家,聂大郎继续做他的棉袄,云朵拿着树枝在地上划拉。山楂片和酸枣糕都要卖完了,她该找些别的活儿做了。现在银子还没攒够,聂大郎这段日子看着挺健康的,可要是一病,就又得请医问药,都是要花钱的。

她跟聂大郎打了个招呼,跑到清湖边,特意伸手下去摸摸湖里的水。

很凉,很凉。

想到要投进这样冰凉的湖水中,云朵就猛的摇头。她要不再帮聂大郎些时日?等些时间再回去?

聂大郎出来的时候,就见她坐在清湖边的石头上,两手托着腮,看着湖边发呆,连他走到跟前了都不知道。

站了一会,聂大郎出声唤她,“云朵?”

“啊!?”云朵吓了一跳,身子弹起来,一个站不稳,身子就往湖里倒。

聂大郎眸光一凛,长臂飞快的伸出去,一把捞住她,把她揽入怀里。

云朵脚下站稳,还有些余惊。

聂大郎皱眉,“发呆想什么?人都差点掉湖里。”

她想老爸想外公外婆了。云朵看聂大郎面色不悦,觉得眼眶有些酸,她已经出来很久了,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也很久了。老爸他们肯定很想自己。

看她两眼突然泛起水光,聂大郎心下触动,声音放柔,“怎么了?”

“我在想怎么才能挣很多钱。”云朵瓮声解释。

“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挣钱也一样,慢慢来。积少成多。”聂大郎揉揉她的头,眸光有些暗。这丫头不是为了银子在发呆。

云朵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我们努力些,钱很快就挣够了!”

够了?聂大郎心里跳漏一拍,钱挣多少算是够?挣够了会怎么样?他突然不安起来。

傍晚云朵到聂家老宅挑够十八条鲤鱼,多少钱买的,就付了多少钱给甘氏,和聂大郎一块把鱼抬了回家。

甘氏本不想要钱,看了眼刘氏和聂二贵几个,又把钱接了。

刘氏还觉得甘氏偏心帮着外人,明明自己也会做鱼,却把这活儿让给那个小贱人,让她赚那个钱。

次一天云朵早早起来,把鱼杀好,腌上,和聂大郎到大路上搭了牛车赶往青阳镇。

办喜事儿的那家门口人来人往,很容易就找到了,事先甘氏已经和人讲好了价钱,给六百文钱。云朵把鱼过了油,快速炒了酱汁,鱼上锅出菜,只短短时间就完成了。

有那经常吃鱼的人就吃出来和甘氏先走卖的鱼不一样的味儿,“没有鱼腥味儿,之前吃的好像就是这样的味儿,现在卖的那鱼,总觉得差点啥东西,做的不如这个。”

有知情的就道,做鱼的是云朵,被聂大郎买回家的媳妇儿,聂大郎被赶出了家门,云朵自然跟着聂大郎一块的。

饭桌上就不少唏嘘云朵可怜的,被亲爹娘差点逼死,又卖给个病秧子。聂大郎虽然也可怜,可他要是哪天一病死了,云朵小小年纪就成寡妇了。尤其见过云朵之后,那么标志漂亮的小女娃,又有做鱼的好手艺,当真是可惜了。

陈婆子也在吃饭的人中,听着那些人夸赞云朵,说她可惜,她就心里冷哼。不就是会做个鱼的小贱人,被夸上天了。

可是她心里却嫉恨的很,回到家又看云英一副软弱无能的样子,她心里来气,抓着云英就骂了一通,“没用的贱人!娶你回来就是娶瞎了!占着茅坑不拉屎,白吃那么多年饭,白养着你那么久,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成天就守着你那赔钱货,连个钱毛儿都挣不回来,还一天到晚吃吃吃!就知道吃!我们家早晚让你吃穷!”

云英习惯的低着头,让她骂。

二妞吓的躲在云英后面,小脸发白,整个小身子都在抖。

刚才云朵来过,她看到陈婆子也在吃桌,就提前结算了钱出来,把喜馍馍里夹的瘦肉都抠着喂给了二妞吃。

她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肉,大姨人好好,可是现在她却满心惊恐害怕。害怕奶奶发现了她偷偷吃肉不给她吃不给哥哥姐姐吃,要打她,打她娘。

陈家辉和陈雨都吃桌吃撑了,陈婆子注意力也没在二妞身上,算是没有发现,让二妞逃过一劫。

钱,云朵没敢给,怕给云英她花不上,还给她惹来麻烦,都拿了回来。而喜馍馍被送到了老宅给聂老汉吃。

甘氏装了一小筐子豆芽菜给云朵,“现在家里也没菜了,这豆芽你们拿回家炒菜吃。”

云朵没客气,收了豆芽菜和聂大郎回家。

聂大郎的棉袄一做好,就开始忙云朵的棉袄棉裤,“新的做好,旧的就不要了。”那旧棉袄棉裤和他的一样,又硬又薄,穿上还不如新做的夹袄暖和。

云朵笑眯眯的坐在一旁点头,屋里有炕,只要不出门,也不用穿棉袄的,旧的太硬,就不要了。

次一天俩人正准备上山,聂兰跑来叫人,“今儿个挖红薯,奶奶让你们也去,等会搬两袋红薯回来。”

云朵眸光转了转,忙点头应声,“好好,我去!”

聂兰翻个白眼儿,听说有便宜占就跑的快。看她身上的新衣裳,抿着嘴道,“去红薯地可不是站着看,你这身衣裳还是换下来吧!”

“红薯筋水沾了衣裳洗不掉。”聂大郎提醒她。

云朵忙又回屋换了一身旧衣裳,三人一块赶往老宅。

聂大贵一行都准备好了,看到聂兰把俩人叫来,就出发往地里去。

如今下过了霜雪,红薯也不再长了,正是挖红薯的最佳时候。不过这两亩地是下等田,也就只能种些红薯。

张氏和刘氏几个先把红薯秧子割了,聂大贵和聂二贵开始拿着抓钩,小心的挖红薯。

红薯是个蠢东西,即便地不肥,也能长的很好,结的很大。出土的红薯一块一块挤在一堆,虽然有小的,但多数都很大,最大的一块有几斤重。这些都是过冬的粮食。

云朵翻了翻,发现这些红薯全是白瓤的,就问聂大郎,“这里的红薯没有红瓤的吗?”

聂大郎点头,“有。红瓤的不顶吃,多数都种白瓤的,少有几家会种红瓤。你喜欢吃红瓤的?这里面有几块是的,等会我们拿回家。”

云朵扒到几块红瓤的红薯看了看,叫了甘氏,“奶奶!这个红薯我先尝尝吧?”鲜红薯也是很好吃的,甜丝丝的。

看她大大的杏眸闪着光,甘氏笑了,“吃吧!吃吧!都是泥,弄点水洗干净了再吃。”

云朵就拿了一块,到水沟里洗干净,啃了皮儿,咬里面的红瓤。出乎意料的甜,又甜又脆,还有水。估计这也是不挡饱,不受欢迎的原因。她使劲儿想掰开一块,却掰不动。

“我给你掰。”聂大郎洗了手过来。

云朵把红薯递给他,想他又没力气,怎么能掰开这红薯?她都掰不动。

聂大郎拿着红薯,先掐了一道印儿,使劲儿一掰,就掉了一块。

云朵眼里露出钦佩,拿过大块,小块让聂大郎吃,“你吃吃看。”

原来掰开是给他吃的,聂大郎眸光温柔,咬了一口,“很甜很脆。”

“是吧!我给你说……”云朵拉着他,小声告诉他做红薯条的办法,“看看谁家种的红瓤的红薯,咱都买了。”

聂大郎看着手里的半块红薯,默了两下。

云朵咔嚓又咬了一口。

“应该能找着不少,下午我们去问问,放出话收红薯。”聂大郎看她吃的欢快,又提醒她,“这东西凉,少吃点,回头吃坏了肚子。”

云朵正嚼了满嘴,一听这话觉得有理,伸手把聂大郎手里的那一块拿了过来,“你更要少吃点呢!”

看着空空的手,聂大郎张张嘴,微微叹口气,什么都没说,继续捡红薯。

聂家的红薯就两亩地,人手多,挖了一天也挖完了。

云朵把红瓤的红薯全收敛走了,白瓤的也要了一袋。这些都是分家分的粮食,应该拿的。

趁着晚饭前,就在村里问谁家红薯是红瓤的,她要收红薯。

张氏以为她觉得红薯不够吃,“给你奶奶求一求,再给你们两袋。别买了。”

“大姑!我们要红瓤的,家里都是白瓤的呢!”该拿的她拿,让她去求着人要东西,云朵可不会。

“红瓤的不顶事儿,白瓤的才顶事儿呢!”张氏还是觉得俩人都不会过日子。

看她不放心,云朵只好跟她说,“买红瓤的红薯有用,不是吃的。”

张氏这才放了心,“我帮你们去问问谁家种了红瓤的。”

第二天就有人把红瓤的红薯送来了两麻袋。

李大妮和郭树根把板车停门口,看着院墙里面的云朵和聂大郎,“家里的红薯扒了,给你们送两袋。就是没有白瓤的秧子,种的是红瓤的,但也能顶不少粮食,够你们吃上一段时间的。”

上次的两袋粮食没有被还回去,李大妮和郭树根都觉得是聂大郎不好要他们的东西,所以这次的红薯挖出来,立马又挑大的好的送过来两麻袋。

聂大郎眉头微蹙,云朵两眼发亮。不过想着聂大郎不想跟李大妮家多接触,她没有吭声说要买红薯的事儿。

李大妮看云朵明明想要,只是聂大郎不点头,眼里带着祈求,“大郎……”

聂大郎抿着嘴,“家里还有多少?我们买了。”

李大妮和郭树根都愣了,“买……买!?”

云朵看了眼聂大郎,他或许也不忍心吧?就上前一步解释,“我要用红瓤的红薯做东西,正在村里找红瓤的红薯买呢!你们要是有,就都送来吧!和白瓤算一样的价钱,不过你们洗干净再送来,还有那小的,小的也要,全部都洗干净送过来。”他们打个水太费劲儿了,洗干净就省下一道。

“买谁的都是买。”聂大郎淡淡的道。

李大妮和郭树根看了看,想说把红薯送了,可是家里还有那么多人等着吃饭,这话却实在张不开口,可要是卖钱……

云朵看俩人一脸难色,知道他们种红薯不是为了卖钱,是为了吃饱饭,就道,“你们可以把红瓤的卖给我们,要吃的话再买白瓤的回家。”

“红瓤的比白瓤要便宜……”李大妮不想占这个便宜,怕人家说,也怕聂大郎生气更厌烦她。

看她还是答应了,云朵让他们把两袋红薯留下,回家去拉另外的。

想到俩人是要洗干净的,李大妮又把两袋红薯拉走了,“你们打水不容易,我洗干净再拉过来。”

等李大妮和郭树根走后,聂大郎带着云朵到里正家借来大秤。

聂里正家也种了红薯,是红瓤的,他们不用充饥,是为了好吃,聂婆子喜欢吃红瓤的红薯,也装了一大篮子给俩人送来。

聂大郎到村里借了口缸,请了杨石头帮着挑水,一缸水给五文钱。

杨石头家日子也不好过,拉扯几个孩子,还要养着无儿无女生病的大伯,挑水给钱,他二话不说,挑着扁担就过来了。

云朵一听,干脆连柴火也买,都包给杨石头。

一切准备妥当,没等多久,李大妮和郭树根带着郭大郎和郭二郎拉着满满一板车的红薯过来,都是洗干净的,还带着水。

聂里正领着聂深出来玩,帮着看秤。

杨石头挑了水,也帮忙抬红薯扛秤。

一车的红薯有一千二百多斤,白瓤的红薯是一文钱一斤,云朵给了一千三百文钱。

郭大郎和郭二郎看云朵随随便便就拿那么多钱,眼都不带眨的,多看了两眼。

“多了,多了!”李大妮不要多的,本来说的送两袋红薯,竟然也算进去了。

“该给多少的,你们就拿着吧!我们还有事儿忙,就不送你们了。你们村要还有谁家种红瓤的,让明后天送过来,一样的价儿。”云朵忙着做红薯干。

李大妮这才和郭树根几个拉着板车离开。

聂兰跑过来,“我给你们帮忙吧!”

“用不着,你快走吧!”红薯干技术含量太低了,云朵可不想再找聂兰这个长舌头帮忙。

聂兰不悦的皱着小脸,“我好心来给你帮忙的……”

“不需要哈!”云朵催促她离开,关上大门,回屋摆弄那些红薯。

聂兰气哼着跺跺脚,不甘的走了。

村里的人也都疑惑,不知道云朵和聂大郎收那么多红薯干啥用。

聂深非要留下,聂婆子把他哄回了家。

云朵卷起袖子,把红薯放锅里,添上水,让聂大郎烧锅。

做红薯干,要先把红瓤的红薯煮熟,然后剥了皮,晾一下切成条,再晒干或者烘干。

院子里的地方不够,云朵准备在炕上烘干,烘的也快。

头一锅的红薯煮出来,云朵一边忙活一边教给聂大郎,等她走后,聂大郎多少掌握几个生活小技能,没有人帮衬,也不会饿着了。

红薯条烘了个半干,云朵把借来的擦洗干净镂空席子伸在外面,半干的红薯条晾晒出去。继续做下一锅。

锅有点小,俩人忙活了一整天,李大妮拉来的红薯还没做一半。却是不能再继续了。

因为炕上实在太烫了,如果不凉一下,晚上俩人不用睡觉了。

就这样,还是等快到下半夜,炕上的热度才慢慢下去,云朵满头的汗,身上也黏糊糊的,不舒服的翻身,伸脚又把被子蹬掉了。

聂大郎再次把被子拉回来,给她盖半边。

睡着睡着,炕上的温度凉了,云朵开始冷了,朝着身旁的热源,挤了又挤。

聂大郎无奈的侧过身,让她舒服的挤在怀里,把被子盖好。

次一天起来,聂大郎伤风了,没有发烧,却一直咳嗽。

云朵有些内疚,“我是不是昨晚把你被子蹬掉了?”

“没有。热的了。”聂大郎咳嗽着,摇头。

吃了早饭,云朵就把聂大郎拉到聂郎中家里,把了脉,抓了止咳的药,回来煎好,看聂大郎把药喝完这才松口气。

吃完药,聂大郎咳嗽的不那么厉害了,两人继续忙活。

今儿个云朵没有一直烘到晚上,快傍晚的时候就停了火,等晚上睡觉的时候,炕上的温度正好舒适。

聂大郎不让她和自己一个被窝睡,“过了病气给你。”

让本来不打算和他一个被窝的云朵又羞愧又内疚。

“快睡吧!夜里冷了要吭声。”聂大郎揉揉她的小脑袋。

云朵点点头,聂大郎要是夜里冷了咋办?

睡到半夜,云朵突然醒过来,听聂大郎睡梦中都在咳嗽,心里更是内疚,他是不是旧疾一犯就会很严重?得好长时间不好?

伸手摸了摸聂大郎的被子,被窝里也不是很热,她犹豫了下,拉开聂大郎的被子,小心的钻了进去。

黑暗中的聂大郎咳嗽着扬起嘴角。

天明,聂大郎没有先起来,而是等云朵睡醒问她,“你怎么又睡过来了?”

云朵小脸一红,“我…我看你太冷了,被子都给你,我又没得盖……”她怎么枕着聂大郎的胳膊啊?

看她麻利的爬起来,拉了棉袄穿上,飞快的下了炕,聂大郎眼中笑意止不住,咳嗽了几声,也穿了衣裳起来。

吃了饭,把昨儿个的红薯干晒出去,李大妮陪着同村的两户人家过来,各拉了一车的红薯,全部都是洗干净的。

过了秤,付了钱,云朵看着一堆的红薯,想着回头买两口大缸来。

李大妮欲言又止,觉得云朵买太多红薯,即使能做成东西卖钱,可也太多了,要是卖不成咋办?

看聂大郎和云朵已经转身回去,她叹口气和满脸高兴的同村人一块回了家。

刘氏忍不住过来串门,看着满院子晒的红薯干,“你们又想啥歪点子挣钱?”她想进去,可惜大门被闩着,只能站在外面踮着脚看。

“二婶再吆喝可不止一亩地了。”云朵扬声回她一句。

刘氏恼恨的瞪着眼,“小贱人!你别得意,看我有机会不教训好你!”那一亩地让刘氏心疼好几天了,想起来就都觉得有人剜掉她一大块肉。而这个剜掉她肉的人,就是云朵和聂大郎。心里更恨不得好好教训云朵和聂大郎,看他们倒霉,看他们哭天抢地过不下去。

恨恨的看了眼满院子晒的金黄的红薯干,咬着牙走了。

云朵捏了一块放进嘴里,使劲儿嚼了一口,红薯干还有些湿,嚼劲儿已经有了,甜味儿也有,再晒上一天,明天下晌收就差不多了。

因为连着几天煮红薯,做红薯干,村口这边到处弥漫着红薯的甜香,村里不少小娃聚集在这边,也有那想窥视的,想知道云朵和聂大郎又拿不值钱的红薯做成了啥卖钱的东西。

聂深搬着小板凳,就在小院外面,有人来就拦着,也不让村里的小娃们靠近。爷奶都说,云朵姐姐和大哥哥在干活儿挣钱,被人学会就挣不到钱了,他要帮着看住了。

王忠过来,看满院子的红薯干,不禁有些佩服云朵脑子好使,“韩府又递了信儿,要云朵过去做鱼。这次是韩老夫人过寿,鱼得做的多,所以你们得提前过去准备。”

“哪一天?”云朵忙问。

“大后天。”王忠道。

云朵想了下,她会做的鱼是不少,可韩府知道的就那几样,那些鱼都得做新鲜的,“让他们准备好黑鲢鱼,红鲤鱼,鲈鱼和桂鱼。我提前一天到。”

wωw●тTk an●¢O

“你们要做这个……。红薯干?”王忠捏了一块放嘴里,不像酸枣糕是酸的,甜甜的还特有嚼劲儿,他吃中了。

云朵笑着给他包了两包,让他拿回去给范老爷也尝尝。

王忠应声,说帮着传话儿,就拿着红薯干走了。

云朵和聂大郎开始加紧时间做红薯干,剩下的红薯要在两天内做完,这次可能要去两三天,没有时间再晒了,得烘好再走,不然要坏掉了。

让杨石头帮着买了三口大瓮,云朵把晒好的红薯干封进瓮里,虽然不如柿饼一样,但这样封一段时间,也会起一层霜,那霜都是糖分凝结而成,起了霜会更甜。

加紧实际忙活了两天,俩人终于把剩下的红薯都做成了红薯干。还有人来卖红薯,云朵只能先收了,等回来再做。

带上一部分,又给聂深送了一包,俩人坐上驴车,和王忠一块赶往县城。

这个时候早已过了吃螃蟹的季节,韩府里还准备了螃蟹,云朵一来,陈妈妈就交代她,“螃蟹做成蟹黄汤包,鱼要松鼠鱼,孔雀鱼,红烧鱼,再来两样新的。”又提醒她,“这次老夫人过寿,来了不少达官贵人,你可不能做砸了。要是做的好,少不了你的赏赐!”

“多谢陈妈妈提醒,我省的。”云朵点头应声。看那些天南地北的食材就知道这韩老夫人过寿很重要,厨房里也多了几位不认识的厨子,想必都是被请来做菜的。

而她要的鱼更是都准备的很齐全,鲍鱼海参也有,就是没有见到海鱼,想来不好运。

云朵握了握小拳头。神情坚定,这次她要露一手!说不定这一次攒的钱就够还债了!那她就可以回家了!

第91章 搅合第303章 想起第31章 不要脸第97章 开工第182章 塌倒第76章 出气第294章 摔倒第262章 圈套第47章 出发第206章 长久第290章 美人第98章 失望第247章 顶罪第三 篇前世聂子川穿越第223章 送礼第73章 哄劝第310章 热闹第60章 虱子第204章 离京第5章 见死不该救第64章 离开第17章 闷馅饼第32章 好算盘第216章 挑拨第56章 分家第207章 活地第323章 过继第259章 闹鬼第44章 看不起第245章 看见第121章 求嫁第278章 亲爹第211章 赌注第16章 不喜第72章 惦记第32章 好算盘第34章 妥协第275章 奉养第133章 厌烦第306章 揭露第113章 手段第48章 不高兴第140章 亲哥第97章 开工第186章 答应第233章 拆分第81章 新妇第269章 显灵第229章 儿女第17章 闷馅饼第151章 打脸第20章 廉价第76章 出气第5章 见死不该救第319章 提点第54章 逼迫第122章 大婚第80章 娶媳第326章 搅合第101章 不悦第314章 闹鬼第24章 抱养的第8章 天上有道雷第44章 看不起第271章 偷袭第84章 年节第5章 关系乱套第256章 尴尬第7章 挨打第111章 继续第13章 维护第229章 儿女第157章 荷包第277章 绿帽第62章 告状第191章 回村第136章 认回第54章 逼迫第134章 生气第1章 混江湖第14章 疑问第244章 中暑第229章 儿女第9章 寻死第6章 云英未嫁第68章 说媒第46章 好心第286章 离开第58章 偷钱第191章 回村第286章 离开第68章 说媒第114章 牵线第5章 关系乱套第140章 亲哥第235章 心疾第328章 前奏第136章 认回第123章 认亲第232章 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