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进

“老赵,怎么样,东西做得了没有?”

赵士桢是嘉靖三十二年生人,现在已经二十六岁,比起惟功大一轮还多,被老赵老赵的叫着,其实也真是没脾气。

当下只能翻翻白眼,对惟功没好气的道:“做得了,这东西你讲的稀里糊涂,还好老哥我不是白给的……你可以拿去试用一下,估计不会差。”

赵士桢也是在宫中伺候差事,几乎每日都入宫的,当然不一定天天见得着皇帝,有时三五天,有时十天半个月,反正皇帝想起要看字画时,总是能想起叫此人陪同,就算自己不写,有这么一个高手陪着一起观看,皇帝心里的底气也是足些。

一来二去,赵士桢和惟功这个亲从官也是熟到不能再熟,彼此建立了很深厚的交情出来。惟功一年前就通过讲说,画图纸等诸多办法,请这个鬼才给自己做一套东西,时隔这么久,赵士桢经过多少次的试用修改,此番既然他说可行,那是多办可以了。

惟功强忍欢喜,打量着赵士桢手头的东西。

这一套器物,一米多长,由硬木和铁片打造镶嵌而成,左右两侧又有半米长的延长,看起来怪里怪气,根本叫人想不到它的用途。

“用它就可以实行前轮圆滑转弯,因为它可以同时控制前轮的两个轮子进行小范围侧转,只要驭手扳动主轴就可以了。”

“多谢,多谢!”

惟功深深长揖,笑道:“老赵,你可帮我解决大麻烦了。”

“我不知道你弄这个有什么用?”赵士桢是智商超绝的一个奇才,当下只懒洋洋道:“惟功你这么欢喜做什么?马车这东西,四轮肯定比两轮拉的多,但你要注意前后轮负重的分配,不然马力难以拉动太重的大车,还有,后轮要加固,不然的话,重量上去轮子吃不住劲,会翻车的。再有,不论如何,道路通过还是两轮的小车方便,当然了,独轮车更方便,真不明白,你这个聪明人想起搞这个玩意做甚?说是你这顺字行在京城送货,我竟大不以为然,这四轮车拉的再多,京城道路上多少民居和行人,你跑又跑不起来,不少地方过不去,还真不如现在用的两轮车方便呢。”

赵士桢长篇大论,但惟功也只是认真的听着,和这厮交谈,经常会有火花四溅的情形,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比如车辆通过性,车轮固化的思路等等。

他请赵士桢做的是四轮马车的传动转向系统,说来复杂,其实就是一根主轴加两个辅轴,加在马车前端,可以控制两个前轮转弯,四轮马车这个欧洲大陆的产物,就算提前在中国大陆的土地上诞生了。

说来也怪,四轮马车,板甲,挽马耕地,这些明显很先进的东西却不能在中国出现,而且出现了也不能推广,现在欧陆过来的东西只有葡萄牙人的佛郎机炮,这东西也是当时最为先进的火炮了,由炮管炮身子炮三段一体形成,发射之前,在子炮充满弹药,然后将子炮放入炮管,点火击发,炮身由青铜铸成,设计合理,炮管上有射击瞄准用的准星,比起大明自己铸的大将军炮虎蹲炮先进的真不是一

点半点。

但现在这东西已经是几十年下来了,欧洲那边早就更进一步,几十磅的重炮早就铸成多少门了,大明这边仍然是在仿制之中,并且由于管理不善,工艺越来越落后,到天启之后,因为战争的原故,红夷大炮的铸造才猛增,并且工艺迸发式的进步。但,已经为时已晚。

大明好歹还不拒绝进步,到了“我大清”就是骑射安天下,拒绝任何学习的机会,那种傻子式的行为不提也罢。

惟功虽然不是什么专家,马车这东西倒是见过实物,也曾经看过一些研究文字,在中国四轮马车不曾出现和大规模使用,前轴传动转弯系统不曾出现过是一重要原因,两轮马车,在此时都是硬转弯,需要的幅度空间很大,当然舒适性就不存在了,拉货的重量也很低,超过一千斤,拉车的骡马就很吃力了。

限制马车的原因还有就是道路,道路失修,路况不佳,是十分限制车辆出行的最重要的原因,就算在王朝兴起时兴修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也是败坏不堪了。

现在的大明,除了少数军用驰道和南北漕运的主干道,多半的官道肯定都是不宜通行的。

至于南方水网纵横,更利于船运不利车运就更加不提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独轮车,因为中国人口众多,独轮车这种负重最轻在一二百斤,多则三四百斤的小车纯粹用人力推动,虽然损耗很大,但不缺的就是人,而且这车的道路通过性就不是马车能比的了,只要人能走,这车就能过!

种种原因使得四轮马车没有在中国出现和流行开来,但惟功仍然是在四轮车上花费了不少心血和财力物力,原因也很简单,他用的着。

往南方,可以考虑未来发展海运,而他的顺字行想在九边和北方成为一支垄断性的商业力量,进而成为影响朝廷军政,他就非得把顺字行的网点铺设开来不可。

西到甘肃,榆林,延绥,再到固原和大同,再是居庸关和紫荆关,然后是宣府,蓟镇,山海关,宁远,辽阳,广宁,南下是昌平和保定,大名府,一直到开封为止。

这是陆路的网点线路,和水路通州到德州和临清彼此还可以交叉,弥补枯水时期水运不足的短板……惟功心里就是有这样的大手笔在,一规划,便是半个中国。

当然,现在的他也是有这样的财力和物力了,顺字行在进行钱庄业务之前一年纯收入就接近四十万两,钱庄业务进入之后,最少能年入近百万,有这么充足的财力当后盾,他有什么不敢想象的?

现在只是需要等待和时间,他要经营自己在地方上的人脉和势力……在大明经商做事,肯定不仅仅是财力和商业上的考量,更多的时候是自身实力和势力的延伸,势力到哪儿,网点才能铺到哪儿。

“这东西我自然有大用处,老赵你说的有些道理,不过考虑再三,还是制作为宜啊。”

“这是你的事了,我可懒得管。”

“不不,还是你的事……”惟功呵呵一笑,拦住了想走的赵士桢,嬉皮笑脸的道:“不把事情做

完,你就想走?”

“嘿!”赵士桢无奈道:“耍起无赖了是吧?”

“管你怎么说,反正这后轮加固之事,由你出手帮我了。了不起,我帮你多买几幅宋人书法条幅送你便是。”

惟功和赵士桢的合作是不谈钱的,赵士桢是技术天才,人格上也是有名士的臭脾气,没有讲情只讲银子,他能将你送的银子丢到院墙外头去,好在他有爱好,山水字画都是花钱的东西,有这些送给这怪才,也尽够了。

“好吧……”赵士桢无奈答应下来,想了一想,道:“看看打成一圈钢圈,套在车轮之上加固的法子怎么样。”

“说来简单,做起来怕是难,但问题不大。”专家就是专家,赵士桢一下子就找到问题的实质,看来迎刃而解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多谢,还请尽快!”

惟功又一次深施一揖,整个京城,能当的起他这般左一次右一次深揖而拜的,真的没有几个人。

……

“朱尚峻,朱尚荣,马士及,王当,你们几个全部不合格!”

周晋材如雷般的吼声已经成为很多舍人的噩梦,又过了十天时间,眼看已经到了八月底,舍人营中的训练仍然是如火如荼,一点儿消停下来的迹象也没有。

一千多舍人,现在已经被淘汰了七百多人,加上张惟功补进来的人也不到六百人,现在干脆没有编成司的编制,只有一百一十二人的局,一共是五个局,都没有满编。

被点名的是第二局的人,算上他们,不合格率是两成,也就是说,今天中午大家只能用两个馒头来充饥了,连肉汤都喝不上一口。

看到马世龙等人恶狠狠的眼神,朱尚峻几个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一阵子,几乎每天都有几十人退出,很多人真的坚持不下去,这么练法,他们根本看不到能撑过去的希望,哪怕是马军俸禄再优厚,前途再好,他们也是决意退出。

对退出的人,惟功下令不加挽留,只要有人说坚持不下来了,立刻就有人拿来纸笔,签了字画个押就能离开。

朱尚峻每天都看到有人离开,他简直要疯了。

他不是不想走,开始严训之后,第一天他就想走了。他的体能并不差,但意志力极差,这是当时勋贵武官子弟的通病,他们营养很好,还有家传的武学底子,但几乎没有几个拥有强悍的意志力。

朱尚峻这一伙当然也想走,可惜,他们走不了。

都是身上有使命的人,什么抚宁侯成国公定国公镇远侯泰宁侯,这些小子多半是各家放在这里的眼线,京营就是这些勋侯世家们的禁脔,哪怕现在不出手,也得随时掌握这里的动向,还有什么比在舍人营里头放几个眼线更便当的事?

所以朱尚峻早就想走,哪怕开革也愿意,但他是打死也不敢,一家老小的富贵荣华都在人家手里,朱岗这个侯爷又不是好相与的,一怒之下要了他的小命也不是不可能,这么一想,全身冰寒彻骨……

走?这事情,想也别想!

(本章完)

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七百七十三章 后来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六百七十一章 伤兵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进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七百四十九章 齐集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别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六百七十三章 缝合第八百四十七章 总部第七百九十五章 冲阵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货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见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让第四百三十四章 汇报第四百六十五章 图门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党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祸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货第一百七十六章 风波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营第六百零二章 内操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绞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致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五十六章 提点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七十四章 大鱼第四百二十四章 边墙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梦第四百二十章 万世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赏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九章 习武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声第七百一十九章 两军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场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二百八十五章 换防第七百三十三章 动员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贽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二百零五章 扫平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来第八百一十七章 请援第五十三章 发动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愿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进第四百六十九章 东厂第七百八十八章 临机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阁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盗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将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三百七十三章 会合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八百七十七 劝说第八百三十五章 风雨第一百二十九章 阴毒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三百零二章 解决第六百五十章 毡包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十五章 决绝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三百零五章 挑镇第三百二十六章 仪式第二百九十三章 机会第四百五十九章 劝说第三百五十九章 东宁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一百七十九章 变化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学第一百四十四章 设官第六百零六章 扑空第四百三十二章 诸夷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十九章 诸兄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时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东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绝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