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二章 扩张

转眼之间,新年已经过去,春节时的祭祀典礼之繁琐,委实叫人厌烦,只有到了元宵节前后,才是真正休息的时间,不仅是朝廷,还有民间,都是放松下来。

迈入新年之后,也就是万历六年之后,惟功和顺字行突然发力了!

顺字行在南城一带连开了五家分店,内容涵盖钱庄,票号,银号这三个新增的金融业的内容,同时脚行业务当然在其中,还有车马店和塌铺的服务内容,以及出售辽东土物的杂货店,包括皮货,人参等特产,还有锦州的小菜,辽河的白鱼,总之是应有尽有,种类十分的丰富。而南货亦多,和南直隶及松江府的几家商人合作之后,南货的供应也是不绝,虽然南货的种类和城中几家大的南货店一样,价格也没有太多优势,但胜在顺字行的种类齐全,只要进了这家店,不管是换钱还是换银,以整换零还是以零换整,都是十分方便,也可以雇车,雇力役,和放货,发货,购买土物特产,进门店之后,就不需要再去另外一家了。

每立一个门店,顺字行的伙计就将当地的青皮无赖打的不能容身,每个门店涵盖之处,治安和居民的生活水准立刻急速上升,这样的顺字行当然大受欢迎,在民间口碑极好,而朱国器等会首团头喇虎青皮们的痛恨,更是印证了顺字行的风评没有错。

大开门店的同时,惟功和顺字行也是没有停止过收粮运粮,正阳门东西大街,戎政府街,崇文门税关附近的中型粮店现在几乎都在给顺字行收粮,春天时正是粮价上扬的时候,但顺字行大量收粮的同时,自己的门店并没有在京城上涨粮价,原本这个时候,阖城粮价最少要涨三成,今年只有少量的粮店开始涨价,更多的粮店观风望色,顺字行没有涨,他们便也是找不到涨价的理由和机会,只能将涨价的心思按下去。

过了元宵之后,整个京城顺字行开设了近二十间门店,京城之中,开始真正的重视这一支强大无比的商业力量。

而朝廷也好,民间也罢,议论最多的还是英国公府这个张惟功实在是了不起,练武是绝顶高手,练兵是雷厉风行,在内廷是皇帝宠臣,在外廷是张居正的心腹班底之一,而做起生意来,也是风声水起,隐隐然已经坐到京城第一大商行位子上了!

……

“大人,今日过来的皮货有玄狐皮三百张,白狐皮五十张,青狐皮五百张,另狼皮、貂皮、豹皮等各色名贵皮子共一千二百张,兔子皮和牛皮、羊皮、黄羊皮、驴皮等普通皮货一万三千张,都从辽东到口外各门店发来。”

在正南坊店,惟功和王国峰等亲从在此巡查,这里的门店负责人并没有到舍人营去任武职……经过几个月的挑选和分化后,留在顺字行店里的虽然也在进行军事训练,但很明显,留下来的任武职官职的机会是

不大强了,多半是留在商界发展,最多是在店内建立一支精干的武装力量,用来在外出运货和进货时保护商队,毕竟不可能每一次顺字行的生意都调舍人营的武官进行保护,行内现在的武力,就是商行自己的护卫队了。

掌柜在店内准备了一桌精致的席面,天寒地冻,却是挖了几十只青蟹的膏,用来熬制火锅汤底,再辅以各色海鲜,加上口磨,香菇,配上从口外进来的刚片出来的羊肉片,用上好的紫铜火锅和云丝炭煮了,热气沸腾,各色食材在乳黄色的鲜汤里上下翻滚,光是闻到香气,就是感觉是无上的享受了。

再加上从大内内市里买来的上等的四酿的玉露春酒,酒香配菜香,更是令人食指大动。

惟功坐在主位上,一边享用美食,一边听着这边掌柜的报告。

“还有,南边的宋钱度又来一漕船货,崇文店收下了,送了一千只火腿,布一万匹,糖、茶、纸、书籍、铜器等各若干,塞了十五个库才装满。”

“本店这边这个月收粮三万五千石,放粮七千石,按大人的吩咐,没有在京城取利,平抑物价就行了,不能因为咱们收粮给百姓添麻烦。”

“本月银号和钱庄共换碎银七千余两,铜钱十一万串,利润是三成,票号生意极佳,有存货十一库,存银十五万两,预备往口外去的银子和货物占七成,还有往蓟州,宣府,永平,山海关的,这加起来两成,还有一成往保定,天津,大人,是时候在保定和天津开分店了。”

惟功一直静静听着,此时才笑道:“顺天巡抚张大人已经调任为保定总督,天津巡抚是他的同年,这两处分店,我已经着人去选址了!”

听着惟功的话,众人都是相视一笑。

在大明,做生意最好就是官商勾结。其实以惟功的商业才干,完全可以自己就创出一番局面来,现在顺字行除了自己的利润之外,每个门店平均都有近二十万的存银,都是北方商人甚至南方商人存下来的,票号开展之后,是提前了近二百年,山西商人要到乾隆年间才开展票号业务,惟功这种提前于时代的商业创意原本就是价值万金,顺字行现在在北京有十五家门店,在宣大蓟镇辽镇有十一家,再开保定和天津两家,就是二十八家门店!

这些门店,形成了一个广大的网络,运货送货,汇兑银两,给每个商人极大的便利和安全的保障,这就是将物流业和早期银行业合并在一起的超级功用,在这样的服务和网络面前,什么晋商,辽商,徽商,海商,全部都是渣,都在顺字行的金字招牌之下,被打的粉碎!

现在就算是那些山西商人想有样学样也是晚了,先发者制人不是开玩笑的,从建立门店到确定网络,投入运营,最快也得半年之后,早期还得有合作与磨合等诸多问题,任何

一个单独的山西商人都没有这种实力,毕竟现在晋商还只是一个早期的联合体,不象清季之时,八大晋商任何一家都有垄断一方的实力,但那是他们出卖祖国换来的红利,现在的晋商也就是一个实力雄厚的集团式的产物,单独的巨无霸还没有出现。

顺字行,正是打了这种时间差,现在根基已立,晋商就算想追也难追了。

再说,惟功的地位也不低,而且也很谨慎,在蓟镇,有吴氏兄弟和戚继光,就算晋商在地方上有一些势力,也不足与惟功对抗。在宣大,有马家的势力,也是十分强大,在辽镇,已经和祖家的交往,辽东将门集团更是根基庞大,晋商根本无法进入其中。

近三十家门店,掌握的银子在五百万两以上,有这种资本,几年之内,顺字行自己的产业也会超过百两,甚至是两百万。

这是庞大无比的财力,纵是现在的大明朝廷,也不过如此。

当然,朝廷的各种物资,比如光是布匹一样,一年就是数百万匹掌握在手中,粮食一年两千万石以上,宫廷用的炭火一年就是数百万斤,内库十库存积的财物,价值肯定在千万以上,个人想与国家比财力,在资本运作之下并非不可能,但也不是三年五年的时间可以达到的结果了。

“好了,不必立规矩,一起来吃吧。”

堪堪说完,惟功等人也是早就吃的满头大汗,惟功看着门店掌柜,温言道:“事不在一时,我们又不是马上就走,慢慢来。”

“回头有一百辆大车来装粮食,往迁安去,属下得盯着……”

掌柜话未说完,突然精神一振,笑道:“大人,您来的巧了,有人来闹事来了。”

“有人闹事?”

罗二虎和李青没有上桌,一直站在一边侍立保护,一听说有人来门店闹事,两人都是精神一振,立刻变的生龙活虎起来。

“你们别管。”

惟功扫了一眼,见是有二三百个汉子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都是面色阴沉,眼神狠辣的青皮喇虎之流,知道是人家来砸场子来了,这阵子,这样的事情经常会发生,当下笑了一笑,对着那个掌柜道:“这事情你们自己能处理吧?”

“嗯,没什么,才三百人不到,连总店的护卫队都不需要去搬,咱们自己就能解决。”

每个门店都有伙计二百余人,其中纯粹的商业人员,包括外请的人员加起来不到三十,剩下的包括门店掌柜二柜在内,全部经过严格的武学和军事训练,人人都能打,至于总店,则是崇文门店,那里有五百余人,护卫队三百人,全部是精中选精的好手,任何京城内外的门店遇险,或是商队遇险,都由护卫队来做紧急处理。

“很好,就是要这种自信,那我就在这里看你们破敌!”

(本章完)

第八百二十七章 车上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五百一十一章 遗折第五百七十章 进献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训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三百一十六章 违心第二百零二章 骑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九百零七章 宁夏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四百八十章 疯了第五百四十章 图伦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报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骑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斗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斗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迟到八百六十一章 盘算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骑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三百三十八章 谨祝第七百六十九章 银币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爷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六百零九章 并骑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二百零六章 太监第四百四十七章 药方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八百二十七章 车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饭第五百七十八章 传讯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七百零七章 扩散第五百零六章 兴狂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七十五章 鸳鸯第二百二十一章 压力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三百四十一章 沧海第五百五十三章 龙骑第六百二十二章 说粮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六十章 国公第二百九十七章 铁流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七百章 福星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六百七十三章 缝合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六百八十章 粮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三百七十三章 会合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四百一十四章 离开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五百二十三章 纷至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击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六十四章 波动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四百八十七章 栋鄂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行动第一百四十一章 办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三百零四章 吹风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训第七十一章 顺字行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一百零六章 传奇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祷第三百八十二章 态度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二百八十九章 强兵第九十七章 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