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

这一番动静极大,里头的提塘官早听到消息,从衙门里头奔行了出来。

兵部提塘官是很重要的一个职位,大明帝国疆域广大,幅员万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塘报经由驿传送到京师,而最重要的军事上的消息,当然就是第一时间送到兵部。

在努儿哈赤造反之后,神奇的买通了一个兵部的提塘官,源源不断的将北京对建州的处置意见反馈到赫图阿拉,甚至包括明军的文经略人选,统帅人员,几路进兵,多少人马等等。

这是锦衣卫和东厂的双重失败,当然,现在的提塘官肯定想不到他的后辈中出了那种人才,他只是以明白出了大事的焦虑心情站在衙门前等着,一直到那个塘马将染透了汗水的塘报送到他手中时为止。

“这段时间,似乎辽东的塘报送过来时,都是这种德性啊!”

似乎就在两个月不到以前,辽东也是这样送来一份塘报,黄台吉和速把亥等知名的部落首领率十万骑兵寇边,直入广宁和义州卫,结果被李成梁一通狠打,斩首四百,仓皇逃窜。

这一次又是这样的动静,提塘官觉得可能又是北虏大规模的进犯,但辽东有李帅在,他不觉得北虏会有什么真正的机会。

“坏了!”

打开塘报一看,兵部提塘官勉力装出来的镇定消失的无影无踪,在原地跺了跺脚,大声对塘马道:“你干的好,消息送的很快,来呀,扶他喝水,吃东西,拿一两银子赏他!”

塘马一路过来是换马不换人,所以体能消耗极大,但这样也是保证了最快的速度,他从辽阳一路过来,距离近一千五百里,中间有无数的河流和失修的道路,有一些驿站也不能保障供给热食和及时换马,但一共用了两天半时间就赶到京城,做为一个塘马来说,他干的很漂亮。

“少司马大人,辽阳急报。”

提塘官拿着塘报,一路小跑进入兵部内堂,打听了一下,尚书张学颜不在衙门,前往内阁去了,前任左侍郎赵孔昭病逝,右侍郎曾省吾迁为左侍郎,新的右侍郎还没有上任,所以提塘官直接跑到曾省吾办事的地方,将塘报呈了上去。

曾省吾是一个很干练的官僚,一步步从兵部的主事升到了侍郎的位子上,按惯例,他还是协理京营戎政,主持京营防务的大人物之一,廷议的参加者之一,经筳的不固定参加者之一,虽然距离入阁还遥遥无期,但一身功业哪怕至此也足够了。

当然,如果能更上一步,将少司马的少字换成大字,成为兵部正堂,这当然是更好的一件事情,只是本部堂官张大人和申阁老走的很近,三不五时的见面,这已经是朝野共知的事实。申时行也是用这件事和百官及各方势力打着招呼,他申时行也开始收小弟了,如果有谁打张学颜的主意,就等于是和申时行宣战,有这么一重阻碍,曾省吾想上位的可能是不大。

“黑炭石部偷袭辽阳,副将曹簠率本部兵两千四百余人迎战,被敌骑两万余重重包围,曹簠战败被俘,千总陈鹏等人战

死,我兵死八百七十余人,余者溃逃折还辽阳,现辽阳万分空虚,十万火急!”

辽阳可是辽东的重镇,也是明朝原本在关外的统治中心,辽东都司便在此城,加上隆庆元年迁入辽阳的辽东总兵府,原本就一直在辽阳的副总兵府,还有周长二十二里的在北方很难得一见的广阔城池,两万五千驻军的人数,加上家小余丁滋生人口,辽阳城最少有超过二十万以上的人口基数,这在辽东城市群落中也是很难得一见的繁华大城。

总之,这一座城池北控河套,是面对北方土蛮和女真部落的第一线军事重镇,同时又是沈阳这个重镇的支撑与后方,也是辽南四卫的大后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后金起事后,先后下抚顺,铁岭,开原,再下沈阳,沈阳血战一场后又直下辽阳,有了沈阳和辽阳两城,辽东和辽南七十余城先后被拿下和投降,后金由此确定了以辽阳为中心的核心统治区域,一直到摆脱了辽南明军的骚扰之后,辽阳的战略地位下降,后金政权才由辽阳迁往沈阳。

总之,辽阳在此时此刻,是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基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块,哪怕就是广宁丢失,只要辽阳和沈阳在,锦州和关城在,辽东仍然可为大明所保有,不过如果辽阳丢了的话,沈阳和抚顺关几乎也就难保了,广宁更是独木难支,最终的结果会和明末一样,明朝保有锦州或宁远,还有孤零零的一座关城。

想到这么严重的后果,曾省吾这个左侍郎也变了脸色,他下意识的就想叫人去请张学颜回来,不过转念一想,一个更棒的念头浮现在脑海之中。

傍晚时分,张学颜慢腾腾的从内阁出来,再经过左顺门,出午门左掖门,过金水桥,这时候就能看到他四人抬的轿子了。

以他的身份,轿子摆在这里十分合适,再远或再近一些都不符合他的身份。

张居正已经可以直接坐轿到内阁门前,这是十分难得的殊荣,当然,也是张居正年近花甲,加上屡次扬言身体不好的原因,当年的严阁老虽然为首辅多年,坐轿入午门或西苑的待遇可是七十之后嘉靖皇帝才给。

一路上张学颜发觉有不少人在看他,甚至有几个大胆的官员对着他指指点点。这种不恭谨的态度令得张学颜心里十分不舒服,但他只是兵部尚书,能直接管理的只有自己的堂属,如果他是吏部天官,只要一个眼风扫过去,这些不识好歹的家伙肯定就逃的远远的了。

“去打听一下,出什么事了!”

张学颜觉得事情有一些不对,但以他的身份也不好去打听,待上了轿子,便吩咐轿夫一时不要离开,吩咐自己的管家去打听。

www ¤тt kдn ¤¢Ο

过不多时,他的管家就跑了回来,脸色灰败,好象一个死人。

“怎么了?”

张学颜心也是一沉,这个管家跟他多年,邸抄都看了好几百份了,能分清事情的轻重。

“老爷,辽镇大败,辽阳危急!”

“噫?”

“曹簠被俘,陈鹏等千

总官战死,辽阳兵死伤惨重,现在辽阳只有辽东都司和东宁卫六所兵守备,情形十分危急!”

辽阳城没有城守营,平时有镇守副总兵把守,还有名义上的总兵府,巡抚只有行台,也没有分守道和分巡道等道台,所以根本不设城守营这个编制,事起突然,城中只有曹簠的一千多人的败兵,还有辽东都司临时召集的卫所兵,如果不是城池高峻险要,蒙古人又几百年没攻过城了,恐怕辽阳在此时已经失守了。

“完了……”

张学颜面色灰败,整个人都瘫软在轿子里头,身为本兵,辽镇出现这样二十年没有的惨败,他难辞其咎!

最倒霉的还是副总兵被俘,这是国朝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难堪事情。

而且这事情在午门前都这样被人议论着,很显然,是兵部直接上奏了,而且直接递进了文华殿里头。

如果张学颜没记错的话,黄昏时分,经筳开始,在这种时候兵部这急奏不经内阁,直接送入大内,完全符合规定,但也等于是狠狠的在张学颜脸上抽了好几个耳光。

在这一瞬间,这位大司马很清楚的知道,他的仕途算是完了。

……

万历高坐在文华殿的金台之上,脸上的神色可以说是难看到极点了。

打败仗倒不怕,嘉靖年间和隆庆年间,俺答可是一直带着兵越过长城,打到京城脚下了。

但堂堂副总兵官被俘,这在国朝真的是第一次!

这个脸,丢大了!

以后提起万历九年,很可能不会叫人想起别的事来,只会想起来一个副总兵官轻兵冒进,结果兵败被俘。

“自汉之李陵之后,不想又复见曹簠!”

万历几乎是咬牙切齿,对着金台之下的群臣们宣泄自己的怒火。

“皇上,”张居正是主持今天的经筳,此时从容上前,奏道:“看辽镇塘报,曹簠是受伤力竭,后又昏迷,其家丁亲军死战护送,但因中伏时过于深入,其家丁多半战死,曹簠昏迷时落马被俘,并非如李陵那样投降。”

听到这样的解释,万历的心气平定了一些,曹簠是力战重伤被俘,好歹不是气节有亏,当然,这厮若是战死就更好了,朝廷就少了不少的麻烦!

在张居正说话的时候,底下一片嗡嗡声。

今天这场面原本该是讲春秋大义君臣治理天下治道的经筳,也是最高层次的儒学研讨,一国之君坐而论道,这算是对传统的尊重。

当然,明朝皇帝也确实有不少真心喜欢经筳,比如明太祖,明孝宗等。

万历肯定属于叛逆的君上,不过此时内有李太后,外有张居正,经筳不仅举行,而且是正常按日期进行,几乎没有免除的时候,除非是年节,或是重臣死亡,或是皇帝身有疾病,无奈重臣死的不够多,皇帝又是二十不到,生病的理由很难用,所以万历苦于经筳,在他能当家的日子里,这东西几乎不曾有机会沾过他的边,当然,那就是后话了。

(本章完)

第八百一十七章 请援第六百零九章 并骑第四百四十章 两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辩第三百二十二章 潜流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欲望第五十五章 对手第四百五十九章 劝说第七百六十二章 传教第三百零一章 杀戮第八百七十六章 联手第七百零五章 询问第八百六十三章 剑犁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钱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二百零五章 扫平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诛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揽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九十七章 军医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六百三十九章 讳败第五百二十五章 邮信第六百二十章 压价第八百零二章 纺织第一百六十八章 庄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厉第八百二十四章 训诫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军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四百三十二章 诸夷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五十三章 发动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六十九章 心术第五百五十六章 壮烈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时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祸第一章 山村第五百一十七章 盐场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八百一十一章 贪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诱敌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励第八百六十八章 头人第五十四章 反转第八百五十四章 阁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动第六百九十二章 冲突第八百零九章 劝说第一百七十六章 风波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六百九十章 倒个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五十九章 练枪第六十四章 波动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别第四百零一章 农庄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赏第二百章 廷仗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谈话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章 廷仗第四十五章 说古第八十一章 交进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五十六章 提点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开始第七百六十四章 辞官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祸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党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猎骑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将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八百九十八章 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