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

惟功写完信,却没有叫人先送出,再取别的塘报来看。

这一次他的脸色却是异常难看,四周的人看出他神色不对,原本还在议论张致祥的凶悍,慢慢的都闭了嘴。

“俞帅去了。”半响过后,惟功才慢慢的向各人说道。

“什么?”

“天……”

“这真是想不到,俞帅年纪并不算大啊。”

“还是征倭的时候伤了元气,没补回来。”

俞大猷在京营时,虽然所为不多,但部勒将士较严,操练得法,五万神机营车营将士秩序井然,虽不是顶级的强兵,但亦足为可观。

仅此一事,就能看出这些名满天下的大将的本事和风采。

嘉靖到万历年间,也是天佑大明,文官中知兵的不少,比如谭纶和方逢时,吴兑等人,文臣守边最为知兵者,不过是这几人,他们的后辈来说,才干能比得上这几人的,其实不多。

武将之中,俞大猷,戚继光,李成梁,李芳,刘吉,都是千古之下都闪烁光芒的璀璨将星,尤其是戚、俞两人,可以说是极为难得的百年一出的名将,嘉靖年间,北有俺答,小王子,东北有土蛮部落,泰宁和朵颜,黑炭石诸部年年犯边,南有严重的倭寇骚扰,倭寇已经到了攻州陷府的地步,加上旧有的财政制度根本负担不了年年增加的政府财政支出,情形已经十分严峻,嘉靖年间比崇祯年间所强之处就是在于没有严重的天灾,否则的话,情形恐怕比崇祯年间更坏。

所幸的就是文有人,武亦得人。

戚继光和俞大猷两人在征伐倭寇上的功绩,足可光耀千古!

比起戚继光来,俞大猷一生命运坎坷,是一个十足的官场苦逼,几次到总兵的位子,几次又被一捋到底,又再凭战功起复。

比起官拜太子太保的戚继光,俞大猷到死也只是一个都督同知,虽然又复给福建总兵,勋阶却一直没有到顶。

加上江湖奔波,千里转战,心中不可避免会有的郁郁之气,俞大猷终于是在万历八年的年尾就去世了,因为不是什么要紧消息,等消息送到京师,再由塘马送到惟功这里时,这位功耀千古的名帅已经逝去好一段时间了。

“在营中设祭棚,全军与我一起祭奠俞帅!”

惟功没有犹豫,立刻就下令,张用诚等人也是受过俞大猷的点拨,对这个老将军十分的敬佩,听到老将军逝世的消息,心中也感觉难过,对全军吊祭之事,并无人反对。

“国峰,你去一次戚帅大营,上复戚帅,今日全军祭拜俞帅,俟来日我再去拜访他吧。”

王国峰在内是军情局的主官,对外则是游击衔的中军官,他的年纪小,功劳又在暗处,官衔到游击,署职到正三品的指挥使,世职是指挥佥事,他本人已经很满意。

因为情报官在目前阶段要多接触政要大佬,建立网络,所以王国峰比起平时更要加强对外的联络,担任名义上的中军官,也很合适。

“是,大帅。”

军中已经统一称呼,一律称惟功为大帅,只有顺字行的老人,在私下闲谈时,偶然会将惟功称为东主,也有一些入训早的京营将士,偶然会称惟功为大人,不过在正经的场合,也是统一称为大帅了。

……

“张惟功好生无礼。”听说张惟功告罪不来,一个南军将领当着王国峰的面,怒声喝斥。

王国峰是游击,这个南军将领却是副将,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大了好几级。

因为打算在总兵府见惟功,戚继光事前派不少塘马,分往各将驻扎的信地,将各副将和参将一起召集到永平,算是蓟镇对辽镇表达的一种善意。

毕竟遇到十万人规模的北虏入侵时,辽镇和蓟镇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彼此间的合作十分紧张。

蓟镇现在有十二万兵马,是天下第一镇,副将和参将,还有加衔的副将参将有数十人之多,游击过百人,济济一堂,专门为欢迎张惟功这个平辽将军,如果不是对方还有未来国公的身份,这个阵容是有些过了。

不过张惟功居然不到,戚继光也有些生气。

但转念一想,他威严刚毅的面孔上,也显露出一丝伤感之色。

很多南军将领知道大帅的心思,劝住了开始发脾气的那人,各人都沉默下来。

节堂之中,还有一半是北军将领,他们脸上的表情是无所谓,甚至还有一些将领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

这二十年,除了一个马芳和李成梁,扬名天下的大将,特别是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人全部是南人,戚继光在蓟镇压的他们北方人喘不过气来,他们才不可能为俞大猷的死而伤感。

“既然如此,我们走一次吧。”

“大帅?”

“这样也太给这小辈面子了吧。”

“不妨,我这里是城里,开祭不便,张惟功既然在他的大营里开了祭棚,我们正好因公就私,一起去拜祭一下吧。”

大帅这么说,旁人也不好说什么,但北军将校们的脸色就更加古怪了。

三位协守副总兵官,杨四畏,张臣,董一元,在出门时主动凑在一起,开始嘀嘀咕咕起来。

十二路参将,大半也是出自北军,也是主动跟随在三位副总兵身后,其余北方籍贯的游击,也是跟随在后,与戚继光身边的南方系将领,泾渭分明。

“真正晦气,俺们北方无人么,节制四镇大帅弄个山东人也罢了,山东人偏爱用浙江人,现在死了个福建人,俺们北人却得跑十来里去吊祭,贱也不是这么个贱法。”

“打仗俺服戚帅,俞帅没跟过,俺不服他。”

“俺也就服戚帅练兵的本事,不过么,练的步军再强,能打鞑子?还得看俺们北军的本事,是不是?”

三个副总兵,先开口的是杨四畏,他是辽东人,国初时的辽东诸卫后人,蓟镇传到现在已经三十余帅,除了几个侯爷和伯爷可能出身是南方外,大帅们全部是北人

,戚继光是山东人,勉强还算是北方诸卫系统中的一员,但戚继光起家却是在南方,麾下将领全部以南军将领为主,在蓟镇十二万士兵,四万匹战马的庞大军队之中,他和数百南方将校,还有近两万浙兵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在十年前,戚继光初掌蓟镇,先后得到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大佬支持的时候,北方诸将虽然不服,但也只能隐忍,现在戚继光镇守蓟镇这么久,新一代的北军将领逐渐成长起来,张臣和董一元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两人都是副总兵官,都有超过一千人的核心精锐骑兵,战斗力强,本人的作战风格也是轻捷彪悍,与李成梁等北方将领的风格相同,对戚继光几日一练,注重车营,步骑协同的打法十分不适应,蓟镇之中,已经埋下了严重的分裂不和的种子。

不过此时的北军将领也只是敢聚集在一起议论而已,戚继光坐镇蓟门超过十年,将驻在狮子口的镇城移到三屯营,重修三屯营城,将忠义卫等衙门移到新修的营城之中,分蓟镇为三协十二路,分路驻守,现在的北军将领,也算是在戚继光的目光之下逐渐成长起来,也就是嘴上嚷嚷,跟随戚继光的脚步却是始终未停。

……

戚继光率部下赶到的时候,时已过午,惟功一边叫人准备饭食,一边率所有的部下,到营门处迎接这位威名赫赫的大帅。

“壕沟,营旗,箭楼,拒马……这位英少国公真是有趣,咱们大帅的章程,叫他学了个十成十啊。”

“似乎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嗯,感觉旗帜壁垒营房确有不同之处,不过看起来气象万千,嗯,怪不得人家说英少国公是京营第一将,差点主持整顿京营,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

“那又如何?”张臣十分狂傲的道:“现在国朝无非就是北虏和南苗,要我看,南兵和这般练法练出来的兵,只能去打打生苗,若有小股倭寇也能打,真要打北虏,还得看我们北将,北兵。”

这话说的十分猖狂,但张臣为将的风格就是这样彪悍凶猛,说话的风格也差不多就是这样,旁人听在耳朵里也就罢了,吴惟贤等人也听着了,脸上都露出不悦之色。

“看戚帅的面子。”

参将骆尚志为人稳重,隐然是南兵将领中的核心人物,他劝住了想发作的吴氏兄弟等人。

说话间,惟功赶到,看到戚继光,便是兜头一拜,口中十分恭谨的道:“拜见戚帅,劳戚帅大驾,末将身为晚辈,实在是愧不敢当。”

“当得,当得。”

戚继光为人刚正沉毅,性喜诗文,好结交士大夫和文人,不论是兵法,将略,还是文才,都有常人难及之处。

正因为他本人太优秀了,放眼国朝,除了张居正一人外,几乎没有谁能被他放在眼中。

普通的文官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同列的武将。

但此时的他,对张惟功是真心欣赏,从他脸上的表情就能看的出来,对眼前的一切,戚继光都有一种真心愉悦的感觉。

(本章完)

第七百二十九章 请客第八百六十八章 头人第四十九章 伴骑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销第五百二十三章 纷至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强第二十五章 论武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绝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七百八十六章 统算第六百三十九章 讳败第九百一十二章 归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进第三百八十章 东虏第六十一章 托付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六百四十章 廷议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复第三百零五章 挑镇第一百九十八章 发现第八百三十七章 责罚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诛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八百九十八章 询问第五百八十九章 压力第六百零九章 并骑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击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层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诛第八百七十七 劝说第二百三十五章 羡慕第三百八十七章 压制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门第二十七章 入门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蹰第六百二十九章 关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沧海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八百二十四章 训诫第四百二十四章 边墙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一百六十章 国史第八百三十二章 罢免第二百零三章 冲刺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货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盗第三百五十三章 冲锋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二百章 廷仗第九十六章 侯爷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四百九十六章 应对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层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辞官第五百零一章 盐业第三百八十章 东虏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六十二章 赠王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训第二百七十六章 坚持第八百一十三章 龙安第八百八十九章 准备第一百零三章 再杀第三百四十二章 广宁第五百四十五章 杀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审第四百五十二章 诡秘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纵第四百九十二章 闲谈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进第二百零三章 冲刺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六章 两帅第一百七十章 决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场第六十六章 诏狱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绪第三百八十七章 压制第二百二十章 乱起第四百九十一章 猎骑第七百六十一章 质问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题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