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

虽然一个情报新手对自己指手划脚,不过李青并没有着脑,而是陷入沉思之中。

其实各地的军情局已经分成几条线了,不象以前都依附在顺字行门店掩护之下,这样很容易被人一网打尽。

情报已经和行动分开,各自单线,而且这单线之中还有单线,一个人很难掌控全局,有很多“死点”根本就是只接受军情局总部的命令,对地方的联络都以不暴露为主,比如今天在药店那个点的情报员,至始至终,最多他能看到李青,李青等人却是看不到对方的。

“你说的有道理。”李青沉吟了一会儿,坦诚道:“不过有只苍蝇在边上始终会很烦。”

“我只是建议慎重,先确定刺杀是否有风险,然后再看。”朱尚骏也坦率道:“其实刺杀是很省事的办法,但我会建议把这种办法列为最后解决方法。”

“我们行动时会考虑你的建议。”李青一笑,看看在发呆咬指甲的郭宇,虚踢一脚,笑骂道:“你这混蛋,把我们护卫处的脸都丢光了。”这个时候,他才有一点儿当年在惟功身边当护卫头领的感觉出来。

“我听着呢。”郭宇吐出一小块指甲来,无所谓一笑,答说道:“估计大人把我们派出来是多学多看,我只学和看就行,朱把总已经是督查,我们是不同的。”

想不到这厮居然还有这么细腻的心思,李青和朱尚骏都是诧异的扭过头,又重新上上下下打量了郭宇好一会儿,直道郭宇怒道:“行了,我只是懒得想太多,编出来的话你们莫要相信。”

众人低笑一阵,这才按既定的路线图出门,既然有了朱尚骏的提醒,李青等人并没有直接扑到唐宅下手,而是潜行到唐宅外围。

“当,当当,当……”

一阵嘹亮明显的响声刺破宁静的夜空,在唐府院墙一侧,突然传来剧烈的响动声。

“有贼,拿贼!”

“好家伙,真来了!”

就在响声起来的时候,在唐府四周猛然出现了大量的人影,有一半打着刚点起来的松油火把,虽然都是穿着便装,但很明显的,这些人都是纯粹的军人,从他们手中的制式腰刀,制式弓箭,还有紧急之下的队列队形,不仅能瞧出来是军人,而且是训练有素,身手十分了得的军人。

“晦气,大家快退回去,是一只猫儿窜上了墙,尾巴上不知怎地拖了半个夜壶,这才惊动了大伙。”

众人均是大叫晦气,不知那猫怎么将夜壶残片穿在尾巴上乱窜的,一边说着,一边打着呵欠转回埋伏的所在地方。

火把也是渐次熄灭,这些人总有四五十人,埋伏的地点几乎是将唐府的易于翻入的地点都看住了,如果刚刚不是猫而真的是人被发现了,此时已经被堵的严严实实了。

夜色之中,一小队黑夜人疾速返回,晦暗的月色之下,李青轻轻对着朱尚骏道:“多谢你提醒。”

“就算没有我,亦会有贵属下会提出疑问的。”刚刚开会的时候,朱尚骏已经注意到有人欲言又止,可能就是想对此事提出疑问,当然不一定有他说的那么详细备至,不过总的来说,他对今晚的结果,感到十分的满意。

……

……

就在广宁城中龙争虎斗的时候,一艘乌篷船在江南河中轻轻摇晃着,虽是逆流而上,因为河水是十分轻柔和缓,所以并不困难,借助船帆和木浆,船家很轻松的操控着船身,不停的向前航行着。

在八月时,江南的天气仍然是十分炎热的,早晚的暑热仍然十分叫人难受,只是在这碧绿的河水之上航行的时候,带着河水湿气的微风不停的吹拂在身上,叫人感觉一阵阵舒爽。

宋家是松江府华亭县的望族,在这里除了少数的官绅世家之外,就算宋家这样的大商人世家根基最为雄厚了。

在宋府所在的华亭县北的城关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下人在等候,载着宋钱度的航船一停,便有不少下人拥了过来,先赶紧将宋钱度的行李给搬运下船。

“大少爷,这是什么东西……好沉!”

“那是辽东来的土物,我带回给太爷们的。”

宋家现在当家的老爷子就是宋钱度的祖父,不过这么一个传承几百年的大家族,自有一套运作的规矩,当家人也不能独断专行,与宋钱度祖父同一班辈又一直在家族做事的长辈们很是不少,这一次宋钱度带的各种土仪自是有这些老爷子们的一份。

码头距离宋钱也是不远,很快的,便是抵达一处白墙黑瓦,郁郁葱葱的大宅之外。

宋家的主宅不是在县城之中,县城太拥挤了,普通的县城有一两户大户人家是很正常,修大宅,盖园子,地方尽够。可华亭的世家大族,不管是官绅世家还是豪商世家都很多,大家如果挤在县城修园子盖房舍,方圆才几里的县城全给他们也不够使……宋家的宅邸修在县城与北关之间,占地三十余亩,宅院之中郁郁葱葱,有一股生气蓬勃而生,进门之后,那些假山怪石,长满青苔,树木都有几人环抱,房檐石阶,也是一看就知道颇有年头,住在这样的地方,才能鄣显家族的底蕴,只有暴发户才会住那种新墙小树的新宅,叫人好生瞧他们不起。

“叩见太爷。”

“叩见二太爷,三太爷,四太爷……”

一群皓首老者端坐在堂上,正中的是宋钱度的祖父,然后是其余的堂祖父们,这些老者神色各异,有的平淡,有的欣慰,有的从容,也有一些面带冷笑,对宋钱度的辽东此行,显然是十分的不以为然。

“好了,起来说话。”

“是,太爷。”

起身之后,宋钱度还不忘向两边站立的父亲,堂伯父,叔父们目视行礼,祖父们在此,他只能这样打打招呼就完事了。

“钱度,此番辽东之行,到底怎样

,说说看吧。”

“是……”

宋钱度已经代表宋家在外行商多年,口才不消说得,在众多人的目视环绕之下,仍然从容不迫,将与惟功见面的经过,商谈的细节,包括怎么加入股本,分红,怎么提供南货给顺字行,怎么帮对方在松江苏州南京建立分行等等,一应细节俱全,而且层次分明,说的头头是道。

在宋钱度的描述下,整个事情就渐渐清晰起来。

待他说完之后,整个大堂寂寂无声,有不少中年商人模样的男子神色十分激动,数次有人想说话,喉咙痒痒的要死,但上头太祖公们没有讲话之前,下头的人是不能随意乱说的,只能强忍着。

“嗯,钱度这一次倒不算是瞎跑……”一个太祖公先说话,他是刚刚面露冷笑的,在宋钱度往辽东的时候,他便极力反对,认为远在松江的宋家最多有生意到京师,而且规模不大,得要的市场在江南和往闽浙,连福建和江西都很难到……这是当时的正常状态,除了晋商之外,很少有商人能把自己的货物行销数省之外,沿途的物流有多困难是后世的人难以想象的,就算几百年后,货物的物流费用仍然是转嫁在百姓头上的,何况在明朝这种时候,就算是物廉价美的货物,在一路被牙行税卡盘剥过后,面临道路的艰苦难行,到地头还有地痞无赖的勒索,除非是逆天的晋商,不然的话,只能做转手生意,江南的商人将自己的货给江西商人,江西商人购买回去自己销售,想吃遍天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惟功是北京官场里的超级存在,对宋家在北方的发展来说,还是太冒险和跃进了一些。

所以这位叔祖公的反对也不能说是完全的错误,就算是此时,老人家也没有认错的打算,肯定了宋钱度几句之后,便是一脸不屑的道:“那位英少国公,打仗很行,行商看来也不是完全的外行,和钱度谈的股本和分红的事情也算内行,但他那个以后不走运河,专走海道的想法,实在太叫人不可置信。海上波浪有多大,行程多险恶,现在我们江南商人合买的大船,一出海就回不来的,三艘里总有一艘,你摊上了就算倒霉,所以各家都不独立办船,而是合买,按张惟功的说法,以后大船他一个人包圆了,不要说这份力量难得,其实造船的银子还不是我们先投?这倒是真能取巧……这也罢了,重要的还是船行海上不保险,他的船沉了倒是小事情,我们的货物全沉了,那怎么处?”

以惟功与宋家和李家商谈的合作条件来说,宋李两家能入股顺字行,将顺字行无限做大,辽商也是如此,而辽商自己的土物生意,南商们原本的生意都能保留,这是很大的胸襟,也是对顺字行发展的极大自信,就是无论投入多少股本,肯定要比现在的形式赚的多出无数倍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也正因如此,辽商也好,南商也罢,都被惟功的计划所吸引,最少感觉这个计划之下,有赚无赔。

(本章完)

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别第七百七十二章 长崎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七百六十五章 饮酒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内第六百三十章 杀了第五百章 牛酒第九百零三章 行动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别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二百八十九章 强兵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一百三十章 激发第六百零八章 阅操第二百八十三章 众说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发第三百二十章 舌头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报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四百九十二章 闲谈第一百五十五章 热血第六百八十六章 镇静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视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七百四十一章 来投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东第三百八十一章 复信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一百八十七章 战马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八百八十九章 准备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斗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赏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七百零七章 扩散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四百六十五章 图门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三百零一章 杀戮第一百五十七章 冲府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四百四十五章 细则第四百四十八章 议题第一百五十九章 余波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慑第八百一十七章 请援第三百五十七章 镇城第七百八十一章 筹战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四百五十九章 劝说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游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队第五百一十七章 盐场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四十八章 出宫第六百二十四章 摇头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层第五百九十四章 勋章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八百二十九章 谈话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二百二十章 乱起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赏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跷第二百九十章 罚跪第七十五章 鸳鸯第六十六章 诏狱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四百五十七章 纵队第二百零八章 礼佛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击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四百九十一章 猎骑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二百四十章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