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

从宽阔笔直的道路上坐车赶路,这并不是一件为难的事,辽阳也方广二十多里了,原本的历史时空中到几十年后破败不堪,城池倾颓,毫无城防,努儿哈赤攻克这里没有废吹灰之力,打下之后,改城中衙门为自己居所,未已之后,就把后金的国都从辽阳这个大城搬到了沈阳。

用老奴自己的话说是沈阳征伐蒙古,两三日便至,其实重要的还是辽阳已经残败不堪,已经不大适合当根基来经营了。

现在的辽阳当然截然不同,众妇人抵达南城上帝庙的外围时马车已经不能前行了,四周倒处都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欢腾的人群,庙会原本就是这个时代最为叫人欢乐的节日之一,除了春节元宵之外,庙会是阖家聚集,一起娱乐游玩的好机会,以前辽阳庙会时就很热闹,现在更是比以前繁华了十倍以上,各处商家也很凑趣,离大庙几里远就在各处街道上摆了临时的摊点,售卖各种精巧货物,如果有识货的又初来辽阳的,很可能因为这些摊子上的货物而惊的翻一个跟头……实在是太叫人惊奇了。

光是松江布一种就有十几种层次不一的布料,虽然辽阳也有大量的布匹生产出来,但论精巧和布的花样,短期内还是松江布更胜一筹,纸也是长江南北各地造纸盛地的出产也有,这还不算稀奇,倭刀,高丽扇,苏门达腊来的香料,犀牛角,象牙制品,真腊国的各色特产,几乎是要在泉州或广州,要么就是苏州才能瞧的着的各式的进口货色,居然就这么随随便便的摆在辽阳的地摊上头!

有一些摊位,专门卖泰西货,精巧的望远镜,镶嵌宝石和赤金的大座钟,精致的小马刀,造型各异十分清楚的镜子,各式呢料,这年头欧洲佬拿出来的最好的货色,也是这么摆在地上,任人品鉴购买。

至于那些西班牙人拿到南美唬土著的玻璃珠子,这年头的欧洲商人当然不会拿到中国来卖,那是十足的献丑,论文明,富裕,开化,大明别的地方也并不差,更不必提更为繁荣富裕的辽阳了。

妇人们在隔着三里来地的距离下了马车,这一路只能步行过去,不过女人的天性就是爱逛街,这一路走一路看过去,倒也是乐在其中。

等到了大庙所在,卖吃食的摊子多起来,各式精致的小吃,北方南方的都有,从快刀削的羊头脸肉到羊杂碎汤,牛肉大包子,板刀面,再到鸭血汤,苏式细面,细巧苏式点心,小馄饨摊子,各个摊子上都是热气腾腾的,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倒也热闹非常。

到处都是带着家人孩子出来游玩的人们,不过人群中男子较少,多半是老人和妇孺居多,男子都各有差事,在辽阳兴起罕见的大征伐的时候,各司之下的不论文武工商都份外忙碌,就算这种大庙会的热闹时期,有时间来悠闲逛庙会的辽阳男子,毕竟还是不多。

一群妇人在人群中一路走向大庙门

前正中的地方,那里有一个硕大的香炉,有几个老道在香炉边上照应着,与佛家规矩没有太多区别,无非就是交钱,请香,嗑头上香,再请个签就完事了。

以前辽阳城里虽然信上帝庙的多,但满城也没有几户有钱人家,就算是有心来拜神也没有多少钱拿出来,现在人其实没有以前那么多了,但敬香舍得掏钱的人却是成十倍以上的增加,看香炉里已经烧满了的香灰就看的出来,几个老道一个个乐的嘴都合不拢的样子,看着人群,个个都是满面春风,一副乐悠悠的模样。

待李达浑家几个妇人过来,老道们赶紧上前殷勤伺候,问清楚了敬香理由之后,少不得要赞上几句,然后忙不迭的安排给这几个妇人敬香。

就在这几个妇人跪下来,诚心默祷的时候,城门处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

起初没有人在意,只是声响越来越大,然后突然又低落下去,就象是大海潮涨,然后又突然落潮,一切显得那么诡异和压抑,几个妇人突然感觉一阵心慌意乱,敬完香后,忙不迭的站起身来,赶紧往城门处去看。

大约有四五十个骑马的官校,正在从平夷门里进来。

那种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神态,令得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很明显,这不是辽阳的兵!

这些人,全部骑在青色或黑色的大马之上,马匹显然是精心挑选出来的,高大神骏,但并不算上好的战马,只是架子大,看着虚好看而已。

他们的衣服,多半是青灰色的曳撒,头上戴着灰黑色的暖帽,辽东这边刚下过第一场雪,确实比以前寒冷的多,但这样的天气在辽阳人看来还很暖和,就算小孩子也还没有戴帽,这一群人,看起来确实夸张的多。

少半的人,戴着的却是乌纱帽了,身上穿着的衣服也是绣着漂亮的图案,腰间挎刀,足踩官靴,看起来就要威风的多。

这些普通的百姓当然认不出来,这是锦衣卫的标准服饰,飞鱼服配绣春刀!

看着眼前的热闹场景,带队的锦衣卫官眼中的贪婪目光越发明显了。

从过了牛庄驿到现在,眼里看到的全部是繁华胜景,到处都是商家,随地可以看到商行,客栈,骡马大店,到处都是一副繁华之至的景像!

每一个人,几乎都是穿着富贵,在辽阳人看起来普通的穿着打扮,在锦衣卫这些行家眼里,就是一个个活动的人形银库。

京师人烟过百万,哪里有曾见眼前这样的奇景?哪里有这么多穿着暖和,衣饰整洁,看起来家境最少是温饱无忧的居民?这样的人,在京师也可以称富户了,在这里,似乎是最寻常的景像,根本不足为奇。

这些锦衣卫是从牛庄驿一过来的,辽阳最富裕的地方就是以辽阳城为中心的这些地方,论海贸发达,中左所也很不差,从一个千户所已经发展到了五万人

以上的城市了,但比起人口已经有五六十万的辽阳来比还是差的远了,从辽阳城外的几条官道四周依官道而居的密集居民区和商业区就能看的出来,这里究竟是多么富裕繁华。

至于眼前,在锦衣卫眼中的这些货物,哪一样不是精致而贵重的上等货?就算在京师,也得到几个固定的地方,比如正阳门外东西大街,比如崇文门大街,在那里的上等店铺才能看的着,在辽阳这里,却是随处可见,上好的货色,就很随意的摆放在摊位上,不论是摊主还是经过的行人,丝毫都没有什么特异的神色。

“这一趟,我们算是抄着了。”

一个年轻的锦衣卫校尉低声笑语,别的校尉虽不出声,还是挂着一脸矜持的淡笑,但无论如何,众人眼中的笑意也是十分明显,确实,这一趟差事是抄家拿人,是好差事,但也有些风险,抄拿的毕竟是总兵官和一群将领,这几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地方发生兵变,所以这一趟差事,有油水,也有风险,在锦衣卫内部有不少人害怕不愿意来,但眼前的一切摆在眼前,所有选择来辽阳的锦衣卫都感觉自己赚大了。

“回去之后这么一说,王麻子几个怕是要后悔的一头撞死。”

“不知道能捞着多少?”

“这等地方,教那张惟功弄的这般好,可见上下还是齐心的,我等做事要小心,钱虽好,若是烫手就不美了。”

“凭他怎样,他敢造反?”

“就是,我等可是天子亲军!凭他兵变怎地,也只是敢对付地方官吏,还真没听说谁敢对抗朝廷缇骑的!”

锦衣卫中,也有几个老成的,眼神也是一样贪婪,不过还知道有风险存在,更多的却已经是利欲熏心,一心只想了勒索地方捞钱了。

这么富裕的地方,不好好捞上几个,赚个盆满钵满的回去,岂不更加的叫人笑话?

锦衣卫做事,什么时候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了?若是害怕,还真不如在家陪老婆奶孩子得了,何必辛辛苦苦跑出来这么一遭?

“让开,没长眼,敢挡着老子们的路?”

锦衣卫们维持了一段好心情后,暴虐残忍的本性又显露出来。

这里是平夷门,他们原本应该是从武靖门过来,除此以外也可以走肃清门,甚至是沈阳方向的无敌门,但就是不该打平夷门或是广顺门过来。

辽阳各门,各有通往不同地点的官道,比如永智门就通往几个辽中附近的城堡,那里已经发现了大量的铁矿,也就是后世鞍山所在的地方,铁矿有不少露天的矿床,矿脉浅,易开采,建筑司已经修筑了大量的大道和增道,并且将作司矿务局放了过万匹挽马和骡子,毛驴在那里,人力和畜力交替使用,矿石大量开采出来,再由重要官道送往各方熔炼。

象锦衣卫这样南辕北辙的入城法,完全令得人想象不到。

(本章完)

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二百零八章 礼佛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绞第三百六十章 突袭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七百零四章 随意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边第一百一十四章 军令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十三章 苦练第四百九十六章 应对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离第六百四十章 廷议第六百六十三章 银光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击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体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绝第二百五十七章 风潮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五百二十五章 邮信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游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三百三十三章 凶顽第四百七十五章 学宫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五百四十章 图伦第八百二十九章 谈话第六百四十九章 猎骑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二百五十七章 风潮第七百六十章 诛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话第七百九十六章 连珠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梦第八百八十九章 准备第八百二十八章 请罪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八百六十二章 军区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变第五百四十五章 杀了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三百七十一章 划归第七百八十八章 临机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一百五十四章 蛮横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头第三百二十章 舌头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报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四百九十六章 应对第六百四十四章 袭爵第十五章 决绝第二十章 长兄第五百章 牛酒第五百六十八章 发酵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财第九百零九章 选将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来第八百八十二章 请辞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计第七百零五章 询问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斗第六十四章 波动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营第五百九十四章 勋章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报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别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础第三百七十章 争抢第八百四十七章 总部第一百二十四章 惩罚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二百二十八章 训导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八十七章 愤怒第一百三十一章 车战第三百七十三章 会合第五百八十八章 笃定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二百八十四章 发动第五十五章 对手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五百五十一章 诱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