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梦

“你这爹当的真坏!”李成瑛看到微微笑端着茶壶喝茶的惟功,气不打一处来的道:“哪有这样骗自己儿子的。”

大丫虽不出声,脸上神情可也是大为不满。

“你们呀。”惟功神色转为严肃,沉声道:“慈母多败儿!我确实是五岁就进山,来回二十里山地也跟的上趟,两个小子光背诗有什么用?诗这种东西是陶冶情操用,长大成人学一学也罢了,现在这种时候,得锻炼他们的身体,胆气!”

说罢,看着冬日下在树下跃跃欲试的两个小子,惟功又是微笑起来。

……

……

杜忠走出总兵衙门的时候,感觉自己还在做梦,而且是一个天大的美梦,美的叫自己都不大敢相信这梦居然是真的。

他被授给了苑马寺丞的官职,一身蓝袍,鹭鸶补子,乌纱帽,银腰带,一样不缺。

这么一身穿在身上之后,那种“大人”才有的独特威严的感觉,一下子就出现在他的身上,令得他自己都手足无措,感觉到一阵阵的别扭。

“怎么呢……怎么就当了六品官了呢……”

杜忠一路别扭着,还拿捏着脚步走路,生怕被人笑话,他在建筑司是道路局的大工头,负责整整五百个工人的管理,包括工人的后勤支持,工地的施工和打图样,画线标尺等诸多事务也是以他为主,杜忠早就是事务官的一员,只是对辽阳的这些官职称呼,杜忠一直不大在意,就当是一种标明上下,分明职责的称呼而已。

在他之下,还有各专门施工队的负责人,也有等同各级事务官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才是杜忠真正敬服的,这些小伙子多半是学校里出来的,精通几何和算术,施工技术在他们手里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只要沿途踏看一遍,这路怎么修,怎么配套桥梁和各种房舍,这些事几乎就是手到擒来,在杜忠眼里就如同神迹一般。

他当然也是在不停的学习,也通过了初等课程,要不然虽然他资历老,也能服众,还曾经是个军户百户,但没有通过课程的话,最多当个十来人施工小队的负责人就算到顶了。

但无论如何,他这个曾经的百户,绝对想不到自己有穿上六品文官服饰的一天!

百户曾经就是六品,但杜忠家的官袍已经掉的不能再穿,辽境贫苦,就算百户也就是个村长,杜忠当年连个村长也不如,也就是勉强保有自己家境还过的去,还能和两个兄弟一起供老四杜礼读书,要是一般军户人家,子弟能够存活下来,娶妻生子就足够了,杜忠当年,也是兄弟三个拼命的供,就是指望杜家能出一个举人老爷,甚至是进士!

哪怕是辽阳这样的军镇地方,只要家族有一个进士,就是谁也不敢欺负的超级家族,子弟们就能横着走了!

哪怕是当年的历任总兵,对辽阳的官绅世家也是十分客气,那

些普通的都司衙门的都指挥,指挥,佥事,看到家里有进士的官绅老爷都得客气万分,这些武官心再黑手再狠,却也不敢为难文官家族。

这就是文官掌握天下的底气!

当年的王政和虽然只是三品分守道,但总兵几乎为他所管制,其余各地的参将也是一样,定期巡视四方,所有军政事务都能管的到,各级文官,哪怕是佐杂的六七品文官,在四品和三品的武将面前,也是睥睨万方,不可一世。

文官的威风,在辽东这样的地方也是高高在上,一般人绝不敢轻侮的。

杜忠是万万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居然也能穿着六品文官的袍服,而且,不仅仅是光秃秃的官职,诰命,封赠祖宗,这些该做的事一样也不少,样样都有。

他的散官是宣德郎,这一点朝廷倒没搞错,文官散官,由吏员升到六品的就是授宣德郎,勋官则是加到从五品的协正庶尹,并且追赠三代祖宗,授给他的妻子六品诰命。

“……既颁延世之赏,更覃流虹之恩。兹特授尔阶承德郎,锡之诰命。”

到现在,杜忠的脑子里还回荡着圣旨中的话,一直的嗡嗡直响。

当庭那么多官职,当然不可能人人宣读旨意,不过官服,诰命旨意,牙牌,这些东西,倒是一样也不少,全部发赐了下来。

大明的官职,武职有些泛滥,文职却是向来谨慎,成化年间,因为成化天子用中旨滥封文职官员,引发文官集团的大反弹,朝野之间,弄出绝大风波。

成化天子一死,文官反扑,当年滥封的斜封官就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

自打成化之后,天子已经很难以中旨滥封官职,封几个道士工匠就会引发轩然大波,更不要提大规模的授官了。

这一次辽阳授给七品以上文职近三百人,可谓是少有的大手笔了。

好在,辽阳天高皇帝远,而且没有僧道黄冠之流,朝中文官大佬们又知道辽阳势大难制,这才有这般好事,落在杜忠等人的头上。

浑浑噩噩到了门前,正好孙承宗等人也出门来,杜忠等人,赶紧让到一边。

中军部的人,不可能不认识满嘴大胡子的孙承宗,对徐光启这样的明星级司官,也是识者众多。

“恺阳,这一身三品官袍,滋味如何?”

徐光启授的是五品的提举盐务司,这种官职虽然不是亲民官,更加不是清流,但已经是一司正职,并不是普通的佐杂官员了,就算是进士官员,要当上这五品正印官也得辛苦十年,当然,位在一甲和二甲前列,被当道大佬赏识的那些进士不在其内,普通的二甲靠后和三甲进士,十年能到这个官位,已经是努力的不错的结果。

徐光启不过是秀才出身,就算侥幸连中举人进士,再加上观政期的授官,十年时间最多也就是七品,运气爆棚考上状元可以直授

六品,不过就算徐光启和宗族中人再有信心,对这种事也是不可能抱有真正的希望。

三鼎甲中的任何一位,都不是容易到手的。

现在从一介白身,一下子就是五品正印官,这个差别可谓是天差地远,这一下,远在松江的同乡,再也无话可说,留在老家的一些亲属,可以扬眉吐气了。

对孙承宗来说差别就更大了,苑马寺卿兼兵备道,再上一步就是巡抚,多少一甲二甲的进士也得十几二十年才能到这个位置,宦途之中风波险恶,兵备道已经随时可转巡抚,再进而为侍郎,尚书,算是中层官员的顶峰,再往上就是高官显宦,部堂大佬了。

这种差别,真的是“扶摇直上九万里”,换了一般的人,怕是早就跳起来,最少,也是心态会有明显的变化才是。

但在孙承宗这里,却是看不出来丝毫的变化,那脸还是严毅刚肃,那满嘴的大胡子,仍然梳理的整整齐齐的,穿着官袍,更增添了孙承宗不少的威严。

“叫人画一张影像,然后把诰封圣旨等物送回家乡,也就是了。”孙承宗淡淡的道:“我还是喜欢穿便袍,要么就是辽阳自己的服饰。”

辽阳镇除了军服有军便服和作训服外,吏员们也有作训服改良的吏装,人穿上去显的精神干练,不少青年事务官都爱穿着,政务官因为要和各阶层打交道,穿吏服的时候少,不过也有不少人爱穿,徐光启就是其中一个。

孙承宗平时就是一袭元青或天青色的长袍,春冬时穿的是厚袍子,夏秋时就是薄一点,衣饰很少改变形式,变的只是料子的厚和薄而已。

诰封旨意是以丝制,追赠祖宗,有这些东西,高阳孙氏会在本乡各大族中成为望族,有这些东西,孙承宗足可堵上族中诸人的嘴巴,要知道,栽培他一路读书上进,族人也是要付出不少资财的,象李贽那样和宗族翻脸的官员,毕竟不多。

“呵呵,恺阳兄豁达。”徐光启哈哈一笑,潇洒道:“小弟也是这般打算,只是画像有些麻烦,小弟太年轻,胡子没留长,这样画出来颇是没有威严啊。”

“子先,这里可是大门口呢。”

孙承宗没有多说什么,摇了摇头,先上车走了,徐光启呵呵一笑,也是上车而去。他说是不在意,也确实不可能长久穿着自己身上的五品官服,不过从刚刚的事情来看,还是有些沉不住气,心里或多或少,总是受了一些影响。

听到这两位大员的话,在场的人也是多少明悟了一些。

就象是武将们不在意是什么都督还是同知都督的朝廷爵位一样,看来文吏们的这些官职,其实也就是锦上添花,身在辽阳,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是最要紧的,别的事,聊作添头吧。

看到这样的情形,杜忠也若有所悟,看来,自己的这一身官袍打扮,该当如何处置,已经有了明显的榜样了。

(本章完)

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二百七十六章 坚持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对射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赏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础第七十二章 论商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谕第四百四十章 两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宁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饭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一百零五章 大丧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八百七十章 压服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报第七十五章 鸳鸯第六十八章 强项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四百二十章 万世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九十六章 侯爷第七百八十二章 抢风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离第一百六十一章 礼单第五百九十一章 军伍第八百零三章 斗气第二百四十章 会议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七百零四章 随意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八百九十五章 东望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变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开始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四百二十八章 马法第六百零三章 联手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六百一十九章 选址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斗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报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见第八百零一章 内幕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获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七百零七章 扩散第四百九十章 堡内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杆第五十三章 发动第九百零九章 选将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诛第十四章 宝和第十二章 宝刀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八十章 捐输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汇报第七百六十九章 银币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七百四十一章 来投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点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谋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二百八十四章 发动第五百四十五章 杀了第一章 山村第九百零九章 选将第五百一十五章 轻视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四章 途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医治第一百二十章 财货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四百五十七章 纵队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二百九十九章 单骑第四百四十章 两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马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八百二十七章 车上第九百零七章 宁夏第六十章 国公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