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仙岭神尼收高徒 杨公露富招嫌疑

第三回 仙峰岭神尼收高徒

杨成瑞露富招嫌疑

话说宝庆城内赵尚剑诛黄三,为宝庆城除了一害,百姓暗中感激杀死黄三的义士,无一人去报官。城西地保知道后才去报案,被赵尚救下的卖艺爷俩被带入衙门问审。那卖艺女子名叫春妮,把前后经过交代一番。路府官见春妮爷俩遍体是伤,加上当地百姓作证,把坏事全推到黄三身上,也就免了严刑拷打,录下口供,准备捉拿闹事的地痞对证。哪知那班地痞平时狐仗虎威,仗势欺人,自从黄三死后,便树倒猢狲散,一个个逃得无影无踪。官府得知是黄三挑事,春妮与杀人无关,便放了春妮,下令捉拿凶手赵尚,张贴告示于衡宝两地。赵尚与梅秀得知此事,已是一年之后。先且不表。

且说衡州与潭州交界之地,有一村落名叫仙峰岭,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姓孙名先礼,为人厚道老实,做得一手好篾匠活,除祖上留下的几斗水田与几分旱土外,耕作之余,便走村串户编织箩筐、簸箕之类的竹制物件,赚些钱粮养家糊口。妻子王氏,十二岁嫁入孙家,十六年来已生育七个儿女。真是***现活,岁岁添新口,一家人在风调雨顺年景,省吃俭用倒还过得去,一遇上灾荒年间,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甚为艰难。好在王氏为人贤德,遵守妇道,相夫教子,治家过日子是把好手,一大群孩子不但听话,而且个个勤劳安分,年复一年也就熬过来了。这年头穷人家的孩子多有病死饿死的,一个妇人出嫁以后一年隔上一年不停地生儿育女,到头来也没几个带大成人的,而这孙家的儿女,个个都活下来了,没一个半路夭折的,算是个没打彩头的幸运人家。因此,附近人家凡有娶亲嫁女的都请王氏去为新人铺被整理床铺,讨个彩头,说她是有福之人,能给新人带来福气。王氏的七个孩子,只有一个男丁,两口子对这唯一的儿子视如掌上明珠。家里再难,也从不亏待他,视为孙家的希望,是传宗接代的人脉,六个女孩子把这唯一的兄弟如众星捧月般地服侍着。虽说儿女都是父母所生,但平时这帮女孩子就要受冷落许多,少吃挨饿是常事。

这一年,这时王氏又身怀六甲,怀胎已经十一个足月了,还不见孩子落地。王氏生过这么多的孩子,还从来没像这般折磨。有人说王氏怀的是一个怪物,吓得王氏挺着大肚子,往十几里的岩崖烧香拜佛。孙先礼更是为王氏久孕不产而心吊吊的,怕给妻子带来不幸。四月初九立夏,孙先礼与王氏挺着个大肚子在田间忙碌了一天,回来后王氏给儿子熬了碗粥,看着儿子吃完,夫妇俩与几个闺女就胡乱吃些稀饭青菜汤,上床睡觉。到了半夜,突然电闪雷鸣,一道闪电划过,这王氏突然隐约见有只大鸟立在屋顶上,这一惊吓,就觉得肚子隐隐作痛,对孙先礼道:“孩子他爹,我只怕是要生了。”

孙先礼急忙点亮油灯,正待下床,忽听王氏一声尖叫,转身一看,胎儿已经落地,哇哇哭个不停。孙先礼只得让王氏自去收拾,一问又是个女儿,心里虽有些不快,但一看这孩子也算正常,浑身白白净净,五官端端正正,四肢乱抓乱蹬,不是别人所说的怪胎,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时外面已是暴雨倾盆,雷声一声紧似一声,一道道闪电划破黑夜长空,就仿佛天都要炸裂似的。接着只听山洪暴发,浊浪滚滚,尤如万马奔腾,滔滔而下。几个孩子吓得直往被窝里躲,挤成一团。暴雨从半夜一直下到次日午后才慢慢停下来。仙峰岭下所有低洼处都变成一片汪洋。地势较低处的房屋早已被大水冲垮,不计其数的生灵与鱼鳖为伴在洪水中挣扎游荡。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汉慨叹,自从他懂事以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怕是要出大事了。大伙问他:“大爷,您经历的事情最多,这场大雨不知冲毁多少房屋,淹死多少生灵,您说要出什么大事?”老汉道:“看来世道要变天了,这鞑子的元朝恐怕要灭了。要出人物了,不是改朝换代的天子、大臣,就是乱世江山的豪杰、英雄。不然老天怎会让四海龙王带来这般洪水,你看看都快水漫天门了。”老汉的话被大伙越传越神,说是衡州、潭州、宝庆一带要出大人物了,一时闹得沸沸扬扬。

王氏在家,不晓得外面谣传,孙先礼做手艺回来,把听到的传言告诉她。王氏听后,看着怀中的七丫头,想起生孩子那天晚上所看到的异像,道:“可惜!不该是个丫头。”孙先礼不明白妻子的话,道:“丫头怎么了?”王氏便把那晚上看到的大鸟告诉丈夫,说是一只五颜六色的、好似传说中的凤凰落在房顶上,任凭雷鸣电闪暴雨倾泻,确丝毫不动,一直立在房顶上。之后便生下了七丫头。不晓得是否与传说有关。

孙先礼听后,觉得好笑,莫说是个丫头,就是个男孩,一只鸟转世投胎,再普通不过了,扁毛投胎化变成人算是有福之鸟。便对王氏道:“莫去胡乱猜疑。一个女孩子哪有福有胆去做天子,更不可能去推翻朝廷。说出去会让人笑话。”王氏被丈夫一说,再不敢多想。

这七丫头生下来几个月了还没有取名,家里姊妹都叫她七妹。一天,王氏对丈夫道:“女儿生下这么久,也该取个名了。”孙先礼虽说是个沒念过书的农夫匠人,但长期在外做手艺,也增长一些见识。想要给这七丫头得取好听的名字。抬头看见后山一片碧绿的翠竹和山顶上飘来的一朵白云,便来了灵感,道:“就叫碧云吧。”王氏道:“这名字与前面几个姐姐的名字不搭配。”孙先礼道:“管她配不配,一个女伢子,长大了总是别人家里的人。”

这孙碧云从小就天资聪颖,村里有位姓易的先生为本族开了个私塾学馆,常有几个弟子在此学馆念书识字。小小的碧云四五岁时就悄悄跑到学馆听先生讲课。易老先生见她一个女童,以为在这里玩耍,也没在意。后见她每到开课就按时赶来,感到奇怪,就问她来干什么。孙碧云道:“我是来听先生讲课的。”先生道:“你小小年纪,又是个女娃,听什么讲课?”小碧云道:“女娃就不能念书识字吗?”易老先生见她眉清目秀,如此好学,倒是很喜欢,道:“你既然这等好学,待我跟你父亲说说,让你上学就是。”小碧云十分欢喜,就在先生面前跪了下来,道:“多谢先生,跪拜先生!”老先生哈哈笑道:“小小年纪,还这么识礼数!”就扶了孩子起来,道:“我就收了你这个娃了,你可是要好好听课,我也会常考考你。” 小碧云连连点头。从此,先生也时常取些纸笔考她,让她背书写字,这小碧云过目不忘,胜似几个男生。后来孙先礼晓得了,怕先生来讨学费,便把她关在屋里不准出去。

由于孙家儿女一大群,十来口人穿衣吃饭,只靠二老操劳,孙先礼因劳成疾,病重卧床不起,王氏早起贪黑忙里忙外。小碧云最小,去不了学馆,便替娘操持些家务。七岁那年,一位道姑化缘从南天门来到仙峰岭。走到孙家时,正是太阳偏西时分,一家人正在吃饭。那道姑道:“大嫂,贫尼乃出家之人,四海为家,今日化缘来此,特讨口茶水充饥。”孙碧云机灵,忙放下碗筷,起身倒了一碗凉茶端给道姑。那道姑谢了,喝了茶,道:“敢问大嫂,这小妹子几岁?叫什么名字?”王氏道:“今年已虚岁七岁了,叫孙碧云。”这王氏虽然贫穷,却不肯怠慢来客,便起身道:“师傅还未用饭吧,若不嫌弃,可否一道吃饭?”那道姑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道:“难为施主盛情,贫尼打搅了!”王氏便取出一付碗筷来,请道姑坐了。小碧云见娘发了话,便起身取了碗,把锅中剩下的米饭全装上,将满满一大碗递给道姑。那道姑一双慧眼盯着小碧云,对王氏道:“施主,贫尼有一事相告。独自云游四方,化缘数十年,一直想收个女弟子,却未能如愿。今日看这碧云小妹子,聪明伶俐,看出她也是很有善心,同贫尼有缘,贫尼想收她为徒。把我一生所学,倾心传授于她。不知施主意下如何?”

王氏听了,一时不好做声,想家境如此,丈夫又卧病在床,多养活一口人实在不易,尼姑有心收她为徒,也是一桩好事。便道:“待我去问一问当家的,再答复师傅吧。”待道姑同一家人吃过了饭,就把道姑的话向丈夫说了一遍。孙先礼卧病以来,眼看着堂客内外操劳,累得不成样子,心里早已不忍,这时能少一张嘴吃饭,也好减轻堂客一份压力。便道:“只要人家能善待七丫头,就让她领去吧。”王氏讨得丈夫许可,出来对道姑道:“我当家的答应了,只是这丫头心眼子多,也缺礼教,请师傅多多担担待。” 道姑大喜,道:“这是自然,贫尼一定善待就是,施主大可放心。”王氏就把小碧云领到孙先礼的床前,对碧云道:“孩子,不是爹娘心狠,也实是无奈。你今后跟着师父,就是她的弟子。你进了师父的门,只就要听师父的话,日子要比家里强得多。”小碧云只是攥着爹娘的手痛哭,不肯离开。孙先礼也不觉伤心,对女儿道:“孩子,听娘的话,你看,爹也不晓得前世作了什么孽,得了这一身的病,求医用约也不见好,你去跟了师傅,参佛念经,兴许也能消消我这罪孽,为父去病消灾。你去跟了师傅,觉得过得下去,就在师傅身边,觉得日子不好过,你依然回到爹娘身边就是。”这碧云听爹说她去了能替爹去病消灾,才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王氏将哭红了眼的碧云牵了出来,碧云见了道姑,忙要跪师,被道姑双手撑住了,那道姑蹲下向来,替碧云试了泪,道:“你还是个孩子,就免了吧。”让碧云向父母行道别,王氏掩面而哭。回身取了些旧衣破巾等日常用品,打了包袱给女儿带上。母女心胆俱裂,悲怆离别。

原来这道姑法号慧宁,虽然面相看不过三十上下,慈眉善目,五官清秀,实际已经年近五旬,是一位武功极高的神尼。这慧宁从小被衡山慈惠庵的子芳师太收为弟子。子芳师太在世时,就有意在自己百年之后让慧宁掌管慈惠庵,谁知天不遂人愿,在慧宁外出化缘时,子芳师太一病不起,临终时只有大弟子慧因守在身旁。子芳师太晓得这慧因心术不正,狡诈毒辣,掌门之位万不能落入她手,就在临终前没有遗嘱发话传位给谁,带着遗憾驾鹤仙逝。这慧因早就晓得师父有意将位师妹慧宁,暗恨师父偏心,对二师妹慧宁恨得咬牙切齿。师太死后,见师傅没有遗传给慧宁,心中暗喜,就召集众师妹,假传师太遗命,称师太临终之时,已把掌门之位传位给她。众师妹心中不服,师太临死之前,大家都不在场,哪晓得师太说些什么。虽说众师妹心中明白师父是有意将位传给慧宁的,但现在无凭无据,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只好盼着二师姐回来再作理论。

这慧因早已料到师妹们不服,是在等二师妹回来推举二师妹做掌门人,如此一来岂不前功尽弃?于是召集几个心腹商量对策,决定先派几个心腹师妹下山,在回山的路上等候慧宁。

过了些天,慧宁回庵,路上又遇到慧因两个心腹慧安与慧媛,俩人就告知子芳师太已驾鹤仙逝。慧安听了,悲伤不已。慧媛安慰道:“现在伤心也无益,我等奉新掌门人大师姐之命,特来迎接二师姐回庵,商议师太后事。”

慧宁问道:“师太得的是什么病?怎么说走就走了。”慧安道:“二师姐回庵便知。” 慧宁就同二人一道回到了慈惠庵。慧因见她回来,便如今众师妹议事,假意对众人道:“二师妹没回来之前,我只好遵师父遗命接任掌门之职。现二师妹已回来,这掌门之位,师姐深感无力掌管,有辱师托,还是让贤为好。”

慧宁一听,心中明白,师姐对掌门之位早已是虎视眈眈,蓄谋已久,既然自称是由师父遗命接任,那肯轻易让人?让贤之说只是掩人耳目,堵众人之口,既为了要试探她的口风,也是要让众姐妹心服而已。便道:“师姐此言,折杀师妹了。师姐接任掌门之位,一来受师父临终托付,二来你是师父大弟子,师父百年之后,理应由你接管掌门,小妹万万不敢接受。”众师妹虽是不服,但既然二师妹不受,也无可奈何。自此,掌门之位便牢牢掌握在慧因手中。

这慧因虽是做了掌门人,却见众师妹表面上对她服从,但平时与二师妹相处得如同亲姐妹,二师妹威信比自己高多了,感到于己不利,怕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就处处刁难慧宁。慧宁心里明白这是慧因在下逐客令了,如果再呆在这里,不会有好结果,只好选了个日子,告辞慈惠庵的众师妹,下山四处漂泊,寻找栖身之处去了。

一日,这慧因来到衡州与宝庆交界处,见一座山峰不高但很有灵气,山中有一石壁洞穴,溪水不断,东望故地衡山,北看湘州九峰,南观三阳云山,西接宝庆帝岭,近接金华、邹岗、香炉、石荷峰,蒸水从山脚下龙口淌过,山腰白云缭绕,好一座修行仙山!慧宁看中了这个地方,便在山中石壁洞穴之中,收拾洞穴,结茅庐为庵,从此在这山上修道练功,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这慧宁神尼开山以来,数十年后渐渐有尼姑、和尚、道士相继在此山建立庵堂寺观,修行传道,香火绵延。正因聚集三教于一山,后被香客称作为聚湖山,这是后话。

却说这慧宁神尼巧遇小碧云,收为弟子,带上山中,言传身教,把平生所学一一传授给她。小碧云不负师命,武功长进很快,一杆梨花枪使得水泼不进,一手飞镖数丈之内发镖从不落空,还有慧宁教给她的鞭技,更是神出鬼没,一根近丈长的软鞭平时缠在腰间,一旦出手令人防不胜防。十年之后,神尼终于造就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徒弟。孙碧云不但功夫了得,而且琴棋书画、天文地理、降魔修道也得了师父真传。一个上山时瘦得皮包骨的黄毛丫头,如今不但成就一位文武嫌备之才,也哺唷一个出水芙蓉、仙谷幽兰般美貌的大姑娘。

且说西湘之地有一座石山叫做白石岭,山中有一块巨石状若覆船,人称石船,这石船背后跟随一路大大小小的石头直至峰顶,如似一个石头祖宗带着许多石头子孙。传说很久以前,一位石头仙人从南海岛上带来一大群子孙乘坐飞船来到白石岭上空。看见这白石岭山清水秀,便在飞船上往山下四周观望,忽见山中有一石洞,洞前聚集一群野狗在打斗玩耍,其中一条高大的野狗正在哈气作法,不一会一大群家禽及林中的飞鸟纷纷向洞中奔来,便成了这群野狗腹中之物。石头仙一看,便知那作法的野狗乃修练成道的野狗精,在此吞杀牲畜。心想此妖不除,不仅百姓遭秧,而且家禽飞鸟将会吞尽。于是便作起法来,用所乘的飞船把山洞的野狗精覆压在山峰之下,自此后,那石洞中再无野狗出没,这山也被人称作石船山。这位石头仙也就在此山中修道降妖,并在对面山上架起锅灶,生火做饭。附近百姓见这石头仙带着一群大小不一的石崽,便把这石头仙叫做石头娘娘,把对面山上的石头灶称作仙人灶。把野狗洞称作为镇妖洞。后来附近人家的孩子,若是体弱多病,只要在大年三十日午时时分,用红纸写上小孩的生辰八字,贴在石头仙身上,再供上一碗庚饭,认石头仙做亲娘,就可以保护孩子岁岁平安。千百年来,这一风俗习惯一直在此地延续下来。

这白石岭下住着一户杨姓人家,世代以裁缝为业,最善吊袍绣花,手艺精巧,绣工精细,在衡州、宝庆和潭州一带小有名气。到了杨成瑞这一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杨成瑞八岁开始跟随父亲学艺,十五岁出师。因父亲多病,便开始独闯江湖,一手绣花吊袍的绝活,在他手里做成,没有一点瑕疵。十六岁往湘乡做手艺时,已是名气大振。大户人家一见到杨成瑞的做工无不爱不释手。久而久之,杨氏名气越来越大,达官贵人、大户财主请他一做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后来潭州总管府总管夫人见他一手绝活, 十分欣赏,便请他去总管府缝衣绣袍,一做就是几年。上至总管、夫人,下至小妾、儿子、闺女,个个都穿着杨裁缝亲手做的衣裳,不论长袍、短褂,样样手工精细,巧夺天工。主人对他也不吝啬,工钱加上赏银,真金白银不下数百两。几年后,杨裁缝有了积畜,便想起回去看看多年不见的祖父母和多病的爹娘。于是便向主人告假,总管府哪里肯放,发话说工钱可加,人不能走。杨裁缝没法,只好又干了半年,等把主人要做的衣裳等都赶着做完了,便对主人道:“小的已在外面漂泊多年了,上有七旬的祖父母和多病的爹娘,多年不见,消息全无,也不知家人如何,务必请老爷准假,放小的回家一趟。等安顿好了,再来服侍老爷一家老小。”这总管老爷是个汉人,倒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为人父母,孝顺为大,再没有理由留住他,只好准假两月回家看望家人。杨裁缝这才打道回家。

那些年,湘中这些在外做手艺的世家,不仅要学手艺,还要学几手防身的功夫,要不然,长年在外做工,好不容易赚些银子回乡,没有一手防身功夫,一旦遇到些蟊贼,就会人财两空。这杨裁缝也不例外,在湘乡时曾跟一位武师学了一些武功,后在潭州结识一员副将,此将功夫了得,惯使一根狼犽棒。于是扬成瑞一有空就与他陪练,时间一长,十八般武艺全都练成,刀枪弓箭样样熟练,十几个汉子近不得身。

这杨裁缝风尘仆仆回到阔别已久的石船山,正逢八月十五中秋节。到家一看,房屋已是破旧不堪,祖父母与爹相继病逝,只有娘还在,大姐早已嫁人。娘因三个亲人过世,受到这一个个沉重打击,已是重病在身。杨裁缝悔恨交加,到了三位亲人的坟前痛哭了一场。

杨成瑞受此打击,也没有了外出做手艺赚钱的心情,也看出人生苦短,及时享乐的人生信条。一面使出银子给娘医病,一面仗着身边有些银子,又是大兴土木置地建房,又是买田、买地、买山林。一个小裁缝,哪来这么多的银子,村里人就疑心这杨裁缝的银子来得非抢即盗。暗里就有人谣传这杨裁缝做了土匪强盗,这谣言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杨成瑞娘的耳中,老人家本来就体弱多病,听了谣言大受刺激,一口浓痰堵住了胸口,一口气接不上来,不时便咽了气。

这杨成瑞的娘一走,对杨成瑞又是一击重捶,悲痛哀伤不已。只得为娘风风光光置办了丧事。谁知丧事期间银子花了不少,可就是热闹不起来。请来的人一个个胡吃海喝,可做起事来出工不出力。就连爹娘过去的亲朋好友过来吊孝也是悄悄而来,匆匆而去,走走过场而已,想留都留不住。送葬那天,杨成瑞为使送葬的人多,图个热闹,便与姐姐、姐夫商量,凡是送葬者,不分男女老少,送上山者,每人一钱银子,抬灵柩者每人五钱,总算风光抬上了山。丧事完后,杨成瑞百般不解,便问姐姐,姐夫道:“这村里人如何这样,一个个把我当外人似的,一点人情味都没有。谁家不死人,难道他们都是关门做丧事,悄悄背父母上山埋了不成。”

姐夫板着脸没有开口,姐姐含泪道:“你这些年在外面做些什么?哪来这么多的银子。”杨成瑞道:“这都是我的手艺赚来的,一分分都是弟的血汗钱。”姐姐道:“你个小裁缝,凭手艺短短几年能赚来那么多银两,别人会信吗?”杨成瑞一听,疑惑道:“不是做手艺赚来的,还是偷来的抢来的不成?”姐夫再也憋不住了,道:“你难道没听那些人私下是怎么议论的?岳母又是怎么死的?”杨成瑞道:“我娘不是病死的,还是我害死的不成?”姐夫道:“这村里上下都传开了,说你这银子是在外做强盗土匪得来的,岳母是听说你做土匪而活活气死的。”杨成瑞一听,如五雷轰顶,气得七窍生烟。姐姐看弟气得脸色都发紫了,安慰道:“我们也不会相信弟这钱是偷来抢来的,可是人言可畏,舌头底下压死人哩,现在不只是你,成不了清白人,就连姐姐一家也要受累背黑锅。”

杨成瑞只好把从十五岁时离开家独闯江湖,先去湘乡后去潭州,在路府总管家做了几年细活,赚取银两的经过,一一与姐姐、姐夫全盘托出,姐夫铁青的脸才慢慢平和下来。姐夫道:“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些事越描越黑,越解释越讲不清。既然现在村里人不明真相,你也有口难辩,这样下去,会起来越对你不利,要是这话传到官府,那官府的人,听说你有大笔钱,还不是如苍蝇见血,你有一百张嘴也辩不清。依我看,现在既然家中老人都不在了,家里也没有你依恋之情,不如先回潭州去,继续做你的手艺,避避这个风头罢。”杨成瑞哪知高低,怒道:“我积的银子,都是吾凭手艺赚来,自有老天作证,我怕甚么!”偏不听姐夫劝告,还要待些日子。

这一日,正在一乡邻家喝酒,却见外面一片呼喝之声,就听有人进来道:“不好了,官府来捉拿盗匪来了。”这乡邻忙问道:“这村里时哪来的盗匪,他们来捉拿哪个?”有人道:“怕是来捉拿杨裁缝家的,正在找地保带往杨裁缝家去。”杨成瑞一听,哪里还坐得住,一口气跑回家,趁官府还未来家,匆匆取了银子,慌忙扛到后山埋了,当即赶往潭州去。这正是:

平生祖传手艺精,针针线线聚织银。

可恨官府贪心重,难容巧手致富人。

要知杨成瑞下文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47.劫官道惊动两府 冯军师计败官兵112.刘元帅归家叙情 小霸王城下逞威106.冯军师攻城受挫 孙盟主三增援军110.欧明暗宴众将士 冯平三打衡州城12.李先觉急搬救兵 邢开山偷袭山寨13.劫粮攻寨全失手 养精蓄锐又出兵117.义军应召抗元军 涂貌途中结义兄56.迷魂谷冯平祭灵 小霸王大闹黄岭36.神尼重返慈惠庵 姐妹界牌遇盗匪30.碧云书信化干戈 欧刘对酌说姻缘14.曾询大战孙碧云 李成兵败东落岭107.神尼病危召爱徒 碧云下令打衡州23.猎户进城遇太岁 虎将大闹总管府56.迷魂谷冯平祭灵 小霸王大闹黄岭95.刘尚率军围衡州 兴阳城下斩韩褚113.元帅巧取永州城 小勇落草阳明37.碧云擒雷正入伙 全明邀冯平出山23.猎户进城遇太岁 虎将大闹总管府40.刘尚大战方护院 王兴受困霄峰山31.欧明归隐回衡州 梅秀经商成大富32.碧云有心让主位 刘尚建言定人心33.乞丐李三探魔庄 王六救人遇神尼35.碧云兵伐肖家庄 刘尚出山斩魔将39.冯平巧骗孙员外 王六卧底孙家堂9.孙碧云阵前认姐 朱头领入伙东寨112.刘元帅归家叙情 小霸王城下逞威104.张成辉英雄气短 土富山焦野称雄101.可郎怒杀乌兰特 刘尚大战两界口116.太尉颁旨封众将 刘欧两家结连理28.刘尚生擒孙碧云 欧明摆宴庆大寿52. 易华抗元举义旗 联络两湘十八寨105.小勇归途收二将 克郎攻城当先锋2.宝庆城中除地虎 大山深处结良缘46.冯平述说玉女峰 曾询义投东落寨30.碧云书信化干戈 欧刘对酌说姻缘92.夏全明谢绝出山 聂东明计攻湘乡25.破山寨夫妻被擒 施心计成芳救人93.孙盟主大封文武 刘元帅重回猎场30.碧云书信化干戈 欧刘对酌说姻缘38.碧云拜相定大计 方云镖失黄巢山29.唐林骗梅秀上山 刘尚二闯东落寨33.乞丐李三探魔庄 王六救人遇神尼40.刘尚大战方护院 王兴受困霄峰山57.碧云贪饮桃花酒 崖寨两魔拜仙子106.冯军师攻城受挫 孙盟主三增援军14.曾询大战孙碧云 李成兵败东落岭64.陈虎施计降涂貌 哈利溃逃永丰镇15.劫大户成瑞丧命 承夫业碧云主事16.亲弟弟心怀鬼胎 贪美色二魔相争83.刘尚攻打宝庆城 尤忠弃官做耕农9.孙碧云阵前认姐 朱头领入伙东寨82.孙盟主设宴赏雪 众姐妹咏诗浪情93.孙盟主大封文武 刘元帅重回猎场124.刘尚出家复为僧 汉王争霸江上亡9.孙碧云阵前认姐 朱头领入伙东寨2.宝庆城中除地虎 大山深处结良缘115.义军离寨赴衡州 太尉奉旨招义军57.碧云贪饮桃花酒 崖寨两魔拜仙子52. 易华抗元举义旗 联络两湘十八寨28.刘尚生擒孙碧云 欧明摆宴庆大寿81.小晴设宴泯恩仇 药寨举家投义军115.义军离寨赴衡州 太尉奉旨招义军48.袁公寨英雄结义 刘头领私下衡州98.方云火烧雪峰寨 小红误入将军府91.刘尚攻打武冈城 义军诛凶祭英灵53.易华遍发绿林帖 碧云以婚谋大计29.唐林骗梅秀上山 刘尚二闯东落寨76.刘月芳归顺义军 方护院暗恋魔女121.易兴阳自残避祸 冯军师点评天下24.屈云误入羊角寨 欧明出兵伐朱彪35.碧云兵伐肖家庄 刘尚出山斩魔将121.易兴阳自残避祸 冯军师点评天下105.小勇归途收二将 克郎攻城当先锋52. 易华抗元举义旗 联络两湘十八寨90.刘尚二路败援军 冯平授计破府城83.刘尚攻打宝庆城 尤忠弃官做耕农124.刘尚出家复为僧 汉王争霸江上亡68.元军三路伐义军 易华一战杀张宏31.欧明归隐回衡州 梅秀经商成大富26.姐妹私房赞刘尚 碧云借机攻欧明20.围猎误上红桥寨 刘尚山中遇故友45.伍林大战小霸王 李成叫阵决生死40.刘尚大战方护院 王兴受困霄峰山39.冯平巧骗孙员外 王六卧底孙家堂98.方云火烧雪峰寨 小红误入将军府94.刘尚逞威猎猛虎 道成入洞见遗僧63.义军三闯元军营 袁勤一战劫粮道114.刘尚义放李小勇 义军连破两州城56.迷魂谷冯平祭灵 小霸王大闹黄岭31.欧明归隐回衡州 梅秀经商成大富89.乌兰出城袭义军 燕木修书求援军36.神尼重返慈惠庵 姐妹界牌遇盗匪32.碧云有心让主位 刘尚建言定人心30.碧云书信化干戈 欧刘对酌说姻缘101.可郎怒杀乌兰特 刘尚大战两界口69.出奇兵小股袭敌 小孤山成芳杨威37.碧云擒雷正入伙 全明邀冯平出山31.欧明归隐回衡州 梅秀经商成大富93.孙盟主大封文武 刘元帅重回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