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3章 三国宪章

四月二十八日,华盛顿。

安毅的专机刚刚抵达波托马克河右岸的海军机场,就被前来迎接的车队,送进了白宫的会议室。

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依旧是笑容满面,看起来似乎对一切都充满了信心,而安毅首次见到的丘吉尔,却是个大腹便便满脸横肉的胖子。

看到安毅走进房间,丘吉尔叼着雪茄,傲慢地坐在沙发上一动也不动,用极度蔑视的目光看向安毅。当看到安毅和罗斯福相互问候,丘吉尔忍不住用刻薄嘲讽的语气说道:“嘻,这就是靠吸取大英帝国鲜血蓬勃壮大的那个军阀国家的首脑吗?乳臭未干,真是见面不如闻名!”

安毅立即针锋相对:“呀,某些人不说话,我还以为是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肥猪跑了出来!唉,由一个脑满肠肥的家伙来领导一个日薄西山的衰弱国家,难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会输得一败涂斌,

看到丘吉尔涨红的胖脸,安毅心中满是快意,继续讽刺道:“某些长着猪脑袋的人,尸位素餐,被德国、苏联和〖日〗本的军队先后轮奸,不敢去找事主,却只能把长期积蓄的怒气,对不相干的人发泄,并对把沦陷区从施暴者手下解救出来的英雄好汉大加嘲讽,我今天总算是见到什么叫做绅士风度了!”

“你”丘吉尔怒目而视:“什么英雄好汉,我只看到一个径盗,一个窃据别人领地后沾沾自喜的窃贼!”

“简直是歪曲事实,指鹿为马!”

安毅在罗斯福复杂的目光注视下,径直走到丘吉尔的对面,大马金刀地坐下,用轻蔑的口气说道:“我希望某位先生能够了解,我们南华现在所拥有的领土,没有一分一毫是从英国手里夺取的我们现在所占据的波斯湾,是从苏军和日军手里夺来的,阿富汗和西印度则是从苏联扶持的地方军阀盛世才手中获得。哪怕今后占领了东印度、缅甸和马来亚地区,也与大英帝国没有丝毫关系。”

“哼!荒谬绝伦!你说的那些地方,全部都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和自治领,我们是绝对不会放任不理的!我们拥有对那些地区当之无愧的主权!”丘吉尔态度强硬地说道。

“主权!?还当之无愧?”

安毅冷冷一笑:“若真要说主权,东南亚诸国都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从道义上讲,或许华人才是这些地区真正的主人!一百年前,某些流氓国家凭借着船坚炮利,敲开了〖中〗国的国门,并篡夺了〖中〗国队以上国家和地区的所有权!

“我不知道,这种行为与今日今时的德国和〖日〗本有何差异,我只知道,这些地方现在全都控制在〖日〗本人手里,〖日〗本人多拥有一天,世界反发法西斯势力就多承受一天的压力!我们南华军队,在亚洲抵御了三百多万日军,并且把日军压制在远东及东印度无法动弹!

“正是由于我们军队的勇敢表现,才没有让日军和德军在印度、西亚会师的阴谋得逞,从这一点上来讲,承担主要对日作战任务的南华,对占领的收复自〖日〗本的土地拥有完全的处置权,是绝无争议的!”

“历史与现实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若说历史的归属,美利坚这片土地全部都是印第安人所拥有,但罗斯福总统会去请那些人回来当家做主吗?同一个道理,既然清政府把东南亚的权力拱手让出,我们凭什么放弃?”

丘吉尔说到这里,冷冷地看了安毅一眼:“最后,我拜托某些人不要危言耸听,与德国打交道那么久,我怎么不知道〖日〗本和德国有在印度、西亚会华的计划?”

“有些事情不知道,并不意味着它就不存在!”

安毅不屑一顾地回瞪丘吉尔一眼,转头向着罗斯福道:“总统先生,我不解释我得到的情报的具体来源,只分析一个简单的事实一如果不是我们南华在东西伯利亚及西印度堵住日军西进的道路,让〖日〗本人顺顺利利地占据了中亚、印度和伊朗,那么,〖日〗本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抽调部队,配合德国作战,整个中东和非洲局势,将比现在还要险恶一百倍!

“就以此时此刻的中东战局为例,仅仅只是少部分日军和德军会师,就已经把盟军赶出了地中海沿岸地区。

根据我获得的最新的情报,在德国国防军山地部队的迅猛攻击下,盟军固守的奈格卜艾什泰尔山口已经失守,轴心国军队顺着穆海米山的谷地,一路向南攻击前进,于昨日傍晚攻陷亚喀巴港及埃拉特港,位于西奈半岛东岸的红海亚喀巴湾门户,已经向德国敝开大门。

“现在,轴心国军队正一路驱赶着盟军向南,阿拉伯半岛汉志地区的迈格纳、谢赫候迈德、舍尔迈等地行将失守。首相先生,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德国人一旦在红海东岸构筑军用机场,整个苏伊士湾及红海中部、南部地区,即处于德国陆基轰炸机的控制之下,德国的战机可对中东、北非及阿拉伯半岛地区,进行全天候的监控,甚至红海与亚丁湾交汇地区的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地也处于德国战机的威胁下,整个中东及北非局势已经不可不免地恶化、糜烂!

“请注意!这还是少部分日军与德军汇合的情况。我实在很难想象,若是数百万日军在欧洲和亚洲,与德国军队协同作战,会有何等让人惊讶的表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对波斯及印度的占领,实际上是站在整个盟国的利益上。就算未来占据缅甸和马来亚,也是充实盟国的力量,而非我们的对手!”

“满口胡言乱语,我们已经紧急由中部非洲,向北非和中东增派兵力,一定能够收复失地,把德国人赶出红海周边地区!”

丘吉尔气急败坏地说道:“我们大英帝国不要你们出兵收复东印度、缅甸和马来亚。就算不依靠你们,我们也有信心收复以上领土。”

安毅看向罗斯福:“总统先生,你认为丘吉尔首相这番话是一个理智的人说出的吗?在对日作战问题上,是不是真的要我的军队袖手旁观?”

罗斯福有些埋怨地看了丘吉尔一眼,脸上失去了一贯的笑容,神色凝重地说道:“由贵国在陆地上向日军发起进攻,这是全体美利坚人民衷心拥护的正确决策,我个人表示绝对支持!首相我有个提议,我们之间的分歧,可以留待日后消灭法西斯国家后慢慢解决,而不是现在。

“从前年开始,我们国家的人民拿出了我们所有的力量、资源和组织能力,使得世界能够免于专制统治的威胁,使得世界恢复和保持〖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以及免于恐怖的〖自〗由。

战后的世界,我们更倾向于由各个国家、地区的民众,来自行决定他们的命运和前途,即各个民族都拥有充分的民族自决权而不是由大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丘吉尔见罗斯福为安毅出头,不由一阵气闷,随即想到现在南华的领土,大部分皆是新近纳入版图,如果真的是民族自决的话,那么也不是自己一家吃亏于是便打定主意,先不忙表态,等日后安毅违反参与制定的规则时再趁机发难。

当天晚上,美、英、华三国首脑第一次正式会议在白宫举行。在这次会议中,罗斯福向丘吉尔和安毅建议,三国联合发表一项针对轴心国的联合宣言。次日,丘吉尔提出一份草稿,这是他和霍普金斯在前来美国的途中,在乘坐的战舰上讨论过的。

霍普金斯是罗斯福主要文稿的撰写人,去年五月应罗斯福之邀,住进白宫,此后他便充任军火分配委员会〖主〗席、战时生产委员会成员等虽不显赫但却极其重要的职务,他所担任的实际上是类似于后世“总统事务特别助理”之类的角色。

丘吉尔提出的这份原稿,说三国首脑“认为应该阑明某些原则,同意以此为指导,来制定政策,并以此为基础,希望世界能有一个较好的前途”接着将这些原则列为五条,几乎都是向美国索取援助、以及要求南华即刻对德国宣战的。

安毅当即予以反驳,认为这些原则毫无意义,只是简单地重复目前业已存在的某种事实,与罗斯福总统的建议背道而驰。

随后,深感失望的罗斯福,与安毅单独进行协商,另拟了一个草稿,于第三日提交会议讨论。

不过,该稿的“三国力求使各国人民在不受歧视和平等的条件下,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的经济繁荣所需要的市场和原料”这一项,遭到英国方面的强烈反对,丘吉尔说这一项影响到关于英联邦内部优惠关税的《渥太华协定》,无法统一各自治领、殖民地的意见,理应废除。

安毅不动声色,静观其变。美国副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激烈反对做任何让步以迁就英国的观点,但亲英的霍普金斯则主张罗斯福接受英国人的意见,他的理由是三国联合宣言应该是取得三国首脑的一致,而不能只顾美国的利益。罗斯福左思右想,又单独与丘吉尔进行沟通,最后决定删除“不受歧视”这几个字,加上“适当地照顾它们现有的义务”这一保留意见。

五月三日,三国首脑终于就宣言全文取得一致意见。次日上午九点,罗斯福、丘吉尔和安毅一起亮相,对出席媒体见面会的记者宣布除了讨论战时物资供应问题以及为了对付轴心国的侵略而准备采取的战略外,三国同意发表下列联合宣言: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罗斯福、南华共和国〖主〗席安毅和代表联合王国国王陛下政府的首相丘吉尔先生举行会谈,认为应该公布某些为三方接受的原则,作为三国今后制定国策的共同原则,并据此希望世界能有一个更好的前途。

第一,美、华、英三国充分尊重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意愿,不谋求非正义的领土扩张:第二,三国反对不符合有关民族〖自〗由表达愿望的领土变更:第三,三国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第四,三国在适当照顾自身现有义务的条件下,力求使一切国家,无论大国小国,战胜国或战败国,在平等的条件下,为其经济繁荣所必须,在全世界进行贸易和获得原料:第五,三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成一切国家之间自充分的合作,目的在于使所有国家改善劳动标准,发展经济,享有社会安全:第六,在最终摧毁法西斯暴政后,三国希望见到建立这样一种和平,以使一切国家的人民得以在自己的国境内安居乐业,保证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都可以终身过无所畏惧、不虞匮乏的生鼻:第七,这样的一种和率,应当使所有的人能够不受阻碍地航行在公共海洋上:第八,三国认为,世界上一切国家,基于精神上的以及实际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如果有的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军武器,在自己的国境以外继续进行侵略威胁或者可能进行侵略威胁,那就不能保持未来的和平。

有鉴于此,三国首脑一致认为,在尚未建立更为广泛而持久的普遍安全体系以前,必须解除这类国家的武装,三国也将赞助和提倡其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为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减轻沉重的军备负担。

在随后进行的讨论三国进行战争合作方面,内容涉及到了美国海军在大西洋的支援、派遣远征军进入大洋彼岸的非洲作战以及南华、美国在太平洋协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等内容。

由于安毅坚持南华暂时不对德国宣战,因此美国和英国单独进行商谈,商议两国的军事协调问题。

随着这一宣言迅速被各国媒体渲染为同盟国的指导性纲领,并将其简称为《三国宪章》,宣言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当前及战争结束后〖民〗主政治的一般性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第842章 信心来自信任第461章 连锁反应第1670章 蒋公的忧虑第232章 送别与接风第2110章 危险的航程第677章 执手相看泪朦胧第799章 再接再厉第309章 台儿庄第268章 斗智斗勇建奇功(四)第812章 冰与火的见证(二)第1909章 进逼嫩江第267章 斗智斗勇建奇功(三)第925章 大义凛然的扩张(七)第932章 难以获得的信任第1537章 中将折翼第2082章 西线无战事第695章 遍地烽烟(一)第94章 烂摊子的福份第1765章 得摆开谈第22章 寻找英雄第687章 冲冠一怒(九)第294章 怎么也要捞一把第2026章 强大的空降作战第1725章 大家一起动第128章 藏龙卧虎铜鼓城第1698章 突飞猛进第278章 处罚与冷遇第1752章 安毅的底气第431章 对策第66章 一步三回头(下)第1302章 黑夜杀机第920章 大义凛然的扩张(二)第789章 生死搏杀(四)第1110章 清香甜美的毛荔枝(上)第965章 礼物第520章 人生能有几回搏第1092章 拍案而起第842章 信心来自信任第2064章 路难行第1183章 后发制人(七)第886章 长缨在手第1942章 唇枪舌战第440章 纵横捭阖(上)第1038章 与时俱进第446章 不胜唏嘘(下)第2154章 不对称海战第185章 大陷阱第1621章 抽丝剥茧第1445章 南下南下(下)第861章 困难重重第943章 剑拔弩张(三)第107章 焕然一新的模范营第130章 缘分这玩意儿第2201章 不可磨灭第2197章 大迁移和大战略第1804章 守土开疆第844章 凌厉反攻(一)第116章 这不是我的错第2074章 国中国人上人第1948章 席卷远东第1209章 权力的争夺第1396章 笼络人心第1章 当头一棒第1150章 激烈对抗(三)第881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第418章 杀伐果敢迅如雷(一)第1994章 短兵相接第65章 这回热闹了第1855章 大捷(二)第1525章 尘埃落定第1811章 清楚底牌第819章 冰与火的见证(九)第1316章 孤岛求存第1232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第1720章 所图为何第1550章 针对性调动第260章 从从容容的一仗第1957章 港口夜战第1414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420章 杀伐果敢迅如雷(三)第156章 只能意会的算计第170章 总为他人做嫁衣+第一七一章 得失之间第1032章 谁是我们的敌人第374章 心与心的距离第1124章 蓄势待发第65章 这回热闹了第1533章 步步紧逼第813章 冰与火的见证(三)第1923章 取舍之间第312章 柳泉阻击战(上)第463章 晋衔第1749章 新机试飞第1456章 盛情欢迎第1450章 愤怒的吼声第353章 转变与坚持第374章 心与心的距离第990章 被欺骗的滋味第1478章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第827章 冰与火的见证(十七)第2162章 日军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