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伦敦忧

“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对于身处前线的军人来说,他们期待战争的结束无非是为了过上渴望已久的新生活,而对于国家来说,当一个国家渴望战争结束的时候,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要么是遭受挫折,要么无力再战。

而对于不列颠来说,尽管早在几个月前,不列颠决心迎接来自中国的挑战,决心在海洋、在陆地上接受中国挑战的时候,战争就成为了英国回避不了的问题的。

而战争的结果却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现在,尽管伦敦又一次被冬雾所笼罩,尽管煤烟弥漫而刺鼻,可是对于伦敦的人们来说,他们现在所谈论的只有一个话题——中国。

在伦敦的街头巷尾人们所谈话的只是一个问题——战争!

战争,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从未曾恐惧过,也未曾担心过,但是现在,对于战争的恐惧却影响到每一个人,他们之所恐惧,与其说是出于对战争的担心,倒不如说是英国政府自身的责任。

在英国,面对前所未有的惨败,有关这场战争报道与新闻,被不断的见于报头,只不过,与普通的新闻不同,这些新闻更带着浓浓种族主义色彩,依然带着一种白人式的傲慢。

面对前所未人的失败,在英国政府的嘴里,更是无所不尽其能的将中华帝国的皇帝成为了像成吉思汗一样残忍的暴君,他驱使着数以百万计的“不死大军”,意欲彻底毁灭欧洲文明。中华帝国皇帝本人被伦敦的报纸描绘成了一个阴险毒辣、卑鄙无耻且残忍嗜血的暴君,比之成吉思汗更甚几分,拿破仑与之相比不过只是宛如婴儿般纯洁,甚至可以说有如圣人一般。

而现在这个“在东方式阴谋下成长起来的暴君”准备用他那“东方式邪恶智慧与残忍的不死军团”消灭伟大神圣的不列颠帝国,瓦解白人对世界的统治。

虽然事实上也没有多大的分歧,但是,为了抛开自身的责任,那些御用文人们以及那些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为了掩饰自身的弱点,当然也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文学效果,稍微在细节上丰富了一下,想象力稍微又充分发挥了一些,用词又稍微显华丽一些,结果科隆海战以及澳大利亚战役无一例外的都被描绘成了一场壮丽的战争史诗。

成吉思汗式的暴君、蒙古式的不死军团,总之所有的一切想象力都在报纸上充分发挥了出来,那些文人们并不介意用最华丽的词语去把中国人污蔑成一支残忍的、血腥的、野蛮的“不死军团”。

在他们的文字中,中国军团之所以是不可战胜的,似乎是因为中国的皇帝与魔鬼达成了协议,换取了魔鬼的支持。那些稍有理智的记者们书写的中国人在武器上的优势,反倒是被一再的忽视。

在伦敦没有任何人会谈论中国人的后膛枪,还有那可以吐出火舌的转管机枪甚至还有铁甲舰,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宁可相信,中国人是通过与魔鬼的合作从而赢得了一场场战役的胜利。

而在所有的攻击者中,最为卖力的当数唐宁街十号的那位首相大人,为了掩饰在在战争爆发之后,唐宁街的一再失误,为了推却自身的责任,他更是用极尽夸张的言语去描述中国军队的残暴,在上议院的发言中,他不但把中华帝国的皇帝列为不列颠有史以来最为残忍的敌人,同样也用尽所有的已知的负面的言语诋毁中国以及中国的军人们。

在他的描述里,中国的军人们无一例外的都是世界上最为残暴的军人,他们在战场上就像“一群接受了欧式训练的野蛮人一样,他们不知痛楚、不知死亡、不知疲惫”、“一但接受命令之后,就会嚎叫着发起冲击”、“子弹是无法阻他们的”,当然,这一切都是来自于战地记者或将将军们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会用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次“屠城”作为“证据”,向上议院表明,现在不列颠所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

这一次,不可否认的是,成功的唤起了英国人对于蒙古人那从文字上就可以感受到的恐惧,他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最直接的种族威胁,他们似乎又一次看到了整个欧洲被焚烧、欧洲文明即将被摧毁的一刻,

尽管如此,按道理来说,他们应该为的演讲所激动,其个人的勇气应该为其演讲所挑起,他们应该会光荣的投入英国军队的行为,为保卫不列颠,为保卫欧洲的文明而战,但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一种从未曾有过的恐惧在每一个英国人的心底弥漫着,因为他成功向英国人灌输了一个理念——任何抵抗者都将被杀死,抵抗的城市都将被焚烧的理念,这正是蒙古式的残暴,而现在则变成了中国人的习惯。

面对这种“习惯”,那些虚伪的英国人居然选择了恐惧,而不是抵抗,当这种恐惧漫延的时候,他们居然相信——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尤其是报纸上一再的传来有关失败的新闻之后,许多英国人居然固执的相信了这一点。

那些性格虚伪的英国人并没有去考虑其它,他们只是看到报纸上一次次有关战败的新闻,他们性格中的那种偏执,使得他们只要相信了某件事情的存在,就会千方百计的找出无数个理由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他们会想方设法的用各种谎言和想象来“证明”这一点。

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在英国的报纸上充斥着数以百计的记者、文人用夸大其词的言语去描述着中国人的残暴,人们甚至都没有注意到那些残暴的暴行,大都发生在欧洲人对于匈人、对于蒙古人的记忆之中,甚至发生在17世纪华夏陆沉时,传教士们的记录之中,而全然不顾现在已经到了19世纪的现实。

相比于其它理智的声音,这一切无疑更有利的解释了一点——不列颠的军队是如何失败的,解释了为什么英勇的皇家海军会不是中国舰队的对手,充分解释了当前的失败,不是因为将军的无能,也不是因为军备的落后,而只是因为一个原因——中国的那些军人们是一群骨子里残酷无情的家伙,他们每一个人都与魔鬼订下了死亡的契约,用不列颠生命去献祭.

而在这些宣传之中,结果可想而知,军队与平民的士气都跌至谷底,每一个人都在反问着一个问题——英国能够击败这样的敌人吗?甚至失败主义的阴云开始在不列颠的上空弥漫开来。

谁能够再向民众保证英国能够在这场战争中获得胜利,谁能够保证英国会像上一次击败拿破仑一样,击败这个残酷的敌人呢?

“成吉思汗或许残暴,但是他并非是不可战胜的!”

当然,这只是一些文人的说法,很多人都相信一个道理——敌人越残酷,就越难以战胜,既然无法战胜,那么为什么还要将注定要失败的战争继续下去。

所有的一切就像是当年拿破仑最为强大的时候一样,一种从未曾有过的恐惧在人们的心底弥漫着,人们用惊恐的眼神注视着大海,他们现在最大的恐惧是什么?是害怕中国人会出现在不列颠的海岸上,然后他们的不死军团会如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来自东方的,那些有着与魔鬼一样黑发、黑瞳的中国人,像潮水一样的涌入欧洲,这是一支不死的军团,数以千百万计的不死军团将会淹没一切……”

这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固执的相信一点,如果一但中国人打到了不列颠的本土,出现在这里,那么不列颠根本就没有可能击败他们,因为“不死军团”不是人类所能击败的,不是人力所能摧毁的,

不过,那些英国的文人们并不会一味的夸大敌人,他们同样会赞美不列颠的勇士们,赞美他们的勇气,赞美他们的牺牲,当然这一切最终却让英国人的心底形成了一个观点——我们的士兵都是如此的勇敢,可为什么还是没能击败那些中国人!

这反倒进一步助长了人们心中的悲观情绪,似乎对于他们来说,这反倒是证明了他们对失败的固执相信,更充分证明了中国人不可战胜的事实,不可否认的是,在战争爆发的半年多之后,英国人所有的那种骄傲,都随着陆海军的接连失败被彻底打散了,甚至没有人会怀疑,现在,只要中国人一经出现,他们就有可有会投降。

但是英国的文人们还是在最后告诉所有人一个希望,一个击败这个历史上最残酷的敌人的希望——“只要整个欧洲联合起来,那么这个敌人就是不足为惧的,我们将会像过去击败拿破仑一样,击败阿提拉一样,击败这些来自遥远东方的,黄皮肤的敌人!”。

似乎对于英国人来说,这正是他们的希望,而为了能够获得这个希望,英国最出色的外交官们,一直在欧洲大陆努力着,争取着他们的同盟……

“现在对于法国人来说,对他们而言最为有利的选择就是观望,他们不会在这个时候,主动加入哪一方的联盟。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们决不会与失败者为盟!”

作为首相特使的亨利,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一直在巴黎游说着那里的将军,政客,试图让他们支持不列颠。但是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那些法国人根本就不会为他空洞的许诺,而心动。相比之下,中国人在法国的游说反倒是更为有效。

“而那些该死的中国人,他们为了能够获得法国的支持!居然把大半个加拿大让给了法国人,还有我们在印度的殖民地……”

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亨利的语气。带着浓浓的敌意,曾几何时,这种慷他人之慨的行为,从来都是英国的专利,什么时候英国的财富居然成为了他人的慷慨。

“那些卑鄙的中国人试图用这种方法。把法国人还有各国人拉上他们的战车,阁下,这些条件是极为诱人的。”

“确实如此,对于那些没有殖民地的国家来说。无论是加拿大或者印度。都充满了诱惑,这种诱惑,甚至是无法抗拒的。”

身为大不列颠的首相,现在脑海中甚至浮现出了一句话“不列颠的罪恶是拥有太过广阔的殖民地”。

曾几何时广阔的殖民地是不列颠的骄傲,不累,连就像一头乳牛一样。汲取着来自殖民地的牛奶。而现在,面对中国人在各个方向相同名的发起的进攻。不列颠,居然没有力量可以发出反攻。

“我们可以把士兵派到加拿大,派到每一块殖民地,但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不得不站在海岸线上警惕的看着海,小心防范,中国人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当我们加强加拿大的防御的时候。中国人出现在了南非……”

这正是英国的无奈,与中国人的战争根本就没有任何主战场。每一个地区都有可能成为主战场。

当然,更为致命的一点是,因为皇家海军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阻挡中国人的铁甲舰队,所以现在只能被动的防守。

对于英国而言甚至担心。中国人的舰队会出现在不列颠的海岸,即便是皇家海军再怎么优秀,但是每个人都很清楚,用拿破仑时代的木壳船是无法与中国人的铁甲舰所抗衡的。

被动的防御,正在让大英帝国的威望一点点的失去,而这种威望的失去,非常容易导致曾经的盟友为敌人开出的条件所诱惑,进而变成敌人。

“现在在伦敦每一个人都在问我。我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起反攻。但是,我们拿什么发起反攻?”

回过头来看着亨利,的语气显得凝重而严肃。

“没有来自盟友的帮助我们又怎么能够发起反攻?”

————————————————————————————————————————————

现在正是双倍月票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支持铁血宏图!再次拜谢!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0536833,欢迎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634章 时代之门第115章 谋略(求推荐)第131章 义军之变(新书上架求支持)第654章 洛基山(第二更)第685章 英国的意愿第256章 电报(第二更,求支持)第68章 炮灰(第二更,求推荐)第281章 提刑(第二更,求支持)第476章 溃败(求支持)第36章 忧虑重重(第一更,求推荐)第15章 遭遇(新书不易,求推荐、求收藏第132章 新营新丁(新书上架求支持)第478章 王朝末日(求支持)第599章 命运第51章 血未冷(第二更,求推荐)第284章 零丁洋(中)第一更,求支持第341章 湘乡未来(第一更)第43章 生与死(第二更,求推荐)第485章 信使(求支持)第221章 天将变(第一更,求月票)第356章 殖民地的未来(上)第300章 东瀛(过节加更)第59章 东王之怒(第一更,求推荐)第321章 灵感(第二更,求推荐)第451章 离经叛道(四)第445章 北上(第一更)第89章 芝麻官(第一更,求推荐)第376章 应来之事(第二更)第627章 新丁第487章 战争第650章 合邦(第二更)第426章 东进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第98章 一起去(第一更,求推荐)第509章 帝国初嘀(求支持)第575章 勾结第40章 遇袭(第一更,求推荐,求赞)第715章 最后的谈判(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236章 京城烟云(第二更,求月票)第325章 后园春(第二更,求支持)第192章 家国事(第一更,求月票!)第70章 抗拒(第一更)第195章 说服(第二更)第182章 战地教学(第一更,求月票)第40章 遇袭(第一更,求推荐,求赞)第647章 天朝第36章 忧虑重重(第一更,求推荐)第629章 商人之用第391章 谁在乎(第二更)第466章 愤怒(求支持)第27章 试人心(第二更,求推荐)第615章 机器(第一更)第93章 将计就计(今天加更,求推荐)第506章 指向(求支持)第143章 说客(第二更,求月票)第512章 海之东(下)第35章 官商勾结(求推荐、求收藏)第368章 师徒策(第一更)第421章 洪秀全(第二章)第687章 英国的目的第375章 溃兵(第一更)第283章 零丁洋(第二更,求支持)第421章 洪秀全(第二章)第275章 下马威(第二更,求支持)第417章 演员(第二更)第559章 决定(求支持)第431章 克复(第一更)第73章 杀人放火受招安(第二更)第526章 选择(第一更,求支持)第274章 九江(第一更,求支持)第399章 宪兵(第一更)第356章 殖民地的未来(上)第340章 改变(第二更,求推荐)第233章 问仙(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509章 帝国初嘀(求支持)第701章 野蛮人谢尔曼(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133章 淡食之忧(明天恢复两更)第200章 主与臣(第二更)第100章 问计(第三更,求推荐)第712章 海上(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76章 黑店(第一更)第717章 未来的忧虑(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565章 目的所在(求支持)第4章 债台高筑(新书不易,求推荐!)第503章 命运(求支持)第529章 谈判(第二更)第159章 心腹之患(第一更)第322章 掩饰(第一更,求支持)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荐)第651章 私相授受(第一更)第389章 北路太平(第三更!)第663章 裙角(第一更)第326章 租借(第一更,求支持)第687章 英国的目的第330章 献药第260章 心焚(第一更,求支持)第596章 父子(求支持)第279章 群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555章 南澳(求支持)第399章 宪兵(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