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师徒两人

从城外皇村别墅中返回帝都城区后,李鸿章没顾得上回家,便径直让车夫向帝国殖民地部赶去。一路上,街道上那些欢呼胜利的人潮已影响到了交通,这令他十分厌烦。

从心里说,他对外面这些看似狂热的普通民众,甚至可以说有些不屑一顾,尽管他会感叹民心可用,可他同样也知道,这民心是什么。

民心是世间最复杂的东西,今天,他们为了胜利而欢呼,明天,他们就会因为失败,而质疑政府,对于他来说,在潜意识之中,李鸿章并不赞同这种对民心的操纵。

玩火者终自焚!

现在陛下可以轻车熟路的操纵民心,借助这种方式团体国内的民众,让国人在胜利中骄傲、欢呼,可,当民众习惯了这种集体性的游行的时候,他们习惯了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声音、表达他们的要求时,那么,将来,他们就会通过这种方式,向政府表达自己的诉愿。

到那时,又该如何阻挡他们呢?

而身处帝国中枢的上层,李鸿章很清楚,看似如一池春水似的帝国中枢,实际上并没有外界眼中的那么平静,尽管这些年通过对两江、两广等地的官员的晋升,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湖广系的一家独大。但是李鸿章最能体会现在朝廷中枢所面临的矛盾和永无休止的争吵。

月前现任的总理大臣张亮基向陛下请辞后,各方势力都把眼睛盯上了总理大臣一职,这总理大臣就是过去的宰相!

左宗棠、胡林翼……一个个名字在李鸿章的脑海中闪动着,他甚至相信,如果不是因为一些原因,恐怕恩师也有可能会成为其中的人选……

派系!

地域之见一直影响着中华朝,几乎从中华朝成立的那天起,就从没有摆脱过这一切阴影。

想起这些,李鸿章就有些头痛,尤其是作为殖民地部尚书,他可以说是手握大权,他的权力甚至不逊于宰相。因为殖民地部有权向陛下的推荐殖民地总督,并且任命殖民地官员。

几年前,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因为他们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殖民地。“太阳无论何时都会照在其领土上”,而现在的中国同样也是如此,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太平洋以及北美。

“现在中华帝国已经步入了鼎盛时期,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约5亿人——也就是全球人口的约二分之一——都是中华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则有约45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报纸上的言语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却充分表明了一点。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庞大的帝国,而这个帝国60%的土地都是殖民地!

作为殖民地部尚书的李鸿章,无疑也就成为各部之中权力最大的尚书。也正因如此,地域之争,同样也把他卷入其中,甚至不得脱身。

每一个殖民地的总督人选,他都需要经过再三的考虑,首先要考虑到平衡,其次要才能考虑到他们的能力,可即便如此,在他的桌面上,永远摆放着成堆的文件,等待着他批阅,等待着他做出决定。

这不是最让他头痛的,地域之争所引起的争持,即便是在殖民地也无法得到平衡,在殖民地除了总督的人选之外,还涉及到其它的很多利益,移民的安置,当然,更重要是企业进入殖民地后在殖民地产生的竞争,这些企业各有各有靠山,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依靠地域、乡谊维系着这一切。

甚至就是李鸿章自己,同样也是徽商的靠山,尽管“发匪”对徽商造成了非常大打击,但是现在徽商仍然迅速崛起了,尤其是通过对淮南煤矿等厂矿的投资,使得他们垄断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煤炭供应,这使得徽商得以重新崛起,有了在殖民地与其它地域商人竞争的资本。

而李鸿章正是徽商集团最大的靠山,而他也总会照顾一下同乡,当然他知道,陛下同样也准许他这么做,因为陛下并不希望一家独大,无论是中枢,亦或是经济,都需要平衡。

甚至在当初创办淮南煤矿时,陛下就刻意关照过徽商,这是一种经济上的平衡。同样也是帝国之道,只有通过这种地域上的平衡,在财力上、权力上的平衡,才能达到国家的稳定。

而对于作臣子的李鸿章来说揣摩到了圣心的情况下,他就需要遵从陛下的想法去办一些事情,所以在很多时候,得罪人的事情,往往都是由他去处理,就像他把缅甸的油田指定交给一个北直隶的商人开采,这是因为北方商人在国内的力量最为薄弱,所以需要适当的扶持。

为此,李鸿章没少被报纸讽刺——现在没有了言官,官员们不需要再考虑言官的掣肘,但是报纸反倒变成了另一个言官,报纸在监督的着官员。那些商人们同样通过报纸对一些官员的施政大加指责,这,甚至受到法律的保护!

“下次,一定要让他们多办几家报纸!绝不能让那些湖北人、广东人掌握所有的报社……”

心底这么嘀咕着,李鸿章已经想到了处理报纸的办法——办报!通过办更多的报纸,在报纸上与对手打擂台。

但真正令他头疼的并不仅仅只是这件事,真正让他头痛的是——就在两天前,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块豆腐大小的文章,在文章里提到殖民地部这几年的功绩显著,言里言外只有一个意思——推荐他做总理大臣!

做宰相!

尽管这同样也是李鸿章所渴望的,但是,现在面对这篇报道,一向稳重的李鸿沟一时有些慌乱,他感到一场狂风暴雨正向他铺天盖地地袭来。

因为对于李鸿章来说,他觉得自己的资历还不够,如果再过几年的话……他定会当仁不让,但是现在,肯定不行!

“这到底是谁的主意?”

李鸿章的眉头紧锁着,他能够感觉到在这件事背后隐藏着的阴谋,阴谋的气息几乎是在他看到报道的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了,那扑面而来的阴谋,让他意识到,现在他已经进入了一些人的视线之中,成为某些人的敌人!

在马车接近殖民地部的时候,李鸿章突然推开车窗,对车夫吩咐道。

“去曾相府上!”

或许,现在只有老师能解答他心中的疑惑了!

虽同为尚书,但所谓的“相却是一种尊称,那是对曾国藩的尊重,同样,别人也会喊李鸿章为“相”,似乎,对于他们来说,各部尚书都可为相,但真正的宰相是谁?

是总理大臣!

“恩师!”

面对恩师,喝着杯中的茶,李鸿章显得有些心魂不定,他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甚至不知道是谁在“害”他,但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在中枢之中,只有恩师能帮他,毕竟……曾国藩是湘省重臣,与湖广系打断骨头连着筋。

“少荃,你今天来,是为了那份报纸吧!”

曾国藩开门见山的说道,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学生,经过多年的历练,已经显出了相国之才,将来他必定会成为一国之相。

“学生不敢相瞒,自从看过那份报纸后,学生便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每每思及,便是惶恐不安啊!”

李鸿章表现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他之所以会担心,是因为他很清楚,在地域之争中,两江系的力量相对薄弱,他可没有张亮基的根基,他不相信自己能够平稳各方。

“有什么好害怕的?”

曾国藩反问道。

“少荃,你是不是觉得,现在有人这么一提,到时候你就会进入他人的视线之中,到时候大家都觉得,你李少荃是个威胁,要趁早打压?”

摇着头曾国藩缓声说道。

“相比历朝,国朝待臣子可谓极宽,虽不及宋时那般宽纵,但为中华朝的官,至既不用担心被打廷杖,更不用担心被砍掉脑袋,至于流宁古塔……其实,黑龙江也是不错的,屋里可是有暖气,比老家强多了……”

听出老师话中戏谑之意,李鸿章苦笑道。

“恩师,您知道,学生所忧者不是这些,学生担心……”

“你是担心,你撑不起来!”

放下茶杯,曾国藩看着眼前的学生说道。

“国朝地域之见远甚于各朝,陛下起于湖广,朝中文臣武将,大都从龙于湖广,湖广独大,世所皆知,张相为相,就是为平衡各方,对不对,可若是张相离职,到时候,你李少荃就是众矢之的,因为你是安徽人!”

双眼眯成一条细缝,曾国藩摸了下胡须,盯着李鸿章一字一句的说道。

“你害怕,到时候你就成了其它人的眼中钉,两江籍的官员,数你官职最高,地位最显,只要把你给扳倒了,那两江……”

老师的话让李鸿章点头苦笑着,而曾国藩却摇头说道。

“少荃,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你只想到了那些,可却忘了一个人!”

“忘了一个人?还请恩师明示!”

李鸿章疑惑道。

曾国藩故作神秘的微微一笑,拱手搭礼说道。

“别忘了宫里的那位,你觉得陛下,可能会让两江倒下去吗?”

无语的新书基本上已经定稿了,是一本明末的小说,一本很燃的小说,与无语过去的风格有一定的区别,不会是慢热,开头就很燃!这是一本血性十足的小说!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

第643章 未来第87章 长蛇阵(第二更,求推荐)第392章 战车(第一更)第432章 杀人(第二更)第177章 去湖南(第二更,求月票!)第604章 新技术(求月票)第699章 炮口下(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174章 ”铁甲舰“(第二更)第216章 百姓(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549章 遭遇第27章 试人心(第二更,求推荐)第376章 应来之事(第二更)第682章 为了未来第289章 北国春(第二更,今天加更!)第232章 刺(第二更,求订阅,求支持)第169章 天国暗线(第一更)第72章 炮灰之择(第一更,求推荐)第360章 从军(第一更)第234章 报国?(第二更,求支持)第216章 百姓(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184章 劝降(第一更)第189章 败兵(第二更,求月票)第420章 论诛(第一更)第437章 蜀中(第一更)第451章 离经叛道(四)第70章 抗拒(第一更)第212章 草民之命(第四更!四更求票!)第245章 惧何(第二更,求月票)第671章 催命符(第一更)第705章 五岔口(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242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一更)第310章 大洋彼岸(第二更,求支持)第339章 科学(第一更,求支持)第515章 珍珠(下)第69章 想回家吗(第一更)第52章 东王处(第一更,求推荐)第210章 下效(第二更,四更求月票)第56章 鸿门宴(求推荐、求收藏)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第364章 工部大学堂(第一更)第135章 人为财死(第二更)第591章 迷雾(求支持)第643章 未来第347章 机遇(第二更,求支持)第215章 危机(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第73章 杀人放火受招安(第二更)第527章 礼物(第二更)第428章 天京人心第393章 民心(第一更)第333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671章 催命符(第一更)第615章 机器(第一更)第15章 遭遇(新书不易,求推荐、求收藏第698章 拦截(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415章 回家(第二更)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第21章 谈判 (新书不易,求推荐)第697章 大国的责任(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392章 战车(第一更)第171章 在西洋(第一更)第12章 不早朝(第二更,求推荐)第23章 五千岁(新书不易,求推荐)第349章 湘江(第二更,求支持)第709章 美国不哭(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454章 心忧(新春快乐)第677章 葛底斯堡第639章 感叹第387章 激战(第一更,今天加更)第241章 孝义(第二更,求月票)第102章 奠基(第二更,求推荐)第168章 天国(第二更)第150章 宏图(第二更)第117章 骑兵(求推荐)第15章 遭遇(新书不易,求推荐、求收藏第37章 暗渡(第二更,求推荐)第688章 帝国时代(新书发布,求推荐、求收藏)第118章 夺城第282章 这里不是日本(第一更,求支持)第721章 二代(新书已经发布,求推荐、求收藏)第320章 雷锋(第一更,求推荐)第133章 淡食之忧(明天恢复两更)第164章 辩斥(第二更)第393章 民心(第一更)第272章 公使之选(第一更,求支持)第23章 五千岁(新书不易,求推荐)第203章 心生变(第一更)第244章 何为重(第一更,求支持)第82章 义军(第一更,求推荐)第132章 新营新丁(新书上架求支持)第373章 奇城(第一更)第272章 公使之选(第一更,求支持)第178章 舰队(第三更,求月票)第190章 家事国事(第一更,求月票)第444章 迎接(第二更)第450章 离经叛道(三)第518章 在南方(求支持)第660章 习惯(第二更)第699章 炮口下(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407章 帮助第206章 民变(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