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教导的是,在下当谨记于心!”殷开山脸露赧色,低声答道,“请秦王放心,在下一定会遵照您的命令守住营寨!”
“好,有殷将军在,本王岂有不放心之理!”李世民哈哈笑道,“本王相信,只要诸位将军肯闭门坚守,不论杨伏念、尉迟敬德如何攻,也休想跨进我营寨半步!”
“闭门坚守?”秦叔宝迟疑地盯着李世民高声问道,“秦王,今杨伏念率大军强攻我营,难不成我们还要像平日那样坚守不战吗?”
“对!”李世民毫不迟疑地答句,接着又面带微笑地对秦叔宝说道,“叔宝,我知道你急于出战,然时机尚未成熟,不可出营迎敌。”
“秦王,今强敌压境,来势汹汹。若我军只一味坚守,那能守住营寨吗?”秦叔宝心存疑虑地问李世民。
“能,一定能!”李世民非常肯定地答道,“我军驻扎于险关要道,且营寨坚固,易守难攻。今敌军兵马虽多于我军,但只要我大唐将士拚死抗击,就一定能够挫败他们的进攻,稳稳守住营寨。杨伏念见久攻不下,必会引军自返,到时我等便可乘机掩杀,进一步削弱宋金刚的实力。”
“秦王此计甚妙!”杜如晦点头笑道,“今宋金刚令杨伏念率大军前来挑战,此乃破釜沉舟之举。若此时我军依然能够坚守营寨,并趁机狠狠反击敌军,那必能大伤他们的士气。到时,宋金刚就只能呆在柏壁关内一筹莫展了。”
“言之有理!”李世民很自信地说道,“我敢肯定此仗一败,宋金刚就再也坐不住了,他必会向北撤退,过介州以取粮草。”
“秦王所言极是!”杜如晦胸有成竹地说,“今宋金刚之所以肯贸然出兵强攻我军,是因为其军中粮草将尽,不得已而为之。倘若今日我军能坚守营寨,不让敌军得逞,那宋金刚就会因粮秣断绝而不得不引军后撤。到那时,秦王便可率军追击,一举而击败宋金刚,直指太原!”
“克明说的是!”李世民赞同道,“宋金刚已被我军堵截于柏壁四个多月,又给刘弘基、张德政断了粮道,无法得到粮草补给。依我看,不出五日,其军就得人无饭吃马无草喂了。如此一来,军心岂能不动摇?宋金刚深知用兵之道,懂得军心乱兵必败之理。故而,他必会在此之前,引军撤出柏壁。而要迫使宋金刚后撤,那就必须想方设法守住营寨,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由此可见,今日之战至关重要,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秦王之言,在下当谨记!”殷开山两手一拱,向李世民表态道,“秦王请放心吧,在下定将率军挡住杨伏念,死死守住营寨!”
“殷将军说的对,秦王,我等将拚死坚守!”紧接着,屈突通、秦叔宝也不约而同地向李世民高声承诺道。
“好,只要众将齐心协力,奋勇杀敌,我相信此战必胜!”李世民信心百倍地说道,“如此,击败宋金刚,铲除刘武周,收复失地就指日可待了!”
“是,秦王!”屈突通等将佐似乎被李世民的信心感染了,一个个热血沸腾,拱手高声答道,“请秦王下令吧!”
“诸位将领,请立即回到各自的营寨率军抗击,务必确保营寨不失,违令者斩!”李世民神色威严,声音洪亮地向众将下令。
“遵命!”屈突通、殷开山等将军齐声应答,然后掉转头,策马朝自己所负责的营地飞驰而去。
这时,定杨军已在唐军营前叫阵了好半天。他们看见李世民依然如故地坚守不出,不免有些失望和气恼。于是,他们不想再做这种无用功了,掉转头纷纷向主帅杨伏念请战。杨伏念原是指望唐军会因沉不住气而主动出营迎战,这样他就能更有信心将他们打败。但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已经是微乎其微了。不,准确地说,是根本不会发生!这样一来,他就只能答应将士们的强烈要求,即刻下令强攻。
于是,几分钟后营寨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定杨军在杨伏念、尉迟敬德、寻相三员主将的率领下,排山倒海般冲向营门。唐军将士见贼军汹汹而来,一点也不惊慌,一个个沉着冷静地举起手中的刀枪和弓箭,迎接他们的到来。不一会儿,箭如飞蝗般纷纷射向营外层层叠叠的敌军。定杨将士举起手中的盾和兵器,以抵挡如雨般倾泻而下的箭矢。尽管他们不停地舞动着手中的武器,但还是挡不住那密集如雨的飞箭,但见一个个士卒应弦倒下,发出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唐兵听到此起彼伏的惨号,越发来劲了,那箭就更加密集地射向敌阵。
尉迟敬德见唐军箭势如此猛烈,清楚如此硬冲,必会造成巨大的伤亡。默然会儿,他向主帅杨伏念请求暂缓进攻,后撤到箭矢的射程之外。然而,此时杨伏念被唐军如此强大的攻势激怒了。他像一只丧失了理智的疯狗,根本就不顾部下的伤亡,只管挥舞着手中那柄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的双铁戟,歇斯底里地命令部队继续前进。因此,对尉迟敬德的进劝,他压根儿就听不进去,反而是厉声怒斥他一顿。尉迟敬德无力阻止军队做无谓的牺牲,只能无奈地仰天长叹数声。紧跟着,他挥舞着手中的长槊,策马直往前冲过去。他想凭一己之力来挡住漫天飞舞的乱箭,以减少士兵的伤亡。
然而,尉迟敬德的努力并没有取得多少成果,他身边的士卒们依旧是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血泊之中。为此,他很难过,也很愤怒。此时,他把所有的怒火与痛恨都撒在了唐军身上。于是,他不再劝杨伏念撤退,而是率领部下奋勇冲上前。几经生死,几番努力,他终于带着几百人马来到了距栅栏不到一米之处。他抬眼看见了立在自己头顶上方的李世民,心头一热,就冲着士兵大喊活捉李世民。李世民低头看见了一员黑脸红须、虎背熊腰的猛将,就知道此人正是名振遐迩的大将尉迟敬德。他听到对方在骂自己,不恼,反倒是哈哈一笑,高声劝他为何不弃暗投明,择贤主而事。
尉迟敬德听罢,心头不由一动,像是被什么说动了似的。可是片刻过后,他突然挥起手中的马槊指着李世民大骂一声,旋即又命令部下攻寨。士卒得令,一个个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却很快又被唐兵击退了。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被唐兵杀死,只剩下数十人随同尉迟敬德往后退。尉迟敬德清楚李世民亲自把守的营门是牢不可破,所以就决定绕开他,往西面跑去。于是,他便立即拍马挺提槊,引着残部杀向西门。
这时,杨伏念、寻相的部队也接近了唐军营寨。他们看见唐兵严阵以待,深知要攻破敌营非常之难,可还是决定迎难而上。于是,杨伏念一声令,将士们便挥动着手中的刀枪迎着飞箭冲上前。他们攻门的攻门,攀墙的攀墙,一心想打破坚固的壁垒,杀进营寨。然而,他们的幻想正被英勇善战的唐军将士慢慢地击破。尽管定杨将士努力攻击唐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他们依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他们被唐兵死死地挡在营门之外,无一人进入营内。对此,杨伏念感到非常沮丧与失望。他心里清楚这样对攻下去,自己非但不能称心如意,而且还得继续损兵折将。可他就是不甘心再次败在李世民的手下,不甘心这样徒劳无功。因此,他不顾尉迟敬德再次相劝,固执地催促部下继续进攻。
两军混战,鼓声震天,杀声动地。但见刀光剑影之下,人头坠地,残肢纷飞,血如雨下,情形相当惨烈。
直杀到正午,杨伏念依然没有攻破唐军营寨,而部队的伤亡却越来越大了。此刻,他望着横七竖八地倒在自己脚下的兵卒,也不由得动了丝恻隐之心。沉然半晌,他终于做出了撤退的决定。定杨将士们已是身心交瘁,极需休整,他们得知可以暂时后撤歇息,那一张张疲倦的脸庞上露出愉悦的笑容。随即,他们纷纷掉转身,拖着沉重的脚步朝眼前那片长满春草和开着各色野花的斜坡走过去。
唐军见杨伏念率军撤退,便纷纷向李世民请战,想趁敌人撤离之际出营袭击。李世民却不答应,要求他们继续坚守不战。众将心中纳闷不已,皆睁大眼睛疑惑不解地盯着秦王。过了会儿,秦叔宝忍不住问道:
“秦王,今杨伏念引兵往后撤,正是我军乘胜追击的好时候,您为何不命我等率军追击他们呢?”
“叔宝,你看看杨伏念和尉迟敬德皆殿军在后。”李世民横槊坐在马鞍上,手指着缓缓退却的定杨军说,“这说明他们对我军偷袭已有充分准备,若此时我军贸然出战,必为他们所反击。到时非但不能打败杨伏念,反倒有可能被他乘机破了营寨。这就是我为何不让你等引兵出城的缘故!”